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2900000024

第24章 革命党与保皇党的对立

现在我们要说到与孙先生同时代的维新党的活动情形了。维新党的首领是康有为,梁启超是有为万木草堂的学生,也是一个重要分子。康有为和孙先生同为广东人,但他是理学传家的世家子,不像孙先生是一个贫苦的农家子弟,因此他是富于忠君的思想,常常在想怎样的才能替满清皇帝效忠,这是和孙先生排满革命的主张,显然是不同的。但他们活动的开始,都是直接受了甲午中日战争影响的结果,当孙先生上书李鸿章的时候,不久康有为新中举人,也就联合一批新举人公车上书。当孙先生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康有为的桂学会、保国会也相继成立。当孙先生在广州第一次起义时,康有为曾派人向杨衢云和孙先生磋商合作,陈少白也在这时期,认识了梁启超。那时维新党只是在士大夫阶级中活动,并没有广大的群众,所以很想与革命党联络,但一部分维新党人,却代表了士大夫阶级的口吻,对于革命党是和会匪一样的看待。

当孙先生在伦敦蒙难省释以后,国际上已引起很多同情和注意。康有为的信徒麦孟华在《时务报》上作的“论会匪宜设法安置”一文内,却说:“今日之会匪,其势之大,其人之智,更非发逆所能望其肤背……哥老、理教、三合、兴中诸会匪,或煽于东南,或炽于西北,或动于内地……孙汶(文)之案,沙侯诰难(即沙士伯里侯),徒辱国体,实张彼焰。忍而置之,则养疾贻患,起而救之,则乏下手之策。”这种论调简直是替满清政府张目,但他们只迎合了士大夫阶级的心理,却没有广大群众拥护的基础,不像革命党在海外深入会党中间。维新党一直到纪元前十四年(1898年),清帝德宗接受康有为变法维新的主张,康梁大活动于宫廷之间,才算是他们最得志的时期了。这时期是正当孙先生避迹日本的时期。

孙先生这一次刚到日本的时候,横滨的中西学校正筹备就绪,由少白的提议,请梁启超代聘教员,梁所聘的教员,不用说,都是维新的重要分子,如徐勤、陈默庵、汤觉顿等,并且改校名为大同学校。孙先生以为大家都为国事奔走,对于这一个校名的变更,丝毫不介于怀。徐勤等到日本后,对于孙先生也非常尊敬,所以虽是各有宗旨,在感情上也很融洽的。但孙先生往还东京横滨各埠,非常忙碌,对于校务,不能兼顾,徐勤就乘机进握教育权,并且与横滨的侨商,朝夕酬酢。广为交际。把当时兴中会创立这学校时的形势一比较,到现在几乎已成反客为主的形势了。

康梁的百日维新运动,终于失败了,热心的日本志士,却想利用这机会使革命党与维新党联合起来,共谋国事。因此当康有为由京逃沪转道香港的时候,宫崎寅藏就在香港引导康有为到日本,梁启超也由平山周的保护,从天津下塘沽,绕道赴日,先康有为七日到东京。康有为到了东京,孙先生因为同是为政治奋斗而出国的人,他满怀着一腔同情。特地找宫崎陪着他去看康有为,但是迷恋着君恩浩荡的康有为,怕和革命党接近了,不能表白他的心迹,虽是孙先生亲自临门访问,他竟不敢出来见孙先生。宫崎寅藏对此事有这样一段记载:“翌日,孙逸仙君来访,欲余介与康君相见。康君托事而谢绝之。孙君之求见康也:盖对于彼之现状,不堪同情,一相见而慰异乡之托命,所谓古义照人心也。然康君之避而不见者亦有理由:盖孙君之价值,自民党之一面观之,则希世之英雄,铜石范而香花视者也。然自清帝一面观之,则背叛之逆贼,以十万金购其头颅而不惜,而孙君之视清帝亦为不共戴天之仇。至于康君者虽一朝蹉跌,受刊章之捕,蹈海亡命于千里之外;而螭坳綦迹,梦想三天,尚冀赐环有日,宣室重逢,为伪朝建不世之业。故自行迹而言,不能与罪人相交接:自利害而论,尤不愿与政敌相周旋。此所以望气而却步,举扇而恐元规之尘污。”(《三十三年落花梦》)

康有为的为人,在气度宏大的孙先生面前,自然益见其褊狭而不足有为了。后来,由犬养毅的发起,邀请孙先生和康梁等一起到他家里去会面。犬养毅的意思,是要他们讨论两党合作的办法。那时少白已经从台湾回到日本来,孙先生和他就践约而去,但康有为竟托故不到,由梁启超代表他和少白谈论,终于一无结果而散。

康有为派不能和革命党合作,是为要将来他们再回满清政府留余地,因此不久,他们就打起保皇的旗子,一面反对西太后,一面却拥护德宗。在这情势之下,于是保皇党和革命党对立的形势,愈其显著了。那时天津的《国民报》发表了一篇《中山樵传》,是保皇党人所做的,对于孙先生大肆攻击。横滨的大同学校也发现不许孙文到校的纸条,他们对于革命党步步进逼了。大同学校的教育权早被保皇攫取了,担任校长的就是徐勤。那天孙先生到学校里去看那些教员们,但他们都出去了,没有看见一个人,只有桌上放着这样的一张不署姓名的条子,孙先生看了很奇怪,就走了出来,见着几个兴中会的同志,就把这段意料不到的事,告诉了他们。大家听了,都非常不平,一齐到大同学校去大兴问罪之师,徐勤见来势汹汹,不敢出来。他们吵着要追究桌上字条的来历,徐勤就站在门口说:“不要误会,字条不是他写的。”当时一部分校董也在,就出来调停。兴中会的同志,都责徐勤不念木本水源,有些激烈的同志,要同他们火并,经孙先生一再制止,才没有意外事情发生,但这样一闹,大同学校就成为两党短兵相接的地方,后来日本志士也出来调停,推犬养毅为名誉校长,校务才得继续维持。这也是革命党和保皇党冲突的一场小风波。

但是康有为的徒众,倾向革命党的也有,大概徐勤、麦孟华等是跟着他老师一致主张的;梁启超、韩文举、欧渠甲、张智若、王照之流是同情革命的。梁启超那时在横滨办《清议报》,时时流露革命言论,态度最显明。康有为因为徒众不能够完全听他的话,他气极了,天天和他们争吵,被日本当局知道,恐怕他们要闹出什么事来,就叫他离开日本,于是他就往加拿大去了。康有为走了,梁启超和孙先生就格外亲热,他曾致函孙先生,有这样的话:“前者狭隘之见,不免有之,若盈满则未有也。至于办事宗旨,弟数年来,至今未曾稍变,惟务求国之独立而已。若其方略,则随时变通,但可以救我国民者,则倾心助之,初无成心也。”可见他是比较有理性,不是固执着成见和孙先生为难的。孙先生有时也约他到寓所来谈天,有时他们到上野精养轩小酌叙谈。那时两党合并的计划,进行得已经很成熟,梁启超已和少白洽商,想在合并后推孙先生为会长,梁为副会长。但不久,梁启超和陈少白在香港会面,继续讨论合并办法,推陈少白和徐勤草订联合章程,徐勤表面答应了,暗中却和麦孟华商量,立即飞函报告康有为,说卓如渐入行者圈套,非速设法解救不可。卓如是梁启超的别号,行者是指孙先生,他们说梁启超入孙先生的圈套,就根本不了解孙先生的宏大的怀抱,但康有为是主张绝对不许与革命党往还的,他知道梁启超真的和革命党商议合并办法,他急极了,就派人拿了一笔款子,到日本来要梁启超到檀香山去办理保皇党,不许稽延。这样革命党和保皇党的合并,从此中止,梁启超个人的理想,也从此打破了。但他一面遵照师命,不得不去,一面依然不能忘情孙先生,临行的时候,还在孙先生面前说,他们虽用保皇的名义,实际还是革命,所以必须合作到底,至死不渝。孙先生因为爱重其人,也就相信他。他又说檀香山是孙先生的第二故乡,兴中会的发源地,要求孙先生介绍同志。孙先生坦然不疑,就介绍他去见德彰公,以及其他亲友,梁启超就欣然地到檀香山去了。

孙先生始终是保持着伟大的态度,他毅然介绍梁启超到檀香山去,是为公谊,为国事。但消息传来,梁启超到了檀香山后,得着德彰公的便利,结纳华侨,却大倡保皇之说,并且渐渐地进而组织保皇会。他说革命与保皇是名异实同,华侨不晓得内容,以为有孙先生的介绍,于是加入保皇会的很多。孙先生知道了,就写信给梁启超,责他背约失信,然而兴中会会员大半已变为保皇会会员,情形正和横滨的大同学校,如出一辙。保皇党的反复无常,破坏革命运动的阴谋,终于暴露在孙先生的前面,孙先生这时正在东京筹划第二次起义,没有办法到檀香山去肃清他们的邪说妖言,只有留待将来有机会再作一番苦斗,但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后来回忆这时期的情形,有这样的话:

自乙未初败以至于庚子,此五年之间,实为革命最艰难困苦之时代也。适于其时,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比清廷为尤甚。

这一段艰难困苦的实际情形,波谲云诡,变化无穷,将在以后各章加以叙述。

在这时期内,孙先生是一个贫乏的亡命者,满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李盛铎,曾经利用这机会游说孙先生,说:如果肯归顺满清政府,一定可以得到高官厚爵。李盛铎在满清政府是属于后党的,他到日本来是侦察康梁和孙先生的行动,他以为孙先生一败涂地,再没有重起的希望。如果趁这机会劝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晓得孙先生是有金刚百炼的革命党,毫无犹豫地拒绝他的游说。所以孙先生自己说过:“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饶。”(《总理建设·自序》)也就在这时期内开始充分表现。

同类推荐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郑周永

    郑周永

    郑周永,韩国现代的创始人,拥有43家关系企业,15.5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达512亿美元(现代汽车为 92亿美元),除汽车、建设等核心企业,还包括造船、重电机械、电子等关系企业,韩国现代是一家股票上市最少,外国资金最低,最具“韩国色彩”的企业团体,在此全球分工合作的世代,成为特立独行的一匹车坛黑马。
  •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本书从赵毋恤写到苏秦,揭示权谋学的三个阶段,揭秘权谋家成功的手段,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景再现战国中、前期群雄逐鹿的大国战略。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龙脉魔尊

    龙脉魔尊

    一个仙界豪门的少主,三十年前因巨变流入地球,一个号令万魔的魔王,因小人算计而遭劫难来临,仙魔,本是两条根本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却机缘巧合做起了师徒。丛雨,一个身怀无上龙脉的妖孽天才,在混世魔王坤山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在魔脉大陆成长,一步一步,将这天下,收于囊中
  • 侦探社

    侦探社

    只有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有我调查不到的事情,房地产大亨中午吃什麽,华人首富有几根头发,股神用什麽炒股,这些我都能知道。就连你昨晚在哪家酒店过夜我都知道哦~
  •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留献彭门郭常侍

    留献彭门郭常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巫道异闻

    巫道异闻

    多年前,二爷染怪病被游方术士所救,并拜其为师,游走四方。时隔多年,二爷再次回家,并交给我一本书。从此便颠覆了我原有的生活,并与一个神秘组织解决一些超自然现象
  • 爱在花间错开

    爱在花间错开

    爱情中最美的承若是天长地久只有身在其中的人当真愿意为它披荆斩棘弄得伤痕累累最后却发现那是轻易破碎的爱情信仰不存在与天地中而需要永久存在人的心中
  • 超级保安

    超级保安

    周青是个小农民,在某个证劵公司当小保安,一天意外获得一把黄金刀,从此之后,人生发生了波澜壮阔的改变。各色美女如云,神秘的未来之客,奇幻的股市风云,神秘的未来之地,他步步为营,最后终成不朽之王。
  • 谁比我倒霉

    谁比我倒霉

    一个神,变一宅男,小时候很倒霉,长大之后,他就习惯了!突然某一天遇到了俩人,让他完成一任务,完成没奖励,完不成还得遭天谴,到底是啥任务呢?您啊,看了就知道了。
  • 香妻如玉

    香妻如玉

    凝香从没想过自己会嫁给一个老男人。可她偏偏嫁了。嫁就嫁了吧,又偏偏遇上个俏郎君,凝香受不住俏郎君的引诱,于是甩了家里的老男人,跟着俏郎君跑了。不料却被老男人给抓了个现行!“你杀了我们吧!”凝香扑倒郎君身上,勇敢的望着老男人。老男人没杀她,给了她一张和离书。然后,然后就悲剧了....俏郎君负心薄幸,主母欺辱,姨娘使坏,兜兜转转的一圈,凝香才发现,还是原来那个老男人好。突然有一天,凝香睁开眼睛,竟然回到了和老男人刚成亲的时候。可这一切,还能重来吗?
  • 洛克王国呱呱浪迹天涯

    洛克王国呱呱浪迹天涯

    呱呱走天涯呱呱走天涯呱呱走天涯呱呱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