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6800000031

第31章 元帝败家

——司马光评汉元帝信谗杀萧望之(臣光曰35)汉元帝既无文治,又无武功,司马光缘何如此“器重”他,在《通鉴》卷28、29里面,连写了五篇“臣光曰”(第34、35、36、37、38)来加以评论?汉武帝也不过五篇,其中一篇还是专写李广,实质才四篇。

我的理解是,汉元帝一朝,是大汉的分水岭。元帝在位时间虽不长,从公元前48年继位,至公元前33年,前后十五年,却将大汉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宣帝当年对儿子的预言不幸成了事实。司马光大概是想通过他的评论,将这个历史的节骨眼,指示给我们看。此便是“臣光曰”的大好处。

当皇帝当领导而没有一定的手段,实在不是好事。武帝讨厌刘据,幸而刘据没当上皇帝,否则大汉会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看看同样好儒仁弱的元帝,就足以惊心。

要说武帝也宠外戚,也任亲信,但他有手段控制得了局面,一有过举他就杀。宣帝也用外戚,许氏是他元配的外戚,史氏是他外祖父家的外戚,均得到重用。但宣帝的杀伐也干净利落。然宣帝比武帝多了一条,那就是信用阉人,这就坏事了。

不是宣帝坏事,而是元帝坏事了。因为元帝根本不及武帝、宣帝之一毛,他见到宦官作非,弄权杀顾命大臣萧望之,毫无办法,只懂得哭。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是妇人的伎俩,作为皇帝而近妇人之举,岂能不坏事。

元帝26岁继位,什么都不懂,书算是读死了,竟将朝政大权交给宦官弘恭和石显,大事小事全由他们说了算,贵幸倾朝。而弘恭、石显二人又与外戚、车骑将军史高,搅在一起,沆瀣一气,互为声援,一致对抗前将军萧望之、光禄大夫周堪等人。由此引发外臣与宦官的第一波争斗。

萧望之、周堪不满宦官专权,提出改革“中书”机构。“中书”最早由秦所置,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首长称中书令、中书仆射,在宫廷里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传宣诏命,地位非常重要,一般由皇帝亲信的太监担任。弘恭于宣帝时为中书仆射,石显为中书令。元帝觉得他俩久典机要,明习文法,索性放手让他们管事。于是宦官大权云集,这一步演变非常之关键,以至尾大不掉。

萧望之、周堪认为,中书是施政之根本,国家枢机之所在,古训又有“君子不近刑人”之义。因此,提出罢中书宦官,遴选有声望有才能的士子居任。然而元帝却不想就机构方面做太大的变动,所以久议不决。

萧望之、周堪看看罢宦官不成,又出一招,想先卸去宦官的帮手——外戚。结果让弘恭、石显找到反扑的借口。

初元二年(前47),元帝继位的第二年,弘恭、石显指使手下人告发萧望之等人密谋罢黜史高,疏退外戚许氏、史氏。元帝却将此事交给弘恭查办。萧望之对弘恭说,外戚在位多奢淫,疏退许、史,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什么邪谋。弘恭、石显却上奏元帝: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互为朋党,谮诉大臣,毁离亲戚,目的就是为了专权。于是建议将他们“召致廷尉”。

元帝真是蠢到家了,疏广、疏受是怎么当老师的,教出的学生竟然连“召致廷尉”是什么意思都不懂,也不问问,就准奏了。过了几天,元帝要召见周堪、刘更生,却找不着人,才知道“召致廷尉”就是逮捕下狱。于是要弘恭、石显立马放人,让他们即刻回来办公。

这时史高出场了,他对元帝如是说:陛下刚即位,还没有什么政绩,在公众心目中也未树立起伟大的形象,如果就这样放了他们仨,不是向天下人显扬自己的过失么;不如就此免职,省得百姓议论。结果通通免官。

元帝这时还有点脑子,他先用了缓兵之计,紧接着就赐萧望之为关内侯,不久复征周堪、刘更生为中郎,并有意任萧望之为丞相。宦官们又坐不住了,第二波争斗随即展开。

不服气的刘更生让他的亲戚上书,要求元帝罢退恭、显二人,进用萧望之。弘恭、石显又将刘更生逮捕下狱,免为庶人。萧望之的儿子上书替父亲“召致廷尉”一事呼冤,弘恭、石显反诬萧望之教子上书,有失大臣之体,准备再次逮捕。

萧望之想想,都一大把胡子了,还得第二次面对狱吏,不如给自己留点尊严吧。于是饮鸩自杀。噩耗传来,元帝正准备吃中饭,哭哭啼啼得连饭都吃不下。终元帝一生,每年都派使者去祠祭萧望之。而元帝如何处理害人性命的弘恭、石显呢?只是让他们在阶下磕几个响头了事。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35篇,批元帝“易欺而难悟”,被人玩于股掌之上却还“谢谢呵”,连中等之智商都没有。司马光说,元帝本来知道,凭萧望之的刚烈脾气,怕是不肯再接受耻辱,但弘恭、石显保证不会自杀,结果还是自杀了。自此弘恭、石显的诈谋已败露,即使是中智之主,也会加以严厉惩处。元帝则不然,虽涕泣不食以伤悼萧望之,但对弘恭、石显却没有惩罚的意思,遂使他们越发无忌惮。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萧望之自杀当年,弘恭就病死了,肆无忌惮的只有石显一人。当初他还没那么胆大,为测试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度,石显耍了一个计谋。

石显奉命出宫办事,故意说担心回来太晚,宫门关闭,没有特批进不来。元帝给了他这个权利。当天晚上,石显称诏成功打开宫门。不久,有人告发“石显专命,矫诏开宫”。元帝还自以为是地拿奏章给石显看。石显知道元帝中计,却假意流着眼泪说,陛下信任小臣,让我处理政事,可是朝臣们眼皮子浅,都想陷害我,类似的事情远不止一次二次了,希望陛下明辨是非。元帝为显示他的真心,大大地奖赏了石显。于是石显的放肆,便没人能节制得了。

我认为,元帝之所以弄成这个样子,连起码的“召致廷尉”都不懂,他的老师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南宋陈普写有一诗,咏萧望之,“石显深持两世枢,尚书何苦恋中书。九原若遇韩延寿,祇共咨嗟叹两疏”。他是抱怨萧望之不能如“两疏”的全身而退。这“两疏”便是元帝的老师疏广、疏受叔侄二人。

太傅疏广精通《春秋》、少傅疏受精通《论语》、《孝经》。他们轮番教授七岁的元帝,一直教到十二岁。一边教书,一边还教训元帝,做了国君以后要以民为贵,省徭薄赋,缓刑宽政。元帝原本仁弱,有霸气也霸不到哪去,再这么耳提面命,越发无主见起来。

司马光批贡禹有这么一句话:“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批“两疏”的教授不得法。孔子是因人设教,在这点上疏广、疏受差得远了。史上盛称疏广、疏受功成身退,不恋权势,回家养老后又不为子孙置产业,皇帝赏他的钱,日日拿来请客喝酒。为人是值得称道,为师就极不称职。

而元帝一朝,还有一个重要之极的节骨眼——外戚,这也是西汉挥之不去的痼疾。元帝时,宦官风光得很,外戚似乎没什么声息,只帮帮腔。但元帝立王政君为后,结果王氏掀起的声浪比宦者还大。

我总是觉得,历史是历史的产物,后之历史必是前之历史之延伸,有所鉴借,亦有所总结地延伸。而延伸的结果有好有坏,有时前进有时也倒退,并不都如西方工具论所说的,都是一路演向文明。元帝的父亲宣帝立王倢伃为皇后,便是鉴借后宫争斗的结果。

宣帝本来不宠王倢伃,本想立宠妃、淮南宪王的母亲张倢伃,但担心霍显谋害太子的故伎重演,遂打消了这个念头。公元前64年,宣帝立没有生育子女的王倢伃为后,史称邛成皇后,命她养育太子刘奭。

王政君与王皇后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同姓而矣。甘露二年(前51),刘奭的宠姬司马良娣病死,太子很伤心。宣帝让王皇后去寻一个合适的人,以替补太子心里多出来的爱情窟窿。于是王政君就来到太子身边。当初王皇后中意王政君,或是看在同姓的份上吧,打个帮手,后宫那么杂。可是这一帮,将大汉给扳倒了。

王政君当年就生下一个儿子,即后来的汉成帝。元帝临终顾命王政君的兄长王商,职位是大司马大将军,王氏自此得势。王莽便是王政君的侄儿。

附:臣光曰35: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悟也。夫恭、显之谮诉望之,其邪说诡计,诚有所不能辨也。至于始疑望之不肯就狱,恭、显以为必无忧,已而果自杀,则恭、显之欺亦明矣。在中智之君,孰不感动奋发,以厎邪臣之罚。孝元则不然,虽涕泣不食以伤望之,而终不能诛恭、显,纔得其免冠谢而已。如此,则奸臣安所惩乎。是使恭、显得肆其邪心,而无复忌禅者也。(《通鉴》卷28)

同类推荐
  • 大明老司机

    大明老司机

    有人说岳璋是宠臣,岳璋笑了笑;皇上没事儿还得找我寻点儿信念呢。有人说岳璋是巨商,岳璋呸了声;你见过左右朝堂的商人?那叫银行家!有人说岳璋是权逆,岳璋呵了呵;你们将来的皇上都是我在偷偷养着呢!我是皇上的精神支柱,我手握大明的经济命脉,我是太子的义父。以及,我是将大明带上无敌战车的老!司!机!qq群:485820794欢迎登上老司机的火车污污污
  • 消失的燕京

    消失的燕京

    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 乱世三国之我为刘禅

    乱世三国之我为刘禅

    一个现代大学生,一次意外,穿越到三国,成为了刘禅。从此以刘禅的名义生活下去,在那个谋臣遍地,猛将如雨的年代,谱写自己的传奇!《我为刘禅“书友交流群一创立,欢迎书友们一起交流!!!群号162094497
  • 上古蜀王

    上古蜀王

    不要嘲笑我们的幼稚,或许我们仍然能够称王;也不要嘲笑我们的玩世不恭,或许我们依旧能达到最高峰;这是我们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天下,创造属于我们的世界,这才是我们的标志,当你仰望我们的成功之时,别忘了,最初的自己。一个生来愚钝无知的大族之子;一个天生聪慧流放他乡的流浪人;一个天生神力武艺超群的大山之人。他们会怎样拯救自我,怎样拨弄天下,怎样创造历史,敢问世间谁主沉浮!?
  • 我跟三国抢天下

    我跟三国抢天下

    朦胧的誓言: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彼此陪伴,穿越了三国,征战是唯一的火焰,我们一起点燃,我们长发披肩,冷冷的旷野荒芜人烟,有兄弟,还有烈酒,就能取暖,还记得二十年前,那两个懵懂的少年穿上了铠甲,挺起了双肩,盼望三国梦想能实现,多少当年的三国英雄。二十年后早已不见,而我们但还为此一战,因为三国还在继续,就算已雄踞西凉,彼此却坚信总有一天会像神话一样活到2016,就在这二十年前,这世界悄悄的改变,穿越了三国,苍老的容颜,命运就此断念。
热门推荐
  • 彪悍宠妃:残王快到碗里来

    彪悍宠妃:残王快到碗里来

    穿越成傻女,被赐婚给了双腿瘫痪的残王。尼玛,这是雪上加霜,还是天作之合。然而,傻女不傻不好惹,残王不残不简单。大婚当天,傻女一鸣惊人。她有多嚣张?送他的小妾去青楼,丢他的侧妃进茅坑,骂晕贵妃,脱光王爷衣服让他当众裸奔,威胁皇上,宫里王府横着走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星乱星河

    七星乱星河

    睿兔,媚狐,雷豹,力虎,冷蛇,水猴,隐猫。七个让整个银河震荡的名字,每一个都在通缉悬赏榜单的最前列,睿兔更是自联邦成立以来的第一个SS级罪犯。讨厌他们的将他们称为七煞,是整个银河联邦的祸害,他们的存在危害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喜欢他们的则是将他们称为七星,是上天派给银河联邦的福星,是来净化这个社会的黑暗的,那些讨厌他们的人一定是心里有鬼。而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不管是被称为七煞还是七星,他们只是默默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走着自那封神秘的邀请信后就认定要走的路。
  • 星空雷神

    星空雷神

    “谁若敢动她分毫,我灭他满门,雷炼其九族灵魂”开学第一天就被人欺负,不甘示弱的陈锋毅然选择了修炼一途,一步步踏入世界的巅峰。
  • 那天堂

    那天堂

    我的白光只为一人而亮她的名字叫安书我的红光只为一人而燃她的名字叫做林夕我的生命只为一人而存在她的名字叫。。。
  • 烈火异魂

    烈火异魂

    冷酷,自大,傲世无双,这是她!温和,腹黑,美貌无敌,这是他!一场棋局,以命为赌,只为赢尽天下!待事了,却落个相离的结局。她是他的眼中刺,他是她的夺命人。有人问:为何?只因,她不是女主,他也不是男主......【简介是骗你的,内容是不告诉你的。想知道是啥?OK!一看就行!】
  • 炮台东外

    炮台东外

    感谢您的关注,可先读*号章节,再通读全书。
  • 散发正能量

    散发正能量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时代的浮躁心态让我们对迎面而来的生活满怀恐惧,不做愤青,来做一个积极的人,散发正能量。
  • 弑苍龙

    弑苍龙

    (练手)帝国爆发内战,赤州城被重重包围,一个曾经极为耀眼,但修为突然的少年,却在此前刚刚踏入该城,故事从此开始……
  • 雪球专刊第043期:赚钱必须要懂的事儿

    雪球专刊第043期:赚钱必须要懂的事儿

    外科博士郭一刀:拟入市前期金额10w,2年内可增至50w(上述金额可长期不动)。家庭成员工作固定,收入稳中有升,无购房压力,有医疗保障,2年内无大笔支出规划,可应对小规模突发事件(地震塌楼之类的伤不起)。平时不具备盯盘琢磨财报等的时间和精力,心态较平和,对财务不敏感。拟中长线投入,2—3年不操作,5年8年的长期持有(哪怕被套)都可以,既往有过其他领域多次投入需5年以上才能回本回报的投资经历。预期目标:比定存强就行,跑赢余额宝之类的足矣。不求发家致富,但求稳定保值。
  • 从小到大我是我

    从小到大我是我

    一个留守的女孩,一样昂首阔步的走过她多彩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