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4000000003

第3章 二、立志

欲变化气质,须先立坚卓之志

“原文”

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矣。———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人才的高下,要根据他的志趣来决定。低劣的人才安于现状,受世俗陋规的束缚,因而越来越卑污;高等的人才仰慕先贤的辉煌业绩,因此就日益高明。人才的优劣智愚,就从此区别开来。

“原文”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之胸襟,有坦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君子有远大独立的志向,而不会让世人轻易看出来;有藐视帝王、退却三军的勇气,却从不轻易显示。

君子如果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从默默地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开始。

古人在遭遇困难忧虑的时候,正是他的品德修养进步之时,其功表现在胸怀坦荡,其效验表现在身体健康。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其关键都在于遭受大的磨难挫折的时候,把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乐观的心胸,有坦荡的襟怀。即使身体受了外部伤害,也不至于伤到身体内部。

“原文”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士人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会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获就自满;有恒心,就肯定没有办不到的事。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原文”

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舍命报国,侧身修行。

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凡人心动,必须一鼓作气,尽一切力量去做。稍有一些想法,便有疑心,而私心也随之而来。

我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只要临死之时,没有什么可以后悔遗憾的事,就是万幸了。

要舍命报效国家,要戒慎恐惧,重视修养。

古时说“服了金丹,就可换骨成仙”,我认为立下志向,就是金丹。

“原文”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乱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君子立志,应当有把人类和万物作为自己同胞的胸襟度量,应当有品德高尚、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只有这样,才无愧于父母的生养之恩,不愧为天地间的完人。所以他忧虑的,就是自己不如舜帝、不如周公,以及自己不专修德行、不精通学业。于是,便会忧虑小民的顽固不化,忧虑外敌侵扰国家,忧虑坏人当道而优秀人才被排斥埋没,忧虑自己未能给平民百姓以恩泽,这就是俗话说的悲天悯人,这是君子之忧。至于那一己的成败,一家的温饱,世俗之人理解的荣辱得失、贵贱毁誉等等,君子是顾不上为此忧虑的。

“原文”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人的气质是天所生成的,所以很难改变,但是通过读书却可以改变。古代精于相人术的人,甚至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的骨相。但是,说到要改变人的气质的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先确立坚定的志向。

“原文”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如贪早睡,则强起以兴之;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梦魂不甚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扫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凡是疾病缠身,而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加以控制的,大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顽强的意志指挥气,一种是以静制动。一个人疲惫不堪、精神不振,都是由于气弱。然而,意志坚强的人,气也会随意志而稍有改变。比如早上贪睡,就可以凭毅力坚决早起;如百无聊赖之时,就要端坐而聚气,气也必会振作。这就是以志帅气。久病则气虚胆怯,时时有怕死的想法,因扰于心,就是睡梦之中,也难以安适。必须将生时的名誉,死后的一切事情,以及各种杂念,全部除掉,这样,自然心中生出一种恬淡的感觉来,从而在寂静之至时,真阳自生,这就是以静制动的方法。

“详解”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的人,没有不是从立志开始的。据《史记》记载,秦末的陈胜出身农民,家境很穷,少年时代就以帮人耕作求生。但他人穷志大,很想有所作为。他常常感叹人生,有时惆怅,有时慷慨激昂。有一次,他在劳动休息时,坐在田埂上默默长思,突然自言自语地说:“倘若有朝一日我发了,成为富贵的人,我将不会忘记穷兄弟们。”与他一起劳作的佃农们听到都不以为然,并笑话他说:“你一个帮人干活的农夫,何来富贵之谈?无非是说大话而已。”陈胜对于大家的取笑十分遗憾,深有感触地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志者终成大事,不久,陈胜便在大泽乡发动了推翻秦朝的农民起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实了他的豪言壮语,不是痴人说大话,而是他的宏愿和决心的表达。

汉高祖刘邦与陈胜同时。有一次,刘邦去咸阳服役,见到了秦始皇,便发出“大丈夫当如此”的叹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志向,刘邦才敢在秦末世乱时独树一帜,勇敢地组建军队,向秦朝统治挑战。对此,《史记》是这样记载的:

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

高祖的相貌,鼻梁很高,面相像龙,胡须很美,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性情仁厚爱人,喜欢布施,心胸豁达。常常表现出宏大的气度,不愿意干普通人家生产和经营之类的事情。等到成年之后,尝试做官,担任泗水亭长,对官府中的官吏无不加以轻侮调侃。

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纵情观赏游览,看到了秦始皇,慨叹道:“唉,大丈夫应当是这样的啊!”

高祖担任亭长,就用竹皮做成帽子,让捕盗吏到薛地定做,经常戴这种竹皮帽,等到显贵后仍经常戴着。人们所说的“刘氏冠”就是这种帽子。

高祖以亭长的身份遣送沛县的徒隶去修郦山墓,一路上有很多徒隶逃亡。高祖自己估计等到达郦山徒隶们也都逃光了,来到丰西的大泽中,停下来饮酒,夜间就把押送的徒隶全都放了。说:“你们都跑吧,我也从此逃命去了!”徒隶中有十几位壮士愿意跟随他。

高祖酒喝多了,夜间在草泽中的小路中行走,命令一个人在前面探路。探路者回来报告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拦住了去路,请求退回去”。高祖醉了,说:“壮士们往前走,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前行,高祖拔剑斩杀大蛇。蛇身被砍成两截。小路也就开通了。走了几里地,高祖大醉,于是卧倒在地,后面的人来到有蛇的地方,有个老婆婆在夜晚哭泣。别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婆婆说:“有人杀了我的儿子,所以我在哭他。”别人说:“你的儿子为什么被杀?”老婆婆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变成了一条蛇,挡住了道路,如今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痛哭。”别人于是认为这个老婆婆在说谎,准备打她,老婆婆突然不见了。后来的人到达,高祖酒醒。后来的人报告了高祖,高祖却心中暗喜,非常自负。各位跟随他的人对他日益敬畏起来。

秦始皇经常说“东南地区有天子之气”,于是就向东巡游,企图镇住它。高祖就怀疑这是冲自己来的,逃亡隐藏起来,躲在芒山、砀山一带的山泽岩石之间。吕后和别人一起去寻找他,经常能找到他。高祖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他们。吕后说:“你居住的地方的上空经常有云气环绕,因此跟着云气走过来,常常能找到你。”高祖心中很高兴。沛县子弟有的听说了这件事,许多人就都来归附他。

秦二世元年秋天,陈胜等人在蕲县起义,到了陈地自立为王,号称“张楚”。有许多郡县的人都杀了他们的长官来响应陈胜。沛县县令十分害怕,想在沛县反秦以响应陈胜。狱椽、主吏萧何和曹参于是说:“您是秦朝的官吏,现在却要背叛秦,率领沛县的子弟起义,恐怕他们不会听从您的命令。希望您召集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可以得到几百人,利用他们来强迫大家,大家不敢不服从。”于是命令樊哙去召回刘季,这时刘季的部众已经有几十人近百人。于是刘季跟着樊哙前来。沛县县令后悔起来,担心会发生变故,于是关闭城门据守县城,准备诛杀萧何、曹参。萧何、曹参很害怕,越过城墙来保护刘季。刘季于是写了一封帛书,用箭射到城上,对沛县的父老们说:“天下人忍受暴秦的痛苦已经很久了。现在你们虽然替沛公守城,但诸侯已经纷纷起事,马上就要杀到沛县。如果沛县的父老们现在共同杀了县令,从子弟当中挑选出可以扶立的人而拥立他,以便响应各路诸侯,那么就可以保全家室了。要不然,你们父子都得被杀,实在是不值得啊。”沛县父老于是率领子弟共同杀死沛县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季,想推举他为县令。刘季说:“天下正处在混乱之中,诸侯们纷纷兴起,现在如果选择首领不合适,将会一败涂地。我不敢爱惜自身,只担心能力有限,不能保全沛县的父老兄弟。这是件大事,希望大家另选合适的人。”萧何、曹参等人都是文官,而且顾惜自身,害怕事情不成功,以后秦朝会族灭他们全家,于是全都推让给刘季。各位父老都说:“平时听说过有关刘季的奇特事情,刘季必当显贵,而且我们为此占卜过,没人能比刘季更吉利的了。”刘季多次推让,但是众人没有谁敢担此重任,于是拥立刘季做沛公。刘季祠祀黄帝,又在县庭祭祀蚩尤,又用血祭旗鼓,旗帜都是红色。这是因为他所杀的那条蛇是白帝的儿子,而杀蛇的人是赤帝的儿子,所以崇尚红色。于是少年豪吏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一起为沛公聚了沛县的二三千名子弟,进攻胡陵、方与,然后回师据守丰邑,为争夺秦朝天下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而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古今的范仲淹,更是立志方面的楷模。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宋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出身贫苦,两岁时丧父,母亲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到长山一个姓朱的人家。他从小酷爱读书,并且经常规劝贪玩的朱氏兄弟努力学习。朱氏兄弟不知好歹,反说:“我吃朱家的饭,穿朱家的衣,与你何干?”听了这话,范仲淹又惊又疑。后来别人告诉他母亲改嫁之事,他感怀身世,决心自立。十多岁时,告别母亲,住进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这一时期,他的生活异常艰苦。每天清晨,他很早就起床淘米生火,煮一锅稀粥,等它疑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切几根腌菜,加一些盐拌在一起就当作一天的伙食。这样的生活足足持续了三年。

在醴泉寺苦读了三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范仲淹又背上书,佩上琴剑,风餐露宿,千里迢迢来到南都(今河南商丘),进了当时著名的南都学舍。在南都学舍期间,他仍像以前一样划粥而食,刻苦攻读。有个同学是留守的儿子,见范仲淹如此艰苦,就回去告诉父亲。其父听了很感动,吩咐儿子带些肉饭给范仲淹吃。可是,范仲淹没有吃,这个同学不满地说:“家父听说你清苦,特意叫我送给你一些食物,可你却不吃,是不是怕玷污了你的品德?”范仲淹回答道:“我很感激你们的厚意,但我吃粥已经吃惯了,今天吃这样好的食物,以后还能吃粥吗?”在南都学舍,范仲淹不分昼夜地苦读,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浇头,实在要睡就和衣躺下,醒来继续攻读。有时,他每天连两顿粥都吃不上,往往只到黄昏时吃一顿,既是早餐,又是晚餐。就这样经过五年的勤学苦读,获得了渊博的知识。为官之后,他提出了许多改革时弊的主张,而且毕生生活简朴,深得人民拥戴。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立志,或立志德业惊人,或立志出人头地,或立志扫平“洪杨”。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却有两件事,一件是青年曾国藩在任翰林后,立下五箴自勉;一件则是官拜帮办团练大臣后,却受同僚之辱,因而愤走衡阳,练成了湘军。

道光十八年,又值三年大比。但曾国藩家中为了上次的进京会试和偿还易家借款,此时已无余款可供再度进京的旅费。幸得亲戚族人帮忙,借来三十三吊钱,曾国藩才得以成行。到得北京后,已只剩下三吊。倘若这一科再不中,少不得又要举债回家了。那时像这样苦的考生真是不多。

三月礼部会试,曾国藩得中第三十八名进士。接着复试、殿试、朝考成绩都很优异。引见皇帝之后,年仅二十八岁的曾国藩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科举时代的翰林,号称“清要词臣”,前途最是远大。内则大学士、尚书、侍郎,外则总督、巡抚,绝大多数都出身翰林院。

很多人到了翰林这个地位,已不必在书本上用太多的功夫,只消钻钻门路,顶多做做诗赋日课,便可坐等散馆授官了。曾国藩来自农村,秉性淳朴,毫无钻营取巧的习气;在京十余年来勤读史书,倒培养出一股“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志气来。为此,他将名字子诚改为“国藩”,即暗寓“为国藩篱”之意,并做五箴以自励。

从这五箴中,足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抱负。他首先立志,要荷道以躬;要与之以言,就是说要以己身,担当中国的道统。在人生过程中,不论遭遇任何艰难险阻,只要神定不慑,谁敢予侮。曾国藩的倔强精神,于此可见。德业之进,全靠有恒,铢积寸累,自然成功。

年1月21日,曾国藩正在家里措办母亲的丧事,接到咸丰帝的寄谕,命他帮同办理湖南省的团练乡民、搜查土匪等事务。曾国藩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毅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但是,帮办团练大臣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职务,它不统属于省的三台———抚台、藩台、臬台之内,但究竟又是朝廷的命官,不属地方绅士。这种“不官不绅”的特殊地位,给帮办团练大臣带来许多方便,即在募勇、练兵及其他举措方面存在灵活性,少受各种陋习的制约。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地方官的支持与否,地方官若紧密配合,则事半而功倍,否则寸步难行。然而不久的永顺兵事件就让曾国藩大丢面子,当时他极想立即将永顺兵闹署事件上告朝廷,拼个究竟,但他经过对利弊的权衡,终于忍耐了下来,而冠冕堂皇地对人说:“为臣子者,不能为国家弭大乱,反以琐事上渎君父之听,方寸窃窃不安。”

在这种左右交相煎迫的情况下,曾国藩只有一个办法:走!这年六月间,他跟鲍起豹等人的予盾初起时,就曾私下对友人郭昆焘表示:“久虱此地,以在戚而攘臂从政,以绅士而侵职代疱,终觉非是。何日江右解围,楚省弛防,脱然还山,寸心少安耳。”他准备以守制为名,超脱这是非之地;并且饬令张润农所带之兵“全数驻永”,王璞山所带之勇则“驻郴”,均不回省城,为自己的退避之路作准备。但是,他并没有真正打算解甲归乡,而是想着自己几个月来“弹压匪徒”的名声大振,不可半途而废。于是,他在永顺兵闹署事件后的第七天,即给朝廷上了个《移驻衡州折》,第二天就匆匆离长返乡。在乡间沉思了几天,于八月二十七日愤走衡阳。在奏折中,他声称“衡、永、郴、桂尤为匪徒聚集之薮,拟驻扎衡州,就近搜捕,曾于二月十二日在案”,现移驻衡州,正是实现原有的“查办土匪”的计划。要在衡州镇压农民暴动,这确是曾国藩当时的实情,但曾国藩却把自己移驻衡州的近因和内心活动向咸丰帝隐瞒了。

曾国藩从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到达衡阳起,至他于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自衡阳起程出征止,共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五个月。曾国藩愤走衡阳之后,摆脱了许多应酬、牵制与无谓的烦恼,故得以放手发展和训练乡勇,终于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有较强战斗力的军队。曾国藩因祸得福,愤走衡阳成为他后半生成就事业的真正起点。后来他对幕僚谈起往事时,感叹地说:“起兵亦有激而成。初得旨为团练大臣,借居抚署,欲诛梗命数卒,全军鼓噪入署,几为所戕。因是发愤募勇万人,浸以成军。其时亦好胜而已,不意遂至今日!”对于自己后来成为一代风流人物,位至侯爵,曾国藩确是始料不及的。

此时,曾国藩已练就水陆两师共一万人,其水师十营,前、后、左、右、中为五营,五正营之外又分五副营,分别以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成名标、诸殿元、杨戴福、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为营官带领,共五千人;陆勇亦五千余人,编列字号,五百人为一营。“其非湘乡人各领乡军者随所统为小营”,共十三营,分别由塔齐布、周凤山、朱孙诒、储玫躬、林源恩、邹世琦、邹寿璋、杨名声、曾国葆等带领。水路以褚汝航为各营总统,陆师以塔齐布为诸将先锋。“合以陆路之长夫、随丁,水路之雇船、水手,粮台之员弁、丁役,统计全军约一万七千人”。所备之粮台,带米一万二千石,煤一万八千斤,盐四万斤,油三万斤,军中所需之器物,应用之工匠,一概携带随行。

且说曾国藩从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1854年2月25日)起,统率全队水陆并进,浩浩荡荡,进驻长沙。军容之盛,使在这里的绿营相形见绌。这是曾国藩自咸丰三年八月愤走衡阳之后五个月中“打掉牙齿和血吞”,坚韧自励的结果。

曾国藩曾说,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还是如此。我想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方向。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不能心安,其根子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

另外我又有鄙陋之见,检点小事,不能容忍小的不满。所以一点点小事,就会踌躇一晚上;有一件事不顺心,就会整天坐着不起来,这就是我忧心忡忡的原因啊。志向没树立,见识又短浅,想求得心灵的安定,就不那么容易得到了。现在已是正月了,这些天来,我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全是鄙夫之见。在应酬时我往往在小处计较,小计较引起小不快,又没有时间加以调理,久而久之,就是引盗入室了啊!

由此可见,曾国藩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有斤斤计较的时候,有见识浅短的时候,有心浮气躁的时候,但他敢于面对自己心灵中最黑暗的部分,无情地加以拷问,并提出努力改正和提高的方向,由此立志,正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

同类推荐
  • 做人越简单越好

    做人越简单越好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不伪饰自己:外圆内方,坚持自己的底线;不苛求自己:做人有性格,做事有风格;不放弃自己:不可有傲气,不能无傲骨;不强迫自己:制定规则而不是遵守规则;不欺骗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等。
  • 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上下两篇“感谢折磨你的人”、“感谢折磨你的事”,分别讲述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令人受折磨的人和事,也从另一个角度让读者用感恩之心的态度去面对,因为顺境中的人不容易成长,反倒是那些令人受刺激、不平衡、被折磨的状态更能锻炼和造就一个人。
  • 北大教授谈人生

    北大教授谈人生

    人忙碌一生,最终希望能在大钱世界里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找自己的人生支点。这个支点就是人被社会所承认的定位。这个奋斗的目标就是人生的希望。在寻求的过程中,强差人意的事——失望,肯定随时都有,关键是在制订目标时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去攀登。每个台阶就是人生每个阶段的希望。那么,绝望恶瘤就不可能在健康的心态和肌肤上登录。
  • 卓越者词典

    卓越者词典

    这是一部关于成卓越功的人生励志感悟。是超越平庸、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的特殊形式的词典,也是院校、家庭成功学教育必备的励志成功系列 。
  • 赢在创新

    赢在创新

    本书讲述了创新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不换脑袋就换人”等先进的工作理念,还详细阐述了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如何打造创新型组织、构建创新文化、在工作中创造性完成任务、引爆创新潜能等各种具体方法。
热门推荐
  • 剑道无穷

    剑道无穷

    哥喜欢白衣,因为哥觉得够酷!哥喜欢玩剑,因为哥诚与剑!哥没有对手,所以哥孤独!哥没有女人,所以哥寂寞!都说哥冷漠,那是因为没人理解哥。哥喜欢吹血,因为当血溅落的那一刹!哥看到了无限的美丽!对,哥就是西门吹雪!现在,哥郑重的告诉你们!哥其实不冷漠,哥有情也有意!所以,哥会开窍!哥开窍的时候,就是哥称霸三界的时候!就是哥坐拥花丛的时候!那么,美女们就等着哥开窍吧.
  • 鉴宝神医:小医生的逆袭

    鉴宝神医:小医生的逆袭

    小医生朱明因为得罪了院长被开除,落魄的他拥有了异能,看他如何给美女治病,如何让美女疯狂追随!运用透视异能鉴宝、捡漏、赌石,看朱明牛逼哄哄的人生!一个小医生的惊天逆袭,一代鉴宝大师的疯狂崛起……
  • 巴蜀风云

    巴蜀风云

    一切靠自己。自己不懒,也不笨,舒伯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闯出一条阳关大道。
  • 西川纪

    西川纪

    中原大陆的西南方,是万里群山,绵延千里,山险崖陡,其间野兽纵横。在这十万大山的边缘有一山谷,宽数十里,两边皆是垂直而立的山崖,远远望去,好像是一座山峰陡然炸裂一样,相传乃是上古剑仙行至此地,欲要进山,又因找不到入口,怒而一剑劈开,故当地人就将此谷命名为剑分谷。此地乃是进入十万大山的唯一入口,虽说山中野兽繁多,蛇虫更是不计其数,寻常人进去不出一日必然丧命,但是奇物必在险处,西南大山自古就是江湖中人搜寻奇珍,修行历练之所,当然殒命于此的豪客侠士,也是不计其数。久而久之,在这剑分谷,倒是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镇,只因世人多为那奇珍异宝而不惜生命,殒身山中,所以此镇名为,回头镇。故事就要从这里说起·····
  • 养肾食谱

    养肾食谱

    《养肾食谱》精选了近百种养肾食谱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色香味美的养肾菜肴。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菜式,也有名厨新近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
  • 鬼夫同眠

    鬼夫同眠

    一次约会,本想去会会心目中的男神,却不料,遇上了鬼不算,还被诬陷成了杀人犯。从此,我被卷入了一场十分诡异的命案中。各种奇葩鬼怪纷至沓来,各种神奇人物连环涌现……直到最后,我赫然发现,这竟然,是一个惊天大迷局,让我越坠越深……从此,一个个连环诡案,让我堕入了一场浩瀚情事。不可自拔……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 玄界之世

    玄界之世

    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玄晶,玄火,本体血脉!成为强者的资本。极致精火与极致黒焰的结合。一个身怀邪火的英俊少年,此刻已书写了新的强者法则。上古之本体血脉。。。。。。。。。。。。绝望的冷泪划过脸庞,“当初不是说好了,要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吗!”“呵呵,那么就让我看看你有这个能力照顾她吗”一道神识传入耳中。
  • 魔界之修罗传说

    魔界之修罗传说

    修罗一怒,威慑众神,修罗剑出,血染九天。且看转世修罗如何统一魔界,叱咤风云,造就不朽传说……
  •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网络成瘾者的外显和内隐认知加工机制;成瘾者对情绪信息的初级认知评估和加工机制;成瘾者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加工特点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