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9700000013

第13章 暴力即景(1)

欧茨(Sharon Olds,1942—)生于旧金山,长于纽约,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据说,1972年她戴上博士帽那一天,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突然发现,学非所用。就如一个人费半天劲爬上高墙,发现梯子搭错墙头。那一刻,她决定,要尽抛所学,于是,她改写诗。她知道诗人这碗饭不好吃,因为这世界上诗人恒河沙数,过江之鲫,但她没有就此回头,辛勤耕耘了三十余载,如今能以诗名世,且能在纽约大学有个教职,看来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欧茨的诗人之路,可谓顺风顺水。1980年她出版了处女作Satan Says,便收获了旧金山诗歌中心奖,此后陆续出版了The One Girl at Boys’ Party(1983)、The Dead and the Living(1984)、The Victims(1987)、The Gold Cell(1987)、The Father(1992)、The Wellspring(1996) Blood, Tin, Straw(1999), The Unswept Room(2002)、Strike Sparks: Selected Poem(2004)等作品,几乎都有斩获,尤其是诗集The Father更是荣膺T. S. Eliot奖。1998—2000年,她一度当选纽约州桂冠诗人。

欧茨被誉为新一代自白派诗歌的扛鼎人物,作品收录于各种诗歌选本和文学教材,并已译成多国文字。但在中国,欧茨诗名不显,原因在于译介不丰。至今只有《诗歌月刊》2006年第2期辑录了几首选自The Father的译作。国内的文学教材和诗歌选本很少收录其作。

本文选译的四首诗歌均出自J. Paul Hunter, Alison Booth & Kelly J. Mays编的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Poetry(2002)。虽然这四首诗散落在不同的章节,但即使不给出诗人的名字,阅读过欧茨作品的敏感读者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这是她的风格和手笔。

欧茨从决定做诗人的那一刻起,就在竭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暴力是她诗歌中最明显的标符。在这个世界上,暴力无所不在: 既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代际的,也有同辈的;既有显白的,也有隐微的……欧茨的诗歌世界也是暴力世界。

当然,跟任何人一样,欧茨最先、也是最强烈感受到的会是家庭中的暴力。家庭是人生中最密切的空间。而家庭生活对欧茨这样天性敏感的人更是意义重大。这也难怪,她涉笔最多的也是家庭暴力。她的童年并不愉快,父母离异后,她跟母亲度日,后来父亲患喉癌去世,时间的流逝冲淡了她的怨恨,开始反思父女的关系,《牺牲品》(The Victims)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牺牲品

当妈妈将你休掉,我们开心。这些年来

她默默忍受,忍受,然后

把你踢出家门,我们几个孩子喜欢她的

决定。接着,你被炒了鱿鱼,我们在家

乐开了花,就像人们看见尼克松的座机

最后一次从白宫南面的草坪起飞时大笑。

想到你的办公室被端了,

你的秘书被裁了,

你要喝三大杯波旁威士忌的午餐取消了,

就连你的铅笔,你成沓的纸也被没收了,

我们就想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把你

西服收回去,那些黑色

尸骨,悬挂在你的衣橱;还有那些黑色

皮鞋,鞋尖有大大的气孔?

妈妈教会了我们忍受,恨你,忍受

直到我们和她一起心痛,内疚,为你的

毁灭,爸爸。现在,我

路过门边那些流浪的酒鬼,他们衣服上

满是泥垢,透过酒杯大的裂口,

露出明晃晃的白色肌肤,他们手上长满

老茧,污浊不堪,他们的眼睛,水底下

尚未熄灭的火,就像船,

带着灯火沉没。我想知道,究竟是谁,

默默从他们身上拿走,拿走,直到他们

放弃一切,只剩下

这副光景。

英语标题“The Victims”直接让人联想到暴力。定冠词“The”的出现,表明“牺牲”不是抽象的、无指涉的,而是具体可感受的、特定的对象。复数“s”的使用,暗示牺牲品并非唯一。

全诗共26行,在第17行有明显的时态转换,“现在”的出现将诗歌自然分成两部分。诗歌一开头写父母离异,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妈妈”。她“把你踢出家门”(kicked you out)表明了反抗的力度和决心。“这些年来,/她默默忍受,忍受”(She took it and/took it, in silence, all those years),暗示出她长期饱受欺压。对于这“突然”的“休”(divorced)父“决定”,孩子们站在了妈妈一边,“开心”,“喜欢”。但她们的怨气并没有平息,足见昔日的惨遇。扫地出门的是“你”,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至于“你被炒了鱿鱼”(you were fired),“我们”就当是隔岸观“火”(fire),“在家/乐开了花”(grinned inside),心里乐开了“花”。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跟尼克松出了“水门事件”后灰溜溜下台差不多。而将“你”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类比于“总统”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足见关系是多么远。对父亲的报复不只是肉眼看见才能解恨。接下来,还有想象的报复狂欢。“办公室”、“秘书”、“午餐”、“纸”和“笔”,这些东西暗示出父亲原来身居高位,尤其是“secretaries”表明还有几个秘书侍候,可见日理万机,是否暗示出对家庭生活的亏欠?而“要喝三大杯波旁威士忌的午餐”一方面可能是说父亲的生活过于奢靡,但在另一意义上也可能暗示工作压力之大,需要解酒浇愁?而醉酒之后的无处发泄,或许演化为了家庭暴力。因此在孩子的眼中,童年是一片“黑”(dark)。这黑暗跟父亲相连,“那些黑色尸骨,/悬挂在你的衣橱;还有那些黑色/皮鞋,前端有着大大的气孔”。父亲简直成了“黑暗”的化身,需要被“收回”,她们母女才能重见光明。而对“鞋尖有大大的气孔”这个细节的描摹,合理的推断是她曾经受过这“鞋尖”(nose)的凌辱,方才记忆深刻。她也好比这双任父亲践踏的“鞋子”,在狭窄的黑暗空间里面需要“气孔”(pores)出气。

如果说,诗歌的前半部分关注的是报复带来的“开心”、“欢喜”、“乐开了花”,那么,第17行一声呼喊“毁灭,爸爸”,带来了情感的倒转。这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在诗歌的形式上清晰呈现,但遗憾的是,在翻译中却失落。从第17行尾部到第23行首,连续重复一个音“咝”(s):“Now I/pass the bums in doorways, the white/slugs of their bodies gleaming through slits in their/suits of compressed silt, the stained/flippers of their hands, the underwater/fire of their eyes, ships gone down with the/lanterns lit”。这几行读来异常沉重缓慢,足见“我”的心绪所经历的震荡。“咝”声如布帛在撕裂,如毒蛇在撕咬,如油锅在煎熬。这些都是“我”的感受,而翻译只有勉力而为之,达意而已,“现在,我/路过门边那些流浪的酒鬼,他们衣服上/满是泥垢,透过酒杯大的裂口,/露出明晃晃的白色肌肤,他们手上长满/老茧,污浊不堪,他们眼睛,水底下,/尚未熄灭的火,就像船,/带着灯火沉没”。其中,几个英语词(suits、slits、silt、slugs)特别惹眼,将“衣服”、“裂口”、“泥垢”和“酒杯”巧妙相连,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一个流浪酒鬼的模样。

诗歌最后,经历了心灵震荡的“我”开始追问,“究竟是谁,/默默从他们身上拿走,拿走,直到他们/放弃一切,只留下/这副光景”(who took it and/took it from them in silence until they had/given it all away and had nothing/left but this)。值得注意的是,结尾这一句不但跟开头(She took it and took it, in silence, all those years)出现巧妙的对立,而且跟诗歌中部第15行“她教会我们忍受,恨你,忍受”(She had taught us to take it, to hate you and take it)呼应。“我们”在“忍受”(take it)“你”暴力的同时,也在“拿走”(take it)“你”的“一切”,将“你”推向“毁灭”(annihilation)。

至此,可以看出,暴力之下,没有人能够幸免。施虐与受虐,存在着共谋,“多年来”、“默默”的家庭生活,是冷暴力的温床,也是毁灭家庭的杀手。“我们”都是“牺牲品”。

如果说,欧茨回忆中的童年生活主要关心的是与父亲的关系,那成年后,关注的重心自然会是夫妻关系。而夫妻生活中的性政治成为欧茨诗歌的重头戏。我们且看这首:

昨夜

第二天,我几乎有些害怕。

这是爱吗?我闭上眼回忆,

怎么就像是蜻蜓,

阳光,正午,华氏一百度,

交叠肚腹的尾部。我几乎

认不出自己,像什么在动,

蠕动,准备脱蛹而出,

个头很大,也不言语,

闷着头,闭着眼,

疯狂呻吟,扭动,厮磨,

同类推荐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 愿作如是观

    愿作如是观

    特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三十年集之愿作如是观收录的是陈家琪的哲学研究文集,这里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热门推荐
  • 当冬夜渐暖

    当冬夜渐暖

    与妹妹的男友发生了······,惹上霸道总裁,各路程咬金纷纷拦路喊打喊杀。这一次,他和她的情路将何去何从。
  • 爱情有“毒”

    爱情有“毒”

    这是著名情感专家卢悦的一本婚恋心理指导书!他从多年来在各大电视台和媒体接触的一手婚恋案例出发,完整分析处于恋爱中的人各种心理状态,尤其是对各种中了“情毒”的人,一针见血提出问题,教会女人“百毒不侵”,怎么识别有潜力的优质男和“可能很坏”的男人。
  • 征途归墟

    征途归墟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他只想作为一个普通人生存下去。可因为种族间的野心、阴谋、权势,将他推向风口浪尖。而心之所在的种族璀璨的时代文明已老去,曾经辉煌壮丽的民族一步步走向末路,他敛去温润的外衣,披上名为冷血的战袍。既然背上的弓尚未折断,手中的剑尚锋利,我甘愿堕入无尽长夜,以我心中所念化为无尽涅槃焰,助你浴火重生,在这个时代寻得归墟。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劫生九界

    劫生九界

    山水云雾,飘渺人生,望断青山绿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山水云雾飘渺间,世间繁华亿万年,青莲有志万古传。青莲有道万古传,亿万繁华天地间;天地万物何为道,鸿蒙未判我为先。人生如浮云,清风拂山岗!大浪淘沙风不尽,柳絮缠绵吹又生。亿万繁华人生路,青莲无奈又谁殇?六道轮回外,飘渺云雾间——转世大轮盘!乃是三千附属世界的混合入口,不同于他处。是三千世界的中心,宿命所在......
  • 灾捕工

    灾捕工

    软件开发死社稷,建筑土木守国门!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颜望,男,二十岁前日子一直过得平淡无奇,除了求职屡屡受挫外,人生谈不上什么不正常。但在某八月的上午,被卷入场飞来横祸之后,生活一下下变得丰(sang)富(xin)多(bing)彩(kuang)起来界域间漏孔频现,面对各个位面侵入的灾夷,颜望被迫和帮不务正业的工程师们(?)开始了反击这是一个每天要和所谓“魔法”“仙术”牵扯不清的(原)唯物主义者的故事一个每天战得血肉横飞、命悬一线的(原)和平主义者的故事一个守卫人类未来的(现)工程师的故事一个不科学的科学故事“颜望,照片上都是你同行?小子赚大了啊!”“啊?呵呵,是吗?”“当然了!你看这个,身材窈窕气质卓绝!旁边那个万千旖旎、笑得和天使一样;还有她,热辣得就像咱们儿这儿的天气...呃?你怎么了?干嘛按着脑袋,头疼吗?”
  • TFboys之男神我爱你

    TFboys之男神我爱你

    三个平凡女孩的蜕变,遇见了自己的男神!你会怎么做?三个平凡的女孩与男神艰辛之路他们的结局究竟会是怎样(本作者声明不会设立任何vip章节,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我的小说)
  • 节日祝福短信

    节日祝福短信

    本书收录了元旦节、春节、元宵节、情人节、妇女节、愚人节等节日的祝福短信。
  • 何年何月

    何年何月

    平凡的女子,却有着曲折的恋情,从第一次家教开始,就掀开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幕:误解接踵而来,欺骗如影随形,爱情……大概,也只剩下爱情,是我们可以拥有的了。有人从中读出豪门恩怨,有人从中品出浓烈爱情,嬉笑怒骂,皆为凡人。
  • 大毗卢遮那略要速疾门五支念诵法

    大毗卢遮那略要速疾门五支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