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1000000008

第8章 阳关梦

一曲仿佛凌空飞来的古乐声,把我带入了云霞飘渺的敦煌盆地。

当我们从金山雪峰飞驰而下的时候,这种不期而来的古乐声,就已随着气温骤然变热,悠悠忽忽地在耳边鸣转起来。听来,音韵古老浑厚,低回婉转,似虚似实,似有似无,依着奇妙莫测旋律,叩击着人的心灵。我感到一阵疑惑:莫不是我又来到这蜚声古今的丝绸之路,是那一串串驼队的叮咚声,唤起了一种错觉?莫不是我又置身于举世瞩目的莫高窟艺术宝库之旁,是那怀抱琵琶的伎乐天,在大漠上空飞旋摆舞,引起了一种幻觉?这些,连我自己也感到懵懂。啊,此时,难道我竟在梦中……

和我同行的野外地质朋友,忽然板着我的肩膀,探头问道:“古阳关,你还没去过吧?”

“噢呀,阳关,在啥地方?”

“离敦煌不远,五十来公里。”

这位野外地质学家的兴致,也勾起了我一览胜地的宿愿。于是,我们直向南湖驰去了。

我一点也没有想到,走了约半个来小时,穿过一段平坦开阔的沙路,前面一片黄澄澄的海中,蓦地闪出了一片绿葱葱、黑压压的林带。起初,我把它当作沙漠里常见的海市蜃楼,心里并未介意。可是,再走了一阵,一股含有密果味道的香风,扑鼻而来。转念间,我们已不知不觉地被裹进绿杨红柳的怀抱里了。呵,那一排排高高的白杨树,在沙尘的翻卷中飒飒作响,那一溜溜婀娜多姿的细柳,在沙浪中悄声密语。红色的玫瑰和放香的野白刺花,在林间交映争辉。百灵鸟和展开翡翠色翅翼的花雀,在空中、枝头竞相对歌,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来往扑闪。呵,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沙漠的奇迹,绮丽的绿洲!

我们这些从干涸的柴达木盆地走来的人,被卷入这种绿荫飘香的景色中,心里简直爽快极了。可是,我从南湖最早的创业者那里,得到的却是热烈而又朴素的印象。热烈,那是因为南湖主人的盛情款待,我和旅伴们正贪馋地吞食着肉汁甜美的西瓜和哈密瓜。朴素,这是因为农场主人叙说创建南湖的历史时,仿佛在沙漠中开辟这水灵灵的绿洲,竟像一桩唾手可得的事儿似的。其实,我早听到传闻,那长期苦战的柴达木的万千野外勘探者,过去往往是靠吃罐头过日子,一年到头很难吃到一口青菜。而现在,他们却赞不绝口:“南湖,是我们叶绿素的补给站!”他们不止吃到了各种鲜菜,还补助有小麦、瓜果之类。嗨,南湖出产的哈密瓜,已是敦煌市场上抢购的佳品了。我已晓得,南湖是在高原生活最困苦年代筹建的。来到这儿的垦荒者,多是工人,干部和家属,尔后还有冠以“反动权威”、“右派”的野外科学工作者。在我身边大口啃瓜的这位柴达木的地质学家,就是其中一个。这些带着精神镣铐的人,本来就是沙漠的征服者,把他们赶到这儿垦荒,岂能被吓倒?他们和农场职工一道,亲手从百十里以外拉土造田,同时还在沙海底部探索到了水源。沙漠的水呵,比金子贵重,只要有了水,就有了绿,有了生机。人们开始在这儿播种小麦、蔬菜、栽树、种瓜。他们年复一年,舍身恋战,于是一汪水灵灵的大湖涌现了,一片片绿洲崛起了。于是,沙漠返青了,树儿成林了,雁儿飞来了,沙鸡叫了,花儿笑了。呵,南湖的水碧绿清澈,甘甜美口,它不停息地奔流,浇灌着饥饿的沙原,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我眼望着绿洲,不由地寻思,这喷涌在沙窝里的南湖水,不也是垦荒者的血儿汗儿汇成的吗?

第二天早晨我们起程去古阳关,沿着南湖宽宽的渠道,穿过几个小小的树落,走了不到一个时辰,绿油油的南湖落在了身后,眼前又展现出望不到头的黄沙滩。噢,一座座茫茫的沙丘,被呼啸的黄风飞卷着,形成起伏荡漾的纹波,飘向遥远的天宇。我们周围空旷寂寥,没有树,没有鸟,没有花。阳关在哪里呢?

过了一阵,我们拐过了几座沙丘,隐约可见一座孤孤零零的烽火台,凸起在高大的沙岭之上,我们飞快地驰近烽火台,跳下了车,搭眼一看,在一条长长的沙梁上端,竖着一块长方形水泥碑,上面刻有醒目的“阳关遗址”几个大字,并标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字样。噢,这就是阳关吗?而向导说,遗址还在沙梁的下面。这是一条修长的大斜坡沙梁,像大海波涛劈开的浪屿,一点也找不见路的影子,尽是漠漠流沙。我们顺着流沙往下走,跑了不一阵,已经气喘吁吁,两条腿也深深陷进沙窝里了。

我凝神观看,阳关的景象的确黯淡得很。在一片灰的沙漠洼地里,只有一些关墙残垣,一堆堆破砖碎瓦。一切的一切,都被自然界不断地运动所颠覆,被漫漫的黄色沉沙淹没了,虽说如此,我面对这历经人世沧桑的边塞险关,这自古闻名的中外商旅使者来往的友好门户,仍然感到一种莫大的诱惑力。透过沙尘弥漫的古关废墟,我脑际闪出白居易两句对酒诗来。我掉头望着野外地质朋友,笑道:“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一声。”

野外朋友抿嘴一笑,随即大声吟唱起来: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这首古今脍炙人口的绝句,小时候老师就教我背诵过。但仅仅是背诵而已,却怎么也尝不出其神韵来。后来长大了,才知此诗曾为唐人所歌,入乐府而广为传诵,作为送别曲唱之,曲至阳关句反复歌之,号称《阳关三叠》。此时此景,我回望阳关,不知怎的,耳边又喧响起这凄凉的送别曲了。我仿佛看见,随着旋荡的乐声,一队队身着戎装的古代士兵,正在黑烟滚滚的夜路上颠簸疾行,真有一番“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的景象,也真有一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的苦味儿。阳关,古时候有过刀光剑影,有过民族仇杀,这儿埋葬过多少无辜者的尸骨,洒下了多少孤儿寡妇的血泪啊!难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登上凤凰台,也不由得哀伤起来,凄婉地沉吟:“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我们转身爬上沙梁,向烽火台走去。从敦煌、南湖到阳关的路上,有不少这样的烽火台,约相隔二十里就有一座,是古代专为传递警报修筑的,所谓烽烟燧燔之台。烽,见敌则举,燧,有难则焚。烽火点的是狼粪,因其烟直上,远远望得见。噢,古时这儿的狼一定很多吧?靠阳关跟前的这座烽火台,早已是残垣断壁,但也不失为一景。

我们你拉我搀地攀登而上。一踏上仍然高陡险峻的烽火台,我们和一些海外游客相逢了。这些漂洋过海的来客,一个个风尘仆仆,寻东问西,兴致颇高。虽说阳关已是风蚀残关,断台废墟,但它曾经是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摇篮。中外旅游者仍愿迢迢千里来此饱览胜景,那不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吗!

在这里登高望,前面是阳关,后面是敦煌,天地辽阔广大。阳关距玉门关不远。据称“以居玉门关以南,故曰阳关,本汉置,后魏置阳关县”(《元和郡县志》)。那么,古来驰名的阳关大道在哪里呢?原来,汉唐时期,从嘉峪关经敦煌,出阳关至新疆,被称为阳关大道。而两汉时期,通西域的有南北两条大道,其南道自敦煌出阳关,过楼兰,沿昆仑山北坡,向西再逾葱岭,可达中亚细亚和伊朗诸国。可是,我这次来到这儿,怎么也搜寻不到阳关大道的踪迹,漫天的黄沙成为这儿的主宰了。而我和旅伴们却想,不管地壳运动如何颠覆了这条阳光大道,而使驰名的雄关荒疏如野,但怎么能阻挡得住人类友好交往的意愿呢!

我和旅伴们在归途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古阳关命运的话题。而野外朋友却十分感慨地说:“我看,无论怎么说,《阳关三叠》乃是一支古典名曲,传说它的曲调最高,倚歌者笛为之裂,想来是十分悲壮激昂、凄苦感人。可今天,我们已很难听到音乐家们演奏了。呵呵,我这会真想听听这支送别曲哪!”

我的野外朋友的话很令人同情。可是同行者没有操笛者,也没有善歌者。我虽然听到过这支曲儿,但也哼不出几句了。

奇怪的是,我这天在南湖憩息的夜晚,做了一个梦。一个绿色的梦,美妙的梦。那《阳关三叠》凄凉哀怨的乐声,竟一再在梦中缭绕。倏忽之间,我仿佛看见阳关拔地而起,蔚为壮观。朦胧之时,它依然是废关残台,在漠风中沉沦。蓦然,伴随着一阵高亢的古乐声,我却惊喜地发现,清朗朗的南湖水犹如万马奔腾似的,穿过大大小小的村庄,横越茫茫无边的荒漠,沿着阳关方向喷涌而去。呵,阳关绿了,烽火台绿了,比南湖还绿得凝重,绿得绮丽。而《阳关三叠》的音韵也变幻了,不再那么哀伤凄苦,已带着激越而又柔美的音色……

同类推荐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 戴望舒作品集(七)

    戴望舒作品集(七)

    要数说茹勒·许拜维艾尔(JuleS Supervielle)所受的影响的人,可以举出拉福尔格(Laforgue),格罗代尔(Claudlet),韩波(Rimband),魏特曼(Whitman),罗曼(RomainS),里尔格(Rike)等的名字来。例如他对于里尔格的默考,似乎帮助了他去使那隔离着生和死的墙板,变成尽可能地薄而且透明。然而许拜维艾尔却并不和他的师表中的任何一位相像。他是那么地不能以别人代替的,如果他不存在,如果他并不也对于新诗人起一种甚至比艾吕亚(Eluard),茹扶(Jouve)或法尔格(Fargue)更显著的有效的作用,那么人们便已经可以毫无困难地估量出欧战以后的诗歌的缺陷了。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九星王者

    重生之九星王者

    一个有着宗师级炼丹理论知识,却碍于天生绝脉无法修炼导致无法炼丹而只能做一个最低级的配药师。重生回到三十年前家族惨遭灭门之前,十六岁的他能做些什么呢?
  • 吃出你的健康来

    吃出你的健康来

    本书以中医四季养生原理作为理论根据,全书按照春、夏、秋、冬分为四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均包括四季饮食宜忌以及精心安排的养生主食、养生菜、养生粥、养生汤、养生药膳以及养生茶饮等。
  •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人际交往的艺术(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却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
  • 那年青春那么痛

    那年青春那么痛

    她的存在到底有没有意义?她只有悲伤地回忆,找不到一丁点的快乐瞬间,或许就像大家说的她不该存在。那年的青春,只有悲剧么?李洛死了,那个只是生过她的女人进了精神病院,那个嗜酒如命的继父只会对她使用暴力,就算是对她最好的朋友也在背后对她冷言冷语。她像是被上帝抛弃的孩子,这个世界都没有她的容身之处。
  • 穿越之涅槃传说

    穿越之涅槃传说

    从2016年因为一次车祸偶然来到的启魂大陆,拥有两世记忆的林天化身为低等家族炎家的废物炎烈,他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信念让他想变为一代武神。为了自己的梦想,废物少年炎烈该何去何从?详情请看小黑(苏娄墨)的《穿越之涅槃传说》,作者扣扣:2390894099。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赏金猎人在都市

    赏金猎人在都市

    意外获得一支笔,没想到那支笔可以实现我的愿望!
  • 超脑兵王

    超脑兵王

    他是世界黑客的鼻祖,拥有超级大脑,盗术一流,医术独步天下。为警花他智斗国际黑客,为御姐他潜入豪宅,为萌妹他展现针灸之术,为任务他勇斗杀手,为兄弟他两肋插刀,他就是超脑兵王—邢飞。且看他如何在美女如云的繁华都市覆雨翻云。
  • 消失的燕京

    消失的燕京

    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 珍宝:天然珍珠宝石

    珍宝:天然珍珠宝石

    本书介绍了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绿松石、碧玺、雨花石、翡翠、孔雀石、青金石、玛瑙、猫眼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