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9900000025

第25章 记叙文写作技巧(2)

散文写作要求“形散神不散”。“散”是指取材宽广,形式自由,但这个“散”不是散乱不归,思丝无绪,而是潇洒自然,舒卷有致。散文又要做到“神不散”,文章的每一部分都要集中在一个中心点上,主题不散,文章的每一部分都有严密的内在联系,结构不散。用一个鲜明、深刻的主题思想,把文章中似互不关联的人事景物,运用多种表现方法,经过精心的构思布局,穿缀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这也同样适用于一般记叙文的结构要求。阿·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把一些支离破碎的生活片断搜集起来,用他所喜爱的胶液把它们粘合起来,溶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论文学》)这里讲的也是文章结构的原理。我国大戏剧家李渔也讲过类似的话:“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闲情偶寄》)原先的生活素材,零散杂乱,要写成艺术品,就要把生活的原始状态打破,即说的“剪碎”,然后按照生活的逻辑与艺术的要求,重新组织,即“凑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这是讲戏剧创作,记叙文的结构原理也是大致如此。如何将“支离破碎的生活片断”,经过“剪碎”、“凑成”的艺术加工,成为一个结构严谨完美的文章整体,这除了要服从主题思想和人物刻划的需要这个原则要求以外,还要讲究结构的技巧。就记叙文来说,结构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设文章焦点

“焦点”,原意是指“平行光束经过透镜折射或曲面镜反射后的交点”。简单说就是光束会聚之点。文章的结构总是由一点开始,或者最后归结到某一点。西洋绘画、构图之前,观察和构思时,先要寻找和确定视线和眼睛等高的地平线上的某一点,以此为中心,分别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结构整个画面。所说文章结构的焦点和这很相似,即要找到一个恰当反映客观事物的某一点。托尔斯泰指出:“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焦点一样的东西,即应该有那么一个集各种光线于一处,从而又发射各种光线的地方。”“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发展都是以它为转移的”。我国古人陈柱也认为:“凡文章必有一段或数语成为一篇之精神所团聚处,成为一篇精神所发源处。”“团聚处”、“发源处”,说的也是文章的结构的焦点。焦点,可以是起主脑作用的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可以是在结构上起纽结作用的某一事物,从文字上看,可以是一段话、几句话,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焦点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都必须是笼罩全局,统摄全篇,靠它映照、牵制文章的每一部分,将纷繁的生活材料高度集中于一体。

朱自清的散文写作很善于安设焦点,他的名作《背影》,焦点安设得尤其精妙。

《背影》的主题思想是表现父子之情的。文章一开始就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为什么对父亲的背影(而不是正身或侧影)“最不能忘记”?这正是文章的焦点所在。文章开始亮出了焦点,却没有顺着背影往下写,而是调转笔墨写家庭的祸不单行,父亲的凄苦心境;又以细腻委婉的笔墨写父亲为“我”送行的操劳,“我”怎样自作聪明暗笑他的迂。这里没有一句写背影,可在感情上却是一步步向背影逼近,没有这样气氛的烘托,环境的渲染,感情上不去,背影就出不来。正是有了这样的层层铺垫和蓄势,“我”又目睹了父亲过铁道买桔子的感人场面,才十分自然地引出了父亲的背影:“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到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爱子如天”般的真挚情感,以至催人泪下,感念不已。这就含蓄地回答了“我”对父亲背影“最不能忘记”的原因,和开头提出的焦点相映照。文章最后借父亲来信,又一次推出父亲的背影,加深了背影描写,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由此可见,焦点安设是紧紧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背影》的焦点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三次出现,头尾的背影是虚写,中间的背影是实写,背影的虚——实——虚的布局,正是作者对父亲的爱子之情,从不理解,开始理解,到真正理解这一过程的完整体现,这也正好反映了文章主题思想提出——揭示——深化的完整过程。一篇文章的焦点常常是或隐或显地安设在几处地方,它们有的是主焦点,有的是次焦点。主次焦点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次焦点是为主焦点而设,对主焦点起映衬作用,没有次焦点的烘托溺染,主焦点就难以闪闪发光。主焦点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是文章的高潮处,必须突出它,强调它。主焦点是纲,次焦点是目,纲举则目张,它们的关系犹如北辰和众星,“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有了主次焦点的恰当安设,文章才会层次脉络清晰,主次轻重分明,内容丰富充实,结构严谨完美。

焦点也就是古文论中常提到的“文眼”。清人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文眼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但必须有顾有注。《背影》开篇以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一句作为文眼置于篇首,后面在篇中篇尾两次写背影,就是文眼的后顾。贾谊的《过秦论》,屡叙秦国的国之大,声之威,陈涉的身之贱,力之小,到篇末才“揭全文之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过只是末仁义不施一句便断尽,从前竟不说出。”(《古文观止》注)这就是文眼前注。茅盾的《白杨礼赞》文眼在篇中(即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开始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和外形美,后又拿贵族化的楠木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这是“前顾之”,“后注之”。当然,并不是每一篇记叙文都要机械地去安设一个文眼,文眼是作者经过缜密的艺术构思之后出现的结构技巧,安设文眼要从文章整体的布局来考虑,要由作者艺术构思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这正是刘熙载在《艺概》中讲过的道理:“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阖变化,一动万随耶?”

二、铺设结构线索

线索,就是文章开展思想的线路。文章结构要做到严谨完美,必须有一根思想的线索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缀成一个整体,如秦牧所说:“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散文创作谈》)文章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如一般记叔文多以时间、空间、事物为线索,游记文章常以游者的行踪为线索,抒情性文章以感情为线索。

记叙文的结构线索,主要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

“纵贯式”,即纵深地组织材料,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为线索,按时间转移和空间转换安排结构,又多是采取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纵横交错的结构形式。如《珍珠赋》和《泰山极顶》两篇散文,从整体看,是按时间安排,某一部分中又是以空间顺序来安排,这样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多方面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两篇的具体安排又各有特点。《珍珠赋》是按访问前、访问中、访问后的顺序,完整地记叙了一个访问过程,很自然地形成了四个段落,其中第三段又按空间顺序划分为四个层次:在汽船上,走上堤岸,在渠道中,天黑返回,前一层写现实中的珍珠,后三层写象征性的珍珠,这样就从水上、岸上、地下、天上几方面,突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泰山极顶》也是按登山前、登山途中、极顶观日出的顺序写,写登山途中又兵分两路,一路按时间顺序写,一路按空间顺序写,突出了泰山山水风光优美和文物古迹丰富两大特色,写出了泰山的完整形象和神采风韵。两路大军齐头并进,最后在极顶合二而一,主题思想得到了鲜明有力的表现。

横贯式,即并列地组织材料,以内在的思想为线索,以感情的发展为顺序,结构形式或并列,或递进。以抒情为主的记叙文多采用这种结构方法。如《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是以“红杜鹃”为抒情中心,分别写了“象烈火”、“象朝霞”、“象鲜血”几个段落,用的是并列结构,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毛主席鞠躬尽瘁、奋战一生的伟大业绩和杨开慧及亲人前赴后继、为党捐躯的动人事迹,抒发了作者慷慨悲壮的革命激情。《白杨礼赞》也是用了象征手法,文章就白杨树的背景——形象——象征——反衬等方面,采取递进结构,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寓含的伟大时代意义,产生了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记叙要有波澜

阿·托尔斯泰说:“不能引人入胜的戏是思想、见解和形象的坟墓。”吸引人的不一定是好戏,但好戏必定具有吸引人的艺术魅力。一篇文章的结构也应当是这样。记叙文要写得有艺术吸引力,从结构上说,必须有波澜,要曲折回环,波澜四起,而不是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一文中指出:

一枝文笔太均匀,

通篇都一平如水,

尽管是晶光耀眼,

毕竟要令人磕睡。

这里讲的是文词不要太平,对结构来说也完全适用。古人说:“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作人老诚,有话直说,会博得人们的好感;作文如果直拨楞登,一语说破,听了开头便知结尾,就会“令人瞌睡”。平常说的“狡猾”是指弄玄虚,耍滑头,这里指的是讲究构思的技巧,以迂回激荡、出人意料的构思吸引读者。这方面的主要技巧有以下几点。

擒纵。

擒纵就是平常说的欲擒故纵的艺术手法。对所写的事物或表达的中心问题先不说破,而是散开写,放宽一步,旁生枝节,从多方面加以烘托、渲染,一步步逼近主旨,这是“纵”;最后陡然一转点明所写事物和文章主旨,这叫“擒”。纵是为了更好的擒,欲擒之前先来个故纵,这就叫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就是清代金圣叹谈到的“狮子滚球”法,他说:

文章最妙是觑定阿堵一处。已却于阿堵一处之四面,将笔来左盘右旋,右盘左旋,再不放脱,却不擒住。分明如狮子滚球相似,本只是一个球,却教狮子放出通身解数。一时满棚人看狮子,眼都看花了,狮子却是并没有交涉。人眼自看狮子,狮子眼自射球。盖滚者是狮子,而狮子之所以如此滚,如彼滚,实都为球也。

对要说的事物或主旨,既要“放脱”,又不马上“擒住”,要象狮子滚球那样,尽让它使出“通身解数”,而作者的心头却处处射在球上,“狮子滚球”正是对欲擒故纵的极好说明。古典小说中所写的“三气周瑜”、“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还有什么“五关斩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等,都是运用了这样“狮子滚球”的擒纵技巧。如《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神机妙算的孔明,目的是要擒孟获,但不是一捉住就把他扣起来,而是捉捉放放,这正是孔明的高明之处,一次次捉而又放,才使孟获心服口服,不再反叛。如果一捉即擒,就不生动了,欲擒先纵才有好戏唱。

再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主旨是赞扬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却先从赞美白杨树写起。开头提出白杨树,却又不立即写白杨树之美,而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之美,这似乎是离开主旨了,却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这是纵,慢放巧纵,貌离而神聚。写了白杨树的环境美,再写白杨树外貌的形态美,这还是纵。待把白杨树的干、枝、叶等细细描绘之后,才水到渠成地点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是“好女子”、“伟丈夫”,“象征了北方的军民”,这就是“擒”了。经过这样巧妙地欲擒故纵的布局,一波二折,一波三折,一个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的形象就鲜明地矗立在读者面前了。

悬念。

悬念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是电影、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段。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透一点又藏一点,以此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欲看下边的迫切心情,“不说明原故,正不知葫芦里卖的甚药。”(《李笠翁批阅三国志》第三十三回批语)等读完全篇才恍然大悟,得到一种“原来如此”的快感和艺术上美的享受。狄德罗认为戏剧有两种手法,一是“守密”,不向观众透露任何情节,一种是把后面的情节“透露”给观众,他认为后一种写法效果更好,因为它能引起观众长时间的悬念,就像“看到雷电在我或者别人头顶上聚集而长期地停留在空际不击下来”,“使观众始终悬念着闪光出现”(《论戏剧艺术》)。

悬念实际上就是倒叙的一种方式。倒叙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先写事情结果,然后再写事情经过,二是把事情动人的场面、情节放在前面,后追叙全过程,三是先埋下伏线,故布疑阵,然后再叙述原委,照应上文。悬念就是这里的第三种倒叙方式。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悬念又有总悬念和分悬念的分别。总悬念是文章开头设置下的笼罩全篇的悬念,分悬念是总悬念范围以内为某一具体事件设置的悬念。总悬念内有小悬念,大悬念套有小悬念,文章就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对悬念的表现作用有这样的总结,

剧情的纠结必须逐场继长增高,

发展到最高度时轻巧地一下解掉。

要纠结得难解难分,把主题重重封裹,

然后再说明真象,把秘密突然揭破,

使一切顿改旧观,一切都出人意表,

这样才能使观众热烈地惊奇叫好。

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就成功地运用了悬念的艺术手法。

同类推荐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的作品多半散佚,历代选录虽多,文字却颇有出入,有的作品真伪难辨,其生平事迹亦有诸多疑问。《李清照诗词选》选录作品以“王本”为底本,对有争议的作品和异文审慎去取,而后按笔者孙秋克所认定的李清照生平和创作阶段编排。注释一面力求简明扼要,避免过多征引,一面精选名家名作为例,以供读者参阅,所引原文过于艰深者,则尽可能用现代语来解说。评析部分希望通过诗性的解读,消解岁月的隔膜,令读者感受到李清照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行文风格则力避学究气。公元11世纪下半叶,宋王朝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李清照这样一位文学家。我们应当珍惜再珍惜。
热门推荐
  • 王者的二次元之旅

    王者的二次元之旅

    叶王:玲珑,我的这个形象是怎么回事?玲珑:主人你不觉得很可爱吗?叶王:............可爱你的头啊,我是纯爷们啊!!!!!八云紫:咱觉得很可爱啊,是不是阿,姐妹们。一帮众妹子连连点头。叶王:..........一个成为王者的系统,一个不靠谱腹黑的系统智能,一个被坑的人,穿越在无数的二次元世界,获得力量,成为最终的最强王者。PS:无视上面的介绍啊。PPS:新人写书,文笔很多不足,多多包涵啊!PPPS:介绍不会写,无视就好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本书是旅游类图书,属于别处系列之一。系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微风吹过那段年华

    微风吹过那段年华

    最让人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暗恋的人也同样暗恋着自己;最悲伤的莫过于自己苦苦暗恋对方却从未知晓,最后今生错过。爱情是被磨练的越发明亮还是变成细沙从手缝溜走?感情总是源于“我觉得这人很好”,相识相知相恋,过了磨合期是否能相守下去谁又能预料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胜鬘宝窟

    胜鬘宝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界公主穿越柯南世界

    天界公主穿越柯南世界

    她是天界的公主,她是工藤新一的妹妹,工藤家的掌上明珠。她是神秘的怪盗魅影,也是少女侦探。初恋的悲剧在她心里留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未知的世界,让她邂逅了友情,还有爱情。当抉择摆在她面前,她会如何选择?
  • 施佳莫妮闯天下

    施佳莫妮闯天下

    在一个名字叫“车师前城堡”,有一天突然天降怪风,在那场风过后,可以庇佑他们的图腾消失了,城堡之主燃灯上古每天唉声叹气。在莲花书院,施佳和莫妮学到了什么呢?在这座书院中,施佳和莫妮又有了新的遭遇和经历……施佳和莫妮离开颜如玉后,她们沿着寻找“琉璃翡翠简”的路线继续行走,在路上居然当了父母官儿,判了一些案子……是是非非,谁错谁对,真真假假谁错,要看结果了!
  • 宋朝十讲

    宋朝十讲

    中国历史绵延流长,千百年的风云际会,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芸芸众生无不留下了自己的踪迹,这对于我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宋朝是一个柔弱但发达的朝代,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上演着争斗与杀戮、变法与保守、中庸与衰败的一幕幕场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与人生。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本书揭示了宋朝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是一本宋朝历史和文化的专题性读物。
  • 宝塔传说

    宝塔传说

    十一月28日开辟新章节、新的篇章开启路遥为何是塔灵,为爱粉碎自己胡意志融入宝塔之中使形同油灯的塔,变成降妖伏魔的镇妖の塔。.................................................................十一月28日开辟新章节............................................................新的篇章开启
  • 奶敢与君绝

    奶敢与君绝

    本名《乃敢与君绝》,结果早被人注册,所以改成《奶敢与君绝》。是一个短篇的,并不算唯美的,带着一点点悲剧色彩的,恶搞喜剧故事。预计字数,2万2到2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