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8500000003

第3章 什刹海保护与什刹海研究

《什刹海九记》(以下简称“九记”)是一本研究什刹海的文集,是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1990—2004年)在中共西城区委、区政府领导与支持下,依据什刹海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章程,广泛团结、依靠热心研究什刹海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和基层群众共同努力取得研究成果的回顾、检阅、梳理、归纳和再认识的文集,冀图体现存史、传承、借鉴之初衷。主要内容有代序、写在什刹海九记出版之际、什刹海保护与什刹海研究和治海撷英、海域探微、文萃弘海、街海变迁、沧海遗珠、临海名人、海子旅游、三海园林、百家说海等篇章,并附有后记,总合并称九记,全书共三十多万字。九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展示了饮水思源,不忘前贤之功,继往开来,美景可期,尚需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冀望美丽的什刹海持续发展,永续利用。

一、海域溯源——什刹海的演变与古都北京城的新生

历史悠久的什刹海,原是古永定河一段河身的河谷洼地。金代之前,未见有名称的记载。自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改称金中都,始有白莲潭之称。蒙古忽必烈汗于至元四年(1267年)命刘秉忠兴建新都城,选址于金中都东北郊的白莲潭,将白莲潭一分为二,将其北部水域置于新都城的中心部位,称积水潭,又称海子。至元九年(1272年)将新建都城定名为元大都。至元二十九年(1272年)至三十年(1293年),由元代伟大的科学家郭守敬献策并主持勘测设计引白浮泉水,规划设计并指挥施工的通惠河竣工,解决了水源不足问题。由杭州至大都城内积水潭的大运河(后世称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积水潭成为终点码头。这一伟大工程为元政权的巩固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日我们回顾历史,对元初伟大政治家、古都城市规划大师刘秉忠和享誉中外的元代伟大科学家、昭文阁大学士郭守敬的继承与创新精神深感敬佩,对以他们为代表的古哲先贤以及广大工匠们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付出的劳动与智慧,开创性地为世界著名古都北京城筑下的始基而深感自豪。

元明易代,明开始改建大都城,较之元大都城又有重大发展,最后形成“凸”字形的北京城轮廓,堪称中国历代帝都的杰出典型;但从水源开辟利用,尤其是以积水潭演变来说却大为逊色。京杭运河积水潭的终点码头功能逐渐消失,水面也逐渐缩小,形成什刹三海。历经明、清两朝建设与发展,这一区域逐渐建成独具什刹海历史文化特色的以居住功能为主体,融水利、休闲、游乐、健身及民俗活动、宗教活动、文人雅集文化活动、群众生活购物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动静协调发展的市井宝地,凸显湿地生态文明和人民性特色。但是至清末与民国期间,外敌入侵,战乱不止,内乱外患,民不聊生,北京城基本格局虽然尚在,但社会、文化衰落,贫穷落后,城市面貌杂乱不堪。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统治的历史,但是军阀混战,日寇入侵,革命尚未成功,就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是北京经历的最惨痛的历史,什刹海周边经常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现象。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北平和平解放使得北京城的整体格局和风貌得到保护。同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定都北京,人民成了主人,北京换了天地,从此获得新生。在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方面,仅1949年和1950年就连续疏浚了内、外城河道水系,包括什刹海上游德胜门水关外的护城河及已经淤塞的六海水系,整治了周边环境,恢复了什刹海对北海、中南海的供水,水流畅通,水清岸绿,面貌一新。遗憾的是20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什刹海又遭到严重破坏,这场灾难使得北京城和什刹海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什刹海迎来了继往开来复兴的新时机。

二、海域探微——什刹海走向新时代

海域泛指汪洋如海的积水潭水域历经沧桑形成的什刹海三海地域,探微寓意从什刹海全局着眼、细微处着手,探求其发展之脉络。其初衷是寄希望于从细微处探求保护、传承、发展大计,研究什刹海海域资源要素的形成与发展来展示什刹海精神,回顾、检验、梳理、归纳什刹海14年间的研究成果提高再认识,为推进什刹海保护与研究建设工作进入新时代做出新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1980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城市建设方针的四项指示(以下简称“指示”)和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指明了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向,确定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明确要求北京的各项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服务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批复指出,首都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住宅和文化、生活服务设施,这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大力加强环境建设,把北京建成清洁、优美、生态健全的文明城市。要求加强对首都规划建设的领导,改革城市建设管理体制,解决条块分割、分散建设、计划同规划脱节和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依据“指示”与“批复”精神和要求,市政府于1983年9月24日批准西城区什刹海风景区整治方案,成立了西城区什刹海风景区整治指挥部(简称指挥部),中共西城区委书记陈元任指挥部指挥。从1983年初冬起,开展了以军民共建为主体的整治什刹海地区的群众活动。1984年2月,由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白介夫主持的整治什刹海动员大会迈出了军民共建整治环境、绿化环境的关键的第一步,拉开了保护、整治、开发、建设什刹海的大幕。

1989年8月首都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在怀柔召开了西城区政府委托清华大学编制的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什刹海景区总体规划”)专题审议会(以下简称“怀柔会议”)。会议要求,根据会议提出的相关意见进行修改后上报市政府审批。

在此关键时刻,中共西城区委、区政府于1990年2月批准成立了什刹海研究会。在研究什刹海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什刹海研究会为平台,以“内脑”与“外脑”相结合,以专家学者为主体,邀请各方有识之士和基层群众参加研究什刹海的社会学术群体。

这一群体确立了以学术研究为先导、规划先行的原则,坚持从全局着眼、细微处着手的研究方法,加强对什刹海景区经济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在完善、实施什刹海景区总体规划研究工作与编纂《什刹海志》两件大事过程中,形成协调促进的工作机制,为区委、区政府继续规划建设什刹海迈向新时代建言献策做出了贡献。

(一)军民共建,整治什刹海

1983年,西城区委、区政府针对什刹海风景区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工作的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发挥了以军民共建为主体的群众路线精神,迅速推进了整治工作的进展,取得了精神的、物质的丰硕成果,为保护整治开发建设什刹海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展示了军民团结奋进,少花钱为民做好事做大事的精神和作风。什刹海研究会从成立之始即参加军民共建什刹海义务劳动,在编制什刹海景区规划的工作中继承了这种精神和作风,进而形成优良传统。

(二)明确景区性质、任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1993年起,什刹海研究会重温了1983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历次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批复精神、学习党的十四大及市委七届八次全会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精神,并结合什刹海景区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于1996年10月以“什刹海建设管理与展望”为题,向西城区委、区政府和区有关部门作了综合汇报,其中心意见是在什刹海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其原因主要还是从领导到群众对景区性质与功能定位的认识问题,尤其是一些领导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什刹海研究会在综合汇报中建议软件建设、硬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出要进一步了解景区区情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对景区性质与功能定位的认识,继续整治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的脏、乱、差,加强环境建设与文化建设,以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建议。

1997年,什刹海研究会乘党的十五大东风,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区委召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以下简称“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1996年建议的继续,进一步推进了环境建设的发展,抑制了成片拆迁破坏胡同肌理的开发,纠正了急于求成的想法;明确了宁慢勿乱、慢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建议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引领什刹海的发展,提出“什刹海文化”新概念的研究,凸显新时代的特色。这次研讨会强调了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都的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来认识什刹海,研究、建设、弘扬什刹海文化,为营造什刹海良好的文化环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2003年《什刹海志》编纂出版,影响广泛深远

1990年什刹海研究会一成立,就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根据北京大学教授、什刹海研究会名誉顾问侯仁之先生的倡议和指导,将编纂《什刹海志》列入日程。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于2003年2月出版,得到区政府的表彰和有关部门的推荐交流。当时《什刹海志》评审组在评议中指出:在全国101座历史名城中就一个地区编纂出版一部55万字的志书前所未有,实属首创,希望全国101座历史名城都这样做。《什刹海志》获西城区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什刹海志》展示出根据资源构成要素将什刹海海域研究范围由跨东、西两城区界、占地146.7公顷的历史文化风景区,延扩至包括历史悠久的北护城河在内占地400余公顷的什刹海社区(扩大的景区、保护区);显示出首都北京独具特色的旧城中轴线和京杭运河终点码头的古往今来,反映出什刹海地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以及斜街、曲巷与民居四合院的“海味”魅力。

与此同时,对什刹海历史文化的研究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日益发展,什刹海银锭桥的修缮、汇通祠的重建、金丝套地区的保护、恭王府府邸的开放和万宁桥的整修以及“胡同游”、“水上游”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来国内外的国家领导人、企业家和各界知名人士及广大游人了解什刹海、了解北京城,使什刹海的社会影响逐步扩大,什刹海的知名度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成果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内容、新形式,日益发展成为什刹海文化的主流文化,在什刹海研究会出版的书刊中多有记述。如仅《什刹海志》大事记中记载的1999年建成占地8400平方米的什刹海前海文化广场一例,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小小的文化广场承载着新时代的新文化、新气象,展示出什刹海随着北京的改革开放走向国际舞台。1999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盛装行进表演主席观礼台就设在前海文化广场南侧,直至2002年连续数年,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行进表演主席观礼台均设于此。这期间《什刹海志》大事记中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温家宝、李岚清、万里、贾庆林、费孝通等都曾来什刹海或前海文化广场视察、观光的记述。江泽民总书记在前海文化广场说:“北京变化很大,湖边有树有花,空气新鲜,是早晨锻炼的好地方。这样的地方要多建一些,向市民开放”。李岚清副总理还曾来到前海小公园,与正在休闲散步的市民亲切交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在市委书记贾庆林陪同下至前海公园视察;国务院原副总理、恭王府修复委员会主任谷牧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原社长周南、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陪同下视察了恭王府,指示要在三年内全面修复恭王府,对外开放,完成周总理交付的任务。

2000年7月14日应市政府邀请驻京外国新闻记者和各国驻华使馆新闻官员七十余人也来什刹海参加“胡同游”和“水上游”消夏联谊活动。

2002年2月20日,市委书记贾庆林和侯仁之、郑孝燮、张开济等专家参加后门桥修复竣工仪式。

2002年11月2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行《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集首发式,什刹海保护区名列其中,是25片中占地面积最大者,而且是跨行政区界的保护区。2002年为实现周总理修缮恭王府对外开放的遗愿,曾占用恭王府府邸近40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迁出府邸,恭王府开始修缮,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整体对外开放,向世界展示中国杰出的艺术和文化遗产。这一切说明党和政府对什刹海的关爱,凸显什刹海文化的发展,古往今来的什刹海人为实现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大都市付出的劳动、智慧和创新精神而取得的新成绩、新进展、新贡献。

什刹海地区历经数百年的兴衰演变,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形成醇厚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创造了人与自然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俱佳的人民性社区。纵观其历史与现状,什刹海地区的性质与特色已经形成以水为生命线,以胡同民居为主体,以众多名胜古迹为重点,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优良的民俗民风为特色,具有多功能的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什刹海地域也是历史上长期演变而形成的,公众认同的跨行政区界的多功能社区,应以社区为基础,统筹设计景区与社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坚持景区与社区性质与特色的统一,不宜人为分割。

什刹海多功能社区(景区)展示了什刹海东岸北京城中轴线的起点钟鼓楼、万宁桥及中轴线的形成、延伸与发展,延续着北京历史发展的文脉。它告诉我们积水潭是京杭运河的北端点码头,它的变迁记录着京杭运河兴衰与功能消失的历史;什刹海是白莲潭历经沧桑演变为六海水系的后三海,记录着什刹海地域的寺庙、王府、胡同四合院的变迁与特色,展示出人民性、市井园林的形成与演变。这方方面面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独具特色的资源,由于什刹海美丽的环境而吸引来的野鸭之家和晨曦遛鸟更为什刹海增添了一份生态文明的曙光。只有新中国宣告成立并建都北京,什刹海才由此获得新生;只有改革开放,才推进了什刹海的保护、建设与发展。随着北京建设发展的脚步,国家的复兴,什刹海将更加美丽,必将随着新时代走向世界、享誉世界。

三、温故知新,展望21世纪初什刹海

21世纪初,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什刹海研究会经区委同意于2004年2月召开了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检验了1997年召开的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以来的工作,取得的阶段性积极成果,为21世纪近中期研究、保护与发展做了铺垫。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在为什刹海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更大的挑战。以科学发展观精神要求来检验,还有不少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有待解决,对整体保护北京旧城、保护什刹海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研究还不够,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具体表现在:(1)对什刹海景区独具特色的紧傍什刹海东岸北京旧城中轴线及其起点部位的钟鼓楼、万宁桥、京杭运河北端点码头积水潭港及其演变为六海水系与环京城水系(简称一轴线两水系)等独特资源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某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层还没有深刻认识、深入研究,以联合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同心同德,更广泛更深入地弘扬其价值与影响力。(2)对什刹海地区的性质、功能、发展目标、规划范围以及管理体制尚需深入研究,提出与时俱进的方案。(3)什刹海人文荟萃,文化资源醇厚多彩,什刹海文化特征与孕育的什刹海精神,尚需深入挖掘、提炼、概括和弘扬。(4)什刹海自然环境优越,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民性和市井园林之美,尚需不断优化、净化和与时俱进;(5)疏散居住人口,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精神文明素质,构建有什刹海文化特色的宜居宜游的绿色家园尚需付出更艰巨的努力,等等。总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问题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能逐步解决,从而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就此,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和可能,对21世纪近期发展前景作了比较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西城区做出的以“发展创新、富民强区为主题,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决策提出了既原则又具体的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保护历史名城的认识

2004年2月,在什刹海研究会主办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保护、传承、发展什刹海文化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既原则又具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特色,其中谢辰生先生“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民族之瑰宝”的讲话得到与会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一致赞成。谢老严肃地批评了对保护历史名城、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错误认识,即把保护文物、保护环境错误地认为是思想保守。他郑重提出必须把“保守”与保护区别开来,为保护正名。党中央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创新精神,进一步告诉我们保护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发展也是政绩。他强调指出,当前提高领导和群众对保护民族之瑰宝北京旧城、整体保护什刹海的认识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保护名城、保护环境取得的成绩就是新时代领导者的历史责任。这一论述影响广泛而深远,启发什刹海研究会这一群体对14年来工作进行回顾、检验,展望了21世纪发展的未来。

(二)研究编制保护一轴线两水系总体保护规划(简称保护规划)一轴线,指从元大都中轴线北端起南伸的北京旧城中轴线;两水系,一是从京杭运河北段通惠河中的积水潭港演变成的六海水系与部分河道,二是从积水潭(西海)出海入北护城河(原坝河),西上至颐和园,东下有计划地修复至通州的旧河道,经已通航的城南水系与玉渊潭至颐和园,形成以积水潭为中心港的新环京城水系。期望将一轴线两水系保护规划作为首都大事列入重大科研项目,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增强研究力量,编制治理保护利用规划,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注意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元以来历代治水的伟大业绩,长民族志气,凝民族力量,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什刹海研究会建议西城区在一轴线两水系的保护规划中首先要依据2003年2月召开的北京市文物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文奥运”规划中关于两线(中轴线、朝阜路沿线)和五区(什刹海景区等)的相关规划精神,与东城区、市政府、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合作,将北京旧城中轴线北端保护好、修缮好、管理好,将六海水质保护好,将后三海通航出海入河(护城河)水道改造修缮好,将有关京杭运河终点码头的标志物保护好,同时准备参与在首都北京统一领导下的一轴线两水系统筹规划,在申报“世遗”工作中做出应有贡献。

(三)抓紧以点带面推进景区与社区统筹规划建设工作

什刹海前海的金丝套地区和烟袋斜街是什刹海景区(社区)中最具代表性的街巷,建议作为保护开发的重点街区和保护发展的试点,发展前海文化产业,带动西海的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后海乃至什刹海的全面发展。

什刹海景区(社区)的历史资源要素,是千百年演变形成的,社会公众认同的,要实事求是地统筹编制较长期跨行政区的社区(景区)规划,分期分批实现,既要抓紧,又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与景区风貌而急于求成,应在保护环境、保护文化中实现社区、景区统筹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创新,延扩保护范围,改革管理体制

保护、整治、开发与管理的建设方针,是什刹海研究会继承坚持的工作方针。历经二十余年,什刹海研究会对其内涵的理解日益深化,依据工作方针所提方方面面建议、方案多见于《什刹海规划研究》、《什刹海志》和《什刹海研究》,其中心是根据什刹海地区资源构成要素研究其特色,扩大其范围,提高对其性质与功能的认识,提出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以利保护、传承与发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仍需发扬敢为人先的改革与发展创新精神,根据资源构成要素在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基础上再延扩什刹海文化社区(景区、保护区)范围,初步建议扩至《什刹海志》记述范围四百余公顷。与此同时,研究社区管理体制,改变规划与计划脱节现象。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和经济、文化、社区、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协调配套进行,发挥监督作用,互补共赢,否则改革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自1992年什刹海总体规划实施起的十余年间,什刹海研究会不断提出跨东、西两行政区界含北护城河西城段在内的什刹海社区(景区、保护区)范围和建立什刹海特区的建议仍有研究价值。

(五)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中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华民族文化是继秦汉、隋唐之后,元建大都以来多民族文化大交流、大碰撞,以北京为中心,以儒、道、佛文化为主,历经元明清融合诸多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历史悠久、内涵醇厚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新中国定都北京,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了社会主义因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什刹海地区的主流文化展示出爱中华保家卫国、忠心为国;讲诚信童叟无欺,追求安定;爱和平讲和谐,海纳百川;守礼仪尊老爱幼,包容厚德;珍视历史尊重历史,学伟人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西城区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结合什刹海地区的实际,弘扬了这种精神,推广大翔凤小学“知海、爱海、建海、护海”的经验,坚持开展爱家乡(什刹海)、爱首都、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郭守敬爱科学、不断创新精神等系列活动,取得了积极效果。继而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西城区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发展创新、富民强区”为主题,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发展战略,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兴区的高度,成为优区、强区的精神推动力。据此,什刹海研究会形成了以民为本、民利为先的工作思路,提出净化优化百姓生存、生活与工作的大环境,改善百姓居住的小环境和游人的旅游环境和条件,加强交通、市政等多项惠民工程建设,首先促进软件与硬件建设同时并举;景区、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加强文化建设等建议,为推进什刹海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六)建立资源信息库,为研究什刹海服务

什刹海地区形成、发展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代什刹海人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彩的文化与自然遗产,需要后来人挖掘、论证、保护、传承、弘扬与发展,取得的一切成果和信息应搜集整理存于信息库,供政府及有关方面以及有志研究什刹海者参考,发挥其作用而形成研究什刹海的基地。初步选址意见建议腾退、修缮什刹海寺,整治其周边环境,建成信息库。

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位的,尤以人才资源为最,要充分注意借鉴、发挥古哲先贤创造的业绩与影响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搜集当今各界专家学者与群众的建议和新的研究成果及信息,继而发扬光大,发挥保护资源、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品位、引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与时俱进的作用,使什刹海资源信息库形成西城区乃至社会各界研究什刹海的中心。资源信息库属公共事业单位,拒绝商业化,应依照政策和有关规定提供优质服务。

1983年西城区从对什刹海风景区的整治规划建设开始,借助什刹海整治指挥部的经验,于1990年组建了什刹海研究会。其研究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延续着一条红线——在中央书记处的“指示”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和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指导下进行研究。2003年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先后召开,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什刹海研究会这个社会学术群体的研究工作开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迈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起点,开启了按照西城区2004年提出的战略构想,根据什刹海地域的实际,及时明确了以人为本、民利为先,提高认识,依法保护,统筹景区与社区规划,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海域大环境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生产小环境的研究思路,总之什刹海研究会始终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以及党中央对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决策和要求,结合什刹海实际开展研究工作,这是什刹海研究会延续遵循的总体指导方针。

什刹海研究会成立以来,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积极成果。其中,有回顾、有展望,有成绩、有问题,有经验、有教训,供后来人了解、研究什刹海借鉴参考。今后什刹海保护发展的路还很长,还很艰难,希望研究工作中形成的总体指导方针能延续发挥积极作用,使什刹海的研究工作在建设著名古都北京和中国特色大都市进程中做出新贡献。

回顾什刹海研究会14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精神指导下,其诞生与成长的过程可概括为:孕育于军民共建的大规模什刹海整治活动之中,诞生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90年代,成长于编制、实施什刹海规划与编纂《什刹海志》的活动里,学习并活跃于专家学者、基层群众与政府之间,服务于西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之中,历经十四年,孜孜以求,未敢懈怠。

同类推荐
  •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描摹着北京这座迷人城市值得缅怀和追忆的名人与往事。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死神之青龙

    死神之青龙

    上官云飞穿越了,穿越到了他最喜欢的动漫死神里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想要活下去只有变强(本人第一写,文笔不好,若是觉的不好看,请点×)
  • 重生:锦绣官途

    重生:锦绣官途

    秦府的二少爷秦峥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是当家夫人宫氏对他却是疼爱无比,从未有过一句斥责。秦府的大少爷秦峰虽是夫人亲生的,待遇却是比不上秦峥,不想秦峥竟莫名的惨死。是该死?是阴谋?且看重生后的秦峥怎样活出个七彩的人生?
  • 总编大人请宠爱我

    总编大人请宠爱我

    小写手丁小嘉,二十有六,未婚,有点二,偏偏摊上大总编杜春风。本想悠闲自得的拿个白领工资,无拘无束的写写小说,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海滨城市。没想到空降的主编大人像一只挥着鞭子的狼人,将鞭子尽情的甩在她这头“牛”上,工作找她茬,生活也不让她好过。俗话说,与爹斗与娘斗不与boss斗。没错,这就是一部小虾米打倒资本主义的血泪史,大狼人杜春风磨刀霍霍向猪羊,她奋起反抗,正面交锋,可惜节节败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怎奈白兔天生短加上后天愚钝,狼人身姿矫健,智商略高,小写手丁小嘉唯有缴械投降。什么?你说缴械?别搞了,缴衣都可以缴械算什么?问:三十六计,哪计可以战胜大Boss?答:将其睡之。睡就睡咯,谁怕谁噜!
  • 武侠纪实

    武侠纪实

    是想领略古时大好河山、还是行侠仗义笑傲江湖、或是一统江湖指点江山。这里不止满足你的武侠梦还可以满足你环游世界的梦想。武侠纪实帮你完成。
  • 天宸录

    天宸录

    付出了这么多,原来,只有我爱你,而你,爱的却是你得不到的人。但是,我从不后悔爱上你,纵使我们无法相守。转身,安梓宸离开了他的世界,回首,冷逸天方知早已爱上他。究竟,在这场爱的战役中,是谁,输了?再次相遇,已是两年后……“这辈子,你只能属于我。”冷逸天霸道的对安梓宸宣誓着自己的主权。安梓宸淡然一笑。冷逸天:“要追回他,也许不会容易?但是不管有多难,我都要把他带回到我的身边倾尽我的爱宠着他,爱着他。”
  • 元曲三百首(中)

    元曲三百首(中)

    这套鉴赏辞典的最大特色在于,编写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专家。初一看,其中有些知名专家的学术重量似乎与“鉴赏”一词的轻松格调不太相称,但事实证明,只有彻悟才能轻松,只有轻松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和艺术。辞典中所选古代作者和作品,都十分精当。每篇鉴赏文字,融合古代意韵和现代视角,不空不繁,不涩不滥,对当代读者有不小的帮助。
  •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人生处处皆博弈。在生活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业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历史上不乏运用博弈思维的策略高手。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年代造就了大批策略家,他们或者以谋士的面孔或者以军队统帅的面孔出现,如苏秦、张仪、孙子、孙膑等。他们以成功的策略行为留存于史,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争,使诸葛亮及其他谋士脱颖而出。
  • 我们的校园青春

    我们的校园青春

    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不一样,有的是美好的,有的是平淡的,书中的主角,他的青春期丰富多彩,快来看一看吧
  • 黧魅

    黧魅

    司徒碧黧感觉快要被逼疯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仿佛一切都改变了有个傻瓜莫名其妙的问她是否是他的女朋友那些对她好的人都是带着欺骗在她身边的她的到底是经历过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有人跟她说.....你相信世界上有一个与你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存在吗?她能和你谈话,能控制你的动作,一直无声无息的陪伴在你的身边......
  • 妃常厉害:惹上妖孽相公

    妃常厉害:惹上妖孽相公

    [全文免费已完结,请放心阅读。]她是冷静沉着的吏部尚书的掌上明珠,她更是那个“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武林盟主,当放荡不羁,长相惊为天人的他遇上“她”,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敬请大家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