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4400000021

第21章 因农村食堂的事,两个老乡非要见毛泽东

“天灾人祸”,使得共和国的领袖们凝聚在一起,要共渡难关。这时的毛泽东与周恩来关系也比较融洽。据说1960年春天,他们一道去长沙视察时,还有过两人妙对对联之事,流传至今。当他们在湘江边游览时,但见橘子洲的江面上,百舸争流,舟帆点点,毛泽东回想学生时代,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佳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然后风趣地对周恩来说:“恩来同志,我一时江郎才尽了,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

毛泽东所吟之联,动静相对,采取顶针格,前一句结尾一字,作为后一句的起头之字,三个断句,两处顶针,而且“洲”与“舟”又是谐音,对仗起来比较困难。

周恩来点头笑着,不觉已来到天心阁。周恩来向来认真,不管毛泽东是否当真,他这一路都在考虑对联的下句。当他无意中见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顿时悟出一下联。他对毛泽东说:“主席,你看这句行不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毛泽东听后,连声称赞:“对得好,对得好啊!”

这虽然是一则趣谈,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珠联璧合”。

毛泽东的专列又从湖南开入江西。

江西的“东道主”杨尚奎已经得到通知,毛泽东要在南昌停留几日。于是,他便和夫人水静早早地来到向塘车站等候。

可谁知专列刚刚停稳,毛泽东突然改变了计划,他不但没有下车,还拉上杨尚奎夫妇一道直奔杭州方向而去。他俩没有一点准备,连盥洗用具、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带,只好让警卫员回去拿,直接送到杭州。

列车在绿色的江南水乡穿行,一夜过去,杭州到了。

可是毛泽东仍然没有下车。

而车下上来了许多人,他们之中有周恩来、谭震林、李井泉、柯庆施、陶铸、王任重、江华、江谓清、曾希圣、叶飞等,除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就是南方各省市委第一书记了。

专列又开到了绍兴境内。绵绵春雨使宁静的田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愁。

专列里头却很热闹。有人是第一次登上主席的专列。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类似房间的流动的办公室。主席住的那节车厢除了卧室、卫生间外,还有一个大客厅,里面摆着一张长方桌,几张沙发,几把椅子,全部都套上了白布套,显得素雅洁净。还有两三个小房间,是卫士和工作人员住的。与此相邻的一节车厢,结构也大致相似,卧室里有张大双人床,两张沙发,一个茶几,沙发也套上了白布套子。秘书告诉大家,主席住的那节车厢叫甲组;这里叫乙组,原是给江青准备的,但她一直没有来过。

各方领导入座后,毛泽东宣布开会,议题是农业问题。他还准备带领大家去绍兴东湖农场参观。1954年谭启龙曾陪同他视察过这个农场,对它的印象很深,认为办得好。

这中间,毛泽东自己提出了农村公共食堂问题。

可是一开始,没有人吭声。因为庐山会议上,毛泽东的话犹在耳畔。毛泽东那时讲得很肯定:

“食堂问题,是好东西,无可厚非。赞成自愿参加,节约归己。保持1/3即好,1.5亿人。坚持下来了不起。希望达到2.5亿人。《红旗》登了一个食堂,败而复成,不仅节省劳力,还节省物资。有的用上了自来水……有右派出来说,无一点儿好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尽管许多人已从实际中看到了食堂的弊病,可毛泽东言之凿凿,谁敢再去反这个潮流,去当“彭德怀第二”?党内的生活已经严重地不正常了。于是,在已经发过言的人中间,还没有多少不同意见,最多只是说了“一个指头”的问题。毛泽东点到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渭清啊,他们都发表了意见,唯独你什么也没说,是何道理啊?”(以下见《和省委书记们》及《百年潮》:《毛泽东解散公共食堂》)

江渭清一搭话,把大伙都听愣了。他说:“主席,我不能说!”

毛泽东也很吃惊:“为何不能说,你为什么不能说呢?”

江渭清仍是一脸踌躇,欲言又止:“主席,我真的不能说。我要是一说,就该唱反调了。”

“不管什么意见,你讲出来嘛,怕什么?”

毛泽东完全清楚江渭清的性格,奇怪的是,一个行伍出身的炮筒子脾气,今天怎么变得如此忸忸怩怩,吞吞吐吐了呢。可江渭清越不说,毛泽东越想知道。他做开了思想工作: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咱们今天一不打棍子,二不戴帽子,三不抓辫子,怎么样,你畅所欲言吧!”

江渭清这才开了腔:“那好,我就说说公共食堂怎么怎么坏吧!”

又是一语惊人。

毛泽东不喜欢这种“高度概括”,也不满意江渭清的激动情绪:“坏,就具体说坏在何处嘛!”

随着毛泽东吸烟的力度加剧,烟雾中,仿佛车厢里的空气也凝重起来。人们不免为江渭清担心起来。

江渭清一开口就刹不住车了:“我说三条。主席啊,你老人家说过要忙时吃干的,闲时吃稀的,整劳力吃干的,半劳力吃稀的。可现在,公社食堂统统吃的是干的,管也管不住。半年吃了全年的粮,下半年怎么办啊?”

大凡行伍出身又心直口快的人,能身居高位者,一定是粗中有细,江渭清可以算是这样的人。他在阐明自己意见之前,没有忘记抬出“老人家”说过的话。这也是一种艺术。毛泽东不反对,且听下文:“这算第一条,那么,二呢?”

“你老人家曾经说过不吃猪肉了。我说,要是全国人民都不吃猪肉了,那该成个什么样子啊!农民一家一户过日子,每户搞点野菜、剩饭剩汤什么的就能养头猪,全国一亿多户农民,每户养一头猪,就是一亿多头猪,我们还愁没有肉吃吗?可现在社员都进了公共食堂,不许养鸡、养鸭、养鹅、养羊,结果没有蛋吃,没有肉吃。”

“这是第二条。”毛泽东扳下两个指头,“三呢?”

“食堂天天打破锅,天天摔碎碗,大家不爱护啊。还有,统统砍硬木烧火。您老人家提倡绿化,可现在树都快被烧光啦。”

江渭清讲完了,轻松地端起杯子喝水。会场仍然很静。

毛泽东不表态,反而侧身问起旁边坐着的周恩来:“总理,他讲得有道理吧?”

周恩来点点头。

书记们也相互议论起来。其实他们也有话埋在心里。

“那么好吧,”毛泽东没有把话说死,“就这个问题再继续作深入调查。调查结果证明江渭清说得对时,公共食堂一风吹。若江渭清说得不对,另做评论!”

图为广东番顺县龙山公社的社员正在大食堂吃饭这天,专列到达绍兴时,天仍在下雨。毛泽东、周恩来和省委书记们只好凭窗观望东湖农场。毛泽东没有多说话,可能他的思绪仍沉浸在农村食堂那件事上。

对于“大跃进”以来的形势,毛泽东有过反思。他在1960年6月18日所作的《十年总结》中,谈到高指标的教训时,否定过自己,即肯定了周恩来:“1956年周恩来同志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部分指标,如钢等,替我们留下了三年的余地,多少好啊!”但他并不因此改变整个“大跃进”的既定方针,谁都难以突破历史的局限。他的方向没有变,只是在不断地校正行进的脚步。

这年的9月下旬,毛泽东家乡的两个人来到北京。

他们一个是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荣,一个是毛泽东的堂表弟文东仙。他们是代表乡亲们,要来向“主席三哥”面陈农村实情的。时值国庆前夕,毛泽东没有时间接见。他们就住在毛泽东的姨表兄、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王季范家里。王季范将他们反映的情况整理成10个问题,准备当面向毛泽东汇报。老人是个热心肠:“我愿意作你们的参谋,我们一起去见主席。”

眼看国庆节都过了,毛泽东还是没有接见。他们有些着急,催主席秘书快办。秘书说:“主席很忙,他现在确实没有时间见你们,材料由我们带去好不好?”

两个老乡一口拒绝:“不行!不见主席三哥,我们不交材料。主席三哥说过,乡里来了很多信,他收不到。”秘书没法,又去请示,回来说:“请两位老人体谅,主席还是没有时间接见你们。”

毛泽荣一拉文东仙:“他没有时间,我们自己去找他。”说着,两人就到了中南海警卫局,请接待室的同志打电话找毛泽东。毛泽东正在开会,闻讯嘱咐接待人员安排两位老人在中南海接待室住下,等候接见。

又过了几天,他们两人和王季范终于来到了毛泽东身边。两位乡亲一见毛泽东,发现主席比前几年苍老了,鬓边白发增多,眼角皱纹加深,神色憔悴。他们顾不得多想,滔滔不绝地说起家乡的事:

——公社和生产队干部向上虚报产量,又不按科学种田,为了多插一季稻谷,强令社员正月下种,结果烂了禾种,便砍社员的口粮;还盲目下令密植,结果减了产;

——不少干部作风不民主,有的作风恶劣,只能按他们讲的办,社员有意见不敢提,谁提就会被戴上“反党反红旗”的大帽子;

——大办钢铁,大办水利,青壮年全部上了工地,家里只剩下婆婆老倌和细伢子,稻子掉在田里,红薯烂在地里,都不能及时收回,弄得大家口粮奇缺;

——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社员的鸡、鸭、猪等家禽家畜被一把没收,搞得鸡犬不宁,差不多都绝了种;

——公社食堂越办越糟,粮食越来越缺乏,现在不少人只能吃到米糠,煮烂白菜;社员出工不出力,也没得力,不少人因吃不饱,得了浮肿病,疗养院住了好多人,医疗跟不上……

最后,毛泽荣提高嗓门说:“主席三哥,这些情况,干部都不给你汇报。你住在北京城里,天高皇帝远,不知道。现在乱了套,会要饿死人,你得管一管呢!”

文东仙也说:“主席,你知道我们韶山是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的地方,三县情况都一样哩!你可以派人去调查。”

王季范附和着说:“是啊,你可以派我每年到两个省视察,以调查了解一些真实情况。”

毛泽东静静地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他问道:“你们现在的口粮是怎样分吃的?”

毛泽荣答:“小孩每天三两,大人一斤。”

“老秤还是新秤?”

文东仙答:“是新秤。”

王季范插言道:“莫说农村是这样,我的粮食也不够,每天只有七两米,两个孙王海容和王启华在校读书吃不饱,经常把我的饭吃个精光。真是饿死老人,救活小孩。”

毛泽东依习惯半支半支地抽着烟。青的烟缕袅袅地往上飘,忽然又散了。他的心情也在像烟丝的雾中,纷纷地,轻轻地,但又重重地压在心上。心是沉闷得很。他忧郁地说:看来得采取一些措施,得想想办法。

1961年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还说今后搞几年慢腾腾,指标不要那么高,不要务虚名而招实祸。全会一结束,毛泽东派三个调查组去农村,胡乔木率调查组到了毛泽东的家乡。

这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调查组到韶山和大坪之后,广泛听取了群众对《六十条》的意见。当时,《六十条》草案仍规定实行部分供给制,保留公共食堂,粮食分到食堂不分到个人。但在讨论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公共食堂。座谈会要求解散食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调查组不敢表态。有的说,公共食堂是共产主义的萌芽,这是写在中央文件里的,谁敢否定?有的说,周小舟是省委书记,因为讲了公共食堂不好被撤了职,要是我们表态解散了食堂,该当何罪?

4月14日,胡乔木向毛泽东写了信,连同关于解决食堂问题的报告等4个材料,要毛泽东的侄子毛华初送交当时正在长沙的毛泽东,并当面向毛泽东汇报。

毛泽东看完信件和材料后,于15日接见毛华初。

毛泽东问:“公共食堂为什么群众不愿意,办不下去呢?”

毛华初答:“主要是吃不饱,不自由。”

“粮食都是那么多,为什么在食堂就吃不饱呢?”

“主要是吃法不一样,一家一户大小人丁吃多吃少不一样,加上自留地小菜半年粮,主粮就吃得少。再一家老少几口人,谁多吃一口,少吃一口也就过去了。”

毛泽东领悟了其中的奥秘,点点头,又问:“办食堂为什么破坏山林那么严重?”

毛华初答道:“办食堂吃饭人多,用大锅大灶蒸饭,茅柴子不经烧,火力小,而木柴火力大,所以树都砍着烧了。”

“依你们看食堂不办为好?”

“是的。”

毛泽东又问起一个叫唐家坨的情况。

毛华初如实相告:“唐家坨一个屋场基本上是一个生产队,生产一般。都是自家兄弟叔侄,但团结性差。”

毛泽东宽慰地说:“你谈得好,说了真话。当干部汇报情况都要说真话。有些人向领导汇报情况说好不说忧,结果害人不浅。”他说到食堂问题:“关于解散食堂,我一个人不能独自决定。即使要散,也得经中央讨论决定。因为这是关系到全国的问题。你们到韶山先作试点,注意散食堂后还会有什么新问题。”

试点先在大坪大队进行,社员们听说解散公共食堂,个个像过年一样欢天喜地,说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解放”。

1961年4月26日,党中央以《中央批发主席批示的几个重要文件》为题,向全国转发胡乔木的信及4个附件。(参见《百年潮》同题文章)

同类推荐
  • 重生回明

    重生回明

    失恋后,悲痛欲绝的他掉进轮回天坑,来到了明朝,成了神秘乞丐于“一半人间”的试验品。隐皇帝朱允文是他的师父,七下西洋的郑和对他唯唯诺诺,明朝三代皇帝拿他没有办法,更有瞻基当他为哥们儿。白莲教、晦朔盟、东瀛绿居、移动风月阁、漠北鞑靼、落英涧天堂部落……均被他征服。朝廷江湖唯他独尊。他是一代剑帝,用至高武学“意杀”征服世界;他只是一个和尚,却能征服所有女人。
  • 抗日之帝国传奇

    抗日之帝国传奇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全面入侵中华,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代狂人嚣张降临,他,能否力挽狂澜,敬请期待【抗日之帝国传奇】
  • 回到东晋当军师

    回到东晋当军师

    股票跌了,女友吹了,一个现实失利的公司小职员穿越乱世,力挽狂澜,叱咤风云,的故事
  •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
  • 解放那年

    解放那年

    四七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夜西北方响起了密集的枪声,随即八路军的队伍就进了我们砖桥集.这就是我们砖桥集的第一次解放,人们欢欣鼓舞分富人们的财物,开始分田地斗地主的急风暴雨的土改斗争,穷孩子进学校开始当家做主,这就是那一年发生的事.
热门推荐
  • 悠悠仙道

    悠悠仙道

    一层层揭开身份之谜,一步步走上巅峰之路。执掌仙器,探寻上古遗迹,争霸天下,屠戮仙魔鬼道。证道路上,几世轮回。伊人已去,我心安然。
  • 武技狂潮

    武技狂潮

    新年了,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牛气冲天:)新年期间基本没有断更过,再在小海重新回来了,所以请大家继续支持哈!最后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走牛运。第一次混起点,经验严重不足,新书需要支持,正在努力码字ing。觉得还行的,请支持下小海!读者群:16933597
  • 灵咒鬼话

    灵咒鬼话

    我本是一个大学生,因为意外,步入一个光怪陆离的灵异世界。红衣的厉鬼,复仇的鬼婴,神秘的邪阵,全是活死人的鬼村,同学也深陷其中……第一邪教欲将我杀之而后快,数千年前的死人要复活……一次次事件,令我明白自己已经身陷一个迷天大局……面对的一切的一切,我,该何去何从……
  • 浴血战神阿修罗

    浴血战神阿修罗

    天地初开,神灵居于人间界,众神帮助人类对抗洪荒斩杀妖兽,后厌倦这个世界,遂率领众神离开人界重辟神界,其后万载,众神大多归隐或陨落,或于宇宙中穿行,从此不问世,天地间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踪影。众神的离去使得人类发展更加快速,终于,无尽岁月过后,人间达到了最繁荣之境。人族、魔族、精灵族、矮人族有合作亦有斗争;光明圣教、暗黑王庭、三大帝国空前强大;人欲、魔欲、兽欲充斥在大陆的每块土地之上,当众神几乎要忘记还有人间界这个存在之时……一颗仇恨的种子在此时被悄无声息的播撒下去,从此,风云变幻,一切的一切只为她徒作嫁衣。【另有作品《魅惑之主》,欢迎大家宰杀。】
  • 我做了路易斯的女儿

    我做了路易斯的女儿

    生活在14世纪末的艾吉·拉奎奇有一些永远都不会明白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贵族或奴隶,为什么会有吸血鬼或人类。曾失去一切的她获得了永生,但永生未必好,那不过是一件又一件痛苦的重叠。年幼的艾吉失去了儿时的玩伴,紧接着失去母亲,在她好不容易获得爱情的时候,那个霸占黑夜的魔鬼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 鲁余小说选集

    鲁余小说选集

    作者鲁余拥有广博的人生经历,深厚的文化底蕴,曾以优雅的文辞笔力锤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本书是他的中短篇小说合集,内容趣味生动,引人深思,内容饱含了人间百态与苦辣酸甜。陈智斐,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青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名陈智斐,1993年生于山西省大同县,2010——2012届《潮》文学社社长。著有中篇小说《雨夜凶杀案》《青春恋歌》《血色记忆》、短篇小说《十四岁在中学路上》《将军之死》《复仇》、散文《风雨中的背影》《我的母亲》等……曾于《大同县报》、《大同县政府网》、《大同广播电视报》《火山文化》等刊物发表作品进20万字。现为大同广播电视报记者、电视台编剧。
  • 逐梦重生

    逐梦重生

    一位公司普通职员,在下班回家时遭遇车祸,醒来时发现自己回到了高中时代,究竟是平淡过一生呢,还是利用所知道的记忆翻云覆雨逐梦人生呢.......
  • 吾辈非角色

    吾辈非角色

    本文删除,重新整顿,完了再上,亲们说说来你们都喜欢看神马类型文,男主?女主?说来……!慢热微虐+百合断袖接踵而来,纯粹娱乐之作,乾坤逆转穿越当道,雷雷更健康……一遭离奇车祸,安景歌被带进了一场异世穿越之旅,只是她不幸地穿越到一个乞丐女身上,可悲的说还是一个被诬陷的落魄真公主;且看景歌如何咸鱼大翻身,低调为人、高调行事的她如何一跃成为商界万受瞩目的景公子,如何变成京城赫赫有名的‘黄金美少年’,精彩好戏就要上演——PS:筒子们放心,结局圆满,美男and少女~
  • 末世之十二星座

    末世之十二星座

    每个人诞生便决定了他(她)的命运和力量,请铭记你的生日,努力活下去。林飞:男,出生于公历1996年2月7日,所属星座,水瓶座,觉醒。我是射手座,神弓射手。我是巨蟹座,八刀天王。我是天枰座,外挂天枰。我是双子………………什么?巨蟹座和天蝎座生了一个娃娃,是什么星座?林飞,水瓶座代表,附带特殊能力,立志集齐十二星座的男人,打造最强星座。末日来袭,赶快寻找属于你的专属星座。
  • 皇帝也修仙

    皇帝也修仙

    哥哥好不容易搞死刘秀,灭了王莽!居然只是副本!别人抢钱,我抢香炉!蚩尤说“干的好,送你个空白武将卡牌!想放什就放什么!”拿着卡牌我哈哈一笑,“林则徐给我上。搞死韩信!韩信你会暴兵哥猛召唤!拿着空间戒指玩死你!”纯属娱乐,如有雷同!请挥刀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