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8300000021

第21章 至真至情(3)

沈从文撞见了张兆和那同样惊讶的目光,张兆和就此闯进了沈从文的心中,他放不下她了。木讷于言的沈从文,提起自己那支如椽大笔,给张兆和写起了情书,一发不可收。沈从文对友人说:“因为爱她,我这半年来把生活全毁了,一件事不能作。”而当时年龄还小、心里还没有过爱的影像的张兆和,对沈从文的这种“狂轰滥炸”颇有些反感。但沈从文1930年7月写给张兆和的那封六纸长函,却深深打动了她。张兆和在日记中写道:“看了他这信,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还是用文字装点的,我总像是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于不幸中的难过。我满想写一封信去安慰他,叫他不要因此忧伤,告诉他我虽不能爱他,但他这不顾一切的爱,却深深地感动了我。”也许,爱,就从此时在张兆和的心中悄悄萌芽了吧?

幸有兆和二姐允和的热情相帮,幸有兆和父亲的开明通达,沈从文固执的进攻终于有了结果。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从那时起,到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去世,他们相依相偎,相扶相携,共同走过了55年的坎坷岁月,张兆和把一生的情爱,献给了她的“二哥”。

捧读《从文家书》,隔着遥远的时空,我们仍可以听到兆和思念的心跳。

1934年1月,沈从文远别新婚妻子返乡。在1月9日给沈从文的信中,张兆和这样写道:“亲爱的二哥,你走了两天,便像过了许多日子似的。天气不好。你走后,大风也刮起来了,像是欺负人,发了狂似的到处粗暴地吼。这时候,夜间十点钟,听着树枝干间的怪声,想到你也许正下车,也许正过江,也许正紧随着一个挑行李的脚夫,默默地走那必须走的三里路。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块冰?为这风,我很发愁,就因为自己这时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有了风,还把心吹得冰冷。我不知道二哥是怎么支持的。”一个多么细腻、设身处地心疼夫君的新娘!

1937年8月12日,沈从文和一批知识分子作伴,化装逃出日军侵占下的北平,辗转飘零,最后到达昆明。在此期间,他和张兆和也写下了大量的家书。是年9月9日,兆和在信中说道:“二哥:今天是什么日子?你在仆仆风尘中,不知还记得这个日子否。早晨下了极大的雨,雷击震耳惊人,我哄着小弟弟,看到外面廊下积水成湖,猛的想到九月九日,心里转觉凄凉。”信的落款是:三妹。九月九日,整整四年了。当沈从文收到这封带着凄婉深情的信,想到今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一定会想到当初在征得父亲对婚事的同意后,兆和给他发的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想到新婚的缱绻,思及今日的离别,心头会涌起怎样柔美而酸涩的潮水?

张兆和曾感激而又自豪地在一封信中说:“我又欣喜你有爱写信的习惯,在这种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我应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而在战火中读着兆和情深意切的文字,沈从文必也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了吧。

真正的爱,不仅是情语呢喃,也是对爱人精神品格、事业发展的由衷关切。这种关切,就应当是张兆和这样的直言相谏。在家书中,张兆和劝戒沈从文生活要从简,一切无谓的虚糜应酬都可省略;一个写作的人,精神不应该浪费在那些琐琐外表的事情上;不要图眼前安逸,要把眼光放射得远一点;看事情要替人着想,不要只见别人之短,看不到一己之病。在1937年10月25日的信末,兆和写道:“我原想同你亲亲热热说点体己话的,不知不觉就来了这一套,像说教的老太婆,带住了,下次谈好一点的,原谅我。”我想,以沈从文的理性,一定能理解,只有一个一心一意想伴你走一生的人,才会不管你嫌不嫌烦,唠唠叨叨地把这些真心话说给你听——虽然这在做丈夫的,脸面上有些难堪。

1949年以后的一段时期,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不期而遇,沈从文的精神失常了,梁思成夫妇、金岳霖等马上请他去清华调养。这期间,他仍有一些片断的文字材料留下,兆和也时常给他写信。她劝沈从文说“多休息,多同老金思成夫妇谈话,多同从诫姐弟玩,学一学徐志摩永远不老的青春气息,太消沉了,不是求生之道”,“朋友们都关切你的健康,为了不使人失望,你应该多照料一点你自己,你值得为朋友、为更多的人活得更健康一些!这种身心两方面健康的恢复,别人无能为力,只有你自己的意志力才能恢复他。”她更是坚定地表示:“我一直很强健,觉得无论如何要坚强地扶持你度过这个困难(过年时不惜勉强打起笑容去到处拜年),我想我什么困难、什么耻辱,都能够忍受。”这种患难中的真情,病情稍好转一些的沈从文自然是了然于心的,他在一封简短的信中写道:“小妈妈:我用什么来感谢你?我很累,实在想休息了,只是为了你,在挣扎下去。”即使是处于呓语状态的沈从文,也不会忘记这个生命里为他停留、为他守候的女人啊!而1969年冬天,即将下放的前夜,在凌乱得难以下脚的屋中,年已七旬的沈从文找出了珍藏的张兆和写给他的第一封信,把它放在怀中温热许久,又小心地放进衣兜里,口中喃喃着:“这是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他是多么珍惜他的兆和!

张兆和就这样与沈从文携手度过了一生,她为爱人甘愿牺牲了自己。她出身名门,小说、散文皆有成就,发表过《费家的二小》、《湖畔》等小说,书法极佳,喜爱昆曲。她的体肤特征,她的名字都被沈从文写进了小说。因为兆和皮肤黝黑,所以,沈从文《边城》里的翠翠,《长河》里的夭夭都是皮肤黑黑的,而小说《三三》就是以兆和的小名“三三”为题的。苦追张兆和的过程,则直接催生出沈从文那一组《月下小景》。沈从文自己也曾经在《湘行书简》中真诚地表白:“有了你,我相信这一生还会写的出许多更好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我不觉得骄傲,因为等于全是你的。没有你,也就没有这些文章了。”

然而,张兆和却是情愿做沈从文的“绿叶”。同是才女和名门之后,林徽因有建筑家、诗人、文学家、舞台美术家的称誉,因为她有自己的事业,有著名的“太太客厅”,她作为梁太太的身份从未彰显。而张兆和呢,人们只知道,她是沈从文的太太,如此而已。

一生隐没在沈从文巨大声名的幕后,她悔吗?当听到有人责怪她一辈子没有理解沈从文,她怒吗?在《从文家书》的后记中,她写了这样一段质朴的文字:“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对人无机心,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为而不有,质实素朴,对万汇百物充满感情。”一个妻子追忆“斯人可贵”的平静中寄寓着哀怨的文字,却被好事者以“幸福还是不幸”的片言只语,来指责她配不上沈从文,从未理解沈从文。是的,他们的性格固然相异,婚姻生活中也有过暗礁,但是,以他们共有的真诚善良和质实素朴,他们不是相依相伴着走完了漫长而艰难的人生旅程了么?即便是那多少年咆哮滔天的狂风黑浪,都没有令他们的感情之舟覆没。要知道,1949年以后,沉浸在文物、服饰世界里的沈从文,除此以外别无其他生活,而1949年兆和还不到40岁。在照料、担忧和焦虑中度过几十年的张兆和,要有怎样的定力啊!没有对丈夫的爱和理解,这种定力从哪里来?张兆和问道:“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难道我们在这样的文字中,读不出一个历经坎坷的老人平静语气中的怨愤?这怨愤,是对从文的么?

不知怎么的,读着《从文家书》,尤其是读着张兆和这篇简短而朴质无华的后记,我的耳边会响起电影《小花》的主题歌:“万语千言挂心头,妹愿随哥脚印走。”常常,挚爱的人之间,会有一江一海的话要倾诉,而当感情的潮水奔涌到嘴边,也许只会化作“妹愿随哥脚印走”这样朴素而坚定的表白。面对着爱人的遗稿,张兆和“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翻阅别人的故事”,她一定是有万语千言要说的。她说把这本家书献给热爱从文的读者,并表明她的一点点心迹。这心迹,不正是“妹愿随哥脚印走”的忠贞誓言么?而如果,她的二哥在地下有知,回答兆和的,一定仍是七十多年前苦恋着她时说过的那句话——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

(《从文家书》,沈从文、张兆和著,沈虎雏编选、张兆和审核,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版)

同类推荐
  •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作者以“一介草根、随意领悟、走笔文字、快乐生活!”的心态,让读文字的人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她的文字,朴实不华丽,真实不造作,题材小而给人的体悟却深。亲情、友情、爱情皆入文章,家事、小事、世事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着生活的醉美,读着亲切,回味醇浓,字里行间处处弥散着生活的清香。
  • 杂烩集

    杂烩集

    宁夏银川建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几个月前给我特别推介了付登华老先生的书稿《杂烩集》。当时,我正忙于参加中国枸杞博物馆布展和搜集素材创作第九部长篇小说《杞圣》,只好背着这部书稿抽空阅读。读后感触颇深,不由想起了他一生最喜欢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热门推荐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普通的戒指

    普通的戒指

    这是个神奇的地方,只有努力奇迹才有可能会来找你。
  • 重生之不为凡人

    重生之不为凡人

    顾若邪,21世纪佣兵之王,纤纤素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手医术出神入化,不料混穿为花痴小太妹一枚,顾若邪叹息....看她如何在修真界拼出一番天地,如何“阎王要你三更死,鬼医留你到五更!”
  • 星阁大陆

    星阁大陆

    莫名的穿越让周飞来到了星阁大陆,全新的世界等着他一步步书写自己的传奇!武者等级:静冥通府化羽太玄流星明月
  • 厨掌乾坤

    厨掌乾坤

    厨能定天下,吃中有乾坤。现代三流小厨师林凡,一朝被雷劈,竟然来到了一个厨道至上,膳师主导天下的世界!在这里,研发新菜可获得天地认可,天行赏赐。在这里,膳师携一锅一铲,东拒海族,西拒蛮族,南拒妖族,护我锦绣河山。在这里,食材分品,高品食材有天地之威。五品食材:火山果冻。入口即化,入腹犹如火焰升腾,须发皆张,酣畅淋漓。七品食材:迷梦曼陀罗。取其花瓣食之,味道苦中带甜,可令人容光焕发,有永葆容颜之效。九品食材:深海蓝珊。形似珊瑚而有肉味,食之可令人身具绝顶水系天赋。且看现代小厨师,如何研发天品菜肴,携龙行长空异象,探究无尽未知食材,一步步踏上厨道巅峰。---每天三章,基本上早上八点前一章,中午14点左右一章,晚上21点左右一章。
  • 一剑至尊

    一剑至尊

    雷霆塔倒,西湖水干。柳毅传书,水漫金山。当白素贞变成无双大蛇,当聂小倩成为兰若鬼仙,当李秋水和东方不败同出江湖,当秦淮八艳成为绝世高手。神话、传奇、武侠、仙侠种种变化,同出一个世界,又会演绎出怎么样的风采?
  • 大圣物语

    大圣物语

    仙有仙道,佛有佛法,妖同样有妖的规则。五百年前,大圣败混世魔王,挫了魔道的锐气;入四海龙宫,敛了无数兵武;闯地府酆都,乱了三界纲道。五百年前,大圣结拜六妖,与众妖王抗衡仙道,与天庭对立,欲封妖神。五百年前,仙佛合力,散了大圣神魄,只剩其一缕神魂,借着那不死之身被封于破落道观。而今,小丫头妩箜自道观而出,再走自己的路……
  • 重生之暴力王权

    重生之暴力王权

    当叶枫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游戏世界竟然变成了现实,时间也回到了三十六年前。最最重要的是,他竟然继承了一个落魄帝国的王子身份。热血、部下、豪情、美人、王权、争霸。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他是布兰特.凯撒.科鲁兹……一个冷静、狡猾,充满魅力的暴力王者。PS:新书需要爱护,推荐,收藏,打赏就都不要藏着了。
  • 十年星尘

    十年星尘

    圣经里说,爱是不嫉妒。所以,在陆星尘看来,她跟艾琳之间,不过如此。是的。她们在外人眼里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可只有陆星尘心里知道,她想要离艾琳远一点,再远一点。这种感觉在遇到周屿光后越加强烈。因为艾琳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陆星尘被笼罩在光芒下,成了艾琳背后的影子。终于,艾琳变得黯淡无光。陆星尘摆脱了艾琳的光芒,跟周屿光渐渐有了交集,可是,心里怎么湿漉漉的,像是忽然下起了不会停息的大雨?在青春的长河中,有的人走了,就不再回来;有的人还固执地等在原地,等着那个曾经一直想摆脱的人重新出现,带着风与海的味道,轻轻呢喃:“喂,我回来了。真好,你还在。” "
  • 嗨!你的仙丹

    嗨!你的仙丹

    渡劫成功,然后异界重生什么鬼?好吧既然重生了那么灵气稀薄什么鬼…………石上仙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