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9700000018

第18章 翻译的政治(2)

除了在翻译的态度和翻译题材的选择上存在着巨大的分野之外,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也有着鲜明的不同: 帕斯捷尔纳克偏爱极端意译,阿赫玛托娃接近直译。帕斯捷尔纳克把从事翻译带来的羞辱转嫁给了原作者。部分原因也许在于他是个天才的诗人,所以他并不惧慑于原作者的赫赫威名。他“把原作视为自己的财富,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处置它们”。他的专横态度尤其体现在莎剧的翻译之中,跟两个世纪前席勒翻译《麦克白》时的情形如出一辙,都是“食人”式的翻译,对莎剧文本进行“武断的肢解和任意的改变”,以符合自己的口味和时代的潮流。翻译于他而言,似乎不仅仅只是生活来源的问题,更是升华自己创作冲动的问题。这样的翻译竟然博得了许多掌声。有人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专门向帕斯捷尔纳克的翻译致敬:“我认为帕斯捷尔纳克的翻译更好。翻译过程中,边角材料应该被摧毁……翻译中,形式的力量是不需要的。译者只须带走内容的意义。”在这方面,阿赫玛托娃对原作者的态度却要恭敬得多。她说:“我希望隐身。我的工作在幕后,应该不为人注意。只有原作者才能够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否则,一个人倒不如自己去创作。”阿赫玛托娃言行如一。在翻译中,她不但传达原作的内涵,还巧妙地保持了原作的形式,可以说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忠实的直译。在翻译之余,她也没有忘记继续创作。如果说翻译是她隐身的形式,那么创作则是她现身的手段。《没有英雄的诗》就写于1940—1962年,显然,那时候她的诗歌是不能发表的。她只是为了保持心智的平衡。

令人略感讽刺的是,帕斯捷尔纳克的意译最终没有逃脱意识形态的陷阱。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期间,苏联文学翻译史上劲吹意译之风。一方面,意译的作品更容易躲过审查制度的责难,更利于出版,因为一些政治或道德敏感性的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地删去;另一方面,大量从未染指过翻译的小说家和诗人涌入译界,必然导致意译的盛行,因为意译强调的是“可读性”,免除了读者的智力活动,同样也免除了译者精通外语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意译成了译者的遮羞布,以掩盖外语的不精通,或者以此来自夸自己的文学天赋、原创性和创造力。相比之下,直译才真正是“精英主义”的行为,需要译者和读者有很高的品位,才能理解译文的真正内蕴。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译者既可以生产意译的译本,也可以生产直译的文本,但一个蹩脚的译者只有求助于意译,才能不露出马脚。更何况,直译需要译者的节制,“取消自我”,这多么难以做到。所以,苏联译界当时意译成风、直译失势,产生了许多“自由”的“创造性”的翻译,也不足怪。

不过,话说回来,帕斯捷尔纳克也许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在做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在那样一个晦暗的年代,帕斯捷尔纳克虽然“不能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但是他依然要“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帕斯捷尔纳克留下的所有文字,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翻译,其实都是他“内心写作”的见证,都遵从于他“心底升起的最高律令”。换言之,翻译就是他“内心的写作”。这与阿赫玛托娃不同,后者的翻译是翻译,写作是写作,翻译与写作之间总是保持着平衡的张力。

总之,即便是意识形态左右着翻译的年代,译者的主体性依然不能抹杀,它总能通过各种渠道在对待翻译的态度、翻译题材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微妙地传达与体现。

董桥的翻译

董桥是香港散文名家,其作品风行海内。早在1989年,柳苏先生就在《读书》杂志上撰文,呼吁国人“一定要看董桥”。董桥的魅力究竟何在?刘绍铭先生一语道破:“文字是董桥的颜色。”换言之,董桥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他的语言文字。

翻译首先是语言文字间的转换。作为语言文字的“苦行僧”,董桥对翻译的关注几乎是出自于本能。尽管董桥对翻译没有系统性的理论贡献,但是在那些吉光片羽的论述背后仍然蕴含着深刻的洞见。

董桥论述翻译方面较详细的文章是发表于1978年的《翻译与“继承外国文学遗产”商兑》。这篇文章勾勒了晚清以来翻译与外国文学间的关系。董桥认为,晚清的翻译,“不论是从原著直译,或者用别国译本转译,题材的选择,翻译的态度,看来都比较用心”,“用意是借他人酒杯浇愁”。这样的看法在现在看来虽然已经毫不足道,但在董桥写作此文的年代的确不乏先见之明。因为董桥已经走出了“原文中心主义”散射出来的光影,打破了讨论忠实原文与否的藩篱,直接切入了译者的心理。

从译者的心态分析入手,董桥把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艺界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概括分成三个动机: 通过翻译创造新的中国现代言语;通过介绍外国文学去贬低中国旧文学的价值;以研究学术的态度去从事译介工作。

针对瞿秋白的观点:“中国的言语(文字)是那么穷乏,甚至于日常用品都是无名氏的。中国的言语简直没有完全脱离所谓‘姿势语’的程度——普通的日常谈话几乎还离不开‘手势戏’。自然,一切表现细腻的分别和复杂的关系的形容词、动词,几乎没有。”董桥认为,这种说法既牵强又武断,因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背景,既影响一个民族的人情世故,也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思想,进而产生自己独有的不少情绪、感受和感想。是故,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并不缺乏那些“表现细腻的分别和复杂的关系”的词汇。但是,董桥还是非常赞赏瞿秋白的这一番话:“翻译——除了能够介绍原来的内容给中国读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

不过,对于那些想通过介绍外国文学来贬低中国旧文学价值的做法,董桥显然持反对的态度。董桥洞穿了这种做法的社会背景。他说:“文化的优秀成品,本来是可以自自然然前后因袭、世代相传的。国家民族经过大变革进入新的制度、新的体统的时候,固有的文化传统才会有半途脱节之虞。”如何才能避免固有的文化传统“半途脱节之虞”呢?董桥认为,关键还是要继承:“一国文字的构成,既然是历代沿革积累的成果,那么,中国古文、诗词和旧小说中的好文字,作家是值得下功夫去浏览。况且,中国省份多、方言杂,国语虽然渐渐普及通用,各地人受各地方言影响,到底比受国语深;写出来的白话文,既无标准可守,也没办法订出纯与不纯的尺度。因此,中文唯一的传统根基,还是文言文,或者说古文旧诗词;……提倡白话文是正途;不过,置传统文言文根基于不顾,白话文结果就更无法度可言了。”他认为,白话文兴起之初,不惜在译文中炮制出不少欧化句子,弄得译文莫测高深不说,还破坏了中文的根基:“既然文字表达思路,思路影响文字;多读不中不西的文字之后,条理自然凌乱;日积月累,思路就不清晰,写出来的文字也就难成格局。”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从侧面折射出,在董桥的眼中,翻译的功用,就是学习别国语言的构成和运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否则正如他引用傅雷先生所言:“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致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论非但是刻舟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适履,两败俱伤。”

因此,董桥主张以研究学术的认真态度从事译介工作。“外国文学太多,个人才力有限;与其心长力绌,不如专治一家一派,求其精研;比如朱生豪梁实秋之于莎剧,比如傅雷之于巴尔扎克。”他还认为,“作长序及著者略传”(胡适),也是译者的任务。并以梁实秋的译作差不多都有长序为例,说明译者不可忽略对原作者的著作背景和人生哲学的研究。董桥亦十分推崇《石头记》的英译。他说: 译者霍克斯在书前写了长达三十二页的序文,把曹雪芹跟《红楼梦》的背景源流,说得相当详细,充分表现译者态度认真,绝对不是草草走笔翻译这部巨著;他尽量把所有的东西都译出来,就连双关语俏皮话他也不愿轻易放过;在章目的英译方面,译者也尽量想表现原著的韵味。

在《强奸·翻译》一文中,董桥认为,“翻译工作只有两种之分”,即好的翻译和坏的翻译。他说:“好的翻译,是男欢女爱,如鱼得水,一拍即合。读起来像中文,像人话,顺极了。坏的翻译,是同床异梦,人家无动于衷,自己欲罢不能,最后只好‘进行强奸’,硬来硬去,乱射一通。读起来像鬼话,既亵渎了外文也亵渎了中文。”

在《三“家”村》一文中,他沿袭了翻译是男欢女爱这个比喻,并进而把译者分成了两类: 译匠和译手。他写道:“下等译匠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给原文压得扁扁的,只好忍气吞声;高等译手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跟原文平起平坐,谈情说爱,毫无顾忌。译匠中英文太过寒碜,一旦登入文字堂奥,手脚都不听使唤,说话更结结巴巴了;译手中英文富可敌国,进入衣香鬓影之间应对得体,十足外交官风度。”

那么,董桥是否做到了“十足外交官风度”呢?我们不妨先看美国总统林肯说过的一段话和董桥的翻译:

I am not bound to win, but I am bound to be true. I am not bound to succeed but I am bound to live up to what light I have. I must stand with anybody that stands right, stand with him while he is right and part with him when he goes wrong.

我未必稳操胜算,却始终以诚处世。我未必马到功成,却不忘心中真理。我当与天下正直之士并肩而立,知其是而拥护之,知其非而离弃之。

董桥的翻译可谓从形式到内容都做到了与原文的对等,读上去掷地有声,“十足外交官风度”。

董桥的翻译最显著的特征是简洁。有一句广告语“Energy. Dynamism. Guts”,有人费尽心思把它翻译成“活力十足、干劲冲天、不屈不挠”,与董桥的译文“精力、魄力、胆识”相比,的确高下立判。以下这段话的翻译更是充分地体现了董桥力求简洁的特征:

同类推荐
  • 太阳出山

    太阳出山

    这部诗集共分为“亲近根系”、“忘不了家的方向”、“按阳光的思路去记念”三辑,收录了诗人近几年创作的100余首诗歌精品。
  •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这一百多篇优秀作品,并在吸纳当代专家学者评析的基础上,对每篇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介绍了现代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
  •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从古老的神话时代开始,逐一呈现着人们熟悉的各种器物、人物、历史事件和积累着时间性的地点。这些诗篇的呈现又不同于博物馆,因为这些器物和人物都被诗的书写再次唤醒。
热门推荐
  • 遗落的幸福之转身爱上你

    遗落的幸福之转身爱上你

    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会枉费我的狼狈付出,我只是希望你幸福而已,只要你能够找到你的幸福。可是两个人的幸福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
  • 远古修真者在现代

    远古修真者在现代

    他们曾经是远古时代一群法力无边的神,他们也有战乱纷争,他们以拯救天地劫难为己任,因为“天心”和“天魔之心”的缘故,他们穿越了过去未来和异世空间,他们和今天的人间僵尸之间产生了穿越时空的爱情,他们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找不到工作,远古的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身边,时时都在发生着许多穿越的事,只是,我们都未曾发觉,面对使命与离奇的爱情,远古之神又将如何抉择?
  • 流云亦幻

    流云亦幻

    千凌玥,在二十四世纪是她堂弟用来控制别国公司的工具,她无欲无求整日生活在肮脏,污秽,不见天日只为她堂弟的位置稳固。当她堂弟稳定位置后,家族逼她吃变异药,最后暴毙而死。再次睁眼却发现穿越到异世,是巧合还是注定?她女扮男装行于天下,放浪形骸风流倜傥流连于花丛之中,邪魅的笑容,妖异的水眸之下却是对事事都没有兴趣的冷血人。到底是谁改变了她最初的冷血,逐渐变得知冷暖。又是谁和她相濡以沫却从未走近她心中,又是谁和她并肩作战,共同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心底最懂得那个人,又是谁在她经历风风雨雨不过是萍水相逢却和她执手于天下。她的容颜晃去了无数少女的心,她慵懒傲慢,狂傲不羁的表面下的无情冷血没有任何感情的心伤了多少有情人的心。她曾以为自己这个心只为自己跳动,却没想到遇到这些人时自己变得迷茫不解。异世的种种让她明白什么是人生,人最基本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让她重新以另一个姿态活于人世。
  • 爱情手记之天使的眼泪

    爱情手记之天使的眼泪

    思念,思念在遥远的云端,那一朵朵雪白柔软的云彩。天使一遍又一遍回忆着,一声又一声呼唤着,一天又一天挂念着自己的爱人,就这样积累着自己的眼泪……秋天来了,就在这个满是回忆的季节里,天使终于流下了眼泪,化做千万滴雨水。倾盆着自己的思念,那永生的痛楚。情,天使为什么要与人那样被情而动?殇,人为什么要与天使那样为情而痛?
  • 乡下猎奇家

    乡下猎奇家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乡下奇异的传说都在机器轰鸣中消失了。但我们仍然追忆着那已经逝去的不可思议。。。。希望还能追寻到它们的蛛丝马迹。。。。
  • 武神道主

    武神道主

    各位,这本书太监了,不写了,将进行修改后重发,重发新书。
  • 恋爱七次方

    恋爱七次方

    一个学霸宅女,一个学渣帅哥。她的崇拜,他的宠爱。甜到腻的日常,似乎还不够。
  • 妖未仙:劫

    妖未仙:劫

    “喂!你这人怎么这么奇怪?讲不讲理了?”“一,我不叫喂。二,对啊,我是人,但你不要忘记你是妖诶!三,根据第二条,所以我对你,无!理!可!讲!”“……”“她是仙,吾为神,神仙神仙,吾和她本来就应该是一对。”“切,你不要忘记我也可以成仙。”“哼,可汝现在就是妖。”“你才是妖,我现在是半仙!”“你就是我的劫。”“难道你以为你不是吗?”“那你还不离我远一点?!”“抱歉,我离不开你了。”“等到下次叶落……我们……再相见……”“不……不要啊……”“汝怎会狠心,又要吾等……”“自你走后……再无……”“她会回来的,如千年前。”“千年……”
  • 大雁精神:构建完美与卓越团队的培训读本

    大雁精神:构建完美与卓越团队的培训读本

    团队精神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大雁精神的实质——团队、沟通、领导力、目标、纪律、分工……学习大自然中最完美的“大雁团队”,建造完美的企业、组织和机构,个人要在团队中走向卓越,必须学习大雁精神。
  • 腹黑宝宝霸道爹

    腹黑宝宝霸道爹

    “我只想亲一下!”某男不依不饶地说。“想揩油?你做梦!我家宝宝要用‘膳’了,现在可不是玩亲亲的时候……不准你教坏我家宝宝!哼!”“宝宝,你觉得妈妈挑选那个叔叔做你的未来爸爸怎么样?”“女人!你敢找男人,我就离家出走!”一旁的男人得意地大笑,不愧是我的儿子,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