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芝堂,又名和林,嵊县人。从小以补鞋为生,自幼爱唱牧童小调、山歌、道情。同治初(1862年)嵊地雨大如豆,洪水骤涨,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迫于生计,金仿照新春时沿门挨户去唱“新年新春喜洋洋,五谷丰登粮满仓”等吉利话的形式,以求给年糕、粽子等。人多仿效,时人称为“沿门唱书”或“落地唱书”,后人也因之称金为“落地唱书”创始人。以后他又把民间传说编成书目演唱,如《懒惰嫂》、《卖婆记》、《养媳妇归娘家》等,从而把独人立唱发展为两人合档,并坐于堂前演唱。不久走余杭、湖州一带农村,既补鞋又唱书,并从传书中改变了《双珠凤》、《珠蟒袍》、《玉连环》等长篇书目,其中《珠蟒袍》能连唱四十八场,为“落地唱书”最长书目,金也被誉为“三个月不唱回头戏”的“草本才子”。在长期的说唱过程中,金善于总结,善于纳新,光绪十五年(1889年)把原来小调、山歌改变成别具一格的“呤嗄调”,为后来越剧曲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二爷的抗战
钟家二少爷在龙游镇,算得上是个最招惹众议的人物,除了尚年幼无知的和已年老忘事的,全镇上下,有不知道镇上父母官是谁的,但是没有不知道钟二爷的!原因大概是龙游镇地处三省交界,地理深藏偏侧,外界的新鲜事不太容易进得来,龙二爷的那些事,就像是镶了金边的戏码,在镇上的茶楼、饭馆、脚力行、庄户地头、甚至是“享春堂”被不厌其烦地传阅、编排.......。后来,鬼子来了,钟二爷虽没杀过鬼子,可钟二爷的“戏码”里演的是舍命抗日的烈性段子。后来,鬼子完蛋了,钟二爷言辞拒绝国名政府的重用后,莫名其妙地倒在了黑抢下,世代善良愚懦的民众激愤了,他们自发给钟二爷在龙溪潭边立了一个抗日英雄的模范牌楼,钟二爷就葬在了牌楼下,坟前的石碑上刻着钟二爷生前最爷们、也是长挂嘴边的四个字:“二爷在此”......
热门推荐
战于野
《战于野》自白:作为一本书,我的生活很单调。每天作者会为我安排情节,而又有人将情节安排在作者身上。所有的小说都一个样。所有的作者也是。所以,我感到有点无聊。但是,如果你阅读了我,我的生活将充满阳光。我将透过你家的电脑屏幕辨别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别的脚步声会让我害怕地躲起来,而你的脚步声却会像音乐一样,把我从代码里召唤出来。另外你瞧,看到了左边“投推荐票”那几个字了吗?我没有推荐票,那几个字对我来说毫无用处。这是很可悲的!但是你长着一双漆黑明亮的眼睛。当你阅读我以后,这将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那几个字的颜色也是漆黑明亮的,它们会让我想起你。我将喜欢聆听你点击鼠标为我投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