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6000000025

第25章 二十五 知识劳动价值论

-俞忠英-

(一)“知识劳动”价值论

知识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重新理解,是把“劳动”理解为知识劳动。严格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是劳动形成商品、劳动二重性形成商品两因素的理论,而不仅仅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二重性即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另一方面是具体劳动。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是“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请注意,是“人的脑”的耗费为先,亦即“脑力”、“智力”的耗费为先,而“知识”主要就是“脑力”、“智力”的耗费的最高结晶。因此,抽象的人类劳动,也是抽象的人类知识劳动。作为具体的人类劳动,是“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体现了人类劳动具有“理性”、具有“预期”,因而同样体现了人类劳动是“知识劳动”。所以应当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重新理解为知识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的使用,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属于各个个人所有。由于劳动力是智力劳动力,拥有智力劳动的人也就是智力人,是知识人,因而也是知识劳动者。人的这种智力、知识集中体现为选择能力或选择力。这种选择力具体包含两个方面:生产力的选择或物与物关系的选择,即与其劳动能力相互匹配的要素资源的选择;人与人关系的选择,即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等。这也是要素资源的选择与规范。人与人关系的选择即制度选择。人的智力、知识决定这两方面的选择都趋于优化乃至最优化。但应当看到,各个个人的智力、知识的差异,决定其选择的差异。

之所以给出这种重新理解,是因为这合乎人类劳动的全部历史。人类劳动的产生、存在、发展全在于人类劳动有动物“劳动”所没有的“知识”、“脑力”、“智力”的产生、存在、发展。人类劳动能力也是其智力的产生、存在、发展。因而也是人类作为知识劳动者的产生、存在、发展。

之所以给出这个重新理解,是因为这合乎人类劳动的现状。世界银行自1997年以来对社会财富进行重估,认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分别占北美、西欧、东亚财富的 76%、74%与 77%,中国也占77%。而人力资源包括教育投资的收益、回报,初级劳动力的劳动回报和社会资本。应当看到,即使是初级劳动力,如中国的农民等,尽管往往被误为属于“素质较低者”,但也是有知识的,是掌握了技巧(如种植农作物的技巧等)与信息的。因此,如何认识人力资源、认识知识劳动者是中国的最主要财富,如何确认知识劳动者(包括所谓的“工人”、“农民”)对其知识劳动能力的产权,进而调动所有知识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之所以给出这种重新理解,是因为更合乎人类劳动的未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的劳动揭示出这种未来,这就是人类劳动力属于知识劳动,人都是知识劳动者,美国25岁和以上人口中的大学文化程度者占到 46.5%(1994 年)。即使在相对落后的中国,有些发达地区如上海未来 5~10 年内要使所有青年接受大专以上的教育。因此,人类经济的未来是“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人类劳动的未来将更为完全地成为“知识劳动”。人人都完全地成为“知识劳动者”,成为马克思的“自由个性”者。

因此,把“劳动”理解为“知识劳动”,把“劳动力”理解为“智力劳动力”,把“劳动者”即“人”理解为“知识劳动者”即“知识人”,合乎马克思的本意,更合乎人类劳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合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实际。

(二)知识劳动“价值论”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新理解主要是把劳动(劳动者)理解为“知识劳动”(知识劳动者),但是,这也相应地引起对马克思价值论的重新理解。这就是对价值论涉及的“主体”与“客体”的重新理解。

所谓“主体”即价值创造者。以往都这样认为《资本论》说的商品价值的创造者是劳动力拥有者即双重自由的工人。工人的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并且把创造使用价值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保存,转移到了新创造的使用价值之中,作为抽象劳动又创造加进了新价值。但是,现在看来,商品价值的创造者恐怕不只是工人。作为社会化大经济、大生产是各种各样的知识劳动者的集合,是各式各样劳动能力的集合运用,也是各种各样的知识劳动集合地创造使用价值(效用)和价值。这个集合之中,有“经理”、“监工”也有“工人”(直接生产者)。当然包括“资本家”。他们也是运用脑力、体力者,运用劳动能力者,运用知识者,即使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认为:“他(即“未来的资本家”)用内行的狡黠的眼光物色到了适合于他的特殊行业(如纺纱、制靴等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然后“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资本家进行监督,使生产资料用的合乎目的,即原料不浪费,劳动工具受到爱惜”。资本家是“内行”,是智力运用者。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当今的世界,从直接生产过程看,“工人”变得越来越少,技术人员、工程师、管理人员变得越来越多,原来参与管理的资本家之中的多数成了“投资家”,成了不再参与管理而专门运用其货币财产在市场(社会)寻找“投资机会”(如选购股票或抛售股票等等)的知识劳动者;从整个经济看,从事直接生产过程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如美国从事第一、第二产业者仅占全部劳动力的 26.8%,其中,直接生产工人、农民就更要少得了,因为多数是工程师等等人员。所以,如果认为,知识劳动者即价值创造的主体还只是工人或直接生产者,那恐怕太不合乎社会经济的实际了吧。

《资本论》认定,价值、使用价值的创造只存在于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如商业部门就不创造价值、使用价值、因为这个领域不创造物品(产品)。现在看来,这样认定不太合乎实际了。从当今世界看,第三产业提供的劳务要占 GDP或 GNP的50%以上。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高达70%以上。很难说,第三产业提供的劳务不具备使用价值(效用)因而不具备价值。如果这样认定,那么,提供劳务的人就不是劳动者、就不是在运用劳动能力进行劳动。这显然违背社会经济客观事实。何况,从事第三产业者还占了全部社会劳动者的相当大的一个部分,在发达国家则也要占到70%以上。未来经济发展也必然是从事第三产业者越来越多。所以,应当重新认识《资本论》的只有商品才具备使用价值(效用)、价值的观点,进而确认所有商品、劳务都具备两因素:使用价值(效用)与价值。

这样从当今的实际看,从中国实际看,是所有的具备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人都在参与商品、劳务的生产,都在参与价值,使用价值的创造。区别仅仅在于个人、企业主要从事个人物品、劳务的产出,政府等主要从事公共物品、劳务的产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包含亿万劳动者产出亿万物品、劳务的分工协作系统。其中个人(自然人)是这个系统的细胞。对这个系统应当从个人作为具有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个体知识劳动者出发。企业、政府则是各种知识劳动者的集合。

(三)知识劳动价值论

前面分别对马克思“劳动”与“价值论”作了重新理解,其要旨是把劳动重新认识为“知识劳动”,形成“知识劳动价值论”。这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更是当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因为,“知识劳动价值”涵盖了其他种种价值论。

与“供求论”的关系。商品劳务的供求是商品、劳务的效用与价值的关系的外部表现。作为社会必要知识劳动的实体,就其创造的商品、劳务是否具备社会的使用价值或更确切地说是社会必要的使用价值。如果具备,就为“社会必要”,否则,不是社会必要,不具备社会必要知识劳动的实体。但是,即使具备了社会必要的使用价值,也还有个社会必要知识劳动的量的问题。其“量”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超过平均数的部分也不是社会必要知识劳动。但是,商品、劳务是否具备社会的使用价值与其劳动耗费是否为平均数,亦即是否属社会必要知识劳动的实体与数量都要通过供给需求关系体现出来,如果全部商品、劳务的供求均衡,当为最佳。因此,社会必要知识劳动决定了商品、劳务的供求及其均衡,供求及其均衡是社会必要知识劳动的外在表现。

与“要素论”的关系。所谓“要素论”是认定资本、土地等参与价值创造,这是不能同意的。但从知识劳动看,资本能够投入是人的知识的投入,作为固定资产的厂房、机器、工具等的日益精良都是人的知识劳动的累积。作为货币财产的投入,则是人的所谓“投资选择”(严格的说是“储蓄选择”),也是人的知识劳动的投入。而土地之能够被利用也是人的知识劳动的投入,土地是否肥沃、土地是否藏有矿产等等,都是人的知识劳动的投入的成果,至于技术信息、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的投入更是知识劳动的投入。所以,各种要素的投入都是知识劳动的投入,各种要素参与价值创造,也是各种知识劳动共同参与价值创造。从这个角度看,按要素分配也就是按知识劳动分配。

与“费用论”的关系。知识劳动的投入是否为社会必要的衡量要借助于“费用”(“成本”)。费用(成本)是知识劳动凝结的价值的外部表现更是其计量表现。由于是全社会的知识劳动者共同参与知识劳动创造商品、劳务,所以,其“费用”(“成本”)不仅包含生产费用,也包含交易费用与外部费用。

与“效用论”的关系。某种物品(商品、劳务)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过程是所谓边际效用递减的过程;边际效用等于零,就是供求达到均衡。因此,边际效用提供的是社会对某种商品、劳务的需求边界,边际效用递减过程则是供求变动过程。所以,边际效用论不能作为价值论,只是供求论的组成部分,这样,也可以为知识劳动价值论所包融。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同类推荐
  •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该书是目前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和法律问题的专著。它对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所可能遇到风险进行了归纳,大致分为业务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以及电子支付风险等。业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包括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本书针对每一类风险分析了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防范措施以及所涉法律问题。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操作性强,对解决网络银行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所裨益。
  • 傲慢的地产

    傲慢的地产

    如果老百姓买不起房,谁买去了?!GDP演绎悲情后遗症:房地产绑架GDP的原罪,则是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和这个集团掠夺民间财富的模式,利益集团靠炮制一个又一个谎言度日,借拉动GDP之名行架空中国经济之实。
  •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以管理:下一个50年为主题,文章包括未来50年的管理思维、战略师需要什么:智者的思想碰撞、从生产力角度看增长前景、经济增长前景展望:罗伯特·索洛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

    本书以财经管理写作概论为知识基础,以财经管理行政公文、财经管理通用文书、财经管理专业文书、财经管理时政文章为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架构,围绕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的中心,建构财经管理应用写作体系。本书分为五大模块:1.财经管理写作概论;2.财经管理行政公文;3.财经管理通用文书;4.财经管理专业文书;5.财经管理时政文章。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热门推荐
  • 覆手人生

    覆手人生

    五年的爱妻,七年的初恋,居然背叛了他!叶天收到情夫寄来妻子的出轨照片,他愤怒、无奈,却也心生不甘!离婚后性格大变的妻子,竟有如此惊人的另一面!她狠辣、多情,却又精明过人,她到底想干什么?叶天在万花丛中游过,阵阵的迤逦幽香,让他忘乎所以,让他几乎沉沦,与此同时,一场蛰伏的阴谋正在慢慢浮出水面..........谁的爱在飞?谁的恨在烧?这是一本欲望都市的情爱恩仇录。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临界之强少

    临界之强少

    在血族和魔族人族乱战中,一位魔主和一位人族的女人相爱,生下一儿子,为了包住儿子的性命,他们打破了虚空隧道,送儿子去了,另一个时代,被暗杀一族抚养成人取名叶谦,在十八年后魔主仓喂了解开神符石需要特殊血液,所以仓再次打破了虚空抓走了叶谦。
  • 万纵天神

    万纵天神

    两个生活在不同时空的少年被冥冥中的那条细细的命运直线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但是在他们心中都只为了一个目的而活着,在黑暗中夹缝求存寻找着那所谓的光明,他们像是被世间遗弃的孤儿我是召唤师也是被召唤者我为我自己而活如果你想打败我,或者杀死我,那么请允许我踩过你的头顶
  • 对黄子韬的爱——书写了我的肖像

    对黄子韬的爱——书写了我的肖像

    “这个小人是我去韩国时我妈妈给我的,他可以让人开心,现在他是你的”“记住了,你还有我”“不开心的时候想一想我说的话”“我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
  • 极锋之源

    极锋之源

    命运的指引-极锋之源的降临-揭开宿命星辰面纱-打破混沌无极的奥义-尘归尘、土归土。那是-尖刺的萌芽,在悄然发光。
  • 花千骨之情重回恋

    花千骨之情重回恋

    花千骨,重生琳,他失去了记忆,她还未有,她还愿意做他的,曾经的,小徒弟吗,愿意和他在一起吗,当东方彧卿和杀阡陌做出了抉择,会怎样?一切都是未知的谜.........
  • 凤逆天下:公主太妖孽

    凤逆天下:公主太妖孽

    她,原是在六界之外的种族——仙族的小公主,却在一次大战之中,无意之间坠落于六界,主魂却穿越至二十一世纪,后被组织追杀,重回她原本所在的世界。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修灵脉,夺灵宝;与鬼同行,与妖为伍,纵横六界,凤逆天下。当腹黑狡诈的她遇上风华绝代的他,且看他们如何玩转这个世界,创造新的奇迹!
  • 盛世绝宠:爱妃和偶私奔吧

    盛世绝宠:爱妃和偶私奔吧

    一个普通的小警察,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一个不存在于历史上的朝代,开始了一段爆笑旅途。剧场一;某女一脸无奈地看着床上的某无赖“你躺在我床上做什么”“娘子,睡吧,为夫免费为你暖床”。剧场二“圣主大人,你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看到您,我哦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人瞬间年轻了很多”圣主“难道你很老?’某女“。。。。。。”。某女“神医大人,我的病还能治吗?”神医;“我昨夜找了一晚上医书,发现你命中缺我不行”某女:......
  •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