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67500000002

第2章 引言 论独立批评

独立批评的出现,为文学史写作发掘出更多的“潜在作家”提供了必要前提。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沉浸在盲目的乐观中,必须看到,由于权力资本的诱惑,由于学院和学术机制、教育机制的牵制,由于个人史观的疲困和胆识的缺乏,我们现在不少批评者还处于暧昧、游离、漂浮、摇摆的状态中。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批评还难以出现。

如前所述,独立批评对于文学史写作的意义自不待言,其对于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意义更是重大。在当今文学批评界,除了那些因客观限制无法进行真正的独立批评的人以外,还有一些局限于小圈子利益,或者为了顾及批评对象的面子问题而不能够做到批评的完全独立。这些关系批评、圈子批评、金钱批评直接导致了我们现在的“赞扬家”过剩,而“批评家”太少的腐败局面。这和当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地位很不相符。评论家贺绍俊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上就谈到这个问题,他认为当代文学学科是一个创造经典的学科,它的特殊性表现在研究者首先是鉴定者,并参与着创造经典的过程。上升到如此高度来看待当代文学批评,我们就不得不时刻努力保持批评的纯粹和独立,矫正当代文坛文学批评的偏向。

目前,当代文学批评的偏向可以归结为三种:一是穿靴戴帽恣意拔高的吹捧式批评;二是借批评对象浇心中块垒的自诩式批评;三是攻其一点否定其余的酷评式批评。这三种偏向有害于读者,也有害于作家,更有害于批评本身。文学批评必须有开阔的阅读视野,有公正无私的独立批评态度,在对于作品的评说中,真正道出批评家的独到的见解,既引导读者阅读,也有助于作家在创作中不断得到提高,如此才能达到批评的公正、公允。

综上,笔者以为独立的批评是站在不官、不党、不私、不商的批评立场上的“人”的批评,那些打着批评的幌子来为小集团小圈子的利益、为了朋友私下里的友情、为了攫取商业利润的行为,不是一个独立批评家的行为。那些挂着评论家的羊头倒卖着结党营私狗肉的所谓批评家是可耻的,那些不言说内心的真实和不能恣意批评的评论家是可悲的。独立批评家有自己独立的批评立场,有独立的话语体系,有独立的思维和方法。

不可否认,这几年,在批评界出现了一些敢于服从内心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而发出真声音的批评家,这部分批评家大多集中于高等院校,集中于学术研究范围内,从事的多是文学史的写作和研究工作(这方面的学者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名字,除上文提到的陈思和、钱理群、王晓明、李新宇、王彬彬等,还有谢泳、何言宏等相对较年轻的研究者)。遗憾的是,在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方面,一时间我们还难以见到更多的敢于批评敢于言说内心真实的独立批评者。

需要指出的是,倡导独立批评并不就是要迎合近几年一度流行开来的酷评,虽然笔者的一贯态度是鼓励和允许批评的多元化、尖锐化。在缺乏批评精神的现在,在批评家们难以发出批评真声音的时候,我们似乎应该给与酷评一席之地。但对于当代文学学科而言,喧闹一时的酷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是期盼那种理性批评的出现,期盼有独立立场能够发出独立声音的批评出现。我们知道,现当代文学史写作需要独立批评,当代作家作品评论更需要独立批评。

同类推荐
  •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本书在神话相对贫弱,民间故事、传说十分富有的汉语言文化背景下,从中国立场出发,把建立在丰富神话谱系基础上的西方“原型理论”与中国经验联系起来,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发现“原型”在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呈现方式,深入地说明了新时期文学与本土民间文化的关系,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红楼梦一百句

    红楼梦一百句

    近几年,随着电视讲坛和影视剧的热播,经典名著《红楼梦》再次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其人物和剧情再次在中国民众的心头掀起阵阵涟漪。本书撷取原著中若干诗词曲赋及一些重要的段落、文句,分别从人物个性、情节构思、作者、成书以及脂评等不同面向,对《红楼》一书给予精简而又入味的介绍点评。作者系红学研究中的翘楚,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红学研究通史,无不了然于心,故其笔下的这些评点绍介,虽明净可诵、清浅可喜,然无一不是大匠运斤的得力之笔,快读之,更增对“荒唐之言”和“悲凉之雾”的深刻理解。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 莎斋笔记

    莎斋笔记

    本书主要为吴小如先生读诗词札记、书法和碑帖题跋之作、谈京剧的短篇随笔、治学手记、燕京谈片等杂文。
  • 兵点沙场

    兵点沙场

    兵点的心中一直有两个理想,一是当兵一是写作。每个生命都需要燃烧,所以他立志从军;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所以他热爱写作。他的军旅文章清新自然,质朴阳光,真情实感跃然纸上。他用他充满乡土气息的生花妙笔,写田间地头,写家长里短,写青山秀水 ,写乡里乡亲。
热门推荐
  • 神之灵道

    神之灵道

    九万年前元星形成,天地分生,天分九重六方,地分五陆四海,洪水淘天,猛兽群生。时间轮转,一万年之后,天地汇聚成三股灵气,一取生命不息之气,形成“天生”灵气;一取洪水山崩毁灭之气,形成“地灭”灵气;一取万物共生、轮回不息之气,形成“元合”之气。又过一万年,三气凝而成形,是为“三神”。“三神”思天地无限,应有神思相通,于是“三神”各出自身灵气,以神力集天地生灵、死物之形态、灵韵、生活特性,耗费六万年时间,用尽三神自身之力,合成一物,被称为“人”。而“三神”也因灵气用尽,烟消云散……
  • 狂刀风云录

    狂刀风云录

    武者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生死置之度外,为的是何?守护尔!虽千万人,吾往矣!只因吾之身后——是你!流云大帝项云携前世记忆重生,势要捍卫自己的家园,守护自己的爱人,开始了走向巅峰的征程。
  • 无诗不成唐

    无诗不成唐

    作者采用章回体的写作形式,将历史与诗人的生命轨迹相互结合,以渊博的学识、幽默流畅的文笔,讲述了唐代数十位诗人的逸闻趣事,再现了唐诗的魅力与诗人的天才,更展现了诗人所在时代的历史画卷。读古诗,知古事;诗中有史,史化为诗。本书为读者讲述唐诗背后的隐秘故事,还原一个真实的文化唐朝。
  • 膳食营养与保健

    膳食营养与保健

    本书将膳食营养、养生保健和医疗知识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介绍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膳食营养与预防保健的关系;膳食营养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以及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地选择营养和膳食。
  • 圣殿少年

    圣殿少年

    圣殿于魔影大战造成的穿越,现代版的暗中较量!
  • 前任翻身战

    前任翻身战

    三年前,温沫离亲手设计了一场庞大的枪击案,她保住了刑如风的性命,也被迫离开了刑如风的世界。三年后,已经变成刑天佑的刑如风,步步紧逼,就为了抓住现在更名温沫离的小狐狸,温沫离仰天长叹,当初那个软萌软萌的刑如风到底去哪了,现在这个她看不透,摸不准,的腹黑男人到底是谁!不管你是温沫离还是安娜,你都是我的小狐狸,所以,你以后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可是,三年不见,她身边这么多男人是怎么回事!刑如天恨恨的想道,温沫离!算你狠,不管是谁,敢对他老婆有非份之想,那么他一定会给他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
  • 爱的墓志铭

    爱的墓志铭

    都市里的大情小爱,我们失去过,我们拥有过,不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因为这世界总会有那么个人爱你。。。
  • 前朝虐恋之还君明珠

    前朝虐恋之还君明珠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前朝虐恋之还君明珠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针对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使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随心所欲地主导自己的命运,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每天用10分钟随意读上一小段书中的内容,你就能不知不觉掌握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早目过上你希望的好日子。
  • 魔临九霄

    魔临九霄

    魔亦魔,魔非魔,一段爱恨情仇,一场生死别离。红颜逝,一怒为魔,戮尽苍生;天不仁,剑指苍天,魔逆苍穹。(新书《旷古邪尊》已发,各位道友速速移步阅读!更精彩的故事,更好看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