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67500000001

第1章 序

方忠

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愈来愈明显。在摈弃了各式教条、突破了种种禁区之后,中国文坛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局面。然而,在多声部的合奏中,充斥着诸种媚俗的、唯上的、崇权的、拜金的声音,它们消解着文学的丰富意义,它们使文学在摆脱了先前的种种束缚后又陷入了新的泥淖。也正是在这时候,独立的批评立场和自由的学术个性越发显得可贵。

所谓独立的批评立场指的是以特立独行的姿态,不依附于任何非文学因素,依据文学的内外部规律对文学进行价值评判的一种原则和立场。它不屈从,不盲从,充分张扬自由的学术个性,对文学乃至文化现象进行独立的批评和评论。这种立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崇尚理性,以直面现实的精神,严格遵循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坚持历史的、美学的原则。其姿态或许是偏激的,其观点或许是片面的,但人们丝毫不应怀疑其真诚、爽直的态度。

《冷眼看文坛:在学院与媒体之间》所持有的便是这样一种独立的批评立场。作者叶炜是一位作家,出版过多种长篇小说,对文学创作有着较为丰富的感受和体验;他又是一个报人,编辑着一家报纸,惯于以媒体的眼光观察种种文学和文化现象。他更是一个年轻的、富有锐气的批评家,喜欢对各种文学和文化现象评头品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自己的观点与主流倾向不相符合,或者与当下的某些权威意见相抵牾,他也不为所动。叶炜坚守着自己的批评立场,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这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智慧和识见。

《冷眼看文坛:在学院与媒体之间》关注的层面是多样化的、广阔的。书中评述的既有余秋雨、王朔、王安忆、王蒙、贾平凹、刘心武、王小波、余华、周梅森等曾经或现在正引领着文学潮流的名作家,也有郭敬明、韩寒等新锐新潮作家;既有易中天、于丹等学术超男超女,又有陈思和、朱大可等学院派名家;既论及当下中国作家的体制化问题,又深切关注网络文学问题。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作者自称是“冷眼”,其实强调的是冷静和理性,追求的是客观和平实。作者也正是这样去努力的。他通过对当下中国文坛一些代表性个案的梳理,努力构建其独立的批评立场,张扬其自由的学术个性。而其批评的标准和原则,途径和方法,也正在这一种酣畅淋漓的评论过程中,充分地凸显出来。不过,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冷眼看文坛”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姑且不说叶炜本来就是文坛中人,作为一个有着真性情的小说家,叶炜在评论过程中常常难以抑制住自己的喜怒好恶,而倾吐出一些非常感性的语言。

自然,书中那些兼具感性、知性和灵性的观点很可能会引发讨论,甚至是争议,我以为这并不重要。关键问题是,如果批评家都能有独立的批评立场和自由的学术个性,我们就能进行良性互动和真诚的对话,就能不断地开拓批评空间,深化批评的层次。到那时,各种观点在学理的平台上互相碰撞,学术之花就能长盛不衰。

我以为,《冷眼看文坛:在学院与媒体之间》正是这种意义上的一个探索。叶炜还年轻,他的学术和创作之路还很长。我对他充满期待。

在这个表扬与自我表扬成为流行病的时代,我们很难听到对中国当代作家批评的真声音。批评家和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作家正在形成一种共谋,批评家在批评实践中越来越表现出唱诗班的浓重色彩,他们对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和作家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弱,这实际上造成了批评在当代文学中的缺席。在大量的所谓批评家们逐步蜕变为“赞扬家”的时候,在批评家放弃发自内心批评的真声音以后,千疮百孔泥沙俱下的当代文学就被披上了华美亮丽的外衣,当代文学和作家群体就被装扮出一幅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景象。基于此,笔者以为无论是对于当代文学史的写作还是对当代作家的批评,都需要给予重新审视的目光,正视当代文学批评在主观与客观方面受到的牵制,重视作家作品的批评声音的稀缺。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我们现在更加需要能够发出嘹亮声音的独立批评,只有批评者发出自己的真声音,才能唤醒沉醉在文学泡沫里的人们。

独立批评的声音在中国大陆特别稀缺,我们能见到的几乎所有的现当代文学史读本都是一个腔调、一个模式。当然,近几年的当代文学史写作也出现了一些转机,以上海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领衔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北京大学洪子诚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等为代表的新文学史著作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批评界在摆脱各方面牵制的努力。但像海外学者夏志清那样优秀的文学批评者,或《中国现代小说史》和《新文学的传统》那样的经典著作,依然是凤毛麟角。尽管我们注意到国内一些优秀学者如陈思和、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王晓明、王彬彬、李新宇等在这方面的努力,但这还不足以催生出一部真正的现当代文学史。

笔者注意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批评界曾经出现过反思文学史写作的声音,北京大学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提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陈思和、王晓明等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等,其本意都是在于尝试“改变这门学科原有的性质,(使现当代文学史)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遗憾的是,这种“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写作至今依然还是难觅踪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这次讨论在独立批评方面的重大意义,在笔者看来,这次讨论的出现是中国大陆自觉到独立评论的第一次尝试。

80年代中期,从事文学批评的人文知识分子主体部分从既有的体制中分离出来,在更加学院化、专业化、学术化、科层化的同时,成为相对于这个“体制”的“多余人”。其身份也相应从国家知识分子向民间知识分子、个体知识分子转化,也有的向公共知识分子靠拢。学统、道统、政统合一的格局由此被彻底颠覆。此时,一批独立知识分子开始浮出水面,并得到学界和民间的欢迎。正如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所提出的那样,独立批评者的涌现有利于打破国史叙述者那种“真理在手”的妄自尊大,也有利于打破以“科学”自居的国家文学史写作的单一格局。有独立批评的参照,我们很容易看到国家文学史写作为论证其历史的合法性,以貌似最客观的方式实施着极端的主观的局限。

同类推荐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这是一本与心灵深处的你对话的书。与它相遇,它会用独特的思维使你渐入佳境,与行走匆匆的你进行一次长谈。本书从作者的生活角度,巧妙地穿插着各类故事,或深情感人、或灵光一闪、或禅意浓浓,层层地进行展开,如一朵花的悄然绽放。让你有所感悟、有所感动、心有感言,这,或许就是你想要的!
  • 山野现代舞

    山野现代舞

    本书收录了山野雕塑、京中美食、音乐之伴、写作的女人、怎一个“谢”字能了等多篇当代名人随笔。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写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到各处旅游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沈复创作的《浮生六记》,将夫妻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卷翻译成英文,并作长篇序言。
热门推荐
  • 梦中呓语

    梦中呓语

    梦中的故事,做梦人的呓语。每一个梦都等着你细细评味,今晚梦什么?
  • TFBOYS之那年夏天的遗憾

    TFBOYS之那年夏天的遗憾

    没有啥介绍,之间看文吧(是不是有点太简单粗暴了)
  • 霸道夫君别乱来

    霸道夫君别乱来

    她是尊贵的王。他是个冷心冷肺的男人。阴差阳错,他要她的清白。当两人再次相遇,他笑了。怎样的宠溺才叫爱?怎样的深情才叫真心?当男人为她把命交出的那一刻,凌修拔泪流满面。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世界之帝

    世界之帝

    他是现在世界的高才生,却应为吃了世界之果回到了另一个次元世界,世界之果一个次元世界只接一个果实,世界之果分为金.木.水.火.土无种果实。一个次元世界只存在一种。当人吃了它因承受不了太大的灵气,轻者功力全失变成傻瓜,重着直接暴体而亡。我们的主角在现在世界吃了个火属性的世界之果,却阴错阳差的来到了次元世界,和另一个应为吃了水属性的世界之果武力全失变成傻子的凌天王之子邱天结合在一起了,水火向容,中和了世界之果的灵力,史世界之果里面的灵力变的温和起来。我们的主角,在次元世界是怎样的成长起来的呢,他有将遇到什么奇遇呢,还有,当三十年后,邱少天回到地球后,他家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 媳妇儿,我在你隔壁

    媳妇儿,我在你隔壁

    卢小鹿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跟暗恋很久的男人有了关联。她没想到是第二天,他出国深造。她怀孕,家变,流产,养家。上帝就是这样的不公平。只是她没想到有一天会在隔壁看到蒋少卿。
  • 汉末新政

    汉末新政

    穿越者一定要做皇位?收悍将揽精兵?要谋定天下?网罗天下美女?汉灵帝赞道:一片赤胆平北地,手中铜棍定江山。”陈战手握血铜平天棍,身佩邪剑胜邪,征北地,合董战草原。
  • 羽茉之芯

    羽茉之芯

    “人类?机器人?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思索着,寻找着,那个能证明我存在,让我想要存在,你们都拥有而却从不珍惜的东西——情感。”羽茉,一个既不是人类,也不是机器人的奇怪女孩儿,没有情感的她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所以总是强制性的给自己增加存在意义,也一直在寻找着能证明自己存在的那物。
  • 执著一梦

    执著一梦

    你有什么执着的事情吗?有执著的人吗?有执著的感情吗?有执著的信念吗?当我们执着的时候,可曾后悔呢?无论怎么样都好,至少我们曾执著,还会执著,会一直执著。那就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让我们在那个能爱能恨,能阳光的青春岁月中,执著最美丽的梦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饮膳随缘

    饮膳随缘

    这本饮食漫记取名为《饮膳随缘》,多少道出了写述者对饮食的淡静情缘和绵长的思考。作者用轻松、幽默但古朴、考究的语言笔调写述其几十年游历中外的美食心得。诸如,从大陆到台湾,作者借以食物表达乡味;从福冈到黑森林,作者在实践中体悟传统饮食工艺。整本饮食漫记侧重于东西食物内容的比较和食谱的讨论,而作者偶尔也会在其中用他擅长的历史视角去考证饮食源流,并探讨政治、社会、经济变迁对饮食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