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800000041

第41章 附录:天杀的公司——大清另类出轨的一个缩影 (1)

在一个政治口号如同股票行情般不可捉摸的年代,在一个全民追逐搞定而不是契约的国度,“公司”怎么可能奢望成为一种力量呢?它似乎被诅咒了一般,在权欲的泥潭挣扎偷欢,展示的只有猥琐而非力量……

1853年,上海风紧。

在广东商人刘立川的率领下,“小刀会”联合本地的天地会,发动武装暴动,攻占上海县衙。

枪炮声过后,上海的外商们惊喜地发现:大清海关不见了,没人征税了。但是,一个英国“戆大”(上海话“傻瓜”)却站出来,终结了英国商人的美梦。

这位“戆大”,就是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Rutherford Alcock),中国教科书上著名的“帝国主义急先锋”。阿礼国表示,作为英国外交官,自己的使命除了维护英商合法权益外,还“要督促英国臣民按时缴纳中国政府的正当捐税”。他宣布,即使中国政府逃跑了,外商向中国缴纳关税的“庄严义务”并没有消失,因此,英商必须向领事馆缴存一份保证书,保证将来大清政府收复“失地”后,必须缴付完结各种捐税。

英商在中国的关税本由大清政府指定的外贸公司(即“公行”,如著名的十三行)担保。当时,大清海关实行“承包经营”,关税包干,因此,权力寻租的空间十分宽广,外商在“内商”们的导航下,走私猖獗,海关官员也成为清政府最有油水的肥缺。鸦片战争后,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的市场,却也给自己揽了一个义务:为本国商人担保关税。不平等条约中的这一制度设计,可能是少数比较对等的条款之一,实质上令西方政府承担了遏制本国商人走私的条约义务和道义责任。

在执行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官们发现,对于大清官员和外国奸商而言,一个腐败而低效的海关是他们共同的天堂。英国官员要求改革海关、提高效能的呼声,受到了内外的一致抵制:英商们打着贸易公平的旗号,向那些大肆走私的非条约国看齐,认为自己的“守法成本”过于高昂;而大清干部们,则在“维护国家主权”的盾牌掩护下,抵挡着“洋鬼子们”对低效、腐败但却“主权在我”的海关体制进行的任何抨击。

曾经有英国商船走私商品,比如玛利?伍德女士号(Lady Mary Wood)和约翰?德格代尔号(John Dugdale),连中国海关都十分默契地睁只眼闭只眼了,“迂腐”的阿礼国却非要照章办事,对这两条商船进行了处罚,引发中外侧目。

如今,阿礼国还要为这个丢下黎民百姓而逃之夭夭的大清政府代收关税。那些没有和大清缔结条约的国家,比如奥地利、葡萄牙、暹罗、普鲁士等可以放开了大肆走私,英国商人却要乖乖地缴纳关税,无疑在成本方面大为吃亏。英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刚开始还抱着“相信政府、相信法制”的态度,不仅自觉提交保证书,还积极检举揭发走私商船。可是,大英帝国再算是强龙,也毕竟不能替代“地头蛇”大清政府,对别国走私商人采取任何行动。自己的领事“里通中国”,英商们便只好“下有对策”,一边和其他非条约国家的商人联手,把一度值得骄傲的米字旗藏一藏,借用人家的旗帜暗渡陈仓;另一边,则合起伙来向远在伦敦政府机构“请愿”。

在商人们的持续上访下,英国政府终于表态:领事们的行为越权,“可能会损害到中国的主权”,因此,商人们签署的关税保证书一律作废。英商欢声雷动,阿礼国尽管弄得里外不是人,但只是灰心却未死心,在他的高压下,清政府终于同意由英、法、美三国领事馆派员,“代收”关税,中国海关的走私现象在洋干部们的管理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丧权辱国”的海关也为中国的近代化提供了最为稳定、坚实的财力支撑,并成为大清帝国最为廉政、高效的机构。

这场代收关税的小小风波,似乎没有给当时内忧外患的大清帝国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但几年之后,恭亲王奕与英法联军签订了城下之盟,令大清政府震撼的是,洋鬼子居然真的相信这一纸合同,立即撤兵。恭亲王自此对这些“蛮夷”的“守信”刮目相看,也就此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念头。

作为西方契约精神的最典型代表——“公司”,就将在恭亲王的推动下,成为大清国一个时尚的名词。

太平天国的大动乱,给西方公司提供的绝好机会,当然不只限于上海走私,而且还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战火中,长江航线上原有的华商船只几乎难以营运,不是被官军抢、就是被“长毛”劫。风险成本上升后,上海到汉口之间的货运价格飙升到单程每吨25两,客运则单程每人75两,船只只要能够安全往返一次即“足敷成本”。

既不怕官军、也不怕“长毛”的,只有洋人。精明的英国人敏锐地看到了巨大商机,英国驻上海领事馆联合英国远东舰队,组织本国商人,由舰队司令贺布(James Hope)、代理领事官巴夏礼(H.S.Parkes)亲自率领,在全副武装的军舰护航下,冒着纷飞的战火,实地考察航线及战争进展。英国的小兄弟美国也不甘落后,派遣军舰带着商人们一头扎进了长江。

一场争夺长江航运市场的商战,在西方公司之间爆发,而谁也没有想到,这居然就成为中国人进入“公司化生存”的开端。

在争夺长江航运市场的速度赛中,美国公司最终拔得头筹,而其秘诀在于动员华商附股。1861年1月,美商琼记洋行引进的“火箭号”轮船,在上海正式开航,揭开了长江航运市场国际化的序幕。这艘载重量为678吨的客货明轮,造价共10万元,其中华商投资1万元,占了10%。正是在华商的支持下,琼记洋行不仅率先开拓了这条航线,而且有本地股东竭力拓展市场,获利极其丰厚,当年盈利高达14.8万元,超出成本近50%,因此该公司在第二年就又提出一个就地筹资80万两白银开办轮船公司的宏伟计划。

与此同时,另一家美国公司旗昌洋行也向华资敞开了大门。根据旗昌洋行测算,如果在上海汉口之间配备3艘轮船,每周开行两次定期航班,这条航线年利润可达34.2万元。他们将筹款的目标定为100万两,而华商则贡献了其中一半以上的资本金。远比琼记洋行成功的融资,令旗昌在1862年3月27日正式挂旗营业后,迅速成为长江航线的龙头老大。

雪片般的订单,从上海飞向了世界各地的造船厂,长江航线已然成为世界航运市场的焦点,最终,长江上飘扬起20多家外商的旗号,时人感慨道:“看来好像一个商人的名誉还有某些缺欠,除非它拥有一、二只轮船供他使用。”

在长江的云雨之中,中国资本第一次在各色西方国旗下的掩护下,体会着“公司”带来的全新快感。中外资本都明白,对方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对象,从悄悄牵手开始,双方终于进入了如胶似漆的热恋期。

面对文化、习俗、法律完全不同的大清市场,西方公司不仅需要中方伙伴协助处理那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市场“显规则”和“潜规则”,而且也需要吸纳本地的资金,以保持拓展业务的速度。相比从境外募集并引入资金,本地资金更加便捷,向买办、并通过买办向中国的钱庄借贷周转,成为在华西方公司的常用手段,甚至成为西方公司在华运作的主要资金来源。而拥有华人股东,是解决融资问题的最好办法。

红火一时的长江航运业,几十家打着外资旗号的轮船公司中,只有英国太古洋行旗下的才是纯粹的“外资”,它从伦敦金融市场募集到了36万英镑(约97万两)。1862-1873年,注册在上海的外资轮船公司主要有:旗昌(美资)、公正(英资)、北清(英资)、太古(英资)、华海(英资),他们的实收资本金共为255.9万两,而华商在其中占到了20%即50万两。

随着大清国第一轮改革开放(“洋务运动”)的推进,这种打着外资旗号的中外合资更为火爆,从航运业扩展到纺纱、缫丝、煤气、电灯等几乎每个工业部门,并且华资的比重不断上升,在琼记洋行、上海自来水公司中,都占到了一半以上;而在大东惠通银行和中国玻璃公司中竟高达80%。

一些实力雄厚的华商,已经成为这些外资公司的个人大股东或进入了董事会。华商资本之所以向西方“公司”积极投怀送抱,其首先考虑的当然是利益。绝大多数外资公司都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如经营长江货运保险的“保家水火保险公司”,1863年由祥泰、履泰、太平、沙逊、汇隆等5家英商公司在上海合资组建,它的股东不仅可得10%的年股息,还可以得到60-80%的年红利,以至于门庭若市,公司最后不得不规定:只有那些能为公司拉来更多保险业务的人,才能申请入股。

另一家由英资怡和洋行1866年设立于香港的火险公司“香港火烛保险公司”,注册资金为2万美金,每年盈利就相当于股本的50%,股票增值曾达到过400%。

至于轮船公司等,虽然不能如保险业那样获得暴利,但利润不仅高,而且稳。

其实,华商附股并非为了“傍大款”,在利益之外,更想找个可靠的肩膀和怀抱。作为内部人的郑观应就曾指出,华商之所以“久以资附洋贾”,一是因为“华商创始,不得其人,官亦不为提倡”,二是因为“归官创办,不能昭大信而服商人”。这其中,在“士农工商”中排名最底的商人,得不到公权力及法律的有效保护,是导致投奔西方公司怀抱的主要原因。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旗昌轮船公司。1877年3月1日,大清国资企业轮船招商局正式兼并了美资旗昌轮船公司,这被太常寺卿陈兰彬(后来出任中国首任驻美公使)上升到“中外大局一关键”的高度。但是,旗昌轮船公司的华人股东们不仅抗拒回到“祖国怀抱”,而且公然另组一家轮船公司,注册为美国公司,继续扛起星条旗,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大清国公权力的盘剥。

在一个公权对私权无度猎杀的环境下,一身“洋皮”就等于是一层铠甲,可以远离绝大多数的的盘剥。对于挂靠在自己旗下的中国小弟们,洋大哥总是很讲义气,甚至不惜动用外交乃至军事压力,维护自己的小弟。大清国几乎是工商业天敌的公权力,在“洋皮”面前,立即疲软萎谢。

当然,“洋皮”还能获利:大清国给予外企的超国民待遇,首先就体现在税收上,面对内地的层层关卡,缴纳了海关税的外企货物,便能一路畅行,而民营企业就必须见庙烧香、逢山拜佛,留下重重买路钱。

从华商附股的实践来看,真正吸引中国资本的,是外资公司在大清国至少能够平等地面对官府,外资公司中的华商资本,能够有效摆脱国内腐败官僚的控制,在政府力量所不能及的地方(比如租界)和领域(比如外企),才能获得安全、公正、信用、廉洁等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中资未必是真的与外资情投意合,但至少在外资的怀抱中,可以躲避作为中资惯常所遭遇的“家庭暴力”。

吊诡的是,这一切,都来自坚船利炮保驾护航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所谓“公司”在制度设计方面的完善与优越,其实根本无足轻重。

内资与外资眉来眼去、投怀送抱,当然不是大清国的“爱国者”们所乐见的。爱国者中的一部分想动用家规族法,拆散这种“跨国婚姻”,但奈何力不如人,只能干瞪眼,而另一部分人则看到了“公司”制在大清国救亡图存中的伟大作用,决心起而效仿。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本书以明代政治斗争为主线,以明朝历代帝王为时间序列、重点讲述明代的君臣关系、政治博弈、朝局走向,以此展现明代的政治运行特点、帝王的心路历程、君臣关系的演进,以及臣子们为了维护儒家礼法所做的抗争,突出演示了大历史视角下的人物命运。
  • 玉眼

    玉眼

    两晋末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乱世,五胡十六国,这十六个国家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鲜卑,羌……一个又一个铁血的民族,一个又一个铁打的汉子,在生存和道义之间苦苦挣扎,这期中,包括草原神鹰匈奴,他们是如何上演英勇与悲壮的,敬请期待
  • 莫高窟记忆

    莫高窟记忆

    本书讲述了寄自敦煌莫高窟的信、敦煌考古漫记、莫高窟檐角的铁马响叮当、敦煌的回忆、一段重要而难忘的经历等。
  • 晚清旧事

    晚清旧事

    本书属于黑色童话,以晚清基督教传教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中法混血小女孩被世人当作妖魔对待的故事。
  • 三国论

    三国论

    东汉末年,这是谁的乱世,谁是谁的英雄,我不知道,你呢?当岁月只剩下寥寥几笔,当年的风花雪月,你知道吗……(重走英雄路重论三国)
热门推荐
  • tfdoys与三位美丽杀手

    tfdoys与三位美丽杀手

    三位美丽的女主角,遇见三位非常帅气的tf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烟花呢?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 望仙台

    望仙台

    文案:我是一朵花,一朵名叫莺歌的花,三千年不开花也不结果。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我为何不开花也不归根。直到有一天一个女人向我诉说她的故事,而我因此第一次尝到了痛。一个采药的老头对我说,世上一切皆因缘而生,逃不出因果二字。说什么于情惘然,待我开花之日,便是取走我之时。情,到底是什么?竟令世人这般烦恼。我不明白,不明白~~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文学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文学故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大伯的小屋,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磅,麦琪的礼物,老人与海,麦田里的守望者,少年维特的烦恼,堂吉诃德,一千零一夜,伊利亚特,奥德赛,大力士和车夫,罗密欧与朱丽叶,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 穿越之浮沉迷惑绝世倾城

    穿越之浮沉迷惑绝世倾城

    我用三世烟火,换你一世迷离。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原来只是我一厢情愿。
  • 约克公园

    约克公园

    20岁的女生路遥独自一人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开始了留学生涯,在这座曾经被称作“约克”的城市里,她结识了从小在国外念书,热情开放的临安安。个性倔强孤僻,跟随改嫁的母亲移民来到加拿大的高漩。她们三个人在这个陌生寒冷的国度里,彼此依靠,彼此扶持。然而,三个截然不同的男生的出现,三段跌宕起伏的爱情,彻底的改变了她们的人生……繁华的北美大都会,一群形形色色的中国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独特深刻的异国青春浮世绘。
  • 万古仙涯

    万古仙涯

    苍茫大地,万族争鸣,谁主沉浮?八荒六合,不得仙诰者,谁敢成仙?
  • 穿越只为与你厮守

    穿越只为与你厮守

    学霸汪充生在人生事业上取得成功,整日忙于事业,但却忽略了对女友的付出关照,以至女友含泪不舍拋之而去,遭遇最爱的人的离去,给予其强烈大击。于是在开车去公司的路上发生意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楚汉时期。摇身变为项羽,爱江山更爱美人。即使精通历史发展,能创立新天下,但江山易得,爱情不复得。毅然选择爱情。
  • 倾世萌灵

    倾世萌灵

    “看!那边走来一只狐狸!”“不!劳资是小!狐!妖!”(把酱油打飞)“看!那个人无家可归!““你才无家可归,你全家都无家可归!我是上官家的养女!”“看!她好暴力!”“师傅!一起来打死他!”(本文走微搞笑,较为爽文风。喜欢的亲们快快收藏!)
  • 桃运透视

    桃运透视

    一次雷劈把志远送进医院,醒来却发现获得透视异能。他嘿嘿一笑,然后从医院的小护士开始,把美女警花、霸道女总裁、清纯校花从内到外,看个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