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7500000001

第1章 童年的劳动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

——巴甫洛夫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社会经济百孔千疮,遍体鳞伤。农奴制度束缚下的农村,更是落后到了极点,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收获的绝大部分要向各级政府和地主缴纳租税,自己所剩无几。农民的生活简直是悲惨到难以形容的地步了。然而,为了活命,又别无他路可走,也就只好年复一年地在土地上耕耘着。

农奴制度统治下的俄国中部小镇梁赞,也和广大的俄国农村一样,村民绝大多数以种地谋生。

小镇的中心有几座石头砌的房子,那是政府和教堂所在地,其余地方都是一排排的木头房子,在杨柳荫下的道路之间整齐地排列着。

这里有两条大河,一条是特鲁别日河,一条是奥卡河。河的两岸到处可见满载货物的平底船、木筏和小船。河岸的近处,人们为了防止河水的侵袭而栽上了柳树。由于多年的河水冲刷,一些柳树的根都露在了外面。河岸的远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地,每逢夏季,小镇的居民就可闻到大牧场花草的芳香。

1849年9月26日,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就出生在这风景秀丽的梁赞小镇的一个牧师家里。父亲彼得·巴甫洛夫是乡村的小牧师,跟城里的大牧师相比,无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有天壤之别。乡村牧师是俄国教会里最低级的职位,它和农民也差不了多少,少得可怜的薪水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因此还得经营土地。伊凡·巴甫洛夫的父亲头脑灵活,知书达理,很能挣钱。他栽种果树和蔬菜,丰收年景收入在小镇上也算是较多的。母亲在家里操持着家务。

彼得·巴甫洛夫虽然家庭收入在该镇较高,但家庭生活未见多宽裕,其原因就是家庭人口多。他自己有4个孩子:伊凡·巴甫洛夫和他的姐姐及两个弟弟。他还收养他两个弟弟的孩子,一个弟弟以好斗而远近闻名,在一次斗殴中被暗器击伤致死,他的家庭就托付给了事业上一帆风顺的哥哥彼得·巴甫洛夫。他的另一个弟弟只顾吃喝玩乐,不管家人死活,结果后来成了流浪汉,他的孩子无人照管,也只好来到伯伯家。

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只靠两个大人的劳动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于是父母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吃闲饭,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伊凡·巴甫洛夫是家中的长子,帮父母干活更是责无旁贷。

种植蔬菜,需要疏松的土质,要求人们必须经常翻地。在绿色的田垄间,常常可以看到巴甫洛夫父子一前一后地劳作着。父亲身上的那件衬衫闪现着一片片的白色汗斑;儿子光着膀子,不时地用手去抹头上和脸上的汗珠,由于手上沾满了泥土,所以脸上和身上也出现了一道一道的黑印。

父亲翻了一垄又一垄,不知比他多翻了多少垄。这时,他对父亲打趣地说:

“爸爸,看谁先翻完这一垄?”

“好,咱俩比一比!”

两个人甩开膀子,只听见铲子铲青草茎发出的嚓嚓的响声和啪啪的铁铲拍土的声音。

“孩子,你翻完的时候,说声‘到’。”父亲从容不迫地低声说。

父子俩紫赯色的脸上渗出了汗珠,一滴一滴地滴在地上,但谁都顾不上擦。父亲一边翻地一边扬着一双浓眉说:

“不行啊,我的孩子,你把父亲当老人看待,那还早着呢!”

结果,父子俩几乎同时到了终点。父亲先扔开铲子,伸直了腰杆说:

“不顶事儿啊,好强的人,还得多吃点饭才行。”他朝着心爱的儿子微笑着。

“反正你也没把我丢下。”儿子不服气地辩驳着。

他们各自揩去脸上的汗,坐在田垄上休息了一会儿。头上的太阳像火炉一样,他们的汗擦也擦不完,伊凡·巴甫洛夫后背上仿佛已经汇成了一条汗水的小溪。

父子俩在田垄间开始了午餐,他们打开了饭包,一人拿起了一个面包,大口大口地吃着,吃得是那样的香甜。

梁赞的农民比其他地方的农民有一点优越的地方,就是夏季割草季节,每家可以分得一块草地,把草割下来,晒干以后可以送到草市上去卖。

划给神职人员彼得·巴甫洛夫的是奥卡河河湾牧场的一块草地。割草的季节到了,各家各户都用尽全力割草,因为得赶晴天,一边割一边晒,如果过了季节,草就枯萎不好割了。

巴甫洛夫家也不例外,每逢割草,也都是全家出动。伊凡·巴甫洛夫的小手拿镰刀都有些费力,可他还是坚持割着。细嫩的小手被草划了一道又一道口子,在阳光的暴晒下变得又红又肿。有时草丛中有水,他就和父亲一样,全天泡在水里。草丛中的蚊虫还不时地向他们偷袭,所有这些他都顶住了。一天下来,他累得精疲力竭腰酸背痛,晚上睡觉时还梦见白天的情景,不停地呼喊着。

父亲和母亲看着孩子累成这个样子,心里十分不好受,但为了从小锻炼孩子,使他长大后能够迎战艰苦的生活,他们还是希望孩子坚持下去。

伊凡·巴甫洛夫似乎看清了父母的用意,因此他能坚持到十分就绝不在九分的时候停下来。他的手拿面包都费力,但他仍然坚持到这场大会战的最后胜利。

在父亲的苹果园里,每逢丰收年景,苹果堆积如山。这些苹果有的要晒干,有的要装在筐里拿出去卖,巴甫洛夫就整天在苹果堆里挑来挑去,累得腰酸腿痛。

有一天,父亲让伊凡·巴甫洛夫和弟弟德米特里挖树坑。兄弟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坑挖好了,可父亲突然过来说,原来的距离计算错了,还需重挖。德米特里说什么也不再挖了,他声称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伊凡·巴甫洛夫没说什么,拿起锹来,一锹一锹地开始重挖。德米特里看到比他干得多的哥哥二话没说自己干起来,觉得不好意思,就也和哥哥一起重新干了起来。这时父亲过来示意他们停下,说是有意要培养他们的耐性而叫他们重挖的。德米特里听后把锹一扔,抱怨着父亲,一边往家里走,一边不停地嘟囔着。伊凡并没有说什么,父亲朝他点头微笑,他也会意地朝着父亲微笑着。

伊凡·巴甫洛夫不仅干着屋外的活,在家里也力所能及地帮着母亲做家务,劈柴、打水、生炉子,他样样都干。直到垂暮之年,不论住在什么地方,他总是亲自动手生炉子,而且干得干净利落。他常生气地唠叨:“现在的青年人连炉子都不会生。”他对自己的技术颇有几分得意。

童年时代的体力劳动,练就了伊凡·巴甫洛夫健康的体质,他身材魁梧,有非凡的力量。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以后在实验室做实验,他常常是整天、整夜地工作着。据他自己回忆,75岁以前,他从来没有感觉到疲劳是什么滋味。

他是跨世纪的科学家。他经历了沙俄、苏俄和苏联三个历史时期,目睹了1905年革命,1917年2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劫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统治的腐朽,社会经济的落后,科学工作简直到了难以进行的地步。社会动荡,更给他的实验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俄国的一些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纷纷奔向国外,去寻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伊凡·巴甫洛夫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一些国外的科学家纷纷给他写信,信中说凭着他这些科学成就和他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国外的收入是俄国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他都婉言谢绝了。

朋友看到他的家庭生活有困难,就合凑几个钱给他,原意是让他解决家庭生活的危机。可他说我现在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吗?他把钱还给大家,大家不肯收,于是他就用这些钱买了一大群准备实验的狗。

在卫国战争期间,巴甫洛夫的实验室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他领导工作人员顽强地克服了困难。

1919年冬季的一天,大雪纷纷扬扬地覆盖了彼得堡的房屋和街道。巴甫洛夫很早就来到了实验室,和看门老头马克西姆问好后就走了进去。实验室由于没有木材,已经几天没有生炉子了,这一点,巴甫洛夫并没怎么在乎。只见他穿着大棉袄,戴着棉帽子,用嘴里呼出的热气温暖着双手。

使他焦急的是,做实验用的狗愈来愈少了,一是没有正常的来源——花钱也买不到狗;二是食物不够,加上屋子冷,一些狗死于饥寒交加。但是没有狗是不行的,如果这样,实验室里的工作就要停止了。

他看着仅存的几条狗,思索了好一阵子,然后站了起来,擦擦手,穿上了白色的工作衣,对同事们严肃地说:

“必须工作,先生们。要知道,我们的责任就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实验,不停地研究。”他走进手术室,几位助手也跟了进去。

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权,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心里仍然想着人民,想着祖国发展所必需的科学事业和科学家。

巴甫洛夫进入实验室之后,外面的雪仍在纷飞着,这时一个瘦长的高个子的人站到了门口,他亲切地向看门的马克西姆打招呼后,请求见一下巴甫洛夫。马克西姆冷冷地打量着来者,慢吞吞地说:“你想见巴甫洛夫,可以见,不过要等一下,他正在做实验。”

来人在门房里摘下帽子,正打算脱大衣,马克西姆说话了:“不用脱大衣,实验室和办公室都没有生炉子,木材不够用,里面和外面也差不了太多。”

“木材不够——是吗?”来人眯起了眼睛,脸上还挂着一丝微笑。

“他还笑呢,人家愁都愁不过来。”老头正寻思着,来人已经越过门槛,走进了实验室。马克西姆急忙跟了进去:“请问您是哪一位?不穿白大褂是禁止进实验室的。”

客人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叫高尔基,是巴甫洛夫院士工作协助委员会的委员。”

原来,高尔基是受列宁的委托,特意前来看望巴甫洛夫的。巴甫洛夫见高尔基来了,急忙放下手中的实验工具,快步迎了上去。

“亲爱的巴甫洛夫,是列宁派我来的,列宁要我转告您,他对您的研究工作评价很高。我们国家非常需要像您这样的人,特别是在革命以后,在现在……”

巴甫洛夫有些激动了,他站起来,然后又坐下。他没有想到,列宁和苏维埃政府这么关心他的工作。并对他的生理学研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他知道现在整个国家都处在极度困难的时期,他想:自己眼下的困难与国家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无论如何也应该克服。当高尔基问起他需要什么时,他只回答需要狗,因为没有狗,实验将要停止。高尔基问还需要什么。他却说什么也不需要了。

“亲爱的高尔基先生,请原谅我打扰您二位的谈话,现在需要木材,您看,试管里的胃液都冻了,水管子也冻坏了。”看门的老头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面赶上来插了一句。

当高尔基想给巴甫洛夫个人一些补助时,他坚决拒绝。在他看来,除了狗之外,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童年的艰苦劳动,使巴甫洛夫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他的一生,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永无休止地工作着,劳动着。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本书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十年树人

    十年树人

    本书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院十周年的一本故事集。记录了十年来一批学生的成长故事,故事内容由在校学生采写,真实、鲜活,分为就业故事、考研故事、励志故事、留学故事、实践故事等篇章。
  •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法布尔——不朽名著《昆虫记》作者的故事,阐述其“苦难的童年、揭示昆虫世界的秘密”、及诗一样文字的《昆虫记》的完成等。
热门推荐
  • 书荒记

    书荒记

    空白的历史以及稀缺的修真书籍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没人知道,或者知道的人不愿说,又或者是其他原因。为了修炼,宋石坚在内的修士个个都走上了寻找远古遗迹的道路,祈求从中找到一些失落的秘籍。宋石坚他们在遗迹里面遇上了怎样的危险,发现了怎样的秘密?待书籍一一寻到,空白历史一一展开之后,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真相?让传奇的主人翁——宋石坚慢慢地展示那个神奇的书荒世界。
  • 娇妻入怀:霸道老公心头宠

    娇妻入怀:霸道老公心头宠

    时隔五年,一吻结束,他的声音低沉按暗哑,“安然,你根本就还对我不能忘怀……”他的名字在海城如雷贯耳,为人冷酷无情,手段狠厉,唯独对她用尽心思,百般疼惜。看着她醉眼朦胧,只当他是陌生人,明明气的咬牙切齿,也只舍得在亲她的时候加重了力道。情敌?秒杀!小奶娃……接管!在遇到隋安然之后,厉云霆毕生信仰就只剩下娶她,宠她,宠翻天!
  • 网游之歪神无敌

    网游之歪神无敌

    难道YY也是一种罪?如果是的话就让小馒头去做一辈子牢吧~一部贯穿古今中外的YY惊世之作,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想知道YY能到什么程度就来一起见证吧~~
  • 胜过天堂的一年

    胜过天堂的一年

    残疾自卑的我摆脱了多年的压抑,得到了朋友,老师的认可。之后慢慢的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与同学们一起开心嬉戏,面对种种困难,一同度过,尽管只有一年,但我觉得比天堂里的生活还有自在快乐。
  • 巅峰之色

    巅峰之色

    天岚大陆,土地辽阔,种族林立,一个小人物,穿越天岚大陆地方豪门之子身上。大争之世,看李峰如何生存成长,金戈铁马,阴谋权谋,最后走上争霸之路,看巅峰之色。
  • 皇龙耀九天

    皇龙耀九天

    第一次小说加上我还不到十五岁如果有意见尽管提但不能人身攻击
  • 重生温馨人生

    重生温馨人生

    人生如棋局。人说都说落子无悔。棋路上,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生路上,一脚踏错,终生悔恨。落下的棋子有否悔棋的可能。扭曲的人生有否重来的希望。莫愁重生了.这一世,她知晓了自己和家人全盘的命运,知道了未来发展的大势。现在,她又有了悔棋重下的可能。这一次,她能否把握住机会,将拦路的棋子杀个片甲不留!每天保底3000+,不定时爆发。新人新作,请多支持。票票收藏,快到碗里来。
  • 斗战魔师

    斗战魔师

    斗战士,一剑之间,尘土飞扬。魔师,一念之间,水容火消。化龙,一化而成,横跨帝国。恩情,一心念始,度成所有。琴音,十指挥动,万度不变。世界天才赛,颠簸而滑稽,孩童心终始成,添上一笔浓彩。轩辕为龙族,化身为龙盘旋整个魔炎城。为它守护,为它添彩。族群千般变,度过一波波,怀着轩辕火,走是农历色彩。碎去土心力,改变质变化,回望那一笔一笔添彩。
  • 开在指尖的栀子花

    开在指尖的栀子花

    浪漫青春,少年时光你我之间的情愫,到如今是否还存在……
  • 霸道男神遇上元气少女

    霸道男神遇上元气少女

    她原本是豪门出身却没想到一夜之间家里遭遇破产他是富家子弟,性情高傲,长相帅气当元气少女碰上霸道男神会掀起怎样的校园风波呢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