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1600000042

第42章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从余秋雨的生平与创作谈当下文化人的两难选择。

我想,在当代中国可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余秋雨那样引发人们的关注。他的每一本书几乎都能平地掀起一阵狂飙,在各种场合。无论是现实中还是镜头前,余秋雨看上去总是那么的温文尔雅、才思翩翩。他是作家、学者、大师,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是权威的象征。

同样,在当代中国可能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余秋雨那样引发争议,是“文豪”,还是“流氓”?是“文坛圣手”,还是“文革余孽”?是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的“文化骗子”,还是抹着口红四处游荡的“妓女”?可以说余秋雨已演变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余秋雨身上凝结和折射出的或许更多的是时下整个文化界以及所有文化人所共同面临的某些东西。因此,笔者想结合余秋雨的生平与创作谈谈文化人在当下时代的尴尬境地。

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乡东头村,一个普通山村农民家庭,既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书香门弟,更谈不上文化薰陶。余秋雨的童年就是在那个山明水秀的山村度过的。1957年夏天,11岁的余秋雨在吃过山上的杨梅,拜别了湖畔的祖坟之后,一个人怯生生地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此时余秋雨的行李包中装有两样东西:一瓶酒浸的杨梅,一包黑乎乎的梅干菜。

1963年夏天,16岁的余秋雨以优异成绩从上海晋元中学毕业,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后任该院院长)。1976年文革结束。余秋雨此时正好30岁。30岁的余秋雨开始审视起自己的人生来。出于对谋生和职业的考虑,余秋雨沉下心来从1976年到1986年,10年苦读,一口气写下了四部戏剧文化史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从而奠定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40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40岁,是人生的一个大转折;40岁,是跋涉者的一个休止符;40岁,是奋斗者的一个精神驿站。40岁的余秋雨功成名就。

然而功成名就的余秋雨突然间感到了虚无!面对着教授职称、院长头衔,以及一大堆的荣誉,他怅然若失:难道我这一辈子就是做一个教授吗?就是直到老死都研究戏剧理论吗?

40岁的余秋雨对自己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放逐。这次放逐的结果就是《文化苦旅》的诞生。那是1992年,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正式出版而只是在《收获》杂志上以专栏形式刊出的时候便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称余秋雨的散文叫“文化散文”。《文化苦旅》为余秋雨赢得了大量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

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文化苦旅》,它的成功,主要是基于三点原因:一是笼罩于全书的那种低徊、伤感的历史文化氛围;二是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余秋雨个人称之为“散文中的未知结构”);三是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特别是众多一气呵成排比句式的运用。

如果说《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散文创作上的一次精神的放逐的话,那么随后出版的《山居笔记》则是余秋雨的一次重大的转变,一次关乎创作风格与成就的转变。《山居笔记》的价值就在于“深入一步,把千年厮磨中最关痛痒的部位选撷出来作系统的个案研究,让今天的读者一起去感受中华文化中感人肺腑的辉煌和让人窒息的阴影。”

1999年4月,余秋雨出版了他的第四本散文集(第三本为《台湾演讲》,1998年台湾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霜冷长河》。与《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所不同的是,《霜冷长河》并没有谈文化,而是以霜冷长河的图景为背景,来谈人生,谈因经霜而冷峻的中年人生。因此说,这是一本有关现实生活的散文集。

几乎是在与《霜冷长河》的同时,余秋雨在稍后的三个月也就是1999年的7月又在台湾了他的第五本散文集《掩卷长思》。余秋雨自称这本书着重谈人生的困境、陷阱和人生的沟通。他之所以要写或者说会写这本书是与他个人的经历分不开的。因为在这个时候,已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向余秋雨扑来。可以想象得出,他此时的境地。盛名之下,其人也累!

在人类即将迈入2000年之际,余秋雨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山队,跋涉数万里考察了人类最重要的几个古文明发祥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这次考察的见闻与思考,这就是余秋雨的压卷之作《千年一叹》。但是我个人以为《千年一叹》无论是在思想的深邃,还是文字的表现上均不及《文化苦旅》。在完成《千年一叹》之后,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基本上已接近了尾声。事实上他本人也多次声明“封笔挂刀”。然而2004年他又推出了自己封笔之作《借我一生》。这本他自称是“写时常常泪流不止”的书,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这本书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余秋雨声称此书的出版标志着他已退出文化圈。

关于余秋雨的最新情况是他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入股创办了一个名为“上海读书人”的图书文化股份公司,并且呼吁中国文化企业家的出现。至此,余秋雨已演变成为一个商人。

以上就是余秋雨生平与创作的大致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余秋雨走过的路,从最初一个怯生生的懵懂少年到戏剧理论研究的权威、学者,再到以文化创作与探究为己任的作家或者说是文人,最终成为今天的“文化商人”,这是一条多么漫长而又艰辛的路。撇开其它暂且不说,首先,余秋雨是应当尊敬的。他不甘平庸与寂寞,从社会的最低层突围生命,功成名就之后不满现状,两次放逐,两次升华,从而开拓出了一个甚为广阔的人生。

关于余秋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称他在文革期间参加了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而且至今不愿意对这一行为表示忏悔;二是称他的作品存在许多硬伤,学养不足。这两个问题一度将余秋雨变成了“众矢之的”。的确,在当今文坛上,似乎很难能找到第二位像余秋雨这样与批评界的尖锐对立的作家。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自然在于余秋雨的知名度,在于他长期占据华文市场的畅销著作;另一方面也在于他本人对待批评界不谦虚的态度。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原因了吗?我想,之所以会出现“余秋雨现象”恐怕是有它深层次的原因吧。譬方说,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传媒以至评论界。不可否认,余秋雨本人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事实上余秋雨也的确有瑕疵,譬如他对待批平的态度),但是我们的媒体和批评界也是难逃其咎。传媒和评论界最容易走两个极端。捧的时候是随心所欲,慷慨大方,什么大师、大家、主义、手法、这最,那好,流光异彩,咄咄逼人。贬的时候又是当头一棒,批倒批臭,再踩上一脚以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传媒和评论容易造就人同时也会毁掉人,再加上市场经济下商业利益的诱惑这就使得当今大批的文化人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界地:是青灯长坐、簧夜冥思呢,还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呢?在文化人心态失衡的这个过程中,传媒和批评无疑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呼唤一种宽容,一种客观、冷静而又理性的文化的宽容。不知我们能否对余秋雨也宽容宽容。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应当说,余秋雨的作品还是作出了它的贡献的。他的那些散文己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众多人的精神食粮之一,他那低徊、感伤的文化情调、曲折多姿的艺术手法、典雅灵动的文学表达都己成为一种范本。至于他以及他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现在谈论还为时太早。台湾畅销书作家刘墉说过,一个人的书如果畅销一年,可能是炒作;三年就会成为一种现象;十年便是社会现象;三十年便成为历史现象。我想,余秋雨最好还是留给时间去评价、沉淀与考验吧。因为,只有时间才是最公正的裁判。

同类推荐
  • 制胜职场:中国本土顶级CEO

    制胜职场:中国本土顶级CEO

    你知道“打工皇后”吴士宏当年是如何以自考大专生身份进入IBM的吗?你知道为什么李开复坚决不录用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吗?你知道李彦宏的全球选人用人之道吗?……这是一本解密的书,因为很多故事不为人知,很多小提醒为人所不知;这是一本没有秘密的书,因为很多故事散见在五花八门媒体报道中,不少大道理被众说纷纭;这是一本适合那些愿意不断被激发和挖掘自身潜能的职场人读的书。这是一本应运而生的书。奇书。
  •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内而外的。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社会,都离不开心理的成功。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在有人问他为什么比上帝还富有时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像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原因不在智商,而在于心理素质。”当时在场的比尔· 盖茨深表赞同。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必有良好的品性,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必有伟大的心性。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更是使一个人富有一生的资本。一种健全的人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战胜别人从战胜自己开始。在个人整体素质中,处于基础、核心与归宿地位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身心健康、事业成败、生活幸福的决定因素,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热切关注。
  • 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

    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人生智慧的书,从做人、做事、性格、交往和处世等方面遴选了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阅读这些经典的人生故事,可以从中感触到哈佛精神的精髓所在,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在与哈佛大师进行深层的沟通。不可否认,这些人生故事就像哈佛给予的人生忠告,品味它们,就好像浸润在智者的思想里……
  •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

    《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是一本写给千万年轻人的人生成长之书。豆瓣网最励志、最温暖的作者谢姣姣触及灵魂的人生感悟。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飞翔的翅膀。内含数十篇原创励志作品,十几万字的生活感悟,告诉读者:如果此刻你正值青春,请让你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让你今天所做的一点一滴,都成为未来的铺垫;让每一次播种,都作为收获前必须的耕耘。你以为漫长而充裕的青春,其实,正是另一场争分夺秒的倒计时。
  • 务实高于一切(下)

    务实高于一切(下)

    当今社会,就是快鱼吃慢鱼的社会;商场如战场,谁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出手,谁就掌握了获胜的主动权。“今天的生活在20年前是富翁,今天的生活在20年后是贫民”。“富翁贫民论”的定律揭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真知。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讲究一个“快”字,把效率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热门推荐
  • 我的极品俏房东

    我的极品俏房东

    小保安秦浩南和极品美女房东同居也就罢了,醉酒之后居然捡到一位绝色美女,更离奇的是一只雪蟾钻进了他的嘴里,从此他不得不走上了迭起的巅峰之路,更将众多美女揽入怀中。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天骄绝世

    天骄绝世

    外号“小金虫”的工科男申昆在一次回老家祭拜先祖之时,竟无意中穿越到一个陌生的异世国度。“啥,我穿越啦?”“额~萝莉有木有?”“咦~御姐也不缺?”“嘿~女王居然也能搞起?”。。。。。。于是乎,“金虫哥”那颗原本冰封的猥琐小心脏又开始扑通扑通地活络起来。。。——————————————————————————————————请您在离开之前,轻轻地将本书放进您的书架一次举手之劳,换来的是作者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
  • 惊魂2015

    惊魂2015

    2015年的股灾,也许、可能已远离数千万的中国股民们,但那惊魂的过去惊魂的2015,已经深深烙印在李卫国的脑海里······
  • 东邪的无限之路

    东邪的无限之路

    做为剧情人物进入无限轮回世界的黄药师,所做一切只是为了复活自己的爱妻……
  • 火影海贼行

    火影海贼行

    哥哥带着火影忍者里的忍术在海贼王里进行时空旅行,风车村的三结义变成了四结义,杨青帝告诉自己,艾斯的悲剧不能再发生,世界政府他会来推翻!用这双全新的眼睛去看一个世界的新生!
  • 雷霆战争

    雷霆战争

    续写刘慈欣老师《雷霆战机故事》之后的故事
  • 拽公主遇上腹黑男

    拽公主遇上腹黑男

    闯祸不断.....第一天报道就惹怒了南大校草---白宇.冷氏千金--冷无霜引起校霸关注...努力更新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成于细节 赢在执行

    成于细节 赢在执行

    本书阐述了执行与细节的意义与关系,并紧紧围绕细节和执行的两大主题,用经典的案例和全新的视角展现细节与执行的核心内容。
  • 赤龙艳凤

    赤龙艳凤

    在驻地周围认真地做着勘察工作,每到一个地方就做好记录。我真怀疑现在的职业,到底是弓箭手还是地质工作者。用了半天把3050级的怪区都掌握了,再高点级别的地方现在还不是我去的,我可不想再被挂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