登陆注册
983400000304

第304章

回到大营,收拢残兵,两战之后秦军损失了半数以上的兵力,还有不少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伤兵。

延平做好了接受大王和吕不韦斥责的准备,他也算给建国数百年来的秦国打破了一项记录,两天之内两场仗损兵十万,而且两次都是发生在晚上,都是败在对手的将计就计之下。

此战,蒙骜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犯下罪过,整个大营唯一轻松的人就是他了。

其实,延平的第一封战报送到咸阳之后,被吕不韦扣了下来,他也不希望自己举荐的三军统帅吃败仗,以为他会在短时间里扳回一城,到时候就可以用捷报代替败绩。

谁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第二份战报,满怀欣喜的他拆开信封看了一眼,马上就傻眼了。

哪里是捷报啊,根本就是报丧。

紧接着,蒙骜也差人送来一封书信,上面更加详细的描述了这两场败仗的具体经过,虽然言语中没有带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但吕不韦还是从中获悉了失败的主要原因。

主将无能,事实证明他是个只懂得纸上用兵和夸夸其谈的家伙,军政辩论上独占鳌头,不代表拉到战场上就能打赢。

纸是包不住火的,吕不韦只得把这些情况向嬴政和众臣汇报,整个秦国朝野一片哗然,大家都习惯了战必胜的结果,虽说前两次败在姬杰手中,但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败,所有人都主观的认为只要秦军拉开架势与之一战,大周根本不是对手。

可现在呢,不是对手的是大秦。

少年嬴政坐在王位上,下首坐着的是赵姬,她以辅政太后的身份参与朝议已经很长时间了。

当时姬杰发出第一份檄文的时候,赵姬和嬴政都不支持对大周用兵,可军政大权并不在他们二人手中,最后只得同意。

听到秦军大败的消息,赵姬心里高兴却没有表现在脸上,嬴政则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喜怒不形于色。

“我军大败,众位大臣可有话说?”嬴政问道。

一帮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目光全落在吕不韦身上,他们从来都以吕不韦的马首是瞻,又怎么会有自己的意见呢,特别是在吕不韦制定的方针出现错误的时候。

吕不韦上前一步说:“我军新败,败不在将领无能士兵不够勇猛,而是姬杰太过狡猾!综合分析延平将军用兵,如若与之对战的是一般的敌将,现在已经大胜了,可惜啊!”

吕不韦当然不会当着众人的面承认自己错了,他开始为自己找开脱的理由。

“我建议增兵!”吕不韦接着说:“大周的强盛已经严重的威胁到秦国的安定,而且成为了大秦一统天下的阻碍,所以必须将其连根拔起!不然的话非但不能完成一统大业,还有可能被姬杰灭国亡种,请大王三思!”

一众大臣们惯于见风使舵,听吕不韦把话说完,一齐高声道:“我等同意吕相国的提议,恳请大王下令增兵!”

嬴政欲言又止,想了几秒钟说:“增兵一事寡人没有异议,只是派什么样的兵、多少兵去增援,任命谁为统兵大将,这些还需时间好好议论一番,今天就到这里吧,众位也都回去想想,咱们改日再议!”

嬴政不想派兵继续与大周为敌,直接拒绝又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所以用了“拖”的方法。

赵姬对他作出这样的决定感到很欣慰,补充一句:“大王说的有道理,大秦已经败在姬杰手里好几次了,如果下一次不能胜利,军队的士气一定会跌到极点。战,必胜,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那还不如退兵呢,最起码伤亡数字不会继续扩大!”

在这些确定之前,前线秦军后退三十里,依仗高墙深沟固守边城,任何人不准出战。

……

吕不韦回府之后,直接去了后花园地牢,司马敬被关在这里十几天了。

“相国大人,我真是冤枉的……”司马敬还是那句老话,为了让他招供,吕不韦下令不给他饭吃,到现在饿了好几天,只能爬到牢门前喊冤,根本站不起来。

吕不韦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恶毒,说:“你说你是冤枉的,我可以暂且相信你,只要你能完成我交代的任务,我就放了你还有你的家人!如果你完不成,也许你能逃过一劫,但是你的家人都得死!”

司马敬知道吕不韦已经控制了他的家眷,只能点头说:“小人就是死,也会完成相国大人交代的任务,您说吧,上刀山下火海我都去!”

吕不韦掩着鼻子蹲下来,在司马敬凑过来的脑袋边小声说了几句。

从司马敬阴晴表面化的表情上看的出来,这次任务一定不简单。

说完,吕不韦站起来,看着目光略显呆滞的他说:“这是你唯一的生机,我希望你能牢牢把握,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拒绝,只是你和你的家人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司马敬木然点点头,说:“我做!”

“好,现在我就放了你!”吕不韦笑着说:“让你好好儿的吃顿饱饭,洗个澡休息一天,明天出发!”

……

周军大营,众将士欢天喜地正在庆祝胜利,他们一不到一万人的伤亡换来敌人被歼十万的数字,一比十,这场战斗将成为经典战例载入史册。

姬杰微笑着拒绝了姬建和赵凌一起喝酒的邀请,转身返回大帐去找司马雪然。

“怎么不跟大家一起喝酒庆祝呢?”司马雪然问道。

“每打一次胜仗就喝一次酒的话,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会醉死的!”姬杰笑着说:“接下来我们还会打更多的胜仗!将士们就不一样了,他是每次冲在最前面,流血牺牲在所不惜,所以他们应该好好庆祝!”

“看来你还是个很开明的主帅呢!”

“那是!对了,秦国朝野上下最近有什么动作吗?”

司马雪然拿起刚刚汇总好的情报资料,递给他说:“增兵是一准儿的事儿,只是什么时候过来还没有确定。有嬴政和赵姬为你从中斡旋,吕不韦想短时间内派出援兵,应该不太可能!”

姬杰耸耸肩,心道这真是太好了,我就有时间回过头来收拾曹秋道这个大麻烦。

其实,曹秋道也正想主意收拾他呢!

同类推荐
  • 回到三国打天下

    回到三国打天下

    已届不惑之年的老刘穿越回到了公元180年的真定,成为19岁的刘备。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老刘在三国不断培养壮大自己的势力,开始了与群雄争霸天下的漫漫征程。
  • 将臣乱战记

    将臣乱战记

    据说是圣人干架,把空间和时间都给打碎了。“号外!号外!八月初三,长平之战,东汉关羽对战南宋岳飞!有意速来报名!”“隋唐李元霸摆擂啦!能接三锤送宝马一匹!”“秦王下令赐死杀神白起事件引发,收白起的最后时机,谁人敢来?”“李师师和陈圆圆于万花搂较技,百两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亲,有机会一亲芳泽的哟!”“宋玉又出巡啦!姐妹们,拿上瓜果去看呀!”……“唐伯虎!你够了啊!我就是个打铁的,你追着我干嘛?”陈默边跑便往身后怒骂道。“采花贼!给我把秋香留下!”身后以年轻男子双持毛笔怒气汹汹喝道。总之,世界都乱套了。
  • 汉时归

    汉时归

    重生穿越了!云波诡谲,凶险萦绕,顺为亡,逆为王····【起点第五组签约作品,请放心收藏】
  •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通志-古浪卷

    本书是武威历史上第二部地市级地方志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威市编纂的第一部通志,是武威及武威人民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的记录。
  • 穿越之烽火岁月

    穿越之烽火岁月

    吊丝江山久穿越到Q朝后,被皇上钦命为鉴酒大臣,且看他如何凭一部破手机在大Q朝混得风生水起。请大家围观《史上第一位鉴酒大臣》
热门推荐
  • 出嫁不从夫:钱程嫡女

    出嫁不从夫:钱程嫡女

    "一朝意外,她穿越到了一个马上要被浸猪笼的女人身上,还华丽丽的带着两个拖油瓶!不仅爹爹找事,婶婶陷害,还地位低贱,简直牲口不如……一朝潋滟,她重新活过,谁说女子出嫁要从夫?奉子难成婚?当她现代知识都是白混的么?于是从家徒四壁到第一皇商!从下堂弃妇到金贵老板!一不小心身后就跟了三大美男,还纷纷扬言要她做娇妻……可是,现代女子的自尊怎容得下三妻四妾!姐是谁?姐可是史上第一开发商!姐要的是天下第一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世半生缘

    三世半生缘

    前世你说万事皆求个眼缘,我根骨其佳,品性颇好,结个仙侣常伴左右也是个好事,你却剥我精血诛了我的修为。今生你安我精忠报国的爹爹叛党之名将其诛杀于战场,夺我相依为命的姐姐入宫侍奉被你羞亵。明知我是归来复仇,又为何将偌大的权利赐给我,你迷恋的眼里看见的到底是这个身着男装的精明公子,还是昔日那单纯的小丫头。无论如何,我都誓死弑君,我以弃仙成妖,回不了头。
  • 超级修正

    超级修正

    徐昊这下真的要日天了。玩Ps玩着玩着把Ps玩进脑袋了。“现在自拍要Ps后才能发出去,来我帮你把本人给Ps下,你是要范冰冰的相貌呢?还是施瓦辛格的身体呢?”徐昊如是说道。
  • 美丽王朝

    美丽王朝

    是中国的“阿信”还是中国美容业的“松下幸之助”?一部中国美容业发展的篇年史;一个成功女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一本化妆品企业经营管理实录。
  • 笙声归萧寒

    笙声归萧寒

    北定亡国公主在复仇路上,邂逅东岳三殿下,收获了爱与美好,在这条复仇路上,她该何去何从?
  • 阿防

    阿防

    一个农民工的故事。
  • 一生一世一锦年

    一生一世一锦年

    春天桃花有多美,她就有多美。她叫锦璃,锦瑟的锦,琉璃的璃。红颜薄命,每一世她都活不过十七岁,这是她的宿命,无法扭转,无法改变。幽深的古道上,少年撑伞缓缓来到她的身边,庇护了雨中瑟瑟发抖的少女,她诧异地抬起了眼?,他立于雨中,玉冠束发,月白长袍,墨画的眉,眼眸里满是清明,宛若谪仙。她跪坐在青石板上怔怔地看着他,两目相对,缄默无言。他带她游遍京城,看遍繁华。春归陌上,繁花落尽,醉了锦年。她的拘谨在他的注视下消于无形,她的感情却在这无声的注目下汹涌成灾,一场超越生死的爱恋随之产生......
  • 秘密日记之离奇身世

    秘密日记之离奇身世

    她从小就被认为是孤儿,从来没有人敢和她做朋友,她经常坐在樱花树下发呆,可有一天……
  • 我的冰冷公主

    我的冰冷公主

    校园生活,男主闯入,扰乱她的生活。他们的恋爱长久,然而短,重重磨难待考验。
  • 山洞里的大师(上)

    山洞里的大师(上)

    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股灾,美国人进入了令人恐慌的大萧条时代。本书作者,当时全美国最知名的新思想大师和领袖,《宗教科学》、《心理科学》杂志的创始人拉尔森的事业也同样受到重创,然而,他发现,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信心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恐慌。拉尔森看到无数的人在股灾、失业的困境中精神崩溃,不愿面对人生。为了让更多的人们重拾信心,度过人生中的冬天,在大萧条初期间,拉尔森远离城市,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山洞里隐居达两年之久,在这两年里,他不断思索生命的真相和人类的命运,写下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