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7200000036

第36章 袁绍:不放弃任何一个加速自己失败的机会

历史的最深处,有一些不轻易为人所知的细节,它们盘根错节,水静流深,隐藏着历史事件发生最为详细的底色和最为真实的意蕴。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深沉辽远的地方,细细探究历史的细节,将会惊奇地发现:事实竟然是这样的。

袁绍这个人来头大、势力大、派头大,然而又魄力小、谋略小、肚量小。他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泡沫人物,曾经把自己吹涨得不可一世,高山仰止,突然间,随着晴空里一声裂帛,又迅速败落,捎带着还落下一个千古笑柄。

即使在袁绍势力最为鼎盛时期,对他也一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且很难调和的评价。袁绍派使者荀谌威胁韩馥让出冀州牧位置时,荀谌曾接连用三个问题向韩馥发难:“论宽厚仁慈,大肚能容,为天下所同归共附,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论临危决断,智勇过人,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论家族权势,使天下多年受其恩惠,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老实的韩馥一连说了三个“不如也”,随即乖乖地将自己带甲百万、粮食可应付十年战争的偌大冀州,向袁绍拱手相让。

这样的问题别说慵弱无能的韩馥,绝大多数有点儿头脸的人,不管是朝廷重臣还是草莽英雄,回答都会和韩馥一模一样。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当时为数寥寥的有识之士,又不约而同地对袁绍表示了鄙视。这其中除了我们知道的荀彧、郭嘉、贾诩,当然还包括袁绍最大的劲敌曹操。

曹操很早就在一次袁氏兄弟大宴宾客的场合,看出了袁绍的危害作用,所谓“乱天下者,必这两兄弟”,几乎与此同时,曹操也暗暗萌生了日后加以剿除的念头。

不过,上文荀谌所提的第三项“家族权势”,又确实字字确凿,袁绍无人能及。

史载:“袁本初四世三公(一曰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是实情,虽然“三公”之位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尽相同,即在汉朝也时复有变,但“三公”作为朝廷重臣的象征,则没有变化。姑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例,袁绍四世先祖中,都有人位列其中。可见,一登“三公”,人臣之位遂极,培植爪牙,罗织亲信,发展家族势力,便是想当然的了。袁氏家族既累世独多“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经过百余年的经营,袁氏家族遂在中原撒下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它对袁绍自然构成了一笔丰厚的家族遗赠。说句公道话,在如何最充分地利用这笔遗产,有可能的话再让它滚动生息,不断增值,以求收得更大的名声方面,袁绍显得颇有天赋。他没有像败家子那样白白糟蹋了好名声,相反,虽然他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他仍然在短短几年内,依靠自己的努力,在江湖上留下了甚至比父祖辈还要响亮的名声。

少年袁绍,相貌堂堂,器宇不凡,已完全是一副当代孟尝君的做派。待人接物,有口皆碑,致使天下英豪,“莫不争赴其庭”。当时的袁绍表面上还极有平等观念,不摆大贵人的臭架子,这一点你单单从停靠在袁家门口的各式大小车辆上也能略窥一二。打个比方,在今天就好像既停着豪华的劳斯莱斯、凯迪拉克,又有普通的夏利乃至奥拓,你甚至还能看到人力三轮。袁绍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京城长安的不安,中常侍赵忠就曾在皇帝面前打过这样的小报告:“袁本初在那边收买人心,广树亲信,大收人望,罗织敢死之士,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袁绍当时在朝廷中担任太傅要职的叔父袁隗,听到这些传言后非常紧张,急忙传信给侄子,要他收敛点儿。袁绍依旧我行我素。

不多久,袁绍来到了长安,与曹操一起任御林军官。当时皇帝不问政事,只知管宦官们叫“阿父阿母”,只知在宫廷里学驴叫马嘶,朝廷大权俱落在“十常侍”手里。当年的袁绍还是颇有胆识的,他与大将军何进(本质上是一个屠夫)合谋,计划着一锅端掉“十常侍”,为朝廷除去元凶。在何进事泄被人暗算之后,袁绍和兄弟袁术率兵突入皇宫,对太监见一个杀一个,因胡须稀疏而被两兄弟误杀的,也大有人在。一时间宫廷血流成河,太监如过街老鼠。“十常侍”之首张让虽暂时逃脱,后仍因大势已去而投河自杀。

虽有滥杀无辜之嫌,剿除“十常侍”,袁本初仍颇立功勋。然而功不抵罪,袁绍方屠十狼,又引一虎,招董卓入京,正是袁绍当初替何进出的点子。在是否招董卓入京的问题上,当时只有曹操坚决反对。只因曹操位卑职浅,所提意见无人采纳。历史证明,董卓之穷凶极恶,十倍于“十常侍”。所以论识见,袁绍已经输给曹操一招。

而董卓大兵入长安,军政要权一手独揽之际,曹操不得不陪着袁绍,分头逃往中原。区别是,曹操的逃亡凶险狼狈,袁绍的逃亡则不失为一次华丽的作秀。当着人见人畏的董卓之面,袁绍居然敢于拔刀在手,当堂顶撞道:“你以为天下强人,只有你一个人吗?”说罢,袁绍倏然转身,将自己的官帽往门旗上一搁,以气吞山河之势,扬长而去;当然,一旦离开董卓的视线,迅速将轩昂步态改为撒蹄狂奔,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也许在袁绍看来,引董卓入京属于“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之事。如将董卓暴行视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历史机遇,则袁绍正好等到一个拥兵自重的大好机缘,可以一边整顿军备,一边把战鼓敲得堂堂正正。

另外,袁绍逃离长安之后,暴怒的董卓对袁绍在长安的亲戚族友共300余人进行了血洗,其中包括袁绍那位太傅叔父袁隗。这一番家族血仇,不仅抬升了袁绍的身价,而且也更让他有了敲响战鼓的合法理由。

至此,我们对袁绍来头大、势力大、派头大,当可达成共识。然而,袁绍之为不在其大,恰在其小。

袁绍任盟主后,虽势力强盛,已完全可与董卓分庭抗礼,不知何故,却迟迟未有动静,按兵不发。而每天的歌舞排场,却一场不落;每晚的楼台酒会,亦一杯不少。只有曹操被惹恼了,他掷地有声地对袁绍嚷出一句“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的话后,便率领自己当时有限的五千兵员,单独“西向”,向董卓兴师问罪去了。曹操被杀得大败,回营后难免要对袁绍骂几声。袁绍理亏,便不断地安抚曹操,“按兵不动”的既定方针,却是一丝儿未改。

看来谁都被袁绍蒙在鼓里了,也许他根本就不想对董卓进行讨伐,报仇雪恨的念头也只是一闪即逝。袁绍只是将董卓看成一次机遇,正好借此壮大力量。不多久,联合部队中除骁勇无比的孙坚曾以单挑之势与董卓交过手之外,联军本身则迅速作鸟兽散,当真是来如风去如电。

“西面的事别去管它,咱另立一个朝廷吧,刘虞汉室宗亲,就是一个现成的人选。”袁绍向曹操提议道。这样的糊涂事曹操是不会做的,曹操当时的志向是整理河山,一匡天下,而不是分裂版图,加剧动荡。但据此曹操(也包括我们)却正好看出袁绍的可鄙之处:董卓在长安挟制老皇帝,你袁绍在家乡河北邺城另立新朝廷,倘如此,袁绍在和董卓旗鼓相当的同时,不也就沦为董卓的一丘之貉了吗?

袁绍野心勃勃,眼力却实在差劲,曹操虽明确告诉他“刘虞肯定不会同意”,他仍然一意孤行。结果当然还是曹操正确:刘虞逃到山里去了。

袁绍没有对董卓发出一兵一卒,却加紧了盟军内部的内讧。自胁迫韩馥让出冀州牧之位后(韩馥后来被逼自杀),他又与另一个盟友公孙瓒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袁绍之过河拆桥,不讲信义,在对待这两个盟友的态度上得到了极为昭彰的体现:当年推袁绍为盟主,韩馥用力最勤,立刘虞为帝,韩馥也是他的主要同谋,最后却反而成了他砧板上第一块肥肉。为迫使韩馥让出冀州,公孙瓒对袁绍帮助最大,一旦韩馥被迫自杀,袁绍立即又把矛头对准了公孙瓒。

在与公孙瓒相对较为惨烈的战争中,袁绍大将麴义劳苦功高,甚至还救过袁绍的命。然而正所谓“狡兔死,良狗烹”,公孙瓒一败,袁绍便借口麴义忤傲不逊,把他杀了,顺势整编了麴义的军队。

这时的袁绍如一只绩优股,骤然升值,威风不可方物。治下幅员辽阔,冀、青、幽、并四州尽入囊中,其“家天下”也初具规模。当然由于天生的弱智短视,他也为家业的最终毁于一旦预挖了陷阱。他让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各拥有一座州郡,表面上话说得好听,说是“借此观察一下儿辈们的才能高下”,其实却是想为自己宠爱的幼子袁尚培植势力。

袁绍宠爱袁尚的两条理由也很不上台面:一、袁尚为自己宠爱的后妻刘氏所生;二、袁尚在三兄弟中长得最像奶油小生。对自己相貌颇为自诩的袁绍,当然会将相貌的高下,视为才能高下的可靠标志。——然而正是这种匹似欧洲查理曼大帝将国土一分为三的举动,为袁绍死后疆域的分崩龟裂、兵戈扰攘预埋了祸种。

谋士沮授当年劝袁绍迎奉皇帝,袁绍不予采纳(潜在的理由是:此乃乱世,匹似秦失其鹿,先入咸阳者为王)。当曹操后发制人,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又老大不快,在致曹操的信中,态度强蛮地要求曹操把皇帝送到邺城来,曹操拒绝了,自此,两人正式交恶。虽然曹操惮于袁绍的势力,曾做过一些妥协,如将高于自己的“大将军”职位让给袁绍,袁绍仍愤愤不平。

不久,在袁绍的授意下,一封出自三国著名刀笔吏陈琳手笔的讨曹操檄文,开始风行大江南北。鉴于该信措辞尖酸刻薄,骂尽了曹操祖孙三代,曹袁势不两立之势,已无可转圜。

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一仗——官渡之战的大幕,在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中,被拉开了。我们都已知道,这一仗是曹操的“奥斯特里茨”,袁绍的“滑铁卢”。

袁绍发动战争的时机是否合适,本来也不无疑问,至少,沮授就曾反对。考虑到沮授先生乃是袁绍帐下唯一一位智谋过人的谋士,他的意见便有理由得到尊重。可惜沮授命苦,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袁绍若多听听沮先生的意见,整个三国的历史就将被重写。事实是,袁绍不仅没有采纳沮授的逆耳忠言,反而以惑乱军心之罪,削弱了沮授的兵权。

官渡之战的结果,与其说取决于曹操的用兵神武,倒不如说是因为袁绍的过于无能。将固执、愚蠢、狂妄等诸项用兵大忌结合得如此完美,袁绍真当得起反面教材的典型。

削弱沮授的兵权,只是袁绍“笨蛋才华”的第一步,这以后他以不可思议的愚笨,将所有的有利条件一一错过,同时又不放弃任何一个加速自己失败的机会。

官渡战幕刚刚拉开,袁绍最引以自豪的两员上将颜良、文丑即相继沙场授首,致使袁军士气大挫。袁绍兵力十倍于曹操,而行兵布阵如此不济,被曹操从容地各个击破,身为统帅,袁绍情何以堪。与曹操正面相对,袁绍本无须几许人马,抽出一支,暗渡陈仓,隔山打牛,偷袭曹操身后的许昌,亦不失为一条妙计,谋士许攸即曾如此献策。袁绍倔犟如牛,断然拒绝:他因为存心想让曹操好看,脑子里尽歇斯底里地想着如何在正面战场上把曹操一举击败,故而对任何迂回之术都不加采纳。

两军相争,土气为先,加强团结,避免内部不必要的摩擦,为将者亦当遵循。袁绍在这一问题上又一错再错,先是临出发前将反对自己的谋士田丰投下大牢(附带提一句:田丰对袁绍也有过救命之恩),接着又默许在邺城的谋士审配抄没许攸的家财,逼得许攸临阵脱逃,顺便将袁绍一件重大军事机密报知曹操。

与曹操相持已有半年,粮草成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命脉。袁绍派去守卫粮草的军队既难称足够,委派的大将淳于琼又难称其才,且有贪杯恶习。权力虽遭削弱但对袁绍仍忠心不变的沮授,当时就曾提醒袁绍“当心曹公突袭淳于琼,可再派将军蒋奇另统一军,侧面防护”,同样遭到袁绍的拒绝。

凡是有利于自己的建议,无不加以拒绝,这样的统帅如还能打赢战争,那可真是对战争艺术的亵渎了。

结果,只在3天时间,袁绍10万大军,被弄得只剩下区区800人,陪袁绍逃回老家。

田丰的死,最能反映袁绍的心胸肚量。田丰曾反对袁绍投入这场战争,并预言袁绍必败。当袁绍果然大败,狱吏们纷纷向田丰庆贺,说是“先生大有先见之明,袁公回来后必定会加以重用”。

田丰叹道:“非也非也,我太了解袁公为人了。他表面宽容,内心猜忌,若此战获胜,袁公一时高兴,当然也会不咎既往,大赦天下,在下小命也可望保全。今既然失败,袁公羞恼之下只会更加震怒,遂致迁怒他人。烦请转告我家人,着速替我预制石棺,时刻准备收尸。”

果然,袁绍回府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处死田丰。

对照一下就可以发现,不管你将此理解为豪杰气质还是奸雄本色,曹操战败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先找某位曾经反对过自己的谋士,一边握着他的手,一边诚恳地认错:“悔不用卿言,致有此败。”袁绍之为袁绍,正在于其性格的外宽内狠,外容内忌,反复无常,心胸逼仄。情绪高时,对引车卖浆者流他说不定都会蔼然相对;一旦发作,哪怕你是孔丘再生,孟轲还世,他仍然能够说翻脸就翻脸。据说,对那位最为时人敬仰的大学者郑玄,袁绍都曾经礼数不周,大加冒犯。

同类推荐
  • 五姑戏辽

    五姑戏辽

    一长篇小说“五姑戏辽”六十章节,四十余万字。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公元750年---1000年辽代时期,描写王氏家族(汉族与契丹族混血嫡系)四代五位道姑与辽国四朝皇族的恩恩怨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极有可读性。教育意义深远,培养读者爱国主义,教育人们除暴安良高风亮节的高尚品德。此书根据辽北象牙山下的一座寺庙“黑姑寺”的传说整理编写。二,本书已改编成剧本,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小小巡按

    小小巡按

    法,国之根本!犯法者,虽远必治!这是以法惩凶的故事,告诉大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你是朝廷高官,还是皇亲国戚,我只告诉你,国法无情,我是小小,为法代言!——无读书无评论,希望各位认真看完再做评论,本书坑深,慎入!看书前,请高抬贵手,加入书架、收藏起来,投上手中的推荐票,再点击阅读,你的支持便是作者码字的无限动力。
  •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宋风采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宋风采

    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宋朝,伟大的宋朝,已成为永恒。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那个伟大时代的方方面面,借此把记忆的碎片黏合起来,重组三百多年间我们的先辈锁取得的巨大成就.
  • 三国忠义路

    三国忠义路

    三国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舞台,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不知真情还是假意的刘玄德,以及拥有三江之险的孙氏家族,本书主角原本是个混黑道江湖大哥,对关二哥基本崇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每晚三柱香的敬拜,因为他认为出来混讲的就是义气,而当他穿越回去,却成为了冢中枯骨袁术的异姓兄弟,他能阻止袁术称帝,阻止小霸王征战江东嘛,在三国时代会遇到自己的一生至爱嘛,一切尽在三国忠义路。
  •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此套丛书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本书内容包括:孝庄、选储风波、皇帝和权臣、科场黑幕、民族怀柔之策、满族的婚姻习俗、郑成功、“康乾盛世”、两种文明的碰撞、洋务运动、袁世凯等。
热门推荐
  • 世界图录

    世界图录

    这世界上有十二本图录,最终只属于一个人……这是关于十二个生肖娘之间的战斗……
  • 人生有味是清欢

    人生有味是清欢

    清欢本是在玉门关外,西北大漠上长大的侯门独女,有阿玛和额娘的宠爱,骑马、打架、看星星是她最难忘的童年时光。可命运的车轮却将她原本安宁的生活生生碾碎,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局谲变,使她失去了爹娘,告别了茫茫大漠,踏上了宫廷生活的征途。皇帝舅舅的怜爱,让她一夜之间成为了万民景仰的金枝玉叶。在宫里,虽然风雨多,晴天少,但她也拥有了其他更珍贵的东西:有照顾她的吴嬷嬷和云珠,有狂傲不羁但又十分疼爱她的三哥弘时,最重要的,是遇到了她最最挚爱的四哥弘历。原以为的风平浪静,一场夺嫡大战却在悄然拉开序幕。机关算尽,揭开的却是尘封在深深宫墙里两代人的爱恨情仇,一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她能否全身而退,找到自己的幸福?敬请期待,慕静言《人生有味是清欢》。【精彩片段】那一日的夕阳仿佛格外地热烈,烧着宫墙上的一方天空,连那宫墙也像是着了火。她从铺了红毯的汉白玉石阶上一步一步走上去,那是她走过无数次的路,小时候还曾经从这里摔下来过,可她从没觉得像今天这样陡峭,仿佛每一步都是踩在刀尖上。他就坐在大殿里,九龙御座,高高在上,她只能看到明黄色的龙袍,云肩,朝珠。她想,以后可能都只能是这样,远远地瞧他一眼,连他的脸色也看不清。她忽然记起那天他送她去清云寺,她坐在马背上,听到他的声音就在耳后,极为温柔。他说:“过两天我就来接你。”原来只那两天,她却用尽一生也等不到了。视线里他明明只是一道模糊的黄影,可她偏偏要笑。明明知道他看不见。带她的喜娘搀扶她行礼,她头上的凤冠极沉,凤首缀着的璎珞摇摇晃晃地扫在眼前,肩上穿着新制的霞披,极为华丽,垂下千丝万缕珠玉串成的坠子,她缓缓跪下,那坠子摇曳,珠玉相碰,玲珑有声。耳边是内官特有的尖细嗓音:“传旨:和硕懿纯公主,秀外慧中,端赖柔嘉,得先帝之厚爱,朕特封固伦懿纯长公主,赐婚恭亲王之子爱新觉罗毓宁。钦此。”他的手渐渐紧握成拳。没有人知道,写朱批的时候,他的手都在抖。他竟然真的就这样做了,眼睁睁地把她嫁给别人。他想起她曾经说过,深宫里的每个人都是枚棋子,要怎么走,从来由不得棋子自个儿,到头来千羁万绊,生不如死。如今他才是真的体会到了,就连他这个九五之尊竟也逃不过。她不知道,那么远,他竟然可以看清她的脸,他看到,她终究是流泪了。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樱空恋迹

    樱空恋迹

    一座满是樱花的学院里,有甜有酸,有苦也有二,记录着相恋时的记忆。在樱花漫舞的时刻,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她,然而她们,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他......
  • 泰坦之锤

    泰坦之锤

    一名叫格雷克的吊车尾巨人弄丢了从下界得来的战锤,为了找回这个宝贝,他从云中城溜到下界,展开了一段荒唐的历险...
  • 绝世神偷,倾世狂妃

    绝世神偷,倾世狂妃

    她,叶韵寒,一个异世的神偷!她,同样是叶韵寒,迎亲王的嫡女,韵公主。在她与皇上结婚的前天,遭心上人简晗背叛,不甘撞墙自杀。使得在异世被姐妹杀害的叶韵寒上身,引发了种种……她会在以武为尊的世界生存下来吗?
  • 未来宝地

    未来宝地

    她叫古蓝,来到玄武纪年代,有着神秘的血龙戒,一双美丽的紫眸,父母未知。财迷篇:未来世界宝物多,异世大陆宝物多多。某女:“天!这是五步笑天酒吗!你竟然有!”某男:“少说废话,你上次不说想有来着吗,赶紧拿去,你不说有用吗!”某女眼睛充满了亮闪闪的星星:“这下我终于有钱了,哈哈哈哈!”顺便在男子脸上亲了一口,口水蹭了他一脸。某男:“你说什么?有钱?”某女:“是啊,上次有个老头子说要是有这个酒就卖给他,他出一万上等墨石!”某男脸色阴沉,一脸的不爽:“你一个炼丹师还差一万上等墨石,谁信!”“啊拉拉!这你就不懂了,一万墨石也是有用处的!”
  • 混沌造化诀

    混沌造化诀

    李笑原本是个现代的一名大学生,却因意外遭遇熊瞎子并且被熊瞎子一爪子拍死;当他醒来时却发现他原来是穿越到了一个名为“龙恩大陆”的地方;从此李笑踏上了他的强者之路。等级划分:灵徒、灵士、灵师、灵将、灵王、灵皇、灵宗、灵尊、灵君、灵帝;上界等级划分:天将、天神、混元、至尊、天道至尊。每个级别分:前期、中期、后期与巅峰。武器划分:灵器、道器、宝器、神器、后天灵宝、先天灵宝、至尊器、天道器。每件武器都有:下品、中品、上品、极品(天道器只有一件,所以没法划分)灵兽等级划分;灵兽、王兽、宝兽、神兽、圣兽、天兽、混沌天兽。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与巅峰;混沌天兽没法划分。
  • 熬孤

    熬孤

    这是一个强者的舞台,这是一个炼气者的世界,炼体炼气,羽王羽皇羽圣羽尊,看我如何炼我羽翼。从小经脉禁断,母亲为救我性命自毁一半修为。
  • 商界风云之助理总裁

    商界风云之助理总裁

    致力于创建自己设计公司的海归女项可可遇上了身负灭门家仇的霸道总裁秦汐,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人,殊不知缘已天定。项可可觉得她是有多倒霉,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高材生非得要到一家建筑公司给人当助理。当就当吧,还遇上个不通事理的暴虐老男人。秦汐觉得这人事经理得有多眼残,找个极品来给他当助理,毁他图纸不说,还把风华正茂的男神极男人,当成了大叔。这就是她和他的初次印像。而当极品的助理把修复的图纸呈于暴虐的老男人面前之时。他这才发现,原来极品的助理,不光有副绝世的容颜,聪明的脑瓜也是极品有用。当然这只针对于工作。(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