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2600000006

第6章 名人义士

辛庄村自古民风淳朴、人才济济,文人义士层出不穷。据史载,明朝永乐十八年举人施哲出任天津任丘县令,为官清正,恩泽乡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阎宠举孝廉办学堂闻名十里八乡,其子阎仁继父志,官拜国子监大学士,是全国有名的书画家。其孙阎观宾承祖业发家致富,同样乐善好施,现存盂县藏山《乾隆朝重修庙记》就有兴庄阎观宾的记载。清朝道光元年,举人施守纪,乐善好施,有口皆碑。明代施鼎拯救灾民,博得皇上的嘉奖,为施姓家族立祠堂、御赐圣旨碑(现完整保存)。郭孝义曾任县立第三高级小学校长,后在宁武县工作。施善霖通日语、精国学、算术、理化,善琴棋书画,在县城小学、高小任教笔耕不辍,深受好评。开明绅士阎敬德、刚直不阿的张三贵令人敬佩。施森荣、阎敬德、施铭荣行医济世名闻乌河川。辛庄人不仅乐善好施,勤劳俭朴,营建美好家园,而且忠义报国,美名流传。《盂县志》载,在抗日战争中就有18名英烈载入史册,这是盂县五百多村庄屈指数一的。辛庄村村名从“窑头地—辛庄—新庄—兴庄—辛庄镇—辛庄堡—辛庄”的演变,留下的是特殊的历史沿革。

“四桂联芳”

施哲永乐十八年庚子(1420)举人,荣获“四桂坊”殊荣。

施哲为辛庄村施姓第二代,永乐十八年庚子(1420)举人。与李伦、张琦、南斌荣获“四桂坊”殊荣;另获“乡进士(举人)坊”殊荣为举人施哲立。关于施哲殊荣《清·乾隆版县志》有记载。

施鼎与圣旨碑

盂县在明嘉靖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548—1551)连续4年遭灾,“卖子鬻妻,苟延旦夕”,“路多饿莩”。明嘉靖三十年(1551)施鼎捐谷1000石,赈救灾民的义举,引起了朝廷的重视,皇帝朱厚熜曾两次下圣旨旌表。

附:圣旨碑

圣旨碑碑身无存。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四月刊。碑青石质,圆首。碑首高62、宽77、厚22.5厘米。碑首两面分别雕刻二龙戏珠,额题“圣旨”二字。

附:输粟救荒碑(奉圣旨立)

救荒碑碑首如同大觉寺“万善同归”碑首般,平首。碑阳书“皇帝万岁”四字,碑阴书“题名记”三字。(张五虎、张六虎可佐证)

救荒碑现存放于施肇川(施本伟三子)院。碑身高153、宽74、厚22厘米。碑文楷书。碑阳:“旌表尚义典膳官施鼎输粟救荒碑记”正文20行,满行60字,共1044字;碑阴:“旌表尚义典膳施鼎输粟救荒立石题名记”正文13行,满行39字,共455字。

旌表尚义典膳官施鼎输粟救荒碑记(1)(碑阳)

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分守冀宁道右参政杨(2)为查处仓粮,救赈饥民,以安地方事,准本司咨。蒙钦差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许(3)案验,准户部咨核。本部题山西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于户科,抄出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许、巡按御史吉(4)题:据山西布政司分守冀宁道右参政杨呈,蒙准,并巡按御史吉会行。案开:山西地方去岁霜旱,夏秋薄收,今春垂尽,尚末沾雨,人情汹汹,告赈不已。又访得省东盂县等处,年岁歉甚,路多饿莩,备行本道,即便亲诣,前去督问。掌印官李照原拟速行,陆续给散,不必拘齐。中间粮有不足,别为劝借处,且务使饥民得沾实惠、地方宁谧。一应事宜从便,随时参酌,径自施行。事毕造册,具由呈报、查考等因。蒙此,本道亲诣盂县,速查在仓备赈谷止三千九百余石,饥民数多,通行出示劝借。随据该县善应一都(5)典膳官(6)施鼎告称:情愿输谷一千石,给赈饥民,丰年不讨等情到道。看得本官尚义,相应议拟,俯从人情。将施鼎合为奏请,建立坊牌,以示光辉,以传永久,仍行该县谨题两院牌匾,以光门闾等因,并将输过谷石赈给过饿民,姓名、数目文册呈缴到。臣据此查得,本道将施鼎暂处花红(7)羊、酒。以礼奖励外,议照山西地狭民贫,徭役繁重,加之去岁霜旱,收霍(获)甚薄,各项征调,搜括殆尽,百姓嗷嗷,告赈载道。今春至夏,尚未沾雨。省东盂县,野多饿莩,臣等目击其艰,会行该道查酌给赈,务令民沾实惠。奈何仓库空虚,虽罄扫不符给散。臣等以此忧惧,夙夜靡宁(8)。今该道呈:据盂县典膳施鼎,乃能于此荒歉急迫之际,仗义输粟千石以上,以济垂毙之民,揆(9)之于礼,信不易得。如蒙伏望皇上,悯地方被荒之苦,念小民尚义之心,乞请照例旌表(10)奖谕,除免杂差,以示光耀,庶皇恩不遗于末,品民风益劝于将来矣。再照施鼎输谷千石,而当此饥荒粜贵之际,相应量加优异,降敕旌为尚义,以为百姓之劝行下,臣等钦遵施行等因。奉圣旨:该部知道,钦此。钦遵通抄,送到司案查,先为陈愚见,备赈荒以邦本事,该本部题。谨奉钦依,已经通行,钦遵去后,今该前因,案呈到部。看得巡抚都御史许、巡按御史吉,各题山西盂县典膳官施鼎输谷一千石以上,给赈贫民,乞要奏请,照例旌表奖谕,除免杂差一节为照。我《大明会典》开载:纳谷一千石以上,请敕旌为尚义。但今各省财用缺乏,水旱频仍,有此赈饥,地方有赖,宜加恩典,以励人心,以厚风俗。合无恭候命下本部,移咨山西都御史许,及咨都察院转行、巡按御史吉备行该司。典膳施鼎系有冠带外,合无请旨立石题名,以旌其义。有司以礼相待,仍免本户杂乏差役,以示激励,惟复。别有定夺,伏乞圣裁等因。嘉靖三十年十二月十八日,本部尚书孙(11)等具题。本月二十日奉旨:准行,钦此。钦遵移咨各抚、按,转行该道备行,本县一体钦遵,查照施行。文林郎、知盂县事、前怀来龙山万鉴(12);延州虎溪李学易(13);迪功郎、县丞魏民;将仕郎、主簿张绪;典史韩禄;儒学教谕孙湛;训导石山(14)、张廷鹤(15);工房吏王翰才、吴光祖同立。

时大明嘉靖三十五年夏四月吉日

“注释”:

(1)史料记载,盂县自明嘉靖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548—1551)连续4年遭灾,“盂民老弱辗转,壮者流离,甚至木皮、草籽亦将索然”,“卖子鬻妻,苟延旦夕”,“路多饿莩”。明嘉靖三十年(1551)施鼎捐输谷1000石赈救灾民的义举,引起了朝廷的重视,皇帝朱厚熜曾两次下圣旨旌表。而立此碑。

(2)承宣布政使司,系地方的最高行政区。布政司主要官员为左、右布政使(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左、右参议(从四品)等。时山西布政司下置有冀宁(驻太原)、冀南(驻潞安)、雁门(驻代州)三道,各道由左、右参政,左、右参议分守,盂县属冀宁道管辖。

分守冀宁道右参政杨,为杨时泰,真定县(今河北定县)人,赐进士出身。

(3)都察院与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长官合称为七卿。都察院配有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及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负责巡按各省、州、府、县,考察官吏,操有提升、弹劾的建言之权。

许,为许论,河南灵宝县人,赐进士出身。自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起,许论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事。

(4)巡按御史,明代监察机关都察院所属的十三道监察御史,除了在京内差外,其外差有清军、提学、巡盐、茶马、巡关、巡漕、印马、屯田、监军、巡按等等。外出担任巡按御史(简称巡按)是最多的一项外差。最初派御史巡按地方是在洪武十年,永乐初“遂为定制”(《明会要》卷34)各朝沿袭不变,并规定巡按御史一年一换,以防日久人熟地稳生弊。全国巡按御史的分派是,“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明史·职官二》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吉,为吉澄。字静甫,大名开州(今濮阳)人。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进士。当时为山西巡按御史。曾任洛南知县,轻徭薄赋,恤民困苦,以治绩显著升为御史,历八年,勤于职守,不攀附权贵。喜刻书,刻有丘浚《大学衍义补》160卷等。

(5)善应一都,明代盂县区划为5乡、23都、326村,时辛庄称新庄村,属玉泉乡善应一都管辖。

(6)典膳官,典膳是明朝主管王府膳食的官职称谓,一般为从六品。典者,管理也。膳者,食也。当时施鼎为太原临泉王府典膳官。临泉王乃明初开府太原的晋恭王朱棢之孙,第二代晋王——晋定王朱济熺的六儿子朱美。受封于明英宗正统二年即公元1437年。

(7)花红,婚嫁习俗中,男女订婚或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财物就叫做聘礼,也称彩礼、聘财、财礼。但古人一般也把彩礼称为“花红”。在此指奖赏的物品。

(8)靡宁,失去了安宁。

(9)揆,道理;准则。《说文》载:揆,度也。

(10)旌表,封建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表扬遵守封建礼教的人。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对所谓义夫、节妇、孝子、贤人、隐逸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推崇,往往由地方官申报朝廷,获准后则赐以匾额,或由官府为造石坊,以彰显其名声气节。

(11)孙,讳交,字志同,今湖北安陆县人。赐进士出身。明嘉靖三十年在任户部尚书,政绩卓著,以太子太保致仕。卒谥荣僖。

(12)万鉴,字龙山,河北怀来县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任盂县知县。

(13)李学易,字虎溪,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人。明嘉靖三十年(1551)八月任盂县知县。

(14)石山,今山东德州市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任盂县儒学训导。

(15)张廷鹤,时为儒学训导。

《圣旨碑题名记》(碑阴)

旌表尚义典膳施鼎输粟救荒立石题名记

文林郎知盂县事延州虎溪李学易撰

施子名鼎,盂邑新庄人也,前引例补王府典膳。生一子,永益其名也,充国子学生。鼎夙性勤俭,家道由裕,盂西贫乏者恒资之。

嘉靖庚戌纪(3),旱魃为虐,岁大不稔。盂民老弱辗转,壮者流离,甚至木皮草子亦将索然,而卖子鬻妻苟延旦夕。时廑当道之忧,藩司大参(4)杨公时泰(5)悯其颠覆,就盂济焉,计仓储千余石,罔克遍济。遂与邑侯万公鉴(6)议曰:“民多粟寡,且柰之何?”万公素知施子富而好义,乃荐之。杨公喜甚,速礼公请于署。施子即忾然许曰:“民之不谷,我辈之孽也!奈何忧及于上乎?愿输粟千石以济民,后不必偿。”于是,民之饥者扶老携幼负戴以归若沾时雨,而赖之以存活者甚众。杨公议之,遂会同巡抚(7)许公论(8)、巡按(9)吉公澄(10),先立“尚义牌匾”以耀其门。复章奏。

闻朝廷敕下该部旌为义士,因前有冠带不复赠爵。特复(11)本户杂役以宠异之,立碑石者垂后示训无疆焉。

于戏(12),旌之以义则美而彰,勒之以石则盛而传。施子膺(13)兹亦既荣哉!昔人有救蚁活雀者尚获阴报,况输粟千石之上,以济千万垂毙之民,其报又何如哉?!他日子藩福禄永昌,同彝鼎不朽,而国家亿万载,乔木之宗端在是矣!后之睹斯石者其尚知云。谨记。

太原府处闻族施进礼书

寿阳县北定四都铁笔吴子道镌

“注释”

(1)延州,今陕西延安市。

(2)李学易,字虎溪,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人。明嘉靖三十年(1551)八月任盂县知县。

(3)嘉靖庚戌是公元1550年。

(4)藩司。明朝时,承宣布政使司为国家一级行政区,是承宣布政使的辖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负责一级行政区的民事事务。明代省级地方军政司法部有三个: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简称藩司、臬司、都司,合称“三司”。“大参”,是参政的别称。

(5)杨时泰,真定县(今河北定县)人,赐进士出身。当时分守冀宁道右参政(当时盂县属冀宁道管辖)。

(6)万鉴,字龙山,河北怀来县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任盂县知县。

(7)巡抚,官名。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明代,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

(8)许,为许论,河南灵宝县人,赐进士出身。自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起,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事。

(9)巡按,唐天宝五年(746),派官巡按天下风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乐元年(1403)后,以一省为一道。派监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品级虽低(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但号称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清初亦有巡按御史,顺治十七年(1660)废。

(10)吉,字澄。当时为山西道巡按御史。

(11)复,免除赋税徭役。《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12)叹词。

(13)膺,承受,承当。

施鼎《墓志》

明万历七年(1579)十二月刊。碑青石质。高120、宽60、厚15厘米。志文楷书。正文26行,满行16字,共373字。

附:施鼎《墓志》文

《墓志》

赐进士第南川孙继先(1)撰

赐进士第月岩刘鸣阳(2)书

山西太原府盂县西乡辛庄村住人,施讳鼎字朝明号玉泉系善应一都(3)民籍。其曾祖讳哲,系永乐庚子举人。祖讳铎。父讳才玘,累世积德,生鼎系王府典膳官(4)。天资朴实、轻财好施、白手成家、善谈乐道。凡寺观桥梁,钟鼓炉磬,皆喜功德,官员吏典与亲友僧道多蒙惠爱!田园数顷,高楼堡垣,乃盂阳之巨家也。

时值大荒,输粟千石。圣旨立石题名。所生一子名永益,系太学(5)国子生(6),未仕而卒。长孙名诰,系宁河王府(7)仪宾(8)。次孙名诏,方在幼褓。前后娶五妻。曰刘氏;曰魏氏,生一女适婿武森;曰苏氏,生一子(永益)三女(9)。一适婿高琳,系生员。一适婿王士冠。一适婿安琛。一适婿李士,系生员;曰陈氏,生一女适婿李光显,系生员;曰刘氏。

老翁年迈,多赖奉养扶持之力。寿年九十二岁而终。幸有贤孙诰,才干有余。同众兄雨、泽、环、班共谋,用砖万余砌成砖室启瓒先主、祖母合葬一穴。呜呼!人生在世,有生有死。是公五福(10)俱全,有承有托,生有余岳,死无可恨。美哉!恐世远湮没故立石以著志。

万历七年(1579)岁次己卯十二月十九日

施鼎墓志浅识

辛庄村立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圣旨碑”,记述了明嘉靖三十年(1551)施鼎捐谷千石,赈济灾民,圣旨立石题名的事迹。由明赐进士第南川孙继先撰文,赐进士第月岩刘鸣阳亲笔书写的施鼎《墓志》,则再一次佐证了施鼎“时值大荒,输粟千石,圣旨立石题名”之事。《墓志》言简意赅,文笔洗练,书写上乘,不愧为大家之作。

《施鼎墓志》

赐进士第南川孙继先撰(1)

赐进士第月岩刘鸣阳(2)书

山西太原府盂县西乡辛庄村住人,施讳鼎,字朝明,号玉泉。系善应一都(3)民籍。其曾祖讳哲,系永乐庚子举人。祖讳铎。父讳才圮,累世积德生鼎系王府典膳官(4)。天资朴实、轻财好施、白手成家、善谈乐道。凡寺观桥梁,钟鼓炉磬,皆喜功德。官员吏典与亲友僧道多蒙惠爱!田园数顷,高楼堡垣,乃盂阳之巨家也。时值大荒,输粟千石。圣旨立石题名。

所生一子名永益,系太学学(5)国子生(6),未仕而卒。长孙名诰,系宁河王府(7)仪宾(8)。次孙名诏,方在幼褓。前后娶五妻。日刘氏;曰魏氏,生一女适婿武森;曰苏氏,生一子(永益)三女(9)。一适婿高琳,系生员。一适婿王士冠。一适婿安琛。一适婿李士,系生员;曰陈氏,生一女适婿李光显,系生员;曰刘氏。

老翁年迈,多赖奉养扶持之力。寿年九十二岁而终。幸有贤孙诰,才干有余。同众兄雨、泽、环、班共谋,用砖万余砌成砖室启瓒先主、祖母合葬一穴。呜呼!人生在世,有生有死。是公五福(10)俱全,有承有托,生有佘岳,死无可恨。

美哉!恐世远湮没故立石以著志。

万历七年(1578)岁次己卯十二月十九日

“注释”

(1)字荫甫,号南川,明朝盂县东关人。继先于隆庆五年(1571)考取进士。先后任雄县(今河北雄县)、遵化(今河北遵化)、内黄(今河南内黄)、献县(今河南献县)县令,政绩卓著。后任四川道监察御史。

(2)刘鸣阳:在城人,号月岩。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榜癸丑进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榜进士,户部主事。

(3)善应一都,明代盂县区划为5乡、23都、326村,时辛庄称新庄村,属玉泉乡善应一都管辖。

(4)典膳官,典膳是明朝主管王府膳食的官职称谓,一般从六品。典者,管理也。膳者,食也。当时施鼎为太原临泉王府典膳官。临泉王乃明初开府太原的晋恭王朱棢之孙,第二代晋王——晋定王朱济熺的六儿子朱美。受封于明英宗“正统二年”即公元1437年。

(5)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西汉武帝时始设于京师,鼎盛于东汉,北朝末衰落,历时六、七百年。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6)国子生多为士族高官子弟,称之“国胄”或“世胄”,可以经明经策试入仕,而太学则往往仅存博士而无生员。

(7)是太原府(现太原市城区)内许多郡王府邸之一。如宁化王府、平阳王府、广昌王府、方山王府、临泉王府、宁河王府、河东王府。

(8)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

(9)此处有误,应为四女。

(10)“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经常说的“五福(蝠)临门”,就由那五只蝙蝠组成。这“五福”代表5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

《耆德》碑

明万历七年(1579)季冬十二月吉日刊。碑青石质。碑身长61、宽34.5、厚13厘米。碑文楷书。四周刻卷草花边。中间正文两大字。题首:“提督雁门等关都察院都御史许伦、赐进士山西巡案御史吉澄”,25字;正文:“耆德”,2字;题尾:“山西等处布政司冀宁道右参政杨时泰、盂县知县万为尚义施鼎”,“大明万历七年季冬十二月吉日立”41字。共68字。

同类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一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一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猴爷

    猴爷

    这是一个抗日老人的传奇一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在这些浮躁的年轻人,一切都是浮云,只要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身后自有公正评说
  • 月轩枫木

    月轩枫木

    夜幕下,那一双古老的,让你思绪万千的空洞。命运的路途,开始在彼此的心间游走。关轩月,凌木枫是自己,还是影子,或是......在这乱世中,故事从相遇那一刻开始。
  • 宋之续

    宋之续

    出身黑道世家,还是军事院校高级学员的赵狮。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当起了皇帝!原本他以为是上天送的一份大礼节,没想到他竟然成为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哥哥端帝赵昰。顿时感到杯具了,只是临到南宋时。他还好死不死的答应原主人赵昰一个荒诞的要求。要重续宋之荣誉与辉煌。一向自认不是好人,但好歹也会言而有信的他。开始了为完成对赵昰的承诺,而为之努力奋斗。最终经历高铸墙、广蓄粮、缓称王的坚苦岁月。慢慢恢复昔日宋之荣誉!(转型之作,有点搞笑、有点11、有点瞎编历史。所以,入内者请慎行!)
  •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本书探讨了美国如何在两百多年中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的原因。
热门推荐
  • 御宅的萌变

    御宅的萌变

    一个单纯的小迷糊,偶然与御宅世界有了联系,梦中无意识地对话让他华丽变身为她,当生活与凡俗的尘世脱轨,整个世界因她开始了升华......
  • 死气成仙

    死气成仙

    小桑村少年林涵,自小体弱多病。为了摆脱体内邪恶的力量加入了,京国八大门派之一的“雷云阁。卷入门派阴谋中,这样的一个平凡小子,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修真界立足?又是如何孤战天下,最终,成仙,只不过在他一念之间。。善恶在人心,恩怨复纠结,仙踪逝难寻。感谢中国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恶魔首席在身边

    恶魔首席在身边

    他是A市传说般的存在,动动手,跺跺脚,都能够让商场和娱乐圈闻之色变。她是娱乐公司小小记者,伪萌耍宝只想安心过日子。哪知?一日进错房,恶魔首席便食髓知味再也不肯放开。于是,一场恶魔放养伪萌小野猫的大戏正式上演。“这次她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男人点燃雪茄,幽深的双眸扬起一丝兴味。“回BOSS,夫人说她这次准备带着娃跑到你的生命里。”
  • 狼行天下: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

    狼行天下: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狼性赤裸,生存为先;追求自由,圆融以对;交朋识友,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取财有道等。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答应你一辈子不松手

    答应你一辈子不松手

    从校服到婚纱,人生的旅途太多坎坷,校园里的爱恋,来的容易却爱的难,父母的不允,情敌的阻挠,他们将会经历多少困难......几年后,她重回那个从小生长到大的城市,身边多了个疼她、爱她的男人,而她的心却紧紧地附在另一个男人身上,陈希...我回来了,你,过得好吗……时隔三年,为什么还是无法忘记......
  • 神格风暴

    神格风暴

    在这里,两片大陆相隔万里,有自然系,法则系,战斗系三系神格能力,有枪术,刀术,拳刃等各种武器专精,这是拳头碰撞发出的咆哮,刀光剑影杀出的呼唤,这个古老又时尚,热血又充满梦想的时代叫“神格风暴”刀术专精的天才,体术能力的废材,一个天赋纠结的少年,一天获得一块传承者的宝物,奇迹,从这一刻开始!-------------------PS:书慢热了点,设定有些特别,大家慢慢看能看出来,新书需要灌溉,推荐多扔点谢了,恩..应该是个不错的故事
  • 地火

    地火

    本书故事情结波澜跌宕,险象环生,壮怀激烈,字里行间催人泪下,歌颂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公安干警、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精神风貌,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 道尘记

    道尘记

    纵然踏遍亿万山河,九千玄界,我也要找到内心的执念!
  • 秋末的些许微凉

    秋末的些许微凉

    方向的选择,似乎很重要的样子。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故事,一群被困在这座城市的人的故事。没有人是例外。如果不是为了那件事,月大概是不会回来的。毕竟,三年前的事,怎么都不算愉快的经历。只不过,有些事,好像变得复杂了。不过,也没办法了。既然如此,也只有接受了。说起来,她还是期待的呢。关于他,也关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