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6800000030

第30章 好人也是“坏人”

——司马光评贡禹谏汉元帝节俭(臣光曰34)

民间有一句俗话“官下两个口”,一口管自己,一口管别人。其实这是在说官员的基本素养,才行得兼济。管不住自己和管不住别人一样,对于官员来说,都是一种失败。后人有“迂腐”一说,指得就是以文士出身的官员们,自律有余,却办事不力,俨然坏人了。汉元帝时期的贡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贡禹(前124—前43),字少翁,通晓儒家经学。《通鉴》的说法是“明经洁行”,有学问有品行。班固作《汉书》,将他和王吉,与高士薛方等人同列《汉书》卷七十二,显然是当逸民看待。

王吉字王阳,贡禹的好朋友。班固说“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白寿彝解释为:“这是说他俩取舍相同。”我支持这个看法。神爵元年(前61),王吉上疏汉宣帝,言节奢示俭。后来贡禹出仕汉元帝,谈得最多的,也就是这方面的问题。

初元元年(前48),汉元帝获知王吉、贡禹二人的名声,便征来用。不料王吉走到半道就死了,元帝便委贡禹以谏大夫一职。贡禹是儒者,元帝亦好儒,脾性对在了一起,于是“上数虚己问以政”。贡禹也不客气,大谈节俭的重要性。什么乘舆、服御、器物,该减省多少,宫女该减裁多少,厩马该减掉多少之类。元帝说有理有理,即刻按他的意思去办。

按理说,贡禹劝元帝要严禁公车私用,严格执行“四菜一汤”,这本是件好事啊。骄奢淫逸,亦足以亡国。君看西晋初年,那是奢侈得眼圈都红了,所以乱了。而司马光本人也经常劝宋神宗要厉行节俭,要开源赚钱,更要节流省钱。可是,司马光在“臣光曰”第34篇中,却将贡禹骂得狗血喷头,原因何在呢?

汉元帝好儒好得相当仁弱,换言之,就是懦弱,没手段,做事优柔寡断,没主见,以至后来出现佞臣弄权的局面。这是元帝一朝的主要毛病,也是大毛病。西汉由盛而衰败,成、哀之际,外戚与宦官,轮番作贱,均是元帝控制不了局面的遗患,元帝的这个软包脾气得负全责。

可是贡禹放着这个急务不去谈,却去大谈元帝感兴趣的、本已做得很好的、不用别人提醒也能够做到的“恭谨节俭”问题。相当地跑题了,所以纵然贡禹后来进言也多,但多不切实际,于世道习俗无补。

所以司马光认为,给领导出谋划策,必要从最棘手的问题入手,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这才是“忠臣事主”的本份,也是本事。所谓“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而给领导提意见,则当指出其做得不对的地方,或者有缺失的地方,这样才所有裨益。可是贡禹没有这样做,实有负元帝的期许。于是司马光痛批说:如果贡禹之智不足以了解时局,他就不配称一个贤者;如果贡禹懂得急务之所在却闭口不说,那贡禹就是罪大恶极。

话很重,但有理。元帝践位之初,是想有所作为的,不然不会数次找贡禹征求意见,然贡禹没有给元帝这样的机会。贡禹之所以闭口不谈,正如司马光所说,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不敢触及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只好捡拾鸡毛蒜皮来充数;二是其智不足以了解时局。

关于这二点,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应是后者。也就是说,贡禹之智,不足以支持他看透未来的局势。元帝刚践位,他的大权要旁落,只是初现端倪,非上上之智者,确是不易晓得。自知本难,何况知人知世。而据史料,贡禹也仅有自知。

元帝提拔贡禹为光禄大夫不久,他本人即提出辞职,说自己年已八十一岁,血气衰竭,耳不聪,目不明,难以任职,是个“素餐尸禄餐朝之臣”,要求退休还乡。元帝不同意。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六月,贡禹被提升为御史大夫,位居三公。班固评他说:“春秋列国卿大夫及至汉兴将相名臣,怀禄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是故清节之士于是为贵,然大率多能自治而不能治人。”这个评价相当中肯,点了这类人的死穴,而不单单是贡禹。

我想起孔子评点孟公绰的话。孟公绰是鲁国的大夫,很清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孔子说他做大夫手下的家臣可以,却不可以亲自出来做大夫,因为胜任不了。元帝缺知人之明。

司马光评贡禹,大概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身为官员,仅是一个好人,不但不够,且还有机会沦为“坏人”,因为好人同样也会坏事。好人要好得有能力,其智足以办事惩奸,于社稷苍生有益,这才称得上贤者。

附:臣光曰34: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言之,何哉?使禹之智不足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通鉴》卷28)

同类推荐
  • 牧宋

    牧宋

    牧马者,蓄天下之良驹也!牧人者,驭天下之黎庶也!牧国者,统天下之万邦也!重生成九纹龙史进,不上梁山同样结交好汉,养马强兵强国,要力挽狂澜、驱逐外虏!有真实的历史,也有水浒的戏说;有兄弟间肝胆相照的热血豪情,也有与奸臣斗智斗勇的波谲云诡。
  • 清帝之光绪

    清帝之光绪

    他,来自二十一世纪,却在无意之中穿越到了大清后期;他,本是一名登山运动员,却误打误撞的成了一代清帝;“我为清帝,大清必兴!”他,站在权利顶峰放声疾呼。立宪政,设议院,造火器,制轮船。他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突破一层层的束缚,奋力扭转着中华百年的屈辱。
  • 圣地烽烟

    圣地烽烟

    他是一个异族人,他有一双灵巧的双手,能用树枝作画,也能给女人看手相,但却不会写字。他有一颗柔软的心,时常被美色所诱惑,但双手却沾满了鲜血。他背负着历史的骂名,为了爱人,和兄弟,将圣地亚哥推入无底深渊,他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重建另一个乌托邦。
  • 回到大唐

    回到大唐

    我原本是21世纪北大的高级教授,在机缘巧合下穿越到贞观元年,改变李承乾、大唐、华夏的命运......
  • 鸟瞰沉浮

    鸟瞰沉浮

    一个杀手的穿越历程,一群显现世态的众生相,一腔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一段波澜壮阔的架空历史,一切尽在《鸟瞰沉浮》……
热门推荐
  • 心中的沙漠

    心中的沙漠

    你要离开这里,你将到哪个远方去,不再有这里的苦恼,没有了这一切,你的逃离就没有了意义,你也不用再挣扎,再挖掘再找寻,因为一切都不存在了,你就不会再找到你自己。就像那片沙漠,一旦离开,它便消失,像从未存在过。
  • 大叔么么哒

    大叔么么哒

    “把裤子脱了!”她忍不住说道。“为什么要脱衣服?”他饶有兴趣看着她。“不脱衣服,我怎么……”她晃了晃手上药瓶,“上药?”“哦,那你自己来。”他躺在床上等待着她的主动。“……”嘶的一声衣服破了!他一脸戏谑望着她:“没想到,你这么迫不及待。”不是这样的,她还没回过神,一转身便被压在身下!
  • 始夏南园思旧里

    始夏南园思旧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诚实守信(中华美德)

    诚实守信(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诚实守信》为“中华美德”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诚实守信”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而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做诚实守信的青年人。
  • 龙血战帝

    龙血战帝

    昔日兄弟,今世仇敌,一代邪神被迫转世千百次,重修有情道,凌武天下尊,誓要杀回九重天,揭穿那张丑恶面孔!
  • 枭于宇宙

    枭于宇宙

    鄙人初三狗,文笔各种渣,纯粹闲的无聊把自己的一篇渣作发上来,各位大神体谅体谅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恶魔推销员

    恶魔推销员

    “世俗世界的人都说恶魔是吃人的,这样一个错误的说法却笼罩了世俗世界几千年,不管是谁造的谣,我们都一定要打破这个谣言,让他们知道,恶魔从来不吃人,他们只会帮人,帮助弱小的人类实现他们不可能完成的愿望。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恶魔推销员的职责!”——《恶魔推销员宣言》**********************第一卷写的不是很好,包袱的距离太大了,前面写的莫名其妙,不过最后的结局才是第一卷的重点,这个类似一个探案过程。第二卷则精彩多了,基本上从头打到尾,因为本人水平有限,假如不满意请谅解!QQ群:24581677【恶魔的召唤】PS:凡是想堕落的都可以进来,但是进来了就不要后悔!
  • 圣剑魔使

    圣剑魔使

    我只是一个简单的高中生,平庸、普通,学习虽然上等,但是家境~~诶,就我一人,所以我的生活好似只有两件事情,就是打工、学习,或许我这辈子就这样。但在圣诞节的那天,我的一切都改变,为什么?因为我死了~~~(详情不告诉你们,哈哈)
  • 丧尸天下

    丧尸天下

    大家好,你们看了我的书,不好看请向我投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