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37000000002

第2章 二世先师刘芾

芾公,字桐斋,号树堂,幼年曾熟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18岁即考入河南省开封高等师范学习。由于他在开封人地生疏,常到同乡学轩公老友开封名医朱瀚卿家中作客,交谈的话题就是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等问题,耳濡目染,对中医学倍感兴趣,因他学有余力,除完成学校作业外,在朱医生的指导下,熟读了《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等经典著作,其次还研习了温病名家之著述。此后,还阅读了明、清各家名著,如《景岳全书》、《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医宗金鉴》等医学巨著,在河南高等师范毕业后,费了很大力气,亦未曾找到合适工作,遂决心继续学习医学,刻苦用功,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均可通背,本草、汤头歌诀则应口而出。

1920年芾公创办“彤斋医室”之后,应诊之余还深入研究了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医学与哲学的关系,还练就了一笔好书法,他所写的文章和著作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尤其是在1931年后,曾任教于河南省中医传习所(学院)之同时,还被选为河南国医馆理事,他深入研究医、史、哲、文和书法,临床有其独特的辨证与思维方法,富有创见性,故其临证效果良好。

芾公善于书法,勤于笔耕,其著作甚多,如他在《医界春秋》杂志发表的“黄芪芍药汤治疗胃痛”、“妇女不孕之我见”等文稿,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寇飞机轰炸,社会动荡不安,大多佚失。现根据其著作《桐斋医科纂要》、《妇幼秘诀》、《芾医案》等书的文稿以及在世时所述医话医案,编者进行了初步归纳,其学术思想、治学方法、临证经验等约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研究医史以历代某些名医之学术思想为借鉴,以丰富自己之临床技术。

(1)芾公对张仲景之学术思想甚为敬佩,对其学术经验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而且对仲景之生卒年代亦进行了深入研究,正如他在《张仲景生卒年代考》一文中指出:“仲景生卒年代迄今所说不一,一说仲景生于东汉和平一年,岁在庚寅(公元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岁在己亥(即公元219年),享年69岁;一说谓生于汉安元年,岁在壬午(即公元142年),卒于建安十七年,岁在壬辰(即公元212年),享年70岁”。此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说法比较正确,据芾公考证第一种较为接近,其理由是:①据《中国医学史》(下称医学史)记载:汉灵帝时举孝廉,孝廉按《辞海》的解释应相当于明、清时代的举人,举人即通过省级考试合格者称举人,当时为中等学历,在正常情况下,考中举人的年龄一般在20~22岁之间,因此认为仲景举孝廉的时间,大概为汉灵帝刘宏年号建宁三年或建宁五年。②至于仲景官居长沙太守的年代,按《医学史》谓:“建安年中期。”汉代的太守官职,相当于明、清两代的州官,州官一般管辖三四个县,比现在地区要小。汉代建安年号共计25年,大约在建安十一二年。官居长沙太守此时仲景年龄的为五十六七岁。

(2)关于仲景业医年代应为多久,按芾公分析,仲景举孝廉之后到出任长沙太守,这一段时间约为三十三四年。在一个人生的过程中,三十多年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他认为仲景在青中年时代阅读和研究了前贤医学的有关名著,如《素问》、《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书籍,同时他还“平脉辨证”。仲景除所著之《伤寒杂病论》外,还著有《辨伤寒》、《评病要方》、《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书,虽然这些书籍早已佚失,其编写时间,他认为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我们认为,芾公这样的考证,打破了现在一般学者都认为仲景之一生是先居官后业医这一认识,实际上应当是先业医后居官。

(3)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的考证:芾公对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的考证,我们认为他对此一问题的研究,尤为深入。

芾公说:“据《伤寒论》原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尤未十稔,其死亡三分有二。’这段叙述,说明了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在建安十年之后,建安十年岁在乙酉(公元205年),此时开始编著《伤寒杂病论》,该书理、法、方、药具备,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是仲景临证经验之作,按当时在竹简上写此巨著之条件,没有两三年功夫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他认为《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约在建安十二三年,即公元207~209年或更晚2~3年(即公元209~211年)为《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此时仲景约五十八九岁了,可以说该书为仲景之晚年著作。

据以上考证,此说应接近事实。至于其二,即认为仲景生于公元142年(即汉安元年),卒于212年(即建安十七年)则距事实较远,因为《伤寒杂病论》之成书年代约为209年或211年,距仲景去世时间较短,疑为则不可能。由此可见,芾公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颇深,这是无可置疑的。

此外,他还对金元四大家的评论亦甚为深刻,他说:“金元四大学子的争论,对我中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守真(刘完素)先生用药多主寒凉,以降火益水为主,如用栀子、黄连、黄柏、黄芩之类,以栀子清膀胱湿热,并兼以治疗心神虚烦,黄连除脾胃湿热又能清心解毒,用黄柏治疗肾经虚火,又能治疗妇女湿热带下,以黄芩治疗肺经实火,又可清肝明目,举此四药则可通治五脏实火也,迄今用之得当,常有桴鼓之效。守真不仅以清火为主,而且还注意益水养阴,所用地黄、山萸肉之类,意在补其肾阴,肾水脏也,肾阴充则水自生,水盛则火亦除,以达到水火既济之目的。

张从正先生(张子和)精于医学,遵内、难之旨,对汗、吐、下三法用之甚精,特别是下法用之尤多,并兼以寒凉,他之所以用之苦寒泻下之品,意则治病应注重祛邪,邪去则正安矣。

李东垣先生从师洁古(张元素),因洁古首创古今异轨之说,不主张用古方而治今病。东垣甚遵其师之意,临证重在补脾土为主,所著《脾胃论》,创补中益气之说,倡补脾升阳之法,当然与当时元兵南下,京师戒严之后,多数人起居不定,饮食饥饱不一,脾胃失调,多病中气虚弱,用此补脾益胃治则,多数获效。

朱震亨先生(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主张以滋补肾阴为主。肾为人体功能之源,功能乃肾阳之表现,而肾阳又来之肾阴,如肾阴不足则肾阳虚衰,肾阳虚衰则可影响功能表现,功能表现很差,即可出现身困乏力,阳痿早泄,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食欲不佳,甚则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证候。朱先生抓住滋补肾阴之法,乃治病求本之真蒂也”。

芾公对金元四大学派还有一段评论,他说:“四大学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家,原因诸多,其一,他们对当时社会有着深刻了解。其二,对众多疾病发病原因掌握较详,得出规律,定出总的治则,付之临证,效果良好,著书立说,获众共认,所谓医者意也,就在于此。吾辈后学,应取其所长、补其所短,遵仲景辨证之详,借诸子治疗之法,但不能墨守成规,死于足下”。由此可见芾公临证思维非常活跃,既借助古人经验,还有自己的创新。

2.通达古汉语及文法,又精于书法艺术芾公不仅对医学、医学史,而且还对古汉语及书法均甚为精通,当然正由于他的文学造诣较高,从而能够达到医学之很高境界。下面列举他对唐代医学家王冰所辑成的《黄帝内经素问注》一书,该书作者首先叙述了《素问》的作用,但其年代甚远,尽管说王冰叫译文,现今初学者还是很难理解他这译文,芾公曾对该译文进行过翻译,现举对该书的首段所译成的白话文,可见芾公的古汉语及文法之功底。

原文为: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侯列,变化之由表,生死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挈。稽其有征,验之事不成。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芾公译文为:唉!要解除患者的疾病痛苦,保存真精,通导元气,拯救黎民百姓达到长寿之目的,救体格消瘦的久病患者,必须学习三位圣人(指伏羲、神农、黄帝)所著的书,才能有这样的本领。孔国安(西汉经学家)在《尚书》这部书的序言中说:伏羲、神农、黄帝这三位古人所著的书,都是讲的医学中的大道理呀!班固(东汉史学家)在《汉书·艺文志》(汉代时的图书目录)中说:《黄帝内经》有十八卷,《素问》就是《内经》的其中九卷,还有《灵枢》九卷,共为十八卷,总称《内经》。虽然说年月的推移,朝代的变革,而传授医学的这些医生,不隐藏一点内容,还生怕不能传授给自己同道的人,但当时主管教育的叫师氏的人,把第七这一卷隐藏起来了,所以今日看到的此书,仅有八卷。当然,《素问》一书所写的文字比较简要,但其意思肯定是非常广博的,讲的道理非常深奥,而且很有趣味。其中写天地之间的各种现象,阴阳有各种征象和变化的由来以及人体生死的预测,甚之可以推测生命之长短,因此,以考察所说的话是有证据的,随后检验这些病的转归是没有差错的,可以说这是医道的典范,养生的基础啊!

从上面译文可以看出,芾公对古汉语(包括医古文)是很有研究的,因而对医学的造诣也是很深的。此外,芾公对书法艺术亦甚感兴趣,自幼研习书法,对晋代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大师的作品进行过长期研究和临习,进而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他所著的《桐斋医科纂要》一书,全书就是用毛笔楷体写成,小字犹如现在印刷品三号字大小,其用笔有度,功力深厚,技巧娴熟,笔画精妙,下笔沉着,劲健典雅,出韵润逸,天真秀丽,确有他自己书法特点。正如清代大书法家刘熙载所说:“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学,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立德、立言为其志,医术精良为众生芾公在长期行医过程中,视患者如亲人,对贫穷的病人,不仅不收诊费,往往还赞助其金钱购药,很多病人对他这样慷慨解囊十分感激;在立言方面,他学识渊博,乐于写作也善于写作,其文力求突出自己的观点,语言畅达,所著《桐斋医科纂要》一书,在《诸证大目》篇中记载每症要点,提纲性讲述了该症的诊断重点和分类,使后学者容易掌握,此书阐述的均为内科疾病,共计70个病症,均是用毛笔楷书,阅读此书,不仅学习了内科各症,而且欣赏了他的书法艺术。

此书的另一特点还记载了他临证经验和心得,如“伤风伤寒辨”、“阴阳表里辨”、“伤寒用桂枝辨”、“伤寒误药杀人辨”、“伤寒用药大法”、“伤寒用药相配合宜”等篇,都是讲述了他的观点与经验,试举其中一篇“伤寒用桂枝辨”,以飨读者。

书曰:发汗宜桂枝汤,是用桂枝以发汗也。复曰:无汗不得服桂枝。又曰:发汗过多者,却用桂枝甘草汤,是用桂枝以敛汗也。一药二用者何居?盖桂为百药长,善通血脉,故用以止烦出汗,非桂能开腠里而发汗也。以能调营血,则卫气自和。邪无容地,遂自汗而解矣。汗多用桂枝者,亦非桂枝能开腠里而止汗也!调和营卫,则邪从外出,邪去而汗止耳。使既用桂枝,太阳伤风自汗者,及中风自汗者,固见奇效。设系太阳伤寒无汗,而骨髓无寒者,为害岂浅哉。故仲景曰:无汗得服桂枝,又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此也。我们认为,芾公之临证经验及论述,说理性强,可谓笔下生华。

芾公临床辨证多效仲景之细,治法多从东垣矢矢见的,他在该书中专列《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一篇,该篇实际是将东垣临床用药规律化,例如眉棱骨痛用羌活、白芷;肢节肿痛用羌活;脘腹胀满用姜制厚朴、木香,宿食不消用黄连、枳实等。其内科64症用药及妇科10症用药,不仅芾公推崇之,就是今天其再传弟子也常仿效之。

此书还将常用方剂编成歌诀,与其他汤头歌诀不同,以便读者背诵。例如,他对四物汤、四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的合方歌诀曰:地芍归芎四物汤,生新祛瘀效非常,参苓术草四君子,扶卫调营不可当,欲问八珍无别物,两方相合更相帮,十全芪桂添姜枣,反本回阳第一方。此一歌诀包括了以上四个处方,同时还将其药物、组成、功效与主治均容纳在内。还有些汤头在歌诀中将他的临床经验也写在内,如他编写的胶艾四物汤就是如此,歌曰:胶艾汤中四物全,甘草调和止血显,胎动黄芪姜可用,杜仲川断外加添。还有些方剂对于某证有效,但证变时,此方则禁用之,他在歌诀中就重点提示,如犀角地黄汤用于凉血止血时有效,如失血过多导致亡阴,乃至亡阳,则绝对禁用,他写到:白芍丹皮生地黄,汤名犀角泻非常,虽然止血称奇效,单怕阴伤阳亦亡。芾公所编写的汤头歌诀,不仅显示药物、功效,而且还显示了他的临床经验,这也是非常可贵的。

另外,他还在该书《本草汇义》一篇中,所写的中药共计413种,他写的格式与其他任何本草均不相同,一般本草所写的中药,都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该篇所写的中药绝大多数是写的芾公对每味中药的经验和体会,如麦冬用宜去心热,降火清心,润燥滋金,入肺经气分,地黄、车前为使,恶冬花,畏苦参,便滑中寒勿使。石菖蒲气温味辛,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又能佐大黄、天冬之属,资其宣导,芳辛利窍之物,多用独用,亦致耗气血而为殃。远志苦温,功在强志、益精,治善忘,益肾精不足,志气衰,又能上通于脑,故治迷惑善忘。远志气升,能通肾气上达于脑,用为佐使则可,不宜多用,痰火实者,当避。枣仁宁心志,止虚汗,安神养血,益肝补中,多眠者生用,不眠者炒用。丹参性微寒,为入心、脾、肝、肾血分之药,生新血,去宿血,调经脉,止崩漏,功兼四物,畏咸水,忌醋,反藜芦。当归味甘补血,气辛行血,性温和血,入手少阴、足太阴、足厥阴三经,血中之气药也,可攻可补,随佐而得,营虚而表不解,柴葛麻桂等剂;卫热而表不敛,佐六黄之属。但气辛而动,阴中火盛者,当避之。性滑性行,大便不固者,须慎焉。栀子气浮,清心肺之火,味降泻肝肾之火,仲景治虚烦客热,栀子豉汤主之,用其苦也。或云利小便非也,盖肺清则气化自能出矣,小便利三焦之郁火亦解,加茵陈除湿,加厚朴、枳实除烦满,加生姜、陈皮除呕哕,同延胡破热滞瘀痛。生泻火,黑止血,姜汁炒止呕。天花粉性寒不宜于脾胃虚寒之人,最凉心肺,善解热渴,大降膈上热痰,治肝火疝痛、胃家实热,兼消乳痈,解酒毒,排脓生肌方多用之。犀角功力在血,专入阳明,清胃火,解热毒,其他凉心泻肝,升散峻于升麻。若中气虚弱,脉细无神,痘疮血虚,真阴不足,一切畏寒、畏汗、畏散者,皆所当忌。孕妇服之,消胎气,忌咸物。羚羊角味咸性寒,羊本火畜,此独属木,有平肝舒筋,安魂散瘀降气之功。凡伤寒邪热、中风、惊痫、瘀滞、疝痛、目暗翳障、中恶毒气,皆治之。黄连血分之药,有酒炒、童便制、姜汁炒、盐水制之异。又有吴茱萸止火痛、陈土炒止热泻。同枳实消火胀,同花粉解烦渴,同木香散火滞下痢腹痛,同吴萸治胃热吞酸,并可明目解毒,除疳杀蛔,唯虚热用之必格阳,虚寒用之必清利。连翘治血热,不同柴胡之治气热也。血凝气滞结聚者所不可无,消肿排脓亦不可废。入手少阴、厥阴而泻火,兼除手足少阳、手阳明气分之湿,盖表散之剂也。

此外,他对参芪功效还有一段较深刻的认识。他说人参气壮而不辛,所以能固气,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好古曰:“入手太阴能补火,肺受火邪者宜沙参”。景岳曰:“阴虚而火不盛者参为君,阴虚而火稍盛者参为佐,阴虚而火盛者暂忌人参”。黄芪性味纯于气分,升多降少,故中满气滞者不宜用,表旺阴虚者亦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生者微凉,治痈疽之症;蜜炙性温,能补虚损。气虚而难汗者,服之可发,表虚而自汗者服之能止。

从以上所录这几味中药,说明他对中药的功能认识确有独到经验,由于篇幅所限,尚不能把他所编著的《本草汇义》全部列出,仅取其全豹之一斑,以其说明他对中药研究之深。

芾公医学知识渊博,临证精于内、妇、儿三科,上面摘录的是他在内科的临症经验及他对所应用的中药心得,和为教学使用的汤头歌诀。下面拟摘录他对妇科、儿科的经验,他所著的《妇幼秘诀》就是集中反映他在这两科临证经验的记载。

《妇幼秘诀》一书,主要分妇产科和幼儿科两个部分,妇产科包括经、带、胎、产,但以经、产为主,幼儿科部分包括新生儿及婴幼科各种疾病。他在妇产科中有多篇论述,其中包括《四诊说明》、《妇人诊科四言诗歌》、《妇人症论》、《室女症论》、《月经见证论》、《妇女白带方论》、《怀胎说兼记难产·胞衣不下 》、《难产七因》、《护产》、《产后诸证》等。《月经见证论》说:“经水有定期,循乎常道,以象月盈则亏也。经不行其愆乎常者,则病也。方书以提前为热,退后为寒,其理近似,然,亦未可尽拘也,因有脏腑空虚者,其经水淋漓不断,频频数见非提前也,不可便断为热,又有内热、血枯、经脉迟迟不来者,岂可便为寒?务须察其颜色,辨其兼症,而经以红为正,其变紫黑者为热也,黄如米泔者湿也,浅淡红白者虚也,有块而紫黑色明者热积也,成块而紫黑色暗者寒凝也。行经而腹痛喜按者,气虚血少也,将行经而腹痛拒按者气滞血凝也。经前烦热者为血热,经后烦热者为血虚,腹胀者为气滞,腹痛者为血滞,血多色鲜者,血有余也。血少色淡者,血不足也。凡逆行、上溢而吐衄,错行下流而暴崩,皆属血热妄行也。然,亦有脉络损伤,瘀积肝脏所致者。以此定断,其无所失矣。今依所见各证辨证和治法,并列于左”。

从此篇所论,可见芾公对妇科月经病的辨证颇有见解,心中了如指掌,他对婴幼儿常见症的治疗,亦甚娴熟,如对新生儿胎黄、胎热、胎毒用集成亢械丹,以清热祛湿。对婴儿咳嗽气促用金栗丹,以清热化痰。对婴儿食滞用三仙丹,以和胃消导等。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借鉴的价值。

芾公又一著述《芾医案》一书,系他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所集,其中医案120余例,内科病案约占2/3,妇科病案约占1/3,每案有病论、处方用药,复诊情况。还记载有何证好转,何证痊愈,记载认真,为后学者所能借鉴。现举2例,以供参考。

张某,男,46岁,家住本县兴隆街18号。患者素有胃痛旧疾,近日天气寒凉,加之饮食不当,致胃脘胀痛,串及两肋俱痛,食纳甚差,大便3日未行。脉左关弦涩,右关略涩,舌苔厚微腻,此乃肝胃不和之症,宜和胃舒肝之剂。方用:紫厚朴,炒苍术,广陈皮,川枳壳,炒白芍,广郁金,制台乌,生山楂,莱菔子,炒干姜,生甘草。3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经服上方两剂后,症大减,两肋未再串痛,胃脘胀亦明显减轻,食纳亦有所好转,脉象:左关略弦,右关脉略小,舌苔:变薄。精神振作,唯食欠佳,宜和胃理气,兼以健脾之品。方用:潞党参,土白术,云茯苓,川厚朴,广陈皮,清半夏,川枳壳,广木香,焦山楂,炒麦芽,甘草。3剂,服法同上。服上方后,诸症悉减,食纳已正常,精神体力均好,双关脉亦平和,舌苔微白。嘱服香砂六君子丸,1日3次,每次2钱,以善其后,此案已告痊愈。

姜某,女,26岁,家住本县青平街2号。患者素有痛经病史,因与其夫口角,月经始来即止,少腹胀痛甚剧,且两乳胀痛,不能触之,精神烦躁,郁郁不乐,不欲食。脉:左关脉弦大而涩,双尺脉弦细,舌质红绛,此症为肝郁化热,冲任失养,急应舒肝化郁,调和冲任。方用:秦当归,炒杭芍,净柴胡,云茯苓,炒白术,苏薄荷,制香附,粉丹皮,川红花,生栀子,延胡索,广青皮,生甘草。4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两次服。该患者服上方2剂后,月经来潮,少腹疼痛及双乳胀痛亦明显减轻,又服两剂,月经色红量多,宛如往常,双乳松软,情绪好转,嘱服逍遥丸7天,每天服3次,每次服约3钱,并嘱下月如月经异常,再来复诊。两月后,在出诊路上,适逢其母,据云其女近两月月经每次约4天,量中等,双乳未再胀痛,其母一再表示感谢云。

从以上两例病案看,效果确实良好,《桐斋医案》中所载之医案甚多,像上述病案之效果者,比比皆是,可见芾公临证经验丰富,用药独具匠心。

芾公夫人张氏桂英,生有两子六女,两子均习医,长子刘茂甫为西安医科大学中医学教授、主任医师,次子刘馨吾亦为医师,不幸早亡。芾公带有学徒10余人(中医传习所学生未计在内)。芾公生于1885年3月,卒于1964年5月12日,享年79岁。

同类推荐
  • 素食有理

    素食有理

    素食是件利于自身及全球的良心运动,它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健康,可以减缓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可以减少世界性的饥饿和不公,可以为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的切身福利着想。成为一个有良心的素食关怀者,首先是要了解与素食有关的健康、环境、饥饿、资源、动物权利等各方面的知识。爱惜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多地接触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最新且权威的科学知识;减少肉品消费,多食谷物、蔬菜、水果,或干脆成为素食者或严格素食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肉类对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等的形成和加速有着重要的影响;呼吁减少农场化养殖或集约化畜牧,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向政府提议具有永续的、少伤害的农业建议,以维护我们日益紧缺的资源.
  • 临床营养师指南

    临床营养师指南

    《临床营养师指南》由著名营养学专家李清亚主编。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共8章,介绍了饮食营养与健康、能量与营养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患者常用饮食、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中医常用辨证方法、中医基本治则、中医营养学与药膳等营养与中医基础知识。下篇为各论,共40章,分别讲解了40种常见病的饮食治疗原则、食谱举例、中医辨证施治、食疗药膳方举例。对危重疾病以及对饮食要求严格的疾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饮食方法。《临床营养师指南》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注重临床实用性,是营养学专业工作者理想的案头常备书,也是营养学爱好者难得的良师益友。
  • 中医针灸与按摩

    中医针灸与按摩

    针灸学是中医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书正是一本系统介绍运用中医针灸按摩进行保健的指导用书,书中介绍了中医针灸基础理论、常用针灸推拿保健方法和常见病的针灸按摩保健。
  • 便秘居家疗法

    便秘居家疗法

    本书详细讲解了便秘的饮食治疗、生活方式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内容,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便秘的防治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益生菌、肠道健康和便秘的关系,以及一些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家庭治疗方法。
  • 呼吸系统常见病家庭必备手册

    呼吸系统常见病家庭必备手册

    本书是一本关于呼吸系统基础知识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防治的科普宣教书籍。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广大老百姓能够认识呼吸系统,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时,怎样做才能使疾病更早康复、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最终能够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持健康体魄,减少因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残、减少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
热门推荐
  • 邪妃傻王:倾世之恋

    邪妃傻王:倾世之恋

    初次见面,他是一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再见,便是一纸婚书束缚住了两人。出于心疼他,想要照顾他,并未拒绝,却未想,这只是假象,她宠他,护他最后得到的确是——他不傻!一步错,步步错,终究她没又逃过他的温柔的陷阱,堕落了。片场来一个~某女很是猖狂的给他来了句,“云熙尘,你以后就是我妖玥的人了,再要是顶着这张妖孽脸出去招蜂惹蝶的话,小心我划花你的脸。”云熙尘不置可否,很是自恋的摸了摸自己的脸,然后很无辜的来了句“这张皮相真的很好吗?为什么却迷不倒娘子你呢?”
  • 明伦汇编人事典手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都市激战

    重生之都市激战

    一个文武双修的天才冯勇因为得了癌症而阴差阳错地认识了女神刘雨欣,又阴差阳错地在死的那一刻重生了,并且在异世界逐步逐步地成长为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然而当冯勇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地球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 韩娱之我喜欢年上

    韩娱之我喜欢年上

    李胜林带着韩雪回到阔别十年的韩国第一天下午就捡到了一个和妈妈姐姐走散了名叫小水晶的女孩,几年之后又收下了和小水晶天生八字不合的小恐龙,两个闹腾又可爱的孩子让只喜欢年上的李胜林为她们操碎了心。一个喜欢御姐的人重生到了以前的韩国,不一样的爽书,不一样的韩娱……大家可以先收藏,等字数多了以后再回来看。
  • 情牵桃色绯闻

    情牵桃色绯闻

    一张暧昧合照牵出一连串的桃色绯闻,本想要替男友支付高昂的医疗费,而和好友设计敲诈邵老董市长100万,但照片被人盗走,登上封面,引起邵氏集团的动荡,多金帅气的邵老董市长儿子邵哲瀚为了摆平事件,不得不和照片的女主角假装女友以解当时的状况,自此一连串的故事正式上演。。。。。。被迫签下假结婚的协议,婚后被他变本加厉的折磨,他的正牌女友处处设计,想要让他们离婚,更是出动她的哥哥一起对付薇茹。。。他邪虐的笑道:林薇茹你该不会是爱上我了?当她回到恩浩身边时,却已是物是人非,他的身边早已有毓芯,那个曾经为她而死的恩浩真正“死”了。。。。。。
  • 戏说关公战秦琼

    戏说关公战秦琼

    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引出二位爷兵戎相见。一个小小的阴谋,使得二人再次对决。这时他们发现小小的阴谋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这个更大的阴谋是什么?后来是否破产?阴谋背后又有怎样惊险、离奇古怪的故事……?戏说关公战秦琼一一为你解开…
  • 我的灵魂有魔王的一半

    我的灵魂有魔王的一半

    十二生肖魔之中的兔魔在一场宇宙战中被一股未知力量偷袭,肉体被摧毁且灵魂受到了重伤,不得已而逃离到了一个星球,灵魂附到了一个警察身上。灵魂连同精神和记忆和与这警察慢慢的结合。
  • 经典幽默集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经典幽默集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经典幽默集锦》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独为卿狂:溺宠小妖妃

    独为卿狂:溺宠小妖妃

    她是算的了天文知的了地理斗的过白莲打的过混混的“全能人物”,一朝穿越,被分家欺压宗家迫害,更有恶毒太后随时想要她的命,她算算算,斗斗斗,练练练,打打打,眼见即将通关看见黎明的曙光,却不知哪里来了一只“大魔头”!“大魔头”笑的邪魅,摇了摇手上那薄如蝉翼的“纸”:“看你天资不错,本座给你一个机会,你是要当本座的徒儿,还是继续做小奴儿?”“都不要!”“那本座只好勉强接收你这祸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