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6200000013

第13章 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

第一节 重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

据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解析,目前国际金融中心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行政总部集聚型的金融中心,例如北京,聚集了大量国际国内各类金融机构的总部;第二类是要素市场集聚型金融中心,如上海,聚集了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各类国家级的要素市场;第三类是结算型金融中心,例如1年有1万多亿美元金融结算额的新加坡;第四类是综合类金融中心,如香港。结算型金融中心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市场服务取得中心地位。因此,根据重庆的区位优势以及金融与实体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景,重庆金融中心的定位是发展结算类国际金融中心,即在银、证、保等主流金融业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区域性要素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在体现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的同时,构成重庆的结算型金融中心。

一、重庆建设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意义

现代经济发展进程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均证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金融业的发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金融业的扩张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金融中心作为资金融通中心和资金的统一集聚地,在一国或地区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极大地带动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快速发展。

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重庆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对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金融中心作为区域金融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金融资源集聚点,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乃至整体经济发展导向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化区域金融理论的相关研究,促进区域经济相关理论的发展,更可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命题提供分析案例和证据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重庆地处大陆腹地,和普遍认可的沿海经济、金融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而现有的离岸金融中心无不定位于沿海经济圈,其转口贸易与国际航运非常发达。因此,作为内陆城市的重庆在建设金融中心时,必须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模式。而建设结算型金融中心,使重庆找到了一个区别于京、沪、港的突破口,可以说是为西部地区乃至中国的结算类金融发展,探索了一条实践和理论的新路径。

2.现实意义

重庆作为我国内陆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一直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内河口岸,承东启西的重庆在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重庆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潜力的城市”;2001年《经济日报》公布内地城市竞争力排行榜,重庆被评为“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城市”;2002年联合国评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重庆排位第8,居西部之首;2003年世界银行在对中国西部及沿海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调研后表示,在西部城市中重庆的外资注入比例最高,达到20%,成为投资环境发展最快的城市;2007年美国经济学人杂志称重庆为“中国的芝加哥”。

未来10年,重庆将形成1000平方公里、1200万城市人口的城区规模。重庆经济的快速良性增长与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必然要求有发达的金融体系的支撑与匹配。因此,构建金融中心既是中央政府在新形势下对重庆提出的要求,也是重庆市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这一方面有利于加快重庆金融业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加快金融工具和业务创新,进而提升重庆市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可以实现重庆保税区功能政策上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重庆直辖市对西部及长江上游经济区域的服务功能,有利于发挥重庆区位优势,进一步确立重庆在西部地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的地位,发挥其金融辐射和服务功能,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重庆建设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必要性

1.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它的实现是以经济资源在各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为保障。重庆经济能有如此快速的增长势头是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密切相关的。直辖以来,重庆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其中,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并且下降速度越来越快;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保持稳定中略有升高,近年上升幅度较大并有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攀升,近年略有下降。尽管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实效,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但重庆产业结构相比国内外其他城市仍显不合理,高度化进程相对缓慢,产业技术基础和素质提高力度不够,在全国经济实力、生产效率、产业结构竞争力、企业规模与服务发展以及资源与环境等指标上的排名均靠后。

加快金融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满足社会投资需求,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从金融业的运作来看,金融体系提供了一个使资金或者资本如何最有效流动和使用的职能,同时,这个过程在现代经济中又具有可增值性。金融业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的资源配置上,作为一个高增长、高附加的产业,金融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金融业本身可以成为一个庞大的运作服务体系,为重庆市的发展贡献巨大的产值、利润和税收;另一方面,金融业还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能够带动本区域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尤其是电子商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重庆积极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提升本地区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重庆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直辖以来,重庆通过快速发展已积蕴了深厚的经济实力,使其成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重要增长极和国家中心城市,在整个西部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庆要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保持其地位,并在区域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就必须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上进行战略调整和创新。作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必须具有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辐射功能,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金融辐射功能。重庆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会促进大量金融资产和由此携带的各类生产要素聚集重庆,从而极大地推动重庆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强化重庆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如何,也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应当是重庆加快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必然选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提高自身金融实力的现实需要

重庆金融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金融市场活跃,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进驻最多的西部城市。目前重庆金融业在不断地调整信贷投向,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金融资源的总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我国加入WTO更加速了重庆引进外资、外资金融机构的规模和速度,为重庆金融业拓宽了业务范围、扩展了生存空间,增加了盈利机会,促进了重庆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开放,促进了重庆金融体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从而推进重庆金融业在竞争中发展。

但金融全球化也给重庆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重庆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较弱,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大,尚不具备与发达国家的大型现代金融机构抗衡的能力。重庆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相比不论是在资金、规模,还是金融创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这就迫切要求重庆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乃至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从而促进重庆金融业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挑战。

4.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

要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应首当其冲。建立、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特殊要求和目标相适应的融资机制,以提高区域内总体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便显得十分迫切。这一要求的实现途径便是迅速培育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发挥其推动经济的重要作用。而且,整个西部地区内部的各种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还处于较为松散的初级阶段,要使区域经济发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应该从战略高度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加快培育区域金融中心。

三、重庆建设结算型金融中心的可行性

1.政策优势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相对于其他省份城市而言,具有更高的行政级别,更容易争取到来自中央的支持,独享多重政策优势。胡锦涛总书记“314讲话”提出将重庆构建为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离岸金融的发展则是对其的重要补充。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也是全国第一个“水港+空港”一区双功能保税港区。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设立“两江新区”。2010年2月26日,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内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批复了重庆“两江新区”总体方案,是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对外贸易、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布重庆成为第二批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通过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市内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拓展其人民币服务范围,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提高离岸金融中心的砝码。2011年9月,为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结算中心,重庆下发《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涵盖税收政策优惠、财政支持政策、金融保障、人才支持、服务保障、工商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为重庆发展区域金融中心奠定了政策基础。

2.产业集群优势

2010年以来,重庆资本市场活跃,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成绩显著,包括年度企业上市家数、首募资金数额及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都创造了直辖以来的最高水平。2010年重庆境内上市公司35家,境外上市公司12家。其中,民营企业在境内上市的有11家,境外上市的有8家。截至2010年11月30日,总市值达到3031.33亿元,GDP证券化比率超过40%。2010年有5家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发行上市申报材料,包括重庆银行、川仪自动化、金冠汽车、新世纪游轮和建工集团。另有14家企业进入重庆证监局辅导备案,10余家国企、20余家民营企业启动了改制上市工作。重庆已形成动态管理、分类指导和梯度培育制度,2011年重庆拟上市企业储备库数据显示在库企业有284家。

据重庆“十二五”规划,重庆将建设成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将培育十大万亿级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其中之一就是电子信息产业要赶超长期占据重庆工业“半壁江山”的汽摩产业,成为“十二五”重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IT产业的强势崛起,为建设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创造了先决条件。最先将结算中心放在重庆的是惠普。2011年,惠普(重庆)结算中心在岸离岸账户外汇收支规模接近350亿美元,结算量比上年增长3.5倍。宏碁(重庆)有限公司2010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金1.5亿元,其经营范围中的一项就是“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和资金结算”。2011年,伟仕电脑、佳杰科技与重庆签署协议,两家企业将投资1.2亿美元建重庆营销结算中心。该结算中心成立后,首年度营业收入可达60亿元,资金结算量可达80亿元。

3.金融创新优势

重庆金融创新较丰富,投资者投融资渠道较广。2009年以来,重庆的新兴金融机构呈爆发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已批准的有80多家,加上申报待批的总计超过100家;担保公司已有126家,注册资本金已达120亿元,可担保额度接近1000亿。昆仑金融租赁公司已获银监会批准,注册资本达60亿元,将形成600多亿元融资服务能力。此外,重庆还在积极争取国家外管局批准开展QFLP试点,吸引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今年重庆除继续扩大信贷规模,保持20%左右的较高增速外,还加大了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4.区位优势

重庆处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连接东西,沟通南北,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无可替代。直辖14年来,其快速发展势头得到了国内外的肯定。到2011年重庆已成为西部地区唯一拥有航空、水路、公路、铁路的全方位综合交通网的特大型城市。在中国,像重庆一样虽身处内陆腹地,却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特大城市,只有重庆一个,这决定了重庆在中长期都将是我国西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拥有广阔的内陆辐射空间也使重庆在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上不用担心需求问题。至于重庆的竞争者——同为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由于没有直辖市的政策优势以及长江近700公里的黄金水道而在这一轮比赛中具有先天的弱势。

5.信息处理优势

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它需要在高端产业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出自身高附加值的功能。建设金融结算中心,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很高。恰恰在这一方面,重庆具有优势。重庆已开通12条155兆带宽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相当于12条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全国仅北京、上海、广州有此规模,重庆已成为我国第四个国际信息端口局。

第二节 建设模式

一、现有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模式

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国或地区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该国或地区金融体系发展的产物。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金融体系的形成基于两种途径:一是需求反应(Demand-Fol-lowing);二是供给引导(Supply-Leading)。相对应,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也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自然形成模式和国家建设模式。

1.自然形成模式

需求反应是指金融体系的产生、变化、发展取决于经济之发展,经济增长产生了对金融业的需求,于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进行相应的扩张和拓展,制度层面的金融决策与法规随之发生变化。其基本逻辑为:

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制度变化

依据上述途径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可界定为自然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又称为自然形成模式,如纽约、伦敦、香港等。以伦敦为例,其形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经济发展所导致的金融供给变化的结果。17世纪末18世纪初,伦敦是英国的国际贸易中心,英国进口商品的80%与出口商品的70%都是经过伦敦来传递。贸易的发展引发了结算与融资的需求,大小银行由此相继产生。自此之后,伦敦出现新兴的货币市场,票据贴现活动尤其活跃。到英法战争结束之后,伦敦利用国际汇票这一机制发展成为世界贸易所需的融资中心。进入19世纪后,伴随着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大国,伦敦银行体系日趋完善,各类金融市场逐步健全、发展迅速;国际金融业务也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伦敦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显著确立。由伦敦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案例看来,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逻辑为: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地区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

2.国家(地区)建设模式

与需求反应相对应的金融体系的另一产生的途径是供给引导。即金融体系并非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具有超前性。其形成主要是通过国家或地区有关部门的人为设计、强力支持而产生的。金融体系的超前产生和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先导作用,即供给刺激金融需求。而在刺激经济发展之金融体系的变动中,金融制度的变化又处在先驱地位。这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基本逻辑为:

金融制度变化→刺激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发展

由新加坡的经验可以得知,在国家或地区建设模式中,金融业的国际化可带动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国际金融业与国内金融业及国内经济其他部门之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互动效应,最终形成了国际金融中心。

在供给引导途径中产生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具备条件不是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自然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而是一国或地区有意识建设的结果。因此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模式可称为“国家或地区建设模式”。最典型的如新加坡、东京等。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当时国内经济低迷,失业率高,转口贸易衰退。依照需求反应理论,显然不具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新加坡政府决定利用有利的经济地理和时区条件,大力发展国际金融业务。1968年开放离岸金融业务,并以低税收、提供便利等吸引和鼓励外资银行在新加坡营业。外资银行纷纷登陆新加坡经营亚洲美元业务,亚元市场、亚元债券市场形成。另外,金融的国际化带动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得以完善和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已然成为亚洲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业发展的带动下,新加坡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在短短20年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重庆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模式——国家(地区)建设模式

自然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市场经济长期自由发展的结果。国家(地区)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多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其经济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金融体系尚未完备。如是任由其在自然发展中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其面临的困难则非常巨大。现有重庆的经济条件与历史环境恰如这类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既面对国际上发达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威胁,又面对国内其他地区金融机构的竞争。重庆经济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金融业促进经济的发展途径。由此,选择国家(地区)建设模式,借政府力量启动金融业的国际化与市场化进程,是重庆推进结算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最佳途径。

上述所提及的两种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在目标任务、作用发挥、政策取向上各不相同。自然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与经济发展相伴相随,亦步亦趋,是一种被动性的形成过程。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之后会对经济发展起着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这种推动力是“反作用”效应的体现,是应需求而形成的。而国家(地区)建设模式开始便着眼于带动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其作用的发挥是积极的、主动的,目标是明确的。在政策的取向上,应需求而产生的国际金融中心经济的自由程度高和开放程度高,多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国家或地区建设模式表现出政府对经济的高度干预,多奉行的是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

现有国际金融中心的两种模式的动力源亦存在本质区别。前者的动力来自经济发展所提出的需求,是自然形成的“原动力”,而后者则是政府大力介入市场经济体系,是人为产生的“推动力”。重庆的现实决定了我们需要以国家或地区建设模式来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在国家或地区建设模式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在现有以国家或地区建设模式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范例中,均强调以政府主导来启动和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日本和新加坡是采用这一模式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并取得“相当成功”的典范,为此,重庆应充分借鉴上述国家成功的经验,结合重庆的现实条件构建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

第三节 重庆如何构建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

一、重庆具备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

一个地区若要成为金融中心,必须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备实力雄厚的金融资产规模;二是丰富的金融储备人才;三是健全的法制体系。具体而言,在金融资产规模方面,金融业要成为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0%以上;贷款余额与GDP的比例至少是2颐1或3颐1以上;国民经济证券化率也就是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与GDP的比例,要达到1颐1;此外,保险市场、要素市场的市值规模也应达到较高水平。其次,要成为金融中心,还必须集聚大量高端人才,例如注册金融分析师、会计师、审计师,以及相应的培训服务应比较完善。第三,金融中心应当拥有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等,有一整套规范而健全、能够保障金融健康运转和便利化的游戏规则。

近年来,重庆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具备打造金融中心的条件。重庆金融业GDP占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已由2005年不到3%,提高到了现有8%左右。未来将争取在5年后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2%以上;重庆金融机构资本回报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银行不良资产率下降到1%以内;国民经济证券化率今年有望达到45%,5年后有望达到100%。

二、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发展环境的钻石模型

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与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环境。其发展环境既指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物质基础,又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并提高竞争力的条件和境况。在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重庆建立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发展环境钻石模型,并借以分析环境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或其竞争力的影响。决定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发展的四个环境因素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因素,即政府与交易机会。

1.生产要素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需的生产要素包括地理区位、商务成本、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地理区位是指国际金融中心具备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时区优势、地点优势、交通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交融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金融数据的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如重庆的“云计算”战略的实施对电子商务的跳跃式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需求条件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地的经济规模、增长速度和发展潜力。首先,缺乏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对金融活动的支撑作用是无法得以实现的。再者,缺乏活跃的经济市场也无法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以及大量外国金融机构的入驻。没有大量金融服务需求的城市自然也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由此可知,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以及国际化程度是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需求条件。

3.商务成本

重庆的租金和置业成本虽然低于新加坡,但是中国西部地区却处于上升阶段。而航空和市内交通便利显然无法与新加坡抗衡。可见与新加坡相比,单纯的商务租金和置业成本优势无法弥补交通和环境的不利。为此,大力降低交通和环境方面的商务成本是政府当前需重点关注的问题。降低商务成本实质上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城府承担主导作用,而且需要众多实际部门的努力扶持。另外,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既得利益的垄断机构作出牺牲与配合。

4.人才因素

重庆要建立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所需的金融人才相当匮乏。2012年重庆金融从业人数约为10万,新加坡现有金融从业人数高达21万。另外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中层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不一,这就要求处于重庆的金融人才培训机构针对不同金融机构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服务。对于目前重庆最为紧缺的金融机构中层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从短期来看,需要通过一定的外部引进才得以解决。因此,对于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重庆应以海纳百川的心态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语言、居住环境等方面给予各种优惠性的帮助。

5.政府和交易机会

就政府而言,可以为结算型国际金融中心的产业环境创造系列机会,如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来强化金融业的集聚力度和集聚效应。在法律制度环境方面,对于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需要的金融监管、税收制度、政府效率、国际声誉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等方面应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除了避税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果缺乏人民币的国际化,无法构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重庆的交易机会来自加工贸易市场需求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剧增与迅猛。另外,还来自金融市场和汇率的变化以及政府的重大有利决策。建设重庆为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具有全局意义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重庆应该抓紧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契机,改换金融监管理念,推动金融法律供给机制,加快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步伐,最终促进重庆经济的迅猛腾飞。

三、重庆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构建

1.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层次

根据重庆目前的设想,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建设由五个层次构成,如下显示:

第一层通过大量引进市内外金融机构,继续推行银行、证券、保险业等业务发展,实现金融机构的数量业务品种到金融资产的快速发展。

第二层推动发展私募股权资金、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新型的金融机构集群,重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第三层是推进区域性要素市场的发展,建设农村土地交易所、联合产权交易所、OTC柜台交易中心、航运交易所、药物交易所、农产品交易所等区域性要素市场,推动金融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个层次是发展各类结算中心,例如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中心、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中心、电子票据交易结算中心,以及各种银行间的业务结算和清算中心等。黄奇帆说,重庆市将力争在未来3~5年内,实现加工贸易离岸结算额超过2000亿美元,电子商务国际结算额超过500亿美元,形成各类跨国结算业务集聚的高地。“目前,重庆的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额已达1000亿美元,电子商务国际结算额已达100亿美元。”

第五个层次是要营造良好的法制政策环境和人才环境,包括建设金融聚集区,完善金融业发展政策体系,健全金融监管规章制度,优化优秀金融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重庆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构建路径

据重庆市原金融办主任罗广介绍,重庆将按照“四步走”的战略,加快结算中心的建设。

第一,建设离岸结算中心。吸引诸如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在重庆设立结算中心。目前除了惠普之外,新加坡上市公司海皇集团属下的美皇集团(APL)全球服务中心(含结算)已经由新加坡迁至重庆,我国台湾的Acer(宏碁)、广达、英业达、富士康、仁宝、伟创等企业此前在落户重庆时,也曾向当地政府承诺未来将把结算业务迁移到重庆。

第二,吸引电子商务支付提供商入驻。力争将重庆打造成中国内陆的电子商务结算中心。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支付提供商美国贝宝公司已经入驻重庆。

第三,依托重庆的要素市场发展结算业务。目前重庆已经有7个要素市场,未来重庆还将建设两到三个要素市场,这些要素市场也将带来大量的结算业务。

第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的企业在重庆设立结算总部。其实总部概念很大,有行政总部、决策总部,而从金融的角度衡量,总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其所带来的结算业务。因此,重庆在发展总部经济的时候,不会关注企业的总部在什么地方,营销人员在什么地方,高管在什么地方,而着重将企业的结算中心吸引到重庆。

四、推进重庆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对策

1.注重“三结合”原则

(1)注重新加坡与重庆的结合。新加坡能为重庆提供基于中华文化背景之下的经验。新加坡国际结算和国际清算的经验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重庆在建设结算型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需要兼顾中国的境内和境外的金融中心建设经验的吸收。这不仅是经济学的范畴,更是政治学的范畴。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如何与新加坡实现“双赢”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注重“本土国际化和国际本土化”的结合。“本土国际化”是指重庆的金融机构,地理位置所处在中国境内的西部,但在其管理运作方式上需国际化—国际市场、国际结算网络、国际交易平台。“国际本土化”则是国际金融机构如何融入到重庆市场和经济活动中。在“本土国际化”战略思想的指引下,重庆的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应该在基于重庆实际情况下,选择适合自身特征的发展道路。“国际本土化”战略则针对国外金融机构入驻重庆时,不能一味照搬国外模式,应该根植于重庆本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调整市场策略。这两种战略的结合对于重庆建设结算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至关重要。只要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作用到结算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那么重庆在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则更加明显。

(3)结算服务多样性和广泛性相结合。市场化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多样化的过程。只要符合中国国情和重庆的实际发展条件,任何方式和任何经验都可以借鉴并加以吸收。更广泛更深入地吸收世界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对重庆而言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过程。

2.推进离岸国际结算体系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离岸国际结算体系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物质基础是建立在传统商务和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实力基础上的,不光产品需要有极强的优势地位,而且应在市场中具有价格主导权,同时应符合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而技术基础则涵盖交易平台、通信技术以及相关法律、制度和流程设计等一系列软硬件实施。

3.建立符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国际结算体系

结算体系的安排是重庆进行结算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币的国际结算必须循序渐进。因此重庆可以充分发挥香港在亚太地区和东南亚的影响力和功能的优势,将香港与重庆的结算与清算进行对接,建立人民币和日元、港元、台币之间的交流机制。在亚太地区,需要建立属于亚太地区银行间的清算和结算体系。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在亚太地区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结算规则。为此,重庆在构建国际结算体系时,应重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五、重庆建设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的支撑体系——电子商务

由信息通信技术(ICT)驱动的经济与社会变革推动了新的商业形态的产生——电子商务。尽管从1843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技术开始,世界就进入新的信息时代,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全球性大规模应用,才真正催生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商业形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由于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贸易经济开始出现信息经济的特征,电子化贸易在计算机产业发展的辅助下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扩张。进入90年代以后,互联网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将世界经济推进到了一个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已然成为影响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电子商务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全新的商务运作形式,代表着现代贸易的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有多种定义。

维基百科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指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互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等。

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商业交易,包含企业之间(B2B)、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的交易。

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电子商务的定义是指基于因特网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特征是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电子化方式完成。从电子商务发展过程来看,从最开始的E-Commerce,到E-Business,再到E-Econo-my,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涵盖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

中国电子商务从1990年EDI应用就开始了,1997年则开始了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经过两年的发展,在1999年和2000年,以网站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在风险资本的介入下成为电子商务最早的应用者,并成为这一阶段中电子商务的主要承载体。以后随着资本市场网络泡沫的破灭,网站电子商务开始陷入低迷状态,而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却开始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自此之后,中国电子商务从2001年起开始进入稳步增长时期,企业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新的主体。

电子商务依据经济发展特征演化出了多种模式,且仍在继续衍生新的模式。目前电子商务模式按B(Business)、C(Consumer)、G(Government)的相互作用分为9类,其中主要分为5种类型:B2C(Business to Consumer)、B2B(Busi-ness to Business)、C2B(Consumer to Business)、C2C(Con-sumer to Consumer)、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等。

1.电子商务模式流程分解与优势

(1)电子商务模式流程分解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无论在信息的传播介质方面、商品传递环节或者交易端口,与传统商务相比,均产生本质性的改变。这些本质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等三个方面。

信息流程分解。电子商务的信息大致分为商品购买信息流、商品供应信息流和商品出货信息流,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第三方交易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是电子商务模式在信息传递方面最为典型的特点。销售和购买方所有的信息均需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传递,即第三方机构将会对所有商品交易的信息进行备份。

物流流程分解。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物流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中间环节减少——企业电子商务部直接将商品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不再需要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二是消费者的分散性致使每单交易量下降和发货地呈发散状,这种营销态势使企业更依赖第三方物流。

资金流程分解。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的资金流动中,第三方支付平台介入商品交易是其最明显的特征,无论是消费者的购货款还是销售商的退货款,所有的款项都需要先汇入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然后转入相应交易主体的账户。

(2)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的优势

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相比,电子商务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优势十分明显:

有效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如结汇成本。在网上直接传递和处理电子单证,既节约了纸质单证的制作费用,又可以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节约利息开支。另外,由。

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电子商务减少了大量实物贸易的中间环节,使买卖双方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商务活动,这样大量降低了交易费用。

提高交易效率。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以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实现瞬间传递,不但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能有效避免纸质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所导致的各种错误,进而有效提高交易效率。

减少贸易壁垒,扩大贸易机会。因特网作为连贯全球的网络,其有效消除了地域之间的限制与约束,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与无形壁垒。利用因特网完成的各种贸易,可有效避免买卖双方因宗教、信仰、种族引发的各种限制与争议,进而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与规模。

提高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网络页面主动发布有关供求信息,及时与客户进行双向沟通与联系,利用网络树立自身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度。

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传统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都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办公场所、仓储设施、销售店面、产品展示厅等,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依赖基础设施的程度更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投入更多。如能有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国际贸易,可大为节约相应实物建设的成本投入。

交易时间延长,可提高客户满意度。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商务谈判的开展,而电子商务可有效化解这一障碍。由于网络24小时的运作,任何客户不论身处任何国家和地域,均可在任何时间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种商务信息。

2.重庆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重庆市大力推进外贸领域经营管理电子化、网络化。重庆市政府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1999年7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重庆信息港建设规划》。2000年4月,重庆市获准成为实施国家科技部启动的首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工程”的6个城市之一,并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历史契机,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电子商务中心”的设想。2001年更是明确提出,提高金融、证券、保险、外贸、海关的信息化水平,建立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等现代信用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2003年重庆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建设,重庆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意见》,提出全市电子政务网络框架。2005年重庆市政府结合重庆贸易的实际情况,就加快重庆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重庆电子商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9年9月24日,重庆市外经贸委与CIECC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为海内外企业提供无缝连接的电子商务服务,打造“沟通政府与企业、促进市场与流通、联通内贸与外贸”的崭新地方政府工作平台,创造“政府网上搭台、企业网上赶集”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由于这一功能强大的平台涵盖了在线交易、电子支付、贸易金融、货物跟踪、贸易管理、单证传输、跨境追踪等在内的各种所有国际交易业务,因此,重庆电子商务在其辅助下得以快速发展。2011年11月16日,重庆成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根据《重庆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方案》,其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建设长江上游地区信息枢纽、金融中心、国际贸易大通道、内陆出口加工基地和对外开放先行区的优势,服务于调结构、转方式、促民生,突出构建电子商务大平台、促进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两大核心任务,着力打造国际电子商务结算、统筹城乡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三大核心品牌,抓好完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培育市场需求、强化软硬件支撑、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五大关键突破口,推进形成商业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结算带动、推广应用、普遍参与、城乡互动、市场监管和政策扶持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迅速扩大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努力建成国家最具影响的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西部电子商务应用高地,为将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重庆电子商务交易(又称网上交易)额为220亿元,与2005年相比,重庆网上交易量、交易额增长已超过10倍。200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290亿元,电子商务运营企业为230家,实现电子商务服务收入约4.5亿元。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00亿元,已经涌现出龙文钢材网、大龙网、猪八戒网、维普资讯网、全球制造网、奇易网等一批国内或领域知名的电子化商务平台。2011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约为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10%;重庆各类网商已达到6万户,有影响力的网商已达到6000多家。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其中,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5万亿元。同时,企业网上采购和网上销售占采购和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20%。大型企业的网络化供应链协同能力基本建立,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全球化商务协同能力初步形成。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达到中小企业总数的6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9%。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用户数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电子商务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和服务品牌。规划提出,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电子商务进一步普及深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电子商务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电子商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可信、规范有序的网络商务环境。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推进两化融合、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在推进思路上,重庆市以构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步伐。按照“314”总体部署,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中国内陆金融中心、国家电子商务实验区、城乡统筹综合发展试验区等战略定位,重庆市正着手建设国际电子商务外汇结算平台、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中心、国际电话营销中心、国际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区域业务拓展中心、国际电子商务投资促进中心等“一平台五中心”,先后引进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贝宝以及阿里巴巴国际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落户重庆,通过合作构建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带动区域电子商务、资金结算、物流服务等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位于渝中区高九路的“中国电子商谷”已进入实质性设计与建设阶段。与此同时,重庆市加大了对电子商务应用的支持力度。新组建的两江新区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CIECC)合作打造国际IT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及其数据备份项目,带动重庆及两江新区IT服务外包产业和云计算产业发展;重庆市工商局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优势,加大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搜索监测和建库建档工作力度,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正常网络市场秩序、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建库建档数量已达63512户,较2010年年底新增53077户,增长508.64%;入库主体所涉及的网站(网页)达57413个,较2010年年底增长365.79%。近期,重庆市出台了《关于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支持服务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提出29条具体举措,为网店注册办照亮起“绿灯”,引导实体经营者向电子商务经营转变,鼓励兴办各类网上交易市场,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七类人员网上创业。

3.电子商务结算中心的建设

(1)重庆联手美国贝宝(PayPal)公司打造电子商务国际结算平台。

2010年12月28日,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美国贝宝公司与重庆市政府成功签约。宝贝将按协议要求,在重庆渝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国际电子商务外汇结算平台、电话营销中心等。自此之后,重庆市在国内率先提供电子商务国际结算服务,网购达人通过贝宝的国际支付平台可自由进行网上交易。借助与贝宝公司的合作,重庆力争实现5年内国际电子商务外汇结算业务规模达到100亿美元,2020年实现数千亿美元的结算量。

重庆联手贝宝公司打造电子商务国际结算平台,是三种作用力的结果:首先这是发展的需求。最近几十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从单一的一般实物贸易,发展出了离岸的加工贸易,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最近10年,电子商务每年以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快速增长,要不了多久,电子商务就会形成几千、上万亿元的规模,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三分天下。面对这样的发展格局,双方合作建电子商务国际结算平台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次这是改革的产物。我国的外汇、海关管理体制是围绕一般实物贸易发展起来的,当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时候,外汇、海关管理体制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为了配合加工贸易发展进行了修改。现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现成的外汇、海关管理体制与之也会有许多冲突的地方,要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游戏规则必须要做出相应调整或修改。看到这一点后,重庆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很快得到认可,突破有关管理体制上的限制,使这件事能顺利开展。第三这也是开放的产物,重庆今天是与全球最大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合作,通过与世界“巨人”的合作,重庆也会成为“巨人”。双方共同打造的电子商务国际结算平台,不仅只为重庆的电子商务服务,也是为全国所有企业、自然人进行国际电子商务服务的结算平台,下一步,也可能发展成为辐射世界各地的国际性的电子商务结算平台。

(2)电子商务交易认证中心建设。

2010年12月28日,重庆市政府与美国贝宝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贝宝结算服务中心落户重庆。认证中心开始与贝宝公司、重庆市工商银行等相关机构合作展开在“银贝通”项目上的合作。

2011年2月18日,重庆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阿里巴巴旗下B2B公司“全球速卖通”开始与认证中心合作展开在电子商务出口交易真实性认证业务和结汇结算上的合作。

2011年8月23日,认证中心完成了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初验,系统正式上线,交易认证业务进入试运营阶段。商户在通过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中心资质审核,并登录交易认证系统完成会员注册后,即可向交易认证系统提交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申请,并根据认证结果进行相应的网上结汇操作。

2011年9月1日,重庆市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邮政旗下“邮乐网”项目国际结算中心落户重庆,开始与认证中心合作展开在电子商务进口交易真实性认证和结汇结算上的合作。

2011年12月15日,认证中心基于重庆市政府与美国贝宝公司在银贝通项目上的合作,开始向国内从事国际电子商务交易业务的大中型商户展开招商工作。截止到2012年1月22日,中心第一期招商工作基本结束,成功引进包括杭州全麦、上海次方、北京踏浪者、深圳易贝通等共计27商户落户重庆。到2月16日,这27家商户中已有14家完成了在重庆工商注册的流程,即将正式启动其交易认证业务。

同类推荐
  • 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自从21世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制度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系列契约集合体的上市公司在我国的经济当中所具有的影响力日趋变大。上市公司高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在此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会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进而影响公司所处的行业的发展。
  • 促销员背后那些事儿

    促销员背后那些事儿

    你确定你真的会做促销方案?从城市蚁族到最牛促销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销售绝招?
  •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实务》是为学生今后从事企业财务一线会计核算工作而开设的系统介绍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一门课程。总论、货币资金、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教材编写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力图遵循行动导向进行教材设计。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国特色”与普世规律之间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间?作为“中国企业史三部曲”系列研究著作的第三部,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选择最实用的方法,创建最优秀的企业!西方的市场营销早已走出了科特勒营销理论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书总结出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来自顶级企业的具体经验,同时又被其他成功企业反复借鉴和使用。
热门推荐
  • 鬼医无双

    鬼医无双

    三岁那年我家乡发洪水,冲毁了我的家园,也夺走了我亲人的生命,我和父亲侥幸躲过一劫!从此我和父亲过上了相依为命的生活,也注定了这一年将不会是太平的一年!习得茅山道法,修得无上医术。悬壶济世谁说一定得是救人鬼也一样需要救,执掌阴阳笔,救得三生浮屠,了却半世孤独,维护阴阳平衡,斩尽天下鬼魅,一切尽在《鬼医无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东之地

    极东之地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呵呵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
  • 棺木床

    棺木床

    异木床频发离奇命案,死者皆因恐惧而肝胆破裂死亡;古怪棺椁惊现人间,棺材手莫名自虐自残、或死或逃,幸存者终年长蛆,惨不忍睹。凶手是人是鬼,之间又有何联系?有人言,木床命案可能是因材料源于那口生满咒怨的棺木所致……
  • 夜女

    夜女

    她是注定只能活在夜里的女子,尽管倾国倾城,却是永不见天日。他是掌握万千生命的一国之主,诡谲的宫廷里对她呵护异常,他轻执她手:多年前,我曾想牵着你的手,带你天涯海角。她笑看他:你是谁,我好像认识你。刹那间,眼眶迷离。
  • 末世狩魔

    末世狩魔

    狂乱的雷暴,倾盆的辐射雨,酷热之天,核尘风暴,天动地摇的地震……一切都和被困在一栋倒塌大楼负五层的洛亚无关,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食指控制一条由水管钻到地面的肉质触手去捕捉路过的生物,吸收生物的养份维持生命,进化身体,等待重见天日一天……!外面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在超速进化的生物肆虐下人类还存在么?
  • 寓言女巫的LOVE,LOVE,LOVE

    寓言女巫的LOVE,LOVE,LOVE

    谁说女巫没烦恼?莫名其妙被甩后,难道就不能变身成为美女再来接近他?But,她做不到!身为寓言女巫的她,却不是常常能够准确地预料到未来。魔力有限又如何?面对着同时爱上自己的两大帅哥,她又将何去何从?一个是优雅风趣的湛俊,一个是深沉多情的湛基,她的选择,最终会是什么?然而,莫名的选择,却不一定是唯美的童话。原来,按照女巫的规定,知道自己身份的人都会莫名其妙地死去,她究竟该如何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于是,就在自己彷徨之间,他居然已然发现了她的身份。那么,他会受到诅咒而死去!她究竟该怎么办?死了的他还会回来么?如果有可能,时间可以倒流么?失去魔力又如何?无法变身又如何?既然选择了留在他身边,即使他忘记了自己的所有又如何?只是没想到,这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择,竟然牵出了自己与他前世的爱恋、今生,竟是转世。异样的爱恋,流连在一个杂草般顽强的寓言女巫身上,的确,最终的唯美,幸福得让人不住疼惜。
  • 巅峰至主

    巅峰至主

    不问世间凡俗事!一心只做逍遥仙!大鹏展翅逐云去!笑看神斗九重天!世间纷争总是不断,又有几人能够真正逍遥,只为了一句承诺,苦修身!得天缘!战群英!踏天下!集六印!斩狂魔!迎五雷成仙!与神人逆战!强敌环视的和大陆,诡谋波乱的斗大陆,动荡不堪的战大陆,还有那被封印了万万年的空空世界!神秘的神之血之谜,终焉之后的之后!谁又能独傲九天,逍遥神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依旧是我!纵然逍遥神斗,但是从未改变……
  • 宠爱前妻:倒插门老公

    宠爱前妻:倒插门老公

    风染是为了钱嫁给易向天,但她知道他是真的爱她才娶她的。不可否认婚后她是幸福的,如果没有遇到时宇,也许就没有那么多波折了。风染和时宇开始于一夜情,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段美好的爱情。而对于易向天,他虽然有很多女人,但只爱小染,是他的疏忽才让她有了外遇,他怒过恨过,只是没想到还是分开了。风染连特特都舍得,这个狠心的女人,但易向天相信分开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还是会回到他身边。而风染的前男友在风染嫁人后就离开了,直到有一番成就才再次回来,尽管有钱了风染依然没有选择他。
  • 神魂岛之巅

    神魂岛之巅

    竹萧的传奇经历!!!!!!!!!!!!!!!!!!!!!!!!!
  • 冒牌老婆很神秘

    冒牌老婆很神秘

    新文:大爱晚成,卯上天价老婆http://www.*****.com/?a/998094/*传说:佟庭烽是个凉薄的男人,他是巴城第一少,他尊贵,他绅士,他深不可测,他在巴城乃至全国都有着呼风唤雨的能力,也是无数未婚女子梦寐以求的丈夫人选。六年前,他二十四岁,一朝失足,随即奉子闪婚。婚后,夫妻形如陌路。六年后,一场空难,身份互换之下,宁敏替代韩婧成为了他的冒牌妻,不为他的钱和权,只想尽快离婚,借他老婆的身份光明正大的重新活一场。他们以为她还是那个柔弱可欺的韩婧,却不知她早已不是她,面对小姑的刁难,婆婆的为难,前男友的步步追缠,以及丈夫的冷淡……她难道就该逆来顺受吗?绝不。逆袭之后:小姑哭了,婆婆呆了,前男友对她彻底着迷了,而丈夫,霸着她不肯放了。一“佟大少,愿赌服输,请签字离婚……”当她递上离婚协议,要求履行约定时,男人微微而笑:“签字可以,先说明自己的身份,一次性交代清楚了,咱们好去另外注册领证!”宁敏惊呆:啥,这男人什么时候知道她是冒牌的了?二某一日,佟大少问妹妹:“怎么样才能哄你嫂子开心?”“给她最想要的东西!”“那可不行!”“哥哥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小气?你要不给,怎么取悦芳心?遭了嫌的佟大少直皱眉:“她最想要的是:离婚和儿子。我真要是给了,她保准拍拍屁股溜走!”妹妹:“……”哥,你运气真背,穷尽三十年才喜欢上一个,人家居然不稀罕你。三酒醒后,宁敏很想找个地方把自己给埋了,却被拎了回去。“我不是故意的!”面对人家身上那一片青青紫紫,她举双手发誓。“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你强了我是事实!”有人得了便宜还卖乖:“你得对我负责到底。婚不离了!”宁敏立马急叫:“那怎么行,你答应过的。”“我反悔了!再说,你又不是韩婧,最重要的是:我太太因你而亡故,你得赔我一个太太,现在又染指了我,这个责任你非负不可!”“……你这是坑我!”“嗯,你才知道呀!”男人扬眉笑:“我这也是没办法,儿子说的。他要妹妹!不如,我们造一个出来?”*宁敏一直在想一件事:六年前令她怀孕的男人,究竟是谁?她的女儿继承的又是谁的DNA?男朋友和她现任丈夫,到底哪一个才是她女儿的亲生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