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1500000066

第66章 我与小说

我写过小说,编过小说,选过小说。我这一辈子,堪称得上是小说人生,人生小说。福兮祸兮,幸欤不幸,可以说都和小说有关。从二十多岁开始写小说倒霉开始,四十多年来劳碌奔波,跌宕流离,基本上也像是一部浮世绘式的悲怆小说,只不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尝受得比别人多些,沧桑变幻,历劫难复,领教得比别人深些罢了。这也不是上帝独对我的“慈悲”,与我同代人的很多文学之徒,都好像难以逃脱这份共通的命运。自古以来,以文为生的人,为文所害,那更是数不胜数,想到这里也就豁然开朗了。

谁让你编写小说呢?

然而,小说是迷人的事业,你选择了便无法再厮分。年青时爱小说,读小说,差不多把能找到的小说,都看了个遍。二十多岁时,不满足于看了,开始动手写小说,这大概也是所有写小说的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没想到,小说对我来讲,却成了个人命运的转折点,由于一篇小说,而颠倒了大半辈子。文祸之苦,炼狱之难,苦痛之深,世情之薄,都亲身领受够了。因此说,小说构成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这话是一点也不错的。

因为沾了写小说的“光”而倒霉者,非我一个,但有的从此沉默消失,有的音讯杳然,有的竟为之献身,当我编这本自选集的时候,禁不住地感慨系之了。但我能够活下来,能够继续写小说,算是很侥幸的一个。至少还有读者愿意买你的书,看你的书,也就足够足够了。因此,在中国,文学之所以没法清高,小说之所以没法性灵,作家之所以没法洒脱,我想,很大程度上由于这块土地,这份历史本身太沉重的缘故。很多作家提起笔来,虽然谁也没有要求他,但忍不住还是要倾吐出来。也无非是履行对这块土地,这份历史的义务。既然你诉之以笔,形之以文,那你为你说出的中听或不中听的话,付出一些代价,也就是活该了。

你选择了小说,那么,小说爱你也好,小说误你也好,你写了,也就不必懊悔。一个人选择了这种熬煎或痛苦的写小说的职业,义无返顾,那是一种活法。活法无所谓优劣,你觉得好,便是好,虽然,小说给我带来过苦难,但我也从小说中寻找到我的乐趣。我拿起笔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在作品中与读者对话,沟通心灵,岂不也是一种快乐么?

其实,细细品来,作家之所以觉得写小说好,无非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说出想说的话罢了。一个人长有嘴巴,就有表达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欲望。讲给一个人听是听,讲给许多人听,也是听,于是就铺开稿纸,作品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那些变成小说的文字,无非是说话的延伸而已。

数十年来,颠沛流离的命运,使我在这块国土上,走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事情,接触过许多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快活或悲哀,或美丽或丑陋,或成功或失败,或伟大或渺小的各式各样的人物,自然也有许多挫折,许多波澜,许多无奈,以及许多感悟。加之在漫长的流放过程中,背影场面的经常置换,人物身份也因时因地因处境各异,并不总在扮演一个固定的角色,遂有机会以多种视角和不同层面,领受这个繁复的社会和多变的时代。所以,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构成了我写小说的创作动机,也就是想说一说这个沉重和温馨并存,感慨和希望同在的世界里,那些厮杀争斗,跌打滚爬,爱恨情仇,酸甜苦辣。于是变成文字的小说,其基调也无法超脱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这半个世纪的历史,我不过努力写出这浩瀚的生活长卷中的一角罢了。

我写出来了,我得到了诉说的乐趣,得到了宣泄的痛快,得到了会心一笑的呼应时的愉悦,也得到了触碰到谁时,那副火螫火燎的表情,带给我的那种无可名状的惬意。至于旁人说我写好写坏,我是不在乎的。说我好,就真好嘛?说我坏,就真坏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但是,我是为那些还赏我脸的读者而写,只要还有人愿意看,那我就接着往下写,生活无尽头,写作自然也就无穷期了。

这本书里,我挑选了这些年来自己觉得尚可供读者一阅的作品,也无非是已经过去,或即将过去的那些年代里的生活写照,既真实,又不完全真实,说不完全真实,可也是我们在那风风雨雨的路程中,同行过的人生体味,那自然会有心气相通的地方。如果这本书中的一鳞半爪,能让你回过头去,审视一下走过的路,唤起一些回忆,产生一些思索,那便是对于作者最佳的鼓励了。写小说的人求什么呢?“嘤其鸣兮,求其友声”,不就是寻找知音的共鸣么?如果能这样,小说给我所带来的伤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同类推荐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在一个线性时间的来龙去脉中,范小青以中庸的力度打开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哲学,一个是现实。极简的故事主题:我丢失了弟弟,我又去寻找弟弟。故事叙述中,患有智障的弟弟恰如龙卷风,把所有人物都裹挟了进去。丰富庞杂的情节,循环往复的纠结,谵妄无休的盘诘,把故事的迷径写得海咸河淡,温度适中。独到的以萤火之光起笔,以一片废墟灰烬收山,显示出作家卓越丰稔的艺术功力。
  •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本书分人物春秋、诗家气象、词中风情、游记四部分。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起点不同,各自设定的目标不同,采用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们都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面对的都是人生;尽管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命题,大家都在采用加减乘除等不同的方程式来解答这些人生命题,或许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愿我们都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结果。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热门推荐
  • 背后的蓝天

    背后的蓝天

    有光就有暗,有时暗笼罩光,有时光胜于暗.
  • 缠绵入骨:首席的娇宠甜心

    缠绵入骨:首席的娇宠甜心

    张梦雪做兼职,意外遇见公司总裁跟国内当红女艺人在办公室玩PAPAPA,第二天打算想辞职!谁知那个万恶的人居然在办公桌上把张梦雪直接推倒了!!本想逃离魔掌,谁知他说:女人,你是我的!
  • 寒雪时节又逢君

    寒雪时节又逢君

    神魔两界第一次大战位于人间天雪山。两界之气相撞,人间飘雪十年。她,神皇之女在寒洞中遇见了气息奄奄的他,妖魔之子。“公主殿下,此人不可救。”“本公主定救活他。”千年后重游故地,绝美灵动的她看到英俊冷傲的他被寒气所伤,危在旦夕。“是你?”少年见到来者,眼眸里掠过惊诧。他们倾心相遇,却痛心相随。万年后他在天雪村找到了轮回的她。“水若,此生我再不负你。”
  • 魅惑三界之乱世独宠

    魅惑三界之乱世独宠

    一个是千年蝶妖玉蝶,拥有一千的智慧,却败在了一个暴君的手上...一个是百年妖狐莫灵,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力,不停的吸取男人的精气...在妓院玉蝶遇见了莫灵,同是花魁,却道不同不相为谋,结下仇怨...一个是残暴的君王,因为遇见她变得温柔细腻...一个是不愿涉世的王爷为了她宁可与皇族反目...一个是只为爱她,不惜一切代价,杀人不眨眼的阴险太监,只为得到美人一笑...在这世间最可怕的就是爱,最美好的也是爱...妖真的可以得到爱吗?
  • 再战巅峰之逆天改命

    再战巅峰之逆天改命

    一场真假,一场虚幻,是梦,还是真实?他被囚天牢,却又重回十年之前,逆天改命道路上,他铁血杀戮,只为自己而活!
  • 三国之最霸王

    三国之最霸王

    霸王临世!!!霸王临世!!!霸王临世!!!霸王临世!!!
  • 前生3

    前生3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周易参同契释疑

    周易参同契释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黎元洪传

    黎元洪传

    他,就是辛亥首义大都督、民国大元帅、两任大总统;坚持共和政体、军民分治,反对军人专权;讲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实业的精神;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民国第一伟人”的黎元洪。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编者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稗官野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乐无穷。适合各年龄段的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