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待来客
当有客人前来,秘书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立即停止工作,有礼貌地招呼客人。遇到身份高、年事高的来客,可以起立,点头微笑致意、招呼。
(2)如客人需要其他部门接待,秘书可向客人指示部门名称、路线、方向,还可向该部门电话告知有某位客人将前来。如秘书有时间,路线又曲折,可引导客人到达目的地。
(3)如需客人等待一下,可请他坐下。如需较长时间等待,要为客人端上一杯茶,还可给他一些报纸、杂志,以免无聊。如客人想打电话,就指明电话所在,了解他是否会使用。在客人打电话时,秘书应离开客人身边。如果客人与秘书聊天,应注意不说本单位的短长和涉及保密性的事项,要限制在轻松、无关紧要的话题内。
(4)当上级准备会见客人时,秘书需告知客人:“××(经理)在里面,请进。”如上级第一次与客人见面,秘书应陪客人进入上级办公室并作介绍。不必一一介绍,只要介绍该团体负责人即可。
二、引导客人
客人到达,秘书要将客人引领到办公室等处。引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前,应将桌子上的文件收起来,重要的还须锁起,以防他人翻阅。然后有礼貌地招呼客人同行。
(2)引导途中,秘书应走在客人右侧约1米处,步调应与客人一致,不可只顾自己前行,也不要停下来与他人聊天攀谈,更不许说笑打闹。可视与客人熟识程度进行寒暄、交谈,以示友好,热情。
(3)在上楼梯、拐弯时,要伸手向客人示意。
(4)乘电梯前,须向客人说明“在×楼”,电梯门打开请客人先入内,然后秘书跟入,按楼层开关。在电梯内,秘书切忌两眼直盯客人,眼光应朝别处注视。当电梯停稳后,向客人说明“×楼到了”,电梯开门后,让客人先跨出电梯。
(5)到达目的地后,向客人说明“这是××(经理)办公室”,先敲门,然后轻轻打开门。如果门朝里开,秘书应先入内,把住门,侧身请客人入内;如果门朝外开,则应请客人先入内。
(6)将客人引至上座,或由上级安排座位,如上级未到,秘书可对客人说:“请坐,××(经理)马上就到,请稍候。”
(7)客人如有外套、帽子、雨伞等物,秘书可取过放于衣帽架或明显处,并向客人说明:“×先生,您的外套挂在这里。”
(8)为客人端上茶。当上级与客人见面后,秘书即退出,可正面倒走一两步,然后再转身走出门外,轻轻关上门,并挂上“会客中”的牌子。
三、秘书端茶的艺术
上级与来客会晤中,秘书应在适当的时候送上茶水,如茶、咖啡、冷饮、饮料等。进入会客室先叩门,听到“请进”后,推门进入,道声:“对不起,打扰了。”茶水应放在大盘中,置于客人面前或身旁的茶几上。端茶时,应双手从客人左边送上,杯耳朝客人右边,并微笑着说:“请用茶。”茶杯须干净、无缺口。然后,用目光探问一下来客,看看有什么事要自己办。退出时,将门轻轻关上,在走廊中脚步也要尽可能轻。
四、如何打断上级会客
当上级正在会客,有其他事项需上级亲自处理时,秘书可打内线电话或写上字条,带上客人名片给上级,或口头向上级禀报。为防止客人无故占用上级过多时间,秘书可事先告知客人:“经理20分钟后有个会议。”也可打内线电话询问经理是否需打断谈话、中止会客。如有需要,走进会客室,告知上级:“开会的时间到了。”“现在该开始下一个约会了。”也可事先与上级商定打断、中止谈话的时间与方式。
五、如何处理会客中又来新客
秘书在接待客人中,往往会有其他客人不期而至,秘书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应有礼貌地上前招呼,并向原先的客人说明情况,请他稍等,并为此表示歉意。
(2)如果需由秘书本人接待的新客,且时间较长,又不便让其听到自己与原先正在接待的客人的交谈内容,则可安排到另一个房间内,请他稍候,或告诉他大约要等候的时间。并为客人端上茶,拿出报纸、杂志让客人消遣,表示歉意后离开房间。应注意,对新客的安排,不能过于耽搁时间而让原先客人久等。
(3)回到原先客人处继续交谈,并为交谈的中断、让他等待而再次表示歉意。
(4)如接待新客需花很长的时间,而原先客人的交谈也需很长时间,没有可能接待新客,就应该向新客说明情况表示歉意,约定另外合适的时间再见面,并有礼貌地送客。
(5)如果新客与原先客人出自同一原因、同一事项前来,所谈内容完全一致,秘书可以通过介绍让双方客人认识,一起进行交谈。
六、迎接远方来客的艺术
在公务活动中,常有远客从外地来,需接待单位到机场、车站或码头迎接。秘书须注意以下事项:
(1)以热情有礼、周到妥帖的态度做好迎客工作,使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2)准确掌握客人到达时间。必须在客人下飞机、下车或下船之前到达机场、车站或码头等候客人,不能让客人等候甚至空等。
(3)事先准备妥善交通工具及住宿处。客房规格应根据客人所定规格和预算进行安排,如住宿费用由客人自己承担,则事先须了解客人的要求,征得同意后安排。
(4)接应牌。机场、车站和码头客流量大,为方便寻找客人,应事先制作接应牌,上面写明客人的姓名、所在单位、省市、出席活动、会议的名称、接待单位名称,字迹端正,字体要大,容易看清。
(5)接到客人,如事先互不认识,应再核对一下,以免搞错。与客人见面,应表示欢迎、问候,并握手致意。接着向客人作自我介绍,还需将其他接待人员一一向客人作简单介绍。如果对方是应邀的重要客人,应由本单位同等级别的上级迎接。当上级因故未能前往,由副级上级或秘书作代表时,应向客人说明理由,致以歉意。
(6)客人所带箱包、行李,须主动代为提拎,但不要代背女客随身小提包。客人有托运的物件,应主动代为办理领取手续。
(7)招呼客人上车,要让客人先上,然后自己再上。在车上可与客人寒暄,解除客人的拘谨、紧张,并向客人介绍有关活动、会议和事务的情况,如背景资料、筹备过程、日程安排等,告知其住宿地点。也可以与客人作轻松、愉快的谈话,如介绍本地风光等。
(8)到达住宿地,秘书先下车,在车门旁等候客人下车。入内办理住宿手续,领取钥匙,带领客人进入客房,向客人介绍该住处的设施、服务等方面情况,询问客人有什么要求,察看房内设施还有何处不妥需予以解决并与宾馆联系。
(9)客人安置后,秘书不要久留,尽快让客人休息。
(10)约妥下次见面的时间、方法等。
七、如何送别远客
秘书在送别客人时应注意:
(1)及时为客人代购返程的车、船、机票。问明客人所需的车次、航次、航班及其他要求。如果客人的某些要求无力满足,要向客人说明道理,与客人商量办法,妥善解决。如果实在无法为客人代购返程票,应立即告诉客人,说明理由,以免客人临时措手不及,延误时间,并恳切地向客人致歉。
(2)客人即将离开前,秘书可在前一天或当天到客人住地进行话别。话别态度要真诚、热情,气氛要融洽、欢快。秘书还应询问客人还有什么事要自己帮助解决。在话别中,秘书还应谦虚地说:“招待不周,请多多原谅,有什么不当之处,请提宝贵意见。”并希望客人以后有机会再来。
(3)秘书应到车站、码头或机场为客人送行。与客人握手告别后,应等火车、轮船、飞机启动后再离开。如秘书有紧要公务,不能花费很多时间,需提早离开,要向客人说明原因,并致以歉意,握手告别。
八、如何会见客人
会见在国际上又称接见、召见或拜会、拜见。主人会见客人或身份高者称会见,身份低者称接见、召见;客人会见主人或身份低者称拜访,会见身份高者称拜会、拜见。在接见和拜会后的回访,称为回拜。我国则统称为会见。会见的内容有礼节性的、政治性的和事务性的。
(1)礼节性的会见时间较短,一般在半小时左右,话题较为广泛。
(2)政治性的会见一般涉及双方共同利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如双边关系、国际局势等。
(3)事务性会见一般涉及外交事宜、商谈业务等。
主人方对来宾一般应根据对方身份、来访目的,安排相等的负责人会见。来宾也可根据本人身份及双方关系、业务性质,主动提出拜会主人方某些负责人。一般而言,礼节性会见由身份低者去见身份高者,来访者去见东道主。
九、会见座位的安排
会见座位安排在会客室、办公室或其他场所。会见双方一般分两边而坐,主宾坐在主人的右侧,其他客人按礼宾次序坐在主宾一侧,主方陪见人坐在主人一侧。译员和记录员安排坐在主人和主宾后面。主宾双方也可穿插坐在一起。当会见礼仪程序中有简短、赠礼、合影时,按我国习惯在会客室会见。
十、会谈的安排
会谈是双方或多方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也可以洽谈公务和具体业务。会谈的内容较为正式,政治性或专业性较强。双方会谈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面,客人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第一副谈居主谈的右侧,第二副谈居主谈的左侧,以此类推,宾主双方人员各自左右排开。译员居主谈右侧,记录员安排在后面。如参加的人少,可采用会见座位的方式安排。
十一、会见、会谈程序如何安排
会见、会谈的程序如下:
(1)来宾提出会见要求后,将要求会见人的姓名、职务及会见的目的向会见人作报告,及时将会见的时间、地点、主方出席人、具体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对方。如因故不能接见,应婉言解释。
(2)准确掌握会见的时间、地点和双方参加人员的名单,及早通知有关人员做好准备。主人应提前到达。
(3)会见、会谈场所要安排足够的座位,如双方人数较多、厅室面积大、主谈人声音低,还要安装扩音器。会谈桌上事先排好座位图,现场放置中外文座位卡。
(4)当被接见的来宾到达,主人应热情迎候,可在大楼正门,也可在会客厅门口。如果主人在会客厅门口迎候,应由工作人员代表将客人引入会客厅。
(5)需合影的话,应安排在宾主握手之后,待合影毕再入座。合影时,如人数多,应准备架子。合影图可事先排好,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两端由主方人员把边。
(6)会见结束,主人应送至车前或门口握别,目送客人离去后再退回。
(7)领导人之间的会见、会谈,除陪见人和必要的译员、记录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安排就绪后均应退出。如允许记者采访,只能在正式谈话开始前的几分钟,然后全部离开。会见、会谈过程中,其他人员不能随意进出。
(8)会见时招待用的饮料,我国一般只备茶水,夏天加冷饮。会谈时间过长,可适当上咖啡或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