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26900000015

第15章 “唐神宋貌”的闽派

闽派在同光体派中声势最为浩大,以陈衍为诗论核心,在品评闽地诗人的过程中,逐渐将同光体派的影响扩大。钱仲联先生指出同光体闽派:“以陈衍、郑孝胥、沈瑜庆、陈宝琛、林旭为首,最后有李宣龚诸人为殿。”汪辟疆先生列出的闽赣成员中闽地主要有:陈宝琛、郑孝胥、陈衍、沈瑜庆、张元奇、林旭、李宣龚、叶大庄、何振岱、严复,另外文中还涉及的闽诗人有陈书、黄濬、梁鸿志、王允晳、林长民、陈懋鼎、黄懋谦、沈觐冕、陈声暨等,还提到有林寿图、谢章铤、王毓菁,林、谢、王三人“诗亦不尽同光体”。另外,陈衍的《石遗室诗话》中涉及的闽人远较他地为多,同光体闽派的确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闽派人数众多,但闽派的宋诗学理论主要还是由几位领袖人物奠定。

汪辟疆先生于《近代诗派与地域》一文中,以闽赣派代同光体派,并对闽赣诗风相同或相似之处加以说明:“闽赣二省,地既密迩,山川阴深,峰峦重叠,亦复相肖。且文化开展,并在唐后,而皆大盛于天水一朝。文士摅怀,有深湛之思,具雄秀之禀,所谓与山川相发者非耶?”从闽赣两地的共性来看,确是如此。然而如果进行具体分析,就会发现闽赣地域文化其实大有不同。闽地文学起源较晚,晚唐五代时候,才出现在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文人。诗歌则从唐诗开启诗风,数百年下来,唐诗风如长江大河,源源流过,余韵不绝。到晚清时期,同光体闽派以宗宋而名世,但日积月累下来的唐诗根底已成为深入骨髓的东西,因此整体诗风上呈现出“唐神宋貌”的姿态。

一、闽地诗学流变

在中国文学史上,闽地文学理论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宋代开始,有严羽的《沧浪诗话》、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刘克庄的《后村诗话》、蔡绦的《西清诗话》、吴可的《藏海诗话》、曾糙的《高斋诗话》、蔡梦弼的《草堂诗话》、吴泾的《杜诗九发》等。元代则有杨载的《诗法家数》《诗学正源》《杜律心法》、蒋昌的《榕荫诗话》。明代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清代以来,闽地的诗学著作更是不让前朝,有郑王臣的《兰陔诗话》、叶矫然的《龙性堂诗话》、刘存仁的《屺云楼诗话》、梁章钜的《闽川诗话》《长乐诗话》《退庵随笔》《试律丛话》《读渔洋诗随笔》、谢章铤的《赌棋山庄词话》、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陈衍的《石遗室诗话》等。从上面的罗列中可以看出,几乎在宋以后的每一个朝代,闽地的诗话中都有一部成为影响全国风气的著作,甚至是影响时代诗歌方向的诗学著作。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诗话之一,书中所提出的一些诗学理论,如对宋诗特色的定位“以文字为诗,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成为此后宋诗学的基本问题。严羽论诗主盛唐,强调诗歌要有“兴趣”,批评以苏黄及江西诗派为代表的诗风,认为宋诗“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处”,诗歌发展到此“可谓一厄也”。因此,他指导学诗者“入门需正,立志需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严羽之论在元明两代宗唐者手中得到了继承。

杨载是元四大家之一,其《诗法家数》是元代诗法著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种,他论诗亦以盛唐为宗。《元史·儒学传》载:杨载“于诗尤有法,尝语学者曰,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他在《诗法家数》中亦将唐诗作为效法典范:“予于诗之一事,用工凡二十余年,乃能会诸法而得其一二,然于盛唐大家数,抑亦未敢望其有所似焉。”历二十余年尚不敢奢望达到盛唐大家水平,可见其对盛唐诗的尊崇。

高棅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唐诗品汇》则是对严羽《沧浪诗话》理论的一次选本实践。他在总叙中说明此书的目的就是要“以为学唐诗者之门径”,其对唐诗的分期及对诗作的品评也都以严羽的观点为旨归。

诗学与诗歌创作是相辅相成的,闽地发达的诗学理论指导着其地的诗学创作,影响着其诗歌风气。陈声聪在《兼于阁诗话》中论述了闽诗的发展历史,虽屡经朝代更迭,但自严羽以来一直笼罩在唐诗风之下:

闽诗人,唐以前无闻焉。五代间有黄滔、徐夤,宋有李纲、蔡伸、张元幹、刘克庄,明初有林鸿等所谓“闽十子”,清初有许泌、高兆、曾燦垣等称“七子”,均不闻有一派之称。道咸间张际亮以诗名一世,然所为乃李白、岑参之诗。同光间谢章铤以经师为词章,有论诗诸作,亦不名一家也。迨林寿图始刻意为山谷,陈书、陈宝琛、郑孝胥相继为宋诗,酌西江之水,扬坡、颍之波,陈衍又从而激厉之,广接众流,著为诗话。晚居乡里,创说诗社,影响颇巨。

直到晚清道咸间,闽地著名诗人张际亮尚为“李白、岑参之诗”,不出盛唐之规模。从林寿图开始,闽地诗歌才略有宋风。陈衍及其诗友刚刚登上诗坛之时,在科举制和试帖诗的影响下,诗学依然是植根于盛唐。到陈衍、郑孝胥等人于光绪八年(1882)结束科举之后,才在相互切磋中诗学宗旨转向宋诗,风气始为之一变,从宗唐转向宗宋,从盛唐数家转向唐宋兼采,然而数百年的唐诗积淀于闽地,已经成为其诗学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转向也会留下痕迹,所谓“唐神宋貌”即指此而言。

二、同光体闽派的宋诗观

闽派对宋诗的认识是明确建立在唐诗基础之上,从唐入手,转而宗宋,但并不弃唐。表现在宋诗观上,每每以宋诗对唐诗的承继与变化为缘由,在肯定唐诗的基础上,发掘出宋诗的价值和意义。但和清初宗宋的黄宗羲等人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认识到宋诗自唐变出后的独立价值,那些变化处于唐宋诗之间的风格尤其为闽派诗人所激赏。陈声聪认为陈衍说诗“宗旨纯正,其偏重宋人者,正所谓‘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耳。所言足代表一时风会,初无门户与地域之见也”。所言极是,闽派对于宋诗始终念念不忘其与唐诗之间的关系,在个人创作中往往不能舍唐而为宋。钱仲联先生以为闽派的诗学方向是“溯源韩、孟,于宋人偏重于梅尧臣、王安石、陈师道、陈与义、姜夔,沈瑜庆则偏宗苏轼,陈衍又接近杨万里”。陈衍也说过闽地诗风的发展状况:“吾乡人之常为诗者,余识叶损轩最先,次苏堪,次弢庵,又次乃君常;……之数子者,身世皆略如其诗,损轩少喜樊榭,继为后村、放翁、诚斋。……苏堪原本大谢,浸淫柳州,参以东野、荆公、于韩专学清隽一路”。不论是学刘克庄、陆游、杨万里的叶大庄,还是学孟郊、韩愈、王安石的郑孝胥,其方向都是“清隽一路”,不在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路上。

由于闽地的唐诗风盛行历史悠久,闽地的诗学名家也都以倡导唐诗理论而著名,因此在诗歌风格上对宋诗的认识和接受要通过唐诗作为中介来完成。他们透过唐诗的眼光来认识宋诗的方法,则使他们的性情倾向于理性化,表达方式上反对“以艰深文浅陋”,不刻意修饰字句,不主张用难字僻典。师法对象虽然从杜韩到宋代,但倾向于杜韩轻隽一路。于宋人则或者倾向于初具宋诗意味的梅尧臣、王安石等,或者喜好于宋诗中又开辟轻新之路的杨诚斋等。对于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并不欣赏,对于“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学方法也不感兴趣。

同光体闽派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姻亲、师友关系,陈衍兄弟在其中起到了凝聚作用,将闽地诗人团结在一起,相互之间在诗艺切磋的过程中渐渐使诗学观念趋向一致。同治末年,陈书就开始在闽地提倡宋诗,并在小范围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诗友,“同治季年,乃与叶损轩中书、徐仲眉副将、陈雲敏编修,倡为厉樊榭、金冬心、万柘坡、祝芷塘辈为清幽刻削之词。”由于这种小范围的集会只能局限于乡里,宋诗的影响不易扩大。光绪八年(1882)前后,陈衍、郑孝胥中乡试后,开始了或入幕或游学的经历,视野的放开及跨出闽地的诗学交流,才使闽派诗人在原有的美学倾向上有了新发展。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相继成立了以闽人为主体的福州诗社、秋社、说诗社等,进一步促进了闽派宋诗学的发扬壮大。

同类推荐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眼帘。那是一个植根于印度哲学思潮,成长在印度文学的海洋又徘徊在印度艺术的月华之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的肺腑之言。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
  • 柳宗元文集3

    柳宗元文集3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立正

    立正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 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

    本书以时间为序,综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十夭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件。震级为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其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灾难震惊了世界;而中国军民和中国政府在巨大灾难面前英勇顽强、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也震撼了世界;同时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期间,以大地震发生后十天中的事件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感天动地。这十天中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足以载入史册,留芳千古。
热门推荐
  • 《魅影猎魂》

    《魅影猎魂》

    在一场毁灭世界的核战争过后,疯博士偶然发现一块可以时间穿梭的能量之石,想回到核战争以前去拯救人类文明,在地下军总司令格多莱的授权下,塞丽娜和艾伦临危受命去地球表面去寻找能量之石,可是塞丽娜以照顾父亲为理由抗拒了格多莱的命令,可是就在塞丽娜回到帐篷内时,塞丽娜的父亲因为核污染而死在地下洞穴内,塞丽娜悲痛万分,想到疯博士说过的时间穿梭,决定要找到能量之石,拯救人类即将崩溃的文明,还有她的父亲。
  • 农门一品女御医

    农门一品女御医

    医科大学的高才生,古武世家的大小姐安如意,在毕业后被爷爷丢进了部队。历经千辛万苦,眼看着就要熬出头了,自由已经在向她招手,却不想在最后一个任务里阴沟里翻了船,不小心被流弹击中,翘辫子了。意外穿越重生在一个农家幼女身上,却是家徒四壁,父亲失踪,舅舅舅母欺负,还有泼皮无赖上门骚扰。看她整舅母,治无赖,施手段,扭转乾坤。机缘巧合重回父族,却又陷入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中......
  • 邪王擒妃

    邪王擒妃

    莫名穿越,莫名成为皇家间谍,莫名被书呆子缠上,莫名动心,一系列莫名揭晓,真相却让她大吃一惊!原来,书呆子就是她的终极目标,乖乖个隆滴咚,计划外泄,小命要紧,三十六计逃为上,却被他一把抓住,笑的邪肆,“爱妃,哪里逃!”
  • 红尘劫炼

    红尘劫炼

    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社会变迁和形形色色的人,青年人的成长与爱情、奋斗与挫折、矛盾和挣扎、幸福和苦难。
  • 七月涟漪

    七月涟漪

    他和她小学时互相喜欢。但他却在毕业考那天突然消失,好不容易忘记了他,却在高中时再一次出现在她的生活。看到她和别的男生说话,打!看到她发别的男生作业,撕!众男生彻底慌了!“你还回来干嘛?”“回来娶你!”“我不会再喜欢你了。我累了。”“那你休息,以前我不够喜欢你,现在我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喜欢你。”
  •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青旗帜

    天青旗帜

    顺从天青旗帜的指引,年轻法师汇聚一堂勇敢向前迈进的我们,终将登临顶点之上
  • 魂破天涯

    魂破天涯

    穆凡乃魔道第一高手穆天涯之子,但却天生废体。在他出生满月的时候,穆凡父母为正道中人围攻而死。穆凡的哥哥穆风,一个天人般惊才绝艳的天才,他暗中联合魔道策划报仇,却被不明白身世的穆凡怨恨,怪它堕落魔道。而穆风最终为了救穆凡而死……造化如此弄人,当有朝一日,穆凡明白自己的身世之时,背负着父母之仇,以及对哥哥的愧疚的他——该怎么办?而或许是命中注定,穆凡学到了调动天地之力,可以法力无尽的玄极圣典,又得到了可以分身无尽的灭世魔身。一个分身无尽的复仇之人,将会给天下带来怎样的变化?一切精彩尽在《魂破天涯》,让野哥给你讲个与天相争叫人无可奈何的故事!天涯之外仍然是天涯,你又能逃得到哪里……
  • 诛罪

    诛罪

    凡尘之中,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在心中都潜藏着七宗原罪,好人不过是能够控制自己,坏人也就是无法自控,但当有一日,你无法控制自己的七罪,那么……凡尘已有近两百万字完本《隐士高人系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秦匪

    秦匪

    被穿越公司坑了的秦文,带着跑偏的附加能力,来到错误的时代——秦末。一来就遇上六国老世族占地盘,楚国项羽、韩国张良……一来就遇上神秘的“干爷爷”赠送自己神秘的古秦剑……一来就遇上赵高干的些非人的事……一来就遇上诱人的妹子投怀送抱……且看秦文如何沉浮在秦末庙堂,且看秦文如何征伐在楚汉乱世……【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如果觉得好看,请您不吝收藏、推荐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