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4700000016

第16章 马君武与辛亥革命(1)

张朝晖

马君武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民主革命家、翻译家和诗人。辛亥革命时期,他追随孙中山,在创立同盟会、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二次革命”中均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马君武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言行入手,探讨马君武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揭示马君武在这一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这不仅对于研究马君武个人的历史有作用,而且对于研究辛亥革命史乃至中国近代史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马君武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马君武(1881一1940),原名道凝,字厚山,嗣改名同,游学日本后又改名和,字君武。祖籍湖北蒲圻,到其祖父马光吴时,流寓广西桂林。

马君武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深刻的民族危机中度过的,中经中法、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少年时代的君武,家境贫寒但勤学不辍,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从小就立下了救国拯民的志向。

马君武的曾祖父马丽文,是清道光进士,曾任福建道御史,为、官清廉,中英鸦片战争中,因专折参劾琦善误国而遭到迫害,死于广西思恩府任上。君武“幼时尚看见家中遗下的奏折草稿”,其继祖母吴氏又经常提醒他“切记不要忘了你曾祖的勤苦”。曾祖父的正直爱国,满族官吏的祸国殃民,在幼年君武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今后的人生旅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君武年仅九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从此一家人靠母亲为别人做针线活勉强维持生计。但君武的母亲诸淑贞知书达理,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想让子女辍学,而且她对子女管教非常严格,常说:“铁不打不成好钢,孩子不打不成好人”。君武白天在馆读书,晚上要在母亲跟前背诵,“背错了一个字,头上至少挨一板”。君武十二岁时,为生活所迫,母舅诸嵩生将他带到阳朔读书。他童性未改,离开了母亲的管束,便每天偷偷外出游山玩水,摘果子,斗蟋蟀,甚至赌博。诸嵩生只好将他送回桂林,诸氏恨铁不成钢,将君武痛打一顿,君武悔恨交加。从此“便下了一个很坚定的决心,就是拼命读书和立志做人”7在慈母的严督之下,君武从此勤学苦读,每天手不释卷,至十四岁,便读完了《诗经》、《唐诗》、《史记》、《汉书》等历史要籍,从而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当时君武正在外舅祖陈允庵家就读,陈是当时广西府署的首席幕僚,交游很广。在此,马君武“常由诸位表舅谈话,听到战争情形”。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乃至近四十年后(1932年),他在写自传时,仍以专章清楚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对战事失利的“愤慨”,对李鸿章卖国求荣的“痛骂”,对割让台湾辽东的“义愤填膺”,对台湾人民英勇抗日的“兴髙采烈”,对抗日英雄的推崇,对最后战败的“痛惜”。后来,他又从台湾归来的桂林人讲述的抗日故事中受到启迪。由此,民族的灾难、祖国的危亡在少年君武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培育了他爱国、救国思想的根苗。

促成马君武立志救国的另一关键是结识抗日志士唐景崧。唐景崧,字微卿,桂林人,台湾割让日本后,曾一度担任“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台湾人民抗日,失败后内渡家居。唐景崧籍隶桂林而坚持抗日,被当时的桂林人引为骄傲,“一般长辈见面时都以他作谈话资料”。当时正在陈府读书的马君武从这些谈论中了解到唐景崧的抗日事迹,认为他“真是当时的英雄”。后来又见到了从台湾内,渡返桂的唐景崧,心中涌起御敌救国的激情。1899年,广西巡抚黄槐森呈请设立广西第一所新式学校~桂林体用学堂,分中学、西学两科,并聘请唐景崧主持其事。马君武于学堂首次招考时便以优异的成绩录取人堂,尊唐景崧为“恩师”,中西学科,兼习并重,唐主讲经史及策论。在课堂上,他常常议论时政,马君武更进一步了解到国内外局势,更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危亡,从而坚定了立志救国的决心。在他的住房里,“齐壁揭橥格言以为常”。他还经常对同学讲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立志“学为圣促”。

怀抱经国济时大志,亟待脱颖而出的马君武,在决心苦学报国的同时,又开始以敏感的嗅觉探寻救国门径。1897年至1901年秋,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马君武的思想主要是崇信改良,其救国拯民的政治活动也主要围绕这一思想而展开。

1897年1月,康有为到桂林讲学,并与唐景崧等人发起组织“圣学会”,设立“广仁学堂”,刊行《广仁报》,在尊孔子、传圣道的旗帜下,向民众宣传改良思想,培养变法人才。当时马君武年仅16岁,虽未正式人康门,但经常与康氏弟子况仕任、龙泽厚等人往来。况、龙主办《广仁报》,是“圣学会”中的活跃分子马君武经常从他们那里获知康有为的讲学内容,又常去旁听,并借阅康氏弟子在各地刊行的《时务报》、《知新报》等类刊物。同时看到西方传教士在华刊行的各种书刊严从而了解到中外大势。马君武被康有为的维新救国学说深深吸引,他钦佩康有为,称其为“维新魁杰”,高度赞扬他所宣传的维新思想,“理道探诸教,兴亡洞各邦。慈悲演新学,谈笑解愁肠”。他从康有为及其学说中看到了祖国的希望,“乱离公可恃,支那不全亡”。他对康有为所构想的国泰民安的大同世界无限神往,改名为“马同”,并以“马恫”为笔名,投书《广仁报》这可说是马君武思想趋向维新之肇始。

值得注意的是,1899年-1900年,具有维新思想的马君武参与了康有为策划的勤王保皇之役。维新志士被镇压时,马君武正在体用学堂就读,他与同学邓家彦、秦力山等人既痛惜变法运动的失败,又对守旧派的行径非常不满,便在日记中评点朝政得失,此事被学堂提调知悉,便以“犯上”、“违禁”为由出示惩戒,并张榜公布被惩学生名单,马君武等人对此非常愤慨,便撕毁告示,出走香港。邓家彦、秦力山二人转赴澳门,就读于“储才学堂”。马君武则独自一人远涉重洋,来到新加坡,谒见康有为,执弟子礼,参与康有为进行的政治运动。1900年,康有为以“衣带诏”号召天下勤王。计划“以全力取桂、袭湘、攻鄂,而直捣京师”。命唐才常举义武汉,徐勤袭取广东。在广西,除借助会党武装起事外,还欲倚重唐景崧秘密联络广西官绅作内应。马君武是唐氏高足,因此,康即委君武以入桂重任,伺机大举。君武慨然应命,赋诗言志:“书生誓树勤王帜,铁屋瀛台救圣躬”但事与愿违,君武还在奉命疾归途中,唐才常在武汉事泄失败,光绪皇帝避走陕西,维新派武力勤王的计划破产,马君武所参与的维新变法运动再次受挫。

马君武在勤王之役失败后,并未再回新加坡追随康有为,而是出桂求学。1900年冬,在漓江夜航的孤舟上,他慨然长叹:“夜深短艇思往事,茫茫前路我何之?”这说明他开始对自己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不愿再回到社会改良的老路上去,但前路漫漫,此时的马君武并未找到一条新的救国之路。从1900年冬到1901年夏,君武先后到广州、上海苦学法文,并翻译出版《法兰西革命史》、《代数学》等着作。马君武这一时期在刻苦的学习中苦苦探索,其思想徘徊于革命与改良之间。

马君武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思想上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早在1899年,马君武的“革命思想已在此时萌芽”;有的认为在1901年马君武翻译《法兰西革命史》时,“其革命思想,亦犹朝曝东升矣”还有“1902年初”之说。笔者认为,马君武的这一转变是从1901年秋开始的。

如前所述,1899年马君武还是一个变法运动的追随者,无从说已有革命思想。1900年勤王之役后,他虽对保皇改良发生怀疑,但并未做出背离保皇的选择,其间虽翻译过《法兰西革命史》,并不能说明他本人巳有革命主张。但是,到1901年下半年,君武身上发生了值得引人注意的变化。(1)1901年秋,他结识并推崇张竹君女士。张竹君为广州的一个女医生,崇尚西学,主张男女平权、众生平等、君为民役,认为“今日主张革命者,诚豪杰”。马君武多次听其演讲,对其推崇备至,称赞她“诚中国之女豪杰”并让自己的母亲到张竹君所办的女子中学任教。(2)1901年冬,马君武得到广东东莞县知县刘德恒的资助,“出香港,剪了辫子,买了一套很薄的洋服,搭三等舱到了横滨”,开始了他的留日生活。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此时的马君武在得到资助后,为什么不去新加坡见其老师康有为,而是留学日本;二是马君武为什么会推崇不仅重西学而且赞成革命的张竹君女士;三是他去掉了标志清朝皇上臣民的长衫和辫子。从以上这些事实至少可以看出,从1901年下半年开始,马君武基本结束了前段时间的苦闷彷徨,开始背离他过去所信奉的尊君改制之道,选择一条崭新的道路。

1902至1903年,马君武虽然曾与梁启超交好,但其思想已不属改良的范畴。

《新民丛报》于1902年4月创刊,“梁启超于此报出版第一、二年内,阐扬民族主义,不遗余力,所着破坏论尤为激烈,影响国内思想至巨”。此时的孙中山亦“与梁启超常有往还,私交甚好,梁任公到美国,总理给他写了介绍信”。因此,1902至1903年,马君武为《新民丛报》撰稿与思想上倾向革命并不互相矛盾。而且,据记载,“马君武虽与梁启超同社,而志趣绝异”。君武所敬重的,仅仅是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的非凡文采,及其对自由、平等学说的宣传,梁启超纵有如椽巨笔,亦无法使君武回到保皇改良的老路上。

从马君武这一时期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诗作内容看,其思想已远远超出了梁启超“新民”学说的范畴,包含了鲜明的民主革命内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抨击君主专制。1902年4月,马君武在《(法兰西今世史)译序》一文中指出,中国自夏禹传子,废止禅让制以来,“民贼代兴”,“尘尘四千年,乃有朝廷而无国家,有君谱而无历史,有虐政而无义务。”专制制度造成中国国民“脑筋尽断,血液尽冷,生气尽绝,势力尽消”在这里,马君武不仅对清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专制提出严厉的控诉,而且指出造成中国国民愚昧的原因为君主专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新民”学说的改造中国国民道德的空泛宣传。在《论赋税》一文中,马君武更是把批判矛头指向君主专制,指出:“专制之国,君主使人民死,人民不得不死”,痛骂“不肖之君吏,营私侵吞,其罪与盗贼无异。”(2)倡言革命排满。君武指出,在专制国家里,要改变君民、男女不平等的现状,“必自革命始”。他引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的历史,指出文明之国民,一旦丧失权利,便不惜用流血革命的手段来争取。当今中国,人民饱受专制之苦而心安理得,无怪乎。美国学者十弥时称中国人没有公共心。(3)向往共和。马君武把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取舍。他指出,革命前“法国人民之困苦与吾中国今日之地往无异也”,中国实行君主制造成国弱民衰,而法国实行共和制,成为“欧洲文明开化最早之域”,“天下最安宁之国,莫若共和国者”。君武称赞法人所着《共和原理》一书“鼓吹共和主义,中多明白痛快之论”。其向往共和,溢于言表。⑷倡言自由平等。”自由”、“平等”本是“新民”学说的主要内容,但在这一点上,马君武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并未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宣传上,而是更进一步,冲出改良的范畴,指出获取自由的途径。在他的《自由》诗中说:“西来黄帝胜蚩尤,莫向森林问自由。为奴岂是先民志,纪事终遗后史羞”。在这里,君武将满清比做“蚩尤”,告诉人民要获取自由,绝不能寄希望于满清政府的给予,而只能像黄帝胜蚩尤那样,推翻异族统治,才能获得民族的复兴。这样,君武将自由学说和排满革命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其具有了民王革命的显着特点。同时,在其平等学说中,君武把争取共和与争取男女平等摆在同样重要位置。他指出,在专制国家里,“人民为君主的奴仆,女人亦为男人的奴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自革命始,必自国中之若男人若女人皆有平等之公权始。”这样,君武把革命对专制国家政权的冲击扩展到对封建纲常伦理的冲击,以便在整个国家社会生活中树立起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风尚,这在当时是难得的醒时之论。

马君武这一时期的主要活动,也一步步脱离了改良宗旨,倾向于激进的革命。

1901年底,马君武经日本志士宫崎寅藏介绍,在横滨见到了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与孙晤谈后,他常对人说“康梁者,过去之人物也,孙公则未来之人物也”。这表明,马君武在见到孙中山后,将孙和康、梁进行了认真比较,也在革命和保皇之间做了明智的抉择,开始服膺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主张。

1902年4月,马君武与章太炎、秦力山等人一起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周年纪念会”。该会以纪念亡明为名,鼓吹反清革命,章太炎亲自撰写宣言书,历数明末各省官绅军民反抗满清入治的史实,“措词激烈”,“深明排满革命之大义”。此次纪念会遭到清政府与日本当局的干涉,梁启超等一些署名赞助人惧祸退出,发起人中也有数人反悔,最后仅剩十人,即章太炎、秦力山、冯自由、马和(君武)、王家驹、周宏业、朱萎溪、陈犹龙、李群、王思城。3月19日,纪念会在上野精养轩召开,孙中山从横滨带领华侨十余人到会。”支那亡国纪念会”是留日学界开展最早的革命运动之一,它在留学生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自是以后,革命排满成为世之所趋,留东学界,断发以示革命者,大不乏人”马君武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纪念会”的消息传到桂林,“知识青年和爱国人士都非常激动,对淸廷渐渐从反感而至仇视”,在对待排满革命的态度上,马君武与梁启超截然不同,反映他在行动上已从改良派中分化出来。

同类推荐
  • 汉书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 南宋之新大陆

    南宋之新大陆

    在第三空间里襄阳守将吕文焕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献城投降。蒙古军包围了所有城池此时,魔法使赵碧风凭空带着一个大陆穿越过来,但其实一切只是神秘事件开始一位少年大臣甘愿为他承受所有
  • 三国CT

    三国CT

    《三国CT》说三国,说三国的那些英雄们、狗熊们、可怜虫们,其实相当的成分,是在说自己,说自己的幼稚、短视,说自己的褊狭、浮躁,说自己的彷徨、苦闷。
  • 明末之鱼龙变

    明末之鱼龙变

    明朝末年,山河破碎,膻腥遍地,中原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销售经理张坚附身到开封一个落魄秀才身上。李闯大军三打开封,七朝古都淹没于滚滚黄河之水。且看张坚如何在这乱世生存下去,实现由鱼到龙的蜕变。
  • 大明十七朝

    大明十七朝

    这是一个最传奇、最刚烈的帝国,整整三百年间无汉唐之亲、无满清之割地赔款、不议和、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也是最波澜起伏的一个时代,东西厂、锦衣卫、阉党、东林党、宫斗,堂堂大明十七朝,朝朝都精彩!
热门推荐
  • 爱妃,送你锦绣河山可好

    爱妃,送你锦绣河山可好

    穿越到第一皇商之家,苏珞只想做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偏偏族中兄弟姐妹多,是非就多。更郁闷的是,爬到树上不过就是躲个清静,却从此招惹上最惹不起的夜王。夜王何许人也?据说虽不是皇子,却比皇子还要得到当今圣上的宠爱。又据说,其实夜王是圣上和义弟妇苟且生下的私生子,所以荣宠有加。但在她看,夜王表面一副孤高自傲,目下无尘,内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真小人。明明不想娶她长姐,却把脏水往她身上泼,害得她“众叛亲离”,一不小心就如坐针毡,躺绣花针。
  • 天若有情应知我

    天若有情应知我

    人人都说,蓝家蓝乔,是个披着美人皮的毒妇,可只有他知道,她的内心,是多么纯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刁蛮神医偷心贼

    刁蛮神医偷心贼

    她自从掉入古代以后,接二连三的在她身上发生事情,先是被人认定是妖,然后是及辣手的天花病,在后又被魔教掠去,从此卷入武林纷争,众多美男为她倾心,可她却偏偏倾心于他,只是,在经过生死磨难之后,她是否还会继续义无反顾的爱他?
  • 七星恶魔

    七星恶魔

    神、人、魔,邪和未知的种族充斥着这片世界,星城,是这片世界最为强大的存在。自从七星战神离开这片世界回到地球之后,他的儿子林夕又重新踏上封神之路,而这也是星城覆灭的开始......
  • 偶像活动之新时代

    偶像活动之新时代

    片段一“神崎美月,什么时候有了个妹妹。”“哎呀,早就有了,听说身体不好,一直在美国生活呢!”片段二“没想到,还是蛮有意思的。”某男说。“你真的看上她了!!”“。。。”本小说绝对无抄袭现象,主要就是青春校园,所以关于偶像活动的内容可能会有些少,当然本小说与偶像活动关系不是很大很大,人物有添加,希望大家喜欢~
  • 看见最后一个空间

    看见最后一个空间

    光之子林浩轩,在受到空间改变而失去记忆,来到地球和他的青梅竹马从新生活,但一点一点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他看见了另一个空间和那个神秘女子。雨后的音像店究竟是谁在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 矫情少爷:腹黑女

    矫情少爷:腹黑女

    那年,遇见…那年,相识…那年,开始…那年,相守…那年,不分离!
  • Barrack-Room Ballads

    Barrack-Room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饮水知冷暖

    饮水知冷暖

    红色的眸子里无一丝情意,“若这天下容不下我,那我便不容这天下”“我非妖非魔,为何你们都想除掉我?”“哦?我会为一个女人失去理智?”
  • 我的气质女友们

    我的气质女友们

    林家家主遭暗杀,本该平静无风的杭城忽然刮起了巨浪!杭城三大家族重新洗牌,神秘势力背后操控,为了找出真相,林家嫡系二公子重回都市!且看一代学校小保安,如何打造属于自已的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