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0100000010

第10章 李斯

大约在秦昭王末年,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楚国的兰陵县(今山东苍山县附近的兰陵镇),他此行的目的,是要长住这里,拜当地的最高长官——兰陵令荀况为师,向他学习所谓的“帝王之术”。

年轻人有一个很别致的名字——李斯。李斯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其家庭情况如何,我们已无法查清。他到兰陵拜师求学,是因为他在家乡时的一个偶然的发现:那时,他在郡里做一名卑微的小吏。一次,李斯见到吏舍的茅厕中有老鼠在吃那些污秽之物,有人或犬走近时,老鼠便慌忙逃窜。后来,他又看到仓房中的老鼠吃着粟米,住着大屋,更没有人和狗来惊吓它们。两相比较,李斯遂大发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他明白了,自己若想出人头地,获取功名富贵,就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像现在这样做一名小吏,就像茅厕中的老鼠,穷困,卑贱,无论什么人都敢对自己指手划脚。但是,若想爬上社会的最高层,自己必须有些本事;攀附帝王家的前提,是要先学成文武艺。就这样,李斯来到了地处东方的兰陵。

李斯的老师荀况(约前313——前238),字卿,赵国人。汉朝人称他作孙卿,因为他们要避汉宣帝刘询的讳,后人尊称他为荀子。荀子是战国后期有名的儒学大师,但他的学说和孔孟的学说颇有不同,例如他不信天命,又主张性恶论,反对法先王,都是和孔孟唱反调。荀子当然也强调礼的重要性,认为人不可须臾无礼;礼是道德之极,无礼则政令不行。但他又主张礼法并重,认为没有法,礼则难以体现。所以荀子喋喋不休地宣传隆礼重法,主张“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法,欲必以信”。所以有人又认为他是个法家。荀子的这套礼法并重、德行并举的政治思想,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了一套比较有效的统治理论,也即李斯所要学习的“帝王之学”。荀子的声名也因此很大,前来向他求学的人很多。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官讲学,任过三次祭酒。大约在公元前255年,荀子接受楚国春申君的邀请,来到楚国,任兰陵令。

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李斯已经学成了“帝王之术”,为以后的从政打下了比较深厚的基础。不过,与他的老师荀子不同,李斯不再乐于研讨和宣传隆礼重法,而是更多地接受了早期法家思想家申不害,商鞅以及他的同门师弟韩非等人思想的影响,致力于法家思想的研究,并在从政以后,努力将其贯彻到专制主义的政治实践中去。

学业结束了,到何处去谋求发展便成为一个大问题。李斯很聪明,“帝王之术”这块敲门砖,一定要选一块风水宝地抛出去,才会有效果,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否则,自己便永远只能是茅厕中的“老鼠”。遍观天下,山东六国连龟缩自保亦不可得,楚国的考烈王更是庸懦不堪。只有西方的秦国,政令统一,兵强马壮,且一向又有招贤纳士、重用客卿的传统,天下命脉,已握于秦人掌中。李斯遂决定到秦国去谋求发展,他觉得,秦国就是那座高大宽敞的堆满了粟米的仓库。他向荀子辞行道:“如今诸侯争雄,游说之士正可借此成就功名。现在秦王欲吞并天下,称帝而治,这正是布衣之士施展身手的好时机。身处卑贱之位,而不想办法通过游说去追求功名富贵,是傻得如同禽兽一般,枉为人生了。人最大的耻辱是地位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生活穷困。久处卑贱之位、穷困之地,却厌世而恶利,将自己的出路寄托在什么‘无为’之上,这不是士人应有的正常想法。”

终于,在庄襄王三年(前247),不愿枉为人生的李斯,走进了秦国的都城——咸阳。

可惜,李斯来得有点不是时候,他所崇敬的秦王——庄襄王,在前不久死去,13岁的太子嬴政刚刚即位。满朝文武忙完了丧礼,又忙着办即位典礼,还有许多善后要处理,没功夫把他引荐给年少的秦王政。于是,李斯就去拜谒秦国相国吕不韦。那时吕不韦正广招天下贤士,便留下李斯,让他做一名舍人。

所谓舍人,并不是一种官职,当时高官的侍从宾客和左右亲信,都被叫作舍人。此后,吕不韦同李斯交谈过几次,觉得他很有才能,便任其为郎。虽然郎无官署,无职务,地位低下,但由于郎主侍从宿卫,亲近禁廷的机会是很多的。果然,李斯比较快地谒见了秦王政,他要大逞辩才以说秦王,为自己建筑高大宽敞的“仓库”了。

当时的秦王政,还没有亲政,主要的任务是在吕不韦的傅保下学习如何为君治国,为以后亲政打下理论基础。李斯向秦王抛出了“帝王之术”,纵论天下形势,核心是要抓住时机,尽快实现统一。他说:“从前秦穆公成就了霸业,却不能东进吞并六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诸侯还有很多,周朝的运祚还未衰败,所以春秋五霸相继而兴,都去尊崇周室。自从秦孝公以来,周室运祚开始卑微,诸侯之间相互争伐兼并,关东存有六国,秦国乘势攻伐诸侯,于今已过去了六世。如今其他诸侯国畏服秦国,如同郡县畏服中央一样。以秦国国势的强盛,以大王您的贤明,足以消灭各诸侯国,建立帝业,成就一统天下,就像炊妇擦抹灶台那般容易。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现在不赶紧着手布署,而是漫不经心,等到其他诸侯国东山再起,相互联手,合纵击秦,那时,就是有黄帝那样的贤德,也无法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了。”

聪明的秦王政听了李斯的这番宏论,很快弄懂了其中的主旨。对于抓住时机,尽快推进统一大业的完成,秦王政举双手赞成。他认为李斯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十分准确,秦国的确占尽了优势,山东六国已然无力同秦国抗衡,秦国应尽早挥师东进。李斯实际上是为秦王政制定了一条统一六国的宏观战略。此后秦王政的统一事业,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秦王政对李斯的才干大为欣赏,拜他为长史。

此后,秦王政又多次召见李斯,议论天下大事。秦王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秘密派遣谋士带着金银珠玉分道去游说诸侯,行反间之计;他国的名士,凡是见钱眼开的,都要贿赂之,让他们为秦国服务;凡是不肯叛国拒受贿赂的,以利剑刺之。当一些诸侯国的君臣关系被秦国成功地离间,上下不能相应时,秦王政又急派良将精兵疾攻该国,这样山东各国的实力被进一步削弱了。

为了表彰李斯,秦王政很快又提拔他为客卿。客卿是秦国特有的一种官职,顾名思义,其级别为卿,而以客礼待之。历史上,许多外客在秦国任职客卿,并由此得享高位留名青史,像助穆公称霸西戎的由余、百里奚、蹇叔等人;像孝公朝主持变法的商鞅;像离散六国合纵的张仪,以及昭王时到秦国的范睢等等,都成为一代名臣。如今李斯得任客卿,说明秦王政很信任他,将要倚其为股肱了。

高大宏敞的“仓库”就要建起来了,它所依傍的,是宏伟壮丽的秦王宫殿。

就在李斯的梦想实现指日可待的时候,一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从王宫中传出:秦王下令“大索逐客”,将那些到秦国谋求政治发展的外来户们全部驱逐出境!

此令发布在秦王政十年(前237),秦王政将太后由雍接回咸阳后不久之时。

原来,秦国不断地挥戈东进,兼并了山东六国,特别是韩、赵、魏三国大片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使秦国的最东端已经同齐国接壤。六国的王公贵族们,对秦国欲并吞八荒的“虎狼之心”皆惶恐不安,感到难以自保;地处天下腹心的韩国对此尤为恐惧。昏庸的韩王打听到秦王好大兴土木,便制定了一条“疲秦”之计:他派韩国的水工郑国作间谍,到秦国去劝说秦国的当政者,从中山(即仲山,在今陕西泾阳西北)开渠到瓠口(即谷口,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引泾水东流,注入洛水,以灌溉农田。企图以此耗费秦国大量的人才和物力,使秦国无力东进,可确保韩国割据政权的安全。正当这项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的时候,韩国的阴谋被秦王政察觉,秦王政不禁大怒,下令将郑国抓起来。秦国的宗室大臣们认为,从其他诸侯国到秦国来的人士都像郑国一样,是为其主来游说离间的,遂请求秦王政“一切逐客”。秦王政本好猜忌疑人,自嫪毐、吕不韦事件之后,他对那些“外来户”的猜忌也更甚,接到宗室大臣的意见后,于是很快批准,下令逐客。

贪欲十足的李斯也在被逐之中。在即将离开秦国之际,他上书秦王政,情词恳切地陈诉了逐客将要对秦国安危和秦王帝业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的第一句话就十分干脆地否定了秦王政的逐客令: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紧接着,李斯健笔纵横,开始追溯秦国由弱渐强、由小至大的历史: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为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还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李斯赞颂了客卿在秦国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由余是在西戎任职的晋国人,后来帮助秦穆公灭掉了12个戎国,开地千里。百里奚是虞国大夫,被楚人俘获,穆公以5张黑羊羔皮赎回他,任其为相。蹇叔、公孙支也都是被穆公重用的客卿。晋人丕豹亦为秦将,曾大胜晋兵。卫人商鞅在秦两次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使秦一举成为天下强国。魏人张仪是和苏秦齐名的能言善辩之士,杰出的“连横家”;是他们将山东六国的合纵破坏掉,便于秦国各个击破。魏人范睢在秦封侯拜相,声名显赫。目前秦国执行的远交近攻的战略,就是由他制定的。

在追溯历史之后,李斯的锋芒直指秦王政。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大河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音也。郑、卫、桑问、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秦王政是一个喜欢纵欲的人。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相国吕不韦就同他讲过纵欲的危害,节欲的好处,要求他为君要“适欲”,以社稷为重。但是,他实在做不到,他无法拒绝那些稀世珍宝、绝世美色和妖艳的歌舞,他的私欲一天天膨胀起来。李斯的这一大段形象的比喻,实际上也是对秦王政淫靡奢华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段话真正说到秦王政心里去了:若欲“快意当前”,就要搜罗天下;享受应如此,治国也应如此。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兵而赉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渚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这篇排比铺张、笔锋犀利的上书,秦王政读后顿觉眼前一片开朗。回顾历史,客卿为秦国霸业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放眼当前,欲“跨海内”而“制诸侯”,仍然要不断地延揽四方人才,为秦国所用,并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这是一个事关统一的大问题。秦王政完全赞成李斯的观点,下令撤销逐客令,派人将李斯追回,恢复了他的官职。此后,李斯成为秦王政的左膀右臂,协助他布署和指挥了统一战争。做“仓中之鼠”的愿望初步实现了。

韩王愚蠢的“疲秦”之计也完全落了空。秦王恨透了郑国,打算杀掉他。郑国为自己做了辩解,向秦王言道:“水渠修成了,对秦国也有很大的好处。”秦王权衡利弊,觉得郑国说得很有道理,下令免去他的死罪,让他继续主持修渠。实践证明,秦王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这项名为“郑国渠”的水利工程,在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役使了数十万民众修通以后,将泾水由中山引至瓠口,再向东径三原、富平、蒲城等县,引入洛水,全长300余里,使4万余顷“泽卤之地”得到灌溉,变成沃野良田,关中由此而富庶起来,秦国的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有力地支持了统一战争的顺利开展。

同类推荐
  •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是一本当代华语艺术名家谈艺录,由作者近年来的亲身采访与资料收集而成,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叙了当代二十余位华人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以及他们心中对艺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的看法。全书共分二十六个章节,汇集众多一手材料,配以独家图片,内容真实可信,情感真挚感人,全面展现了当代华人艺术名家的风采神韵,为读者了解艺术、深入艺术打开了另一扇窗。书中所涉及人物均为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濮存昕、杨立新、袁泉、冯远征、陈建斌等热心公益的演员,具有广泛的业内好评度和社会影响力。
  •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悲情词帝李煜传

    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悲情词帝李煜传

    惊才绝艳的词人,荒唐懦弱的皇帝,似梦非梦的人生,悲欣交集的长剧。在故国的雕栏玉砌边,李煜经历过怎样的春花秋月,留下过哪些令他永生难忘的往事? 本书将李煜斑斓悲戚的人生和绝美的艺术才华徐徐展开,让你全景认识这个绝代才子、薄命君王、悲情词人的多面人生,是了解李煜命运、欣赏李煜情词的珍藏读本。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一瞒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解读父亲。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热门推荐
  • 绿茵战将

    绿茵战将

    足球,世界第一运动,太多的比赛留下了太多的经典画面,希望用手下的一支笔把这些精彩的画面记录在文字的海洋里
  • 抗日巾帼

    抗日巾帼

    抗日时期在中国活跃着一支以李国民、邓敏为首的复兴社女子小队(后来改为军统女子小队),他们与日本特高课斗智斗勇,出生入死,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使命,成为战功显赫的巾帼小队。我谨以此小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 婚后试爱

    婚后试爱

    新婚在即,未婚夫却联合闺蜜,将她送上陌生男人的床,并现场直播。不甘心的她将计就计,和陌生男人过到了一起。却不想抱上了Z国最帅最有权的大粗腿,那个传闻中谜一样的男人……小剧场:某天,忍无可忍的小丫头大吼:“冥修,你个老污龟,不是说好同房不同床的吗?”某老污龟不作答,用身体力行地向小妻子证明,夫妻间,污才是王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影之黑手

    火影之黑手

    这是一个腹黑宅男穿越火影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色狼调教美女的故事;这同时还是一个野心家想要长生不老统治火影世界的故事……谨以此文先给敬爱的蛇叔,愿蛇叔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 断只断无穷思念

    断只断无穷思念

    后来的某一天,或许我还会想起你,内心却再无波澜。但我还是会记得第一次见到你的情景,那天阳光很好,你背光而立看向我继而微笑。一眼万年也不过如此吧,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没有人走进我心里,原来你在这里。然而,后来我才知道,我等的人是你,而你爱的人不是我。
  • 三国志评话

    三国志评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赖大小姐:校草请别走

    无赖大小姐:校草请别走

    刁蛮可爱大小姐在学校遇到两个无赖校草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感动温情的青春纯爱故事。由一场胶水引起的大战,从此他们两风波不断。"宫子谦,我和你势不两立。”他是她的幸运男神,每次遇到他总会化危险为安,她对他的感情越来越深,但又放不下那个无赖的他,他们三人之间到底该何去何从?
  • 抠门公主夫君多,银子等我

    抠门公主夫君多,银子等我

    “公主,音王爷求见”“我徒弟来啦徒弟你来啦…………你这来了也不带点儿礼物来是不是不太礼貌啊……这是啥……一件衣服……哦不不不…我要银子”“………”“徒弟你这玉佩能卖多少银两…”“…………无价”“那就是一分不值钱喽……唉……”“…………”…………………………………妖孽夫君“来…这是我的嫁妆…黄金3三千万两这块玉佩可以当做钱庄的卡想取多少就取多少”冰山夫君“这,是本王的嫁妆钻石矿三个…”温柔夫君“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药丸。一颗价值一万两黄金。这里是36颗不够了在给你炼”正太夫君“这是藏宝库藏宝库里的东西够你花很多永远的”便宜娘竟然是别国公主!!!
  • TFBOYS与你的小幸运

    TFBOYS与你的小幸运

    原谅我不能照顾你一辈子,对不起,原谅我好吗?我爱你。
  • 左文襄公奏牍

    左文襄公奏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