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第二代君主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位作家到古都,晚上他出门散步时,迎面走来一个“双面人”。作家忙上前问:“这位先生,你怎么长了两个面孔呢?”
双面人说:“我一个面孔是看过去,从中吸取教训;另一个面孔憧憬未来,这让我向往未来。”
作家说:“过去的永远过去了,而未来只是一种美好想象。你为什么不珍惜当下,把握现在呢?”
双面人一下子抱住作家:“天哪,你怎么不早点出现呢,在我面前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机遇,我这个人就是没有看到这一点,现在才落得如此田地。”
作家感叹道:“你认识到你没有成功的原因,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肯定会成功的。这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只知回忆过去的成败;第二种人是空想未来,不切实际;第三种人懂得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如果你找一个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早就改正了这个毛病。”明白自己的缺点,才能更好地发展。而竞争对手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照出自己的优缺点。
韩国华侨刘四桂在江苏无锡开办一个制衣公司。因为年岁大了,想将公司交给下一辈管理,于是将两个侄儿叫到家里,对他俩说:“今天我与你们下围棋,谁赢了我,谁就当总经理。”
首先大侄儿先上,被刘四桂打败了。
与小侄儿下棋时,下到一大半时,刘四桂走开去接一个电话,小侄儿便悄悄地偷了颗棋子,结果小侄儿胜利了。刘四桂宣告小侄儿明天来办理总经理手续,年薪为50万时,小侄儿说:“四叔,本来昨天我是输的,中途偷了棋才赢的。我认为大哥最合适。”
刘四桂笑了:“你与你大哥比,优点在于知道你的缺点,我很欣赏你。往后多学你大哥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就行了。”
徐三虎的两个儿子都随他住在山里。由于在城里的女儿要出国,他决定让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去城里接手姐姐的公司。派谁去呢?徐三虎终于想出了一招。第二天,他让两个儿子朝房后的大山上跑,观察他们跑的过程,他再决定挑选一个进城。
中午时,两个气喘吁吁的儿子都爬到了山顶,最先到达的是二儿子。徐三虎看到两个儿子后问:“老二,你怎么一口气跑上来的?”
“爸爸,我一咬牙就奔上来了。”老二乐呵呵地道。
老大说:“爸,我一边跑,一边看。这山中有好多药材呢,还有几处平地,土很肥沃,明年你可以种些烟等,在半山腰的左下边好像有些野山羊吃草。爸,咱这后山是个宝山呢。”
徐三虎心里头甜滋滋的,他听完老大的话,对老二说:“你看你哥的优点,他重视上山的过程,善于观察,将来肯定跟你姐一样有出息,而你呢,虽然手脚利索,但不注意过程,要记住,做什么事都要注意过程,只有在过程中总结成败得失,留心生活才会总是立于不败之地。”
老大进了城,但老二在对比中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缺点,向大哥看齐,也干出了一番事业。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问管仲怎样才能使齐国走向更加兴旺。管仲说:“春秋五君主中,当然是桓公霸业立鼎;而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这四位霸主的功业虽不及您,但他们都是齐国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研究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吸收,探讨他们的缺点并修正我们自己,方能成就举世无双的霸业。”
齐桓公听取了管仲的建议,多次召集诸侯听取意见,以各国君主的优缺点参照自己执政的得失,主持盟约,终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泰国从事旅游业的老饭吕永时讲:“别看我现在创下了这份产业,当初创业是多么艰难啊!这些年总结出的经验是要对比旅游产业中诸多竞争对手的优缺点。最好的方法是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的所长,找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发扬光大,克服了身上的缺点,才能有绝对竞争优势。”
要前进,世界各个行业的顶尖人物都在找别人的优点学习,将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这才是成功者应具备的条件!
只有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的人,才能真正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