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者的心中总装着未来,社会在前进,每个人也在求发展。发展不仅仅只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是要为未来的更大成功而奋斗。
美国有个大农场主决定回英国去。临行前他将三个农工叫到跟前,按照他们的能力,分别给了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创业谋生。一年后农场主回来,将三个农工叫到跟前,问起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农工A说:“泰勒先生,你给了我1万元钱。我用这笔钱做牛肉生意,挣了两万元了。”
农工B说:“泰勒先生,你给了我5000元钱。我用来做面包生意,纯利润有1万元了。”
农工C说:“泰勒先生,你给了我3000元钱。但我不敢投资,担心赔上本钱,现在还在身边,我马上还给你。”
泰勒笑了笑说:“我的农场继续开工,但农工C被开除了。因为你不知道怎样求发展,而我不可能养你一辈子。”
不行动,一味地求稳,没有付出实际行动的人,永远没有发展,将来会更悲惨。
在海口时,我在水果摊上买两斤桂圆,拿出50元钱。卖水果的少妇笑着说:“对不起,我没有零钱。你先拿去吃吧,有时间再过来给。”
“不行,我要走了,过十天半月才回来呢。”我说。
“没事。”少妇说着,将桂圆装好递给了我。
十天后我从北京回来找到她,她笑问:“要点什么?”她根本不提欠钱的事。
我笑着又要了几斤桂圆,并说:“连同那天没付的钱,一共是20元。”
少妇笑着说:“先生,你很讲信用啊。”
我忙说:“是你信任我啊。”
从此,只要是买水果,我都找她买。
这位少妇讲诚信,是奠定她事业的基石,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在讲信誉的基础上发展的。
德国女商人格森与好友柏德同行,从汉堡到柏林的路上发现有两包旧衣服。每人各捡了一包,背在肩上。不久路上又出现两箱皮鞋,格森将那包旧衣服丢了,只背一箱新皮鞋,而柏德不但不丢旧衣服,还捡起格森丢的那一包,再背上一箱皮鞋。
格森走得快多了,之后在路上她捡到一箱金制首饰。而柏德走在后面,背着又沉又重的衣服与鞋,柏德失去了捡到金制品的机会。后来别人问格森怎么富起来时,她说:“我不时地放下包袱,不贪婪,总是走在前面,机遇就多。要发展,就要有所取舍,必然要寻找机遇,这就要求我们集中精力去寻找,不要被中途小利诱惑了。”
相传原始社会盘古开天辟地后,由尧治理天下。由于尧善用人才,没有私心,国家治理得百姓安居乐业,将天地分为东、西、南、北四方,制定历法,规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春、夏、秋、冬四季。86岁时尧想到自己年老力衰,要找位德才兼备的人接替他,国家才能继续发展,所以遍访贤能,终于选定虞舜为接班人。
尧心中想到未来,而不是满足眼前的功绩,正是这种求未来发展的精神和做法推动了社会进步。
奥地利兄弟财团总裁巴库对我讲过:“现在有的人看见别人开公司获得利润,自己也匆忙地去开公司,其实他对公司经营的规律并不清楚,对未来没有计划与远见。这种人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我在欧洲开有7家分公司,又经常跑到中国考察市场。但是你要知道,别看我这么风光,其实我常常在思考公司遇到人力不足、资金周转等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各类制度是否适应市场要求、行政管理需要谁来执政、产品研究与开发怎样走在竞争者前面、在国际竞争中我的公司有什么样的拳头产品、售后服务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时刻在想未来,而一个失败者总是只想眼前。”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冯博士说:“我对前来进修的老板们讲,你们成功靠的是知识、智慧、勤奋、机遇,那么你的企业将来如何发展?现在应该思考,否则成功的辉煌之后是黑暗。”
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应对未来有计划、设定方向,带领员工共同思考未来。
借用比尔·盖茨的话结束这个话题是比较合适的:“企业要成功,要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掌握时代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