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1531)
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木溪,余姚人。明世宗阁臣。成化十年(1474年)乡试第一,次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元年(1488年),上书宦官郭镛,请预选六宫妃嫔暂缓进詹事,兼侍讲学士。八年(1495年)诏命入阁,参预机务,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时人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十六年(1503年)
晋太予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曾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戒逸,并阻加南方两税折银,主张节约开支。正德元年(1506年)武宗即位,加少傅。时刘瑾擅权,谢上书“请诛刘瑾”,帝未采纳,而刘瑾及追随刘瑾人阁的焦芳对谢迁怀恨在心。四年(1509年),致仕归里,并被追夺诰命及所赐玉带饰物。其弟谢迪、子谢丕兵部主事及翰林院编修亦一齐罢斥为民,同乡周礼等人戍边。且诏,今后余姚人不得入京为官。至瑾诛复职。嘉靖六年(1527年)复以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次年三月因礼仪之争,以老辞归。嘉靖十年(1531年),病卒于家。赠太傅,谥文正。迁秉节直亮,见事明敏,善理政务,时称贤相。有《谢文正公集》四十卷,《木溪归田稿》十卷。
相关链接“越中两个谢阁老”浙江省绍剧团曾演出一戏:《谢阁老》。剧中人谢迁,是余姚第泗门人(余姚旧属越中),明成化十一年进士,弘治八年(1495年)入阁为相。他刚正不阿,勇斗权奸,为越中百姓传颂。
离第泗门不出百里之地,还出过一个谢阁老——谢安。谢安(320年—385年),东晋人。他受命于危难之际,计破前秦南下大军,名声远胜谢迁。
两个谢阁老,其生活年代虽相隔1100年,但却是同宗同族,一脉相承。
民国《虞南谢氏宗谱》载:太傅公派下分三支,其中一支(余姚)第泗门、一支(上虞)谢(家)塘。
“《登蕺山》”
散尽春阴万象融,蕺山高起跨垣墉。
戒珠寺古遗荒径,洗砚池深映远空。
上界梵钟将入定,小桥角扇尚清风。
蓁芜不独兰亭胜,千载斯文感慨同。
张巅(1458—1531)
张嵿,字时俊,号枫丘,萧山人。成化进士。弘治年间(1495年前后)
修《宪宗实录》,并受命往苏松诸府采集轶事,后授上饶知县,迁南京兵部主事,进刑部郎中。正德年间,历官江西参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嘉靖元年(1522年)以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任巡抚,镇压黄缪、蔡猛三等起义。次年(1523年),佛郎机国(葡萄牙)侵略军攻占广东新会,他遣将人海围而攻之,大败来犯敌军。次年受召主持南京都察院,进任南京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