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5700000026

第26章 景观篇(1)

小城大馆

说这里是个小城,也不尽然,在美国中西部的城市都很密集。从地图上看,城市臂膀相拥,鼻息相吸,连成一片,你我不分。这个俄亥俄州的小城,却在俄州以至全美国也是相当有名的。

它叫代顿,又写为戴顿。

因为它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美空军博物馆。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首府是哥伦布,一个发现新大陆者的名字,如果在地图上找,这个首府并不起眼,它的周边有克里夫兰,有辛辛那提,都是在俄州叫得响的。而克里夫兰的美国职业篮球骑士队声名可是了得,辛辛那提的交响乐团也是世界闻名,还几次来过中国演出。再远一点,是芝加哥,从中国内地到俄州也要在这里转机的。2004年,我在俄州的哥伦布住有月余,朋友们看我首次来美,问及我观光计划,说就近带你去转转,说哪里是风景,哪里有名胜,哪里有人文,而说得最多的是去代顿,那里有内容。

这内容就是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在美国,共有三个航空博物馆,在华盛顿和其他地区有,而代顿规模和展品是名列前茅的。

那是一个休息日,秋风习习,早早自住地出发,一路上,美国朋友克瑞斯先生当司机,他的夫人曲女士,还有另一位中国留学生武小姐。除了我,他们都曾去过。专门为我安排此行,真有点过意不去。

车从克瑞斯家出发,上高速,中部平原上的开阔旷远,在早晨的阳光下,让人心旷神怡,也令司机和汽车都劲头十足。公路是六车道,时速虽有限制,但一路上车辆并不多,就显得很快。克瑞斯先生的驾技不用说,而坐驾又是相当够派的福特,在这宽阔平原的高速路上,就像是一艘游弋在大海中的飞艇,击浪而行。路上,秋景缤纷,花团锦簇,树与花除了高矮不一样外,亮丽美艳得分不清是树还是花。走了约个把小时,到了更为开阔的地方,他们提醒说,可以看到路上被轧的野鹿。说话间,真就有被汽车撞死的动物尸体,弃于路旁。据说这里的野鹿野兔常遭此不幸,自然生态好,路况好,车速一快,可怜的它们就成了冤魂。而这不会追究司机的责任。

走了约两个小时,就到了一个像是镇的地方。有军人模样的持枪而立,好像是到了空军基地的地盘。军人上车检查,通过后,拐了一个弯,进入空军的领地。两旁有高大的树丛,多了一些军人守卫,也有各色的军车在三三两两地排开,再就是相当大的开阔地和高大的绿色植物。到了,这就是空军博物馆。与我所想象的不同,除了路程稍远外,也没有什么费事的。手续之简便,哪怕是几位荷枪实弹的军人,也微笑地放行。眼前是宽阔的绿草地,中午时分阳光明媚,让你觉得有好心情。

说是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远远看去,前面一圆锥体的建筑,横立于前,后面的是几排房子,一溜长约数百米,如同国内库房似的大仓储形状,或者像一个巨无霸似的车间。周围是广阔的草地,也更没有什么感觉。

可是,山不在高,卧虎藏龙。一份资料说:“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军事飞行博物馆。这独一无二的景观讲述了人类飞行的发展史,从怀特兄弟发明飞机到当代飞行技术。每年大约一百万的观者,从世界各地来到这占地十英亩,拥有三百架飞机和导弹的地方参观。”

到了门口,一眼望去,这个仓库或者大车间的感觉更为明显。它们都是庞大宽厚但不太高的建筑,从外观上看不出它们的规模和内涵。阳光下平淡无奇的屋顶也显得有点沉郁,而且,没有通常的高大围墙,没有人来人往的热闹。也许我们来的早了点,美国人在休息日通常是很晚才行动的。

进得里面,门口有一个不规则的高大厅堂。通常有的展示和摆设,好像有一个什么雕塑,一个很小的接待台子,有两位老人,一位穿着大红西服、一位深蓝西服,和气地登记来宾的资料。不收费,是美国博物馆和公园的特色,以老军人来做服务生,不像国内通常是年轻人,以防不测,或多是女性,为了安排人员有事做。他们军人的风度和历经世事的态度,让来宾有一种信任。当然,在这个涉及军事或者与军事有关的地方,这些退休的人,是最有资格的。

展厅是按专题分类的。从怀特兄弟开始制造飞机的梦想,到现在高科技成功,一一展示。说其大,是以主馆的三个巨型机库,一个科研机库和一个总统机库组成。主馆分为早期、一战、二战、冷战、动力、现代厅,和空间技术不同的展厅。

穿行于内,先是从那庞大的物体和较小的说明,加上同伴们的介绍中,温习着这航空的历史,也回溯着这个人类漫长的技术发展。一百年前,代顿人怀特兄弟在这块土地上,不畏风险,多次试验着人类的上天飞行,开启着人类的想象之旅。是的,没有这个早期飞行的梦想和试验,没有那人类先驱者们的先飞一步,今天,航游天际、与天比高的人类,将是什么样的状态。至少,人类航天的理想,会延迟多少年啊。当然,这些技术又在残酷的战争中变得血腥而惨烈。二战时的偷袭战,原子弹的施放,多因这残忍的空战而起,也残害了多少无辜生命啊!

早期馆,讲述了军事飞行起源,该馆有世界上最佳的“一战”飞机收藏,世界上第一次环球飞行及早期的技术发展将你带入“二战”的初始阶段;飞行动力馆,将你带入“二战”的喷气飞机时代,“韩战”及“越战”年代;冷战馆,则讲述了美、苏的对抗以及柏林墙的倒塌。现代飞行馆,展示了最新的飞行技术,包括B-29轰炸机。还有,在宇宙空间馆,收藏了早期的宇航服。当年,美国宇航员曾经用过的物品、食物以及月亮石等。林林总总,这些实物和展品,还包括几千件飞行纪念物,个人纪念品、制服、以及图片等。加上现代高科技的录像介绍,让冰冷的机器,有了鲜活的生命。

在朋友的指点下,我跑马观花,按图索骥,朝一些重点展品奔去。展品体积大小不一,有大似小山的,如作战用的轮渡,其庞大模型如实物似的,我们上去,有二层楼高,也有小飞机如一副小型担架,还有,因场地之高大,挂在展厅里的美国国旗,其大无比,是我在美国东西部旅行中见到最大的一面旗帜,同行者小武知我对美国国旗有拍照的爱好,自然也不错过按下快门。这么大的家伙,高悬在上,给人庄严感,也体现着美国人强烈的国家意识。在一些大城小镇都可以看到不少私家车上,安上国旗或画上国旗。而一些居民区、私家的墙壁或门前,也多有张挂的。那几天,正是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决战期,人们热情高涨,即使在一些偏僻的居民房屋前,除了候选人布什和克里的名字外,到处飘扬的是国旗。

穿行在这些有点杂乱的展品面前,眼前多是些冷兵器、军用的武器,在暗弱的灯光下,泛着黄幽的光。有的飞机为了吸引观者,还以剖面示人,机件构造一览无余。当然,这高科技,炫耀了军事强力,而它们对于生灵的残害和历史的负罪,又有怎样的回答,哪怕是去解说呢?不少的说明上都提及了哪架飞机如何参与了哪次的作战,而就没有这些武器的杀伤和残害的说明。当然,战争的正义与否,不是个简单的算术式,可是,一旦这种武器的出现,其威力和血腥,总是对人类有威胁甚至犯罪的。在我的遐想间,来到一个巨大的轮胎前,好家伙,这是一个飞机降落用的轮胎,约有近二米的直径,为二战时的设计。上面还标明三分之一是尼龙材料,仅这就是普通轮胎六十个的用量。这时,周围参观者多起来,有不少美国人一家大人小孩都来,小孩子把这里当游乐场所,热闹新鲜。我们上楼,就有一个白人小女孩与一个黑人小男孩,追逐玩闹,气喘地跑着,差点与我撞个满怀。这些儿童孩子们,感兴趣的恐怕是这个偌大的空间,好奇的也是各种飞机和武器吧。

馆内最大的亮点是总统专机,这些当年的总统坐驾,退役后就收藏在距离主场馆约一英里地方。虽远点,但是参观者必去的地方。这里,像一个工厂维修车间,专机杂乱放着,也没有人看管,也没有参观指南。人们可任意上去,寻找总统主人的感觉。我看到,美国第一架“空军一号”,即罗斯福总统的专机,有艾森豪威尔、杜鲁门、肯尼迪的专机。其中一架飞机多位总统坐过,包括福特、布什以及克林顿等。上了几架专机,好像当年总统们也是有点委屈的,山姆大叔人高马大,可有的专机上像鸽笼一样隔出多个区域,多少有点憋屈。在老艾的专机上,有他的腊人像,端坐如仪,我近身与他合影,朋友问你怎么就选他,我也不知道,大概当年中国领袖毛泽东的文章中,对艾森豪威尔提到多次,我记住了。或可是碰巧。这人像并不英武,在美国,总统领袖无论在任,还是去职的,美化、丑化、妖魔化都无妨。那就合张影,作纪念吧!又是专机,又是总统的,不枉到此一游。

如果找一点与中国有关系的,就是当年“飞虎队“的陈纳德们了。在旁边的小树林草坪,有一尊后来的雕塑,上有金灿灿的文字,记述了“二战”飞行英雄陈纳德将军们的事迹。当年,美国军人捐躯战场遗骸留在中国,今天,我们从遥远东方来,默默地献上一份敬意。就在一年前,这里纪念人类飞行一百年的同时,中国政府的代表还在此举办了“飞虎队”在亚洲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展览,说是盛况一时。

代顿航空博物馆,因怀特兄弟百年前的那次试飞,成为这个建筑的缘起。美国人对航天的重视可见一斑。华盛顿的航天博物馆我也去过,从意大利的达·芬奇的飞机构想图,到怀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震惊世界的十二秒成功飞行,几乎复制代顿的展品。不同的是,这里的实物飞机馆藏是华盛顿和其他博物馆所没有的。地域开阔,飞机之多,形成了这样的大规模。如今,美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为世界领先,他们有实力和能力展示这些。当然,这对世界历史和人类发展不无裨益。

但作为美国文化的一种表达,我想,创立这展示科技历史和国家技术的博物馆,展示军事实力,也没有完全去意识形态化。在冷战馆出口,就有一个表现当年柏林墙推倒的模拟场景,与这航天的技术几不搭界。一辆破旧的小汽车上,站着一名女性,一手握笔在写画什么,另一只手扯下了东德的国旗,另一男子骑在柏林墙头,举起了拳头。这幅场景,是何寓意?我老在琢磨,挥之不去。小汽车被示威者踩在脚下,旗帜被拉扯掉,高墙被推翻,失败的、终止的、消灭的,都是些什么?杂乱的画面与这宏大的实物实景,似乎没有关联。这又是为什么?可能在说明牌上有回答,我看不懂,或许也不必去弄明白。

出了馆,在对面稍远距离的草地上,找个角度想照个全景象。打量这个名气大的家伙,一股威武气息之外总有点隐隐的感觉,是它呈现的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它不忘不弃的意识形态主义,还是它的自由随意的参观方式,或者还有,它在这个小城兀然而立,几经风雨,或者,它那无远弗届的声名,和不多不少的参观者带来的人气……总之,我去了一个名气可比肩西部大峡谷、好莱坞,东中部的尼亚加拉瀑布、哈佛大学等这些美国闻名的地方。这就够了。

2010年4月翻读上饶

一个城市是一本大书,一个地区犹如一部厚重的图册。

金秋时节,走马观花在上饶,我翻读的是那块红土地上斑斓驳杂的景象,和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风采。

茅家岭看馆

说起上饶,人们自然会想到上饶集中营。那是人们都熟悉的一段红色历史。六十多年前,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这里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他爱国进步人士,共七百余人。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谱写了现代革命史上重要的一页。知名作家冯雪峰、画家赖少其等一大批文化人士也关押在这里。上世纪五十年代,冯雪峰创作的电影《上饶集中营》使这段历史、这座城市,声名远扬。

上饶集中营是一个统称,它包括周田、李坑、七峰岩等关押革命志士的纪念地遗址,而数茅家岭的规模最大。茅家岭位于上饶市南郊,有一个开阔的场地。集中营的旧址,是一个四合院,高高的围墙,里面隔出数间房屋,分别是不同的囚室。踏着清秋晨露,凭吊茅家岭遗址,别有心绪。当年冯雪峰他们被关入的那个像兽笼一样的刑具还在,老虎凳、竹签、铡刀等刑具还在,斑驳的土墙上刻下的马克思、恩格斯头像还在。在另一侧厢房,女牢、审讯室,十分逼仄,旧物依然,想象当年这里摧残过那些坚韧不屈的灵魂,也孕育了震惊中外的暴动,不由得推开门窗,深深探望。不远处,毗邻而建的现代化纪念馆,高大巍峨,让参观者心存敬意。这个投资一千六百万元、展厅面积达四千三百多平方米的建筑一年前落成。它是一个集合了声电光影、高科技、多功能的纪念馆,收藏有上千幅图片、实物,形象记载了这块红土地上英勇卓绝的历史场景。还有,五十年前,这里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高耸的纪念碑,绿荫掩映的人物亭,与纪念场馆连成一体,丰富和壮大了茅家岭红色历史的内涵。

历史是永久的珍藏,英烈精神激励后人。“浩气永长存,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去年,中共上饶市委将这段壮烈的革命史实,创编成一个“血染的丰碑巡回展”,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进行展出,反响强烈。而簇新的现代化纪念馆,利用多媒体、高科技,复原了当年茅家岭暴动场面,吸引了无数来访者,也受到当年幸存下来的老战士们的欢迎。

穿行于静静的树丛,我们去看碑、看亭,忽而一阵秋风扫过,落叶飒飒,让人肃然。读着纪念碑上周恩来手书的碑题、中共江西省委撰写的碑文,不经意间,有晨雾渐渐聚合,落叶萧萧,四周静穆,一片默然,也许是老天再为英灵们祭奠吧。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红色的历史,逐渐成为这个城市的一种资源。上有一千七百多年之久的上饶,信江穿城而过,流过日月,流出历史。而改革开放的时代旋律,激活了这古老的城市,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驳杂色调中,交汇成一种生机和谐的景象。步行街的繁华,叶挺大道、方志敏大道的整洁;古老的街巷,现代的街市,旧貌新颜,红土地上显现出盎然生机。

婺源看村

有人说,这里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是最古老的文化生态村;也说,到江西婺源要看村,此言不虚。

婺源的村落是上饶的名片。出县城不远,即见幢幢民居,绿树掩映。村头曲水环绕,水车、老樟树、石桥、洗衣女,一派幽静恬然的田园风光。有诗为证:“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我们行走在山清水秀的婺源,从车窗向外看去,一个个村子,仿佛是飘游在绿色大海中的一叶叶白帆,也如一幅幅泼墨山水。

同类推荐
  • 边缘人札记

    边缘人札记

    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徐刚,1945年生于崇明岛西北角,世代农人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梁启超》、《守望家园》、《绿色宣言》、《长江传》、《地球传》等。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爱·犬

    爱·犬

    当你说出“我最爱狗狗了”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思考过: 宠物店里可爱的纯种小狗,是来自怎样的宠物繁殖场? 决定养狗前,你已经明白身为人应有的责任与承诺了吗? “纯种”真的比“杂牌”更适合饲养吗? 你能读得懂狗狗无法说出口的忧郁吗? 狗狗的健康到底该如何照护? 流浪狗的命运除了收容中心,能不能有另一条生路?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生命中的每只狗,也写给被这些美丽生命默默陪伴的人类。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热门推荐
  • 词论

    词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朝鲜纪事

    朝鲜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半世流离却唯独看不清你

    半世流离却唯独看不清你

    这一程山水,与你相遇,我动了情,醉了心,甘愿在你的眼角里沉沦。缠绵在有你的风花雪夜中不醒,读你三生亦不厌,念你百转也嫣然。
  • 死亡后线

    死亡后线

    深夜人声鼎沸,军队接管了整座城市,慌乱的人们纷纷逃离,一次惊世诡异的战争正在悄悄酝酿,自以为聪明的他,却被困这座孤岛之中,命悬一线,逃亡之路,恐怖而艰辛……
  • 春季奇招抗过敏

    春季奇招抗过敏

    大家对过敏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经历过过敏。过敏虽然似乎无时不在,但是也有高发季节,如春季。春季本是欣欣向荣、充满阳光和快乐的季节。却也正因为它的欣欣向荣,容易催发过敏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过敏,尽情享受这样美好的季节呢?本书将重点为大家讲述春季易于发生的过敏有哪些,以及如何防范和对症治疗。希望本书能对读者有帮助,并祝读者度过快乐的春天!
  • 影舞

    影舞

    赵信一个三流大学的学生,平淡无奇的一个人。因为WOW生活才有了色彩。经典语句;1,在没有女人的日子里,我们以调戏男人为乐2,菊花有时候是名词,有时候是动词3....
  • 九十九重牢

    九十九重牢

    代表人类自强不息的游龙道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一只无形的恶魔之手正在将人类拉入无尽黑暗之中,人心、思维、甚至于信仰都已经变得病态。这种病态已经编织成了一张天网,形成重重牢笼,使得全世界深陷其中,不能自醒,不能摆脱。王牧挣扎在这样一个世界,凭借强大的自由意识,或有意、或无意的掀开了黑暗世界的一层又一层枷锁。
  • 名侦探柯南之默默守护

    名侦探柯南之默默守护

    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却没有说出来,默默的守护他,被他发现,那会发生什么呢?
  • 当代企业组织研究:管理变革与创新

    当代企业组织研究:管理变革与创新

    本书在剖析传统组织高度专业化弊端的基础上,对组织有机化线路进行了探索;以新的思路从组织治理层、组织管理层、组织作业层对企业组织进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