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6400000007

第7章 三教圆通游

儒学、佛学、道学。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释道三家在长期传承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到唐宋以来,三教圆融的现象多在寺庙和石刻艺术中得到生动的体现,甚至出现三教同祀并尊的众多形象。

儒学、佛学、道学。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释道三家在长期传承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到唐宋以来,三教圆融的现象多在寺庙和石刻艺术中得到生动的体现,甚至出现三教同祀并尊的众多形象。比如,在西昌邛海边芦山上的光福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叫“三教堂”的殿宇里,同时塑有菩萨、老君、孔子等的形象。道教也有把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供奉一堂,称为“西方三圣”的。

01

子昂故里金华山

金华山,汉代名“烟墩岭”。位于四川省射洪县境。清光绪《射洪县志》记载:金者,贵重之意;华者,秀美之意。其山贵重而华美,故名金华山。山势呈马鞍形,分前山后山,前山是道教圣地,后山是古读书台。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开始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华观,唐代更名为九华观,宋英宗治平二年(1066),赐名玉京观。金华山是初唐杰出诗人、被后世尊为海内文宗的陈子昂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陈子昂读书的学堂——古读书台在唐代就已作为纪念地保存下来,1980年7月四川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华山因陈子昂而更加闻名。山观和古读书台历代均有修葺扩建,虽已历经沧桑1500年,但古貌犹存,风韵独具,香客、游人往来不绝。

前山脚下有虹飞桥,因陈子昂“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的诗句而得名。进山门需攀登365级石阶,登完石阶,寓示你走过了世间一年。山门巨石券拱,飞阁重檐,两旁石壁上镌刻着黄庭坚手书“蔚蓝洞天”四个大字和“上方有奇观,千点花飞千点雨;金华多异景,一重云锁一重门”的对联。

进得山门,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路旁那条蜿曲向上近200米的倒头石龙。该龙始刻于唐代,工艺精湛,随山势起伏而上,栩栩如生。全山建筑依山取势,层层叠叠,建有山门、华表、灵祖殿、天师洞、冥王殿、东岳殿、观音堂、药王殿、祖师殿、玉虚阁、纯阳阁等宫观寺庙建筑,分别供奉道教神仙和佛教菩萨。后山为陈子昂读书台,由台门、感遇厅、拾遗亭、留云仙馆、精舍、问涪轩、明远亭、鹜落霞飞亭和后台门组成。读书台内有陈子昂汉白玉雕像和彩色塑像,四壁遍悬匾额楹联,笔走龙蛇,文字珠玑,集中反映了儒家文化传统。众所周知,儒家先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士大夫一般都反对佞佛修山。至于佛道之争,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形同冰炭。可是,在金华山上儒、释、道三教却能和平共处,这便是金华山最大的文化特色了。大文学家陈子昂与道教李老君、佛教观世音和阴曹地府阎王爷共处一山岭,看似不伦不类,却适合了不同宗教信仰、各种文化层次游客的心理需求。文士们可以到读书台吟诗论文,瞻仰海内文宗风采;道友们可以在这里修真养性;善男信女可以在这里焚香膜拜,求今生平安和来生幸福,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慰藉。

走过药王殿,眼前豁然开朗,地势平旷,祖师殿巍然屹立。这是道观的正殿,雕梁丹柱,高大雄伟,正中有巨大彩塑真武祖师神像。祖师殿前方立有清嘉庆元年(1796)铸造的一根铁灯杆,拔地而起,高高兀立。灯杆地面部分3.3丈,地下1.8丈,寓意点亮天灯上照33重云霄,下照18层地狱。玉虚阁是一座三层重檐的六角亭楼,耸立于大殿后面,雄伟壮丽和玲珑秀美和谐统一。内有清代山观住持盐亭人杨太虚的《蔚蓝胜景》龙蛇体回文诗碑。诗文曰:“龙头倒卧见高峰,洞古铺云绿树笼。封郭满天撑老柏,卷波烟水迎乔松。波情尚吐飘香桂,觉梦惊声听晓钟。淙夜彻泉流韵雅,茸红剪处妙罗胸。”诗句描写出金华山“倒头石龙”“蔚蓝洞天”“撑天老柏”“卷波乔松”“飘香古桂”“梦觉晓钟”“清泉雅韵”等七个主要景观。该诗顺念倒念皆成佳句,书法融行、草和道家符书于一体。纯阳阁前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两面分别刊刻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和《野望》两诗,传为诗圣亲书,书法苍劲有力。

读书台的主体是一所幽静的小院。大门前竖有高3米宽1.5米的旌德碑,碑文由当代书法家刘云泉书写。两侧是晚清射洪举人马天衢撰写的名联“亭台不落匡山后,杖策曾经工部来”,上联指陈子昂的读书台和李白的匡山读书处可先后媲美;下联叙曾任工部员外郎的杜甫在宝应元年(762)冬天曾来此凭吊陈子昂,并有咏怀诗作。诗仙李白称陈为麟凤,诗圣杜甫称陈为雄才。台内,苍劲挺拔的老柏黛色参天。感遇厅内有手持书卷、气宇轩昂的青年时期的陈子昂汉白玉全身站像。上悬“三唐冠冕”的巨幅匾额,两旁有对联“所读何书,尚有遗篇传墨翟;其人如玉,无须后辈铸黄金”。上联是说陈子昂博览群书,他家中还珍藏有世上已失传的墨子五行秘书。下联根据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论诗绝句》第八首的诗意“陈子昂对振兴唐诗做了重大贡献,应该像越王勾践对平吴雪耻立了大功的范蠡那样,给他铸造一座黄金像”有感而发,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相同的赞美之意。厅中板壁上刻陈子昂《感遇诗》38首,背面刻了卢藏用撰写的《陈伯玉先生别传》,左右墙是当代国画家王欣所绘陈子昂生平连环画。拾遗亭内有陈子昂壮年时期的彩塑像,正襟危坐,执笔沉思。匾额题词:“海内文宗”。在几副楹联中,有一联为:“起八代衰,功不亚韩吏部;冠五言盛,名岂让张曲江”。意思是陈子昂在散文方面所起的作用不低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五言诗上的成就,远在为世人所推崇的张九龄之上。另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手书对联“正轨开先河不愧杜陵推行匠,书台留旧迹不堪□社作宗风”,这些都充分肯定了陈子昂在历史上的卓越地位。人们来到这里,徘徊瞻仰,缅怀先哲,油然而生敬意。台内还陈放着一块约1立方米大小的奇形怪状的黑褐色石头,敲打一下,就发出臭气,称为“臭石头”。民间传说这是迫害陈子昂致死的射洪县令段简的化身,人们来到这里都要去敲打它。其石是县人杨最任云南副使时从曲靖运回的。读书台后院,有花圃植名葩异卉,四时开放。留云仙馆内陈列着各种版本的陈子昂诗文和有关研究论著,壁上录有古今名人题咏、颂扬陈子昂的诗句。后院尽头有涵波临江亭,又名明远亭,位于后山顶峰,登亭凭栏眺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但见层林滴翠,碧波万顷,时有江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漫步于环山石径上,更有一番韵味。松柏荫蔽,曲径通幽。在此间缓步徐行,可在竹笠亭(国画家孙竹篱纪念亭)小憩,可以瞻仰鹤发童颜、笑容可掬的唐代摩崖石刻老君像,鉴赏元代至正年间石刻“魏公堤”三个大字和一丈六见方的“魁”字等艺术珍品。

02

忠孝儒林纯阳观

新津县纯阳观位于县城西北部,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民国初期,由成都“正心堂”和全蜀“忠孝堂”集资承头扩建,征地120余亩。迄至1937年,建成八殿、“大忠”“至孝”两亭(包括亭周廊房88间)、两楼及附属设施。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纯阳观扩建工程暂停,尚有两楼、一阁、一殿未实施。虽然如此,纯阳观已初具规模,招来不少游人,闻名全川。1992年,新津县文化部门维修纯阳观忠孝二亭时,发现亭的第二层梁上,书有“武阳胜景,威震全川”八个字,另有各工匠姓名。

从原貌来看,纯阳观堪称“全川胜景”,主要是该观以忠孝人物为主,兼容佛、道,忠孝两亭雄伟壮观,忠孝人物的造像220余尊,另外,观内楹联、诗碑、雕刻也各具特色。

记得我在解放前读中学时,曾多次游纯阳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纯阳观的外貌。当时一出县城西门,经较场坝,沿晏河上公路,即可见仿武昌的三重檐黄鹤楼,“黄鹤楼”三字为黑底金字,由成都名书法家黄光祖帚书,字体气势榜礴,浑厚有力。游人路过此处,莫不驻足翘首观赏。黄鹤楼为纯阳观前导殿,在到纯阳观约一里半的路上,两旁绿柳成荫,林荫大道前半腰有简易砖柱、筒瓦铺面牌坊,白底黑字,正面为“天下第一忠孝儒林”,背面为“古今第一忠孝儒林”,为云南省著名书法家黄树滋所书。

走完林荫大道,要经过一座石桥方能进入纯阳观,石桥旁边有座土地庙,香火十分旺盛。据传纯阳观之所以建成,是靠这土地神引荐来的。小时候我数次听长辈们传说纯阳观的来历:在清道光年间,纯阳观附近有一农民叫罗老二,家中仅有母子二人,全靠罗老二卖油糕供他母亲,人称罗孝子。罗孝子每天必定经过这土地庙,每次路过都要拜土地爷。因此,感动了吕洞宾帮罗孝子卖麻花发了财,罗孝子不忘土地和吕仙,便将所赚的钱在土地庙旁修了一座吕仙祠。后来吕洞宾又帮助过成都巨商庄辅臣杀走了抢他银两的匪徒,庄辅臣来新津,见吕仙祠年久失修,因而捐资于清代光绪二十九年(1904)秋建成纯阳观。民国初年,以吕纯阳系忠孝神仙为由,为正人心、扬忠孝,扩建为规模较大的“古今第一忠孝儒林”。

纯阳观四周为筒式帽红墙顶,墙内翠竹环绕。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山门完全仿文庙格局,庙门侧开东向,所有建筑体均坐北向南。庙堂前有古柏两株。观内流水环绕,水流曲折萦回,间有石拱桥通道,沟旁大多植以柳树。观内外景还有园林、“绿漪亭”及长廊。园林内有各种奇花异草,香气扑鼻。亭周池水清澈见底,许多鱼儿游来游去,相互追逐。

纯阳观建筑群中,最令人瞩目的要数“大忠”和“至孝”二亭。二亭形制相同,各高33.8米,各占地面积814.2平方米,实为全川最大之亭。两亭于1926年动工,1932年竣工,系穿逗式砖木结构,格调为多重檐八角攒尖盔顶式建筑。亭面均为筒瓦铺盖。宝顶高3米,用清花瓷粘贴而成。亭的四层每个鳌角上均塑有兽头,口含铜风铃共24个。每个脊上均塑有“鸱吻”图案。亭内有四根高20米、直径50厘米楠木大柱支撑亭面。两亭的外底层亭面,则有12根直径亦50厘米的青石柱支撑。檐下雕有鎏金垂柱吊瓜,做工精湛,至今色泽未变。亭的四方石柱上,均刻有清末、民国初年的著名书法家撰写的楹联。亭的砖墙上,刻印有“忠孝堂创建”及“古今第一忠孝儒林”字样。

两亭造型别致,巍峨壮观,数里之外即可看见。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南建筑学院就把该亭的建筑风格及艺术特色,作为授课教材。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高度评价说:“两亭建筑雄伟,造型别致,集我国古建筑中楼、台、阁、馆、所为一体,为近代建筑中之瑰宝,应很好保护。”

03

三教流风城厢镇

城厢镇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东北角,与金堂接壤,原为金堂县旧县城所在地,过去是出川的必经之地。幸存的觉皇殿、文庙、武庙、三清观、绣川书院、陈家花园、两朝衙门,以及纪念彭大将军专祠和光复一新的寿佛寺,还有那至今保存尚完整的具有川西古镇特色的老街和四座城墙,至今,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块土地曾经拥有的文化辉煌和精神的富足。

觉皇殿此殿原为净土寺的殿宇之一,建筑年代不详,占地总面积为407平方米,面阔五间18.65米,进深4间17米,通高8米;建筑特点为砖木结构的歇山式建筑,三面之墙,皆是搁架斗拱铺作形成。殿内有花塑毗卢遮那佛和侍者佛像各一尊还完整如初;佛像面目慈祥,丈六金身,佛像身后飞天牌匾,为纯金箔所贴,真乃元代宫廷匠师与缅甸匠师之佳作。20世纪50年代末,维修学校时,将觉皇殿原琉璃瓦改为小青瓦,并撤去了飞檐翘角。

净土晨钟净土寺在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铸有铁钟一口,称为“净土晨钟”。钟口的直径为1.15米,高1.67米。现保存在彭家珍专祠内。相传,扣响此钟,上祝国家昌盛,祈祷世界和平,战争永息;佛法常兴,法轮常转,正法久住;下祝僧众及善男信女们,闻钟声,轻烦恼、长智慧,菩提生。据说,当初修好钟楼,这口大铁钟也铸成了。但运到钟楼下,棕绳、粗麻绳、牛筋绳都用完了,就是挂不上去。和尚和工匠们急得瞪着铁钟直叹气。这时,突然来了个游方僧人,他对众人说:“这口钟只有用一匹竹篾条才挂得起。”众人想,碗口粗的绳子都要拉断,一匹竹篾条管啥用。就说游方僧人:“你怕是在说疯话?”游方僧人说“先试下子再说嘛!”有个工匠当真就去找来一匹长篾条,穿进钟系牢,往上一拉,嘿,篾条没有断,钟也挂好了。回头再看那个游方僧人,人都不见了。这天晚夕,方丈和尚正在禅房头想敲钟的事情,突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那个游方僧人。方丈忙把他请进屋。刚坐下,游方僧人就说:“方丈是在想敲钟的事情么?”方丈一惊,忙说:“是、是、是,老衲想的正是它。”游方僧人说:“这口钟从现在起,百天之内不能敲。若敲了,明教寺就无灵迹显现。”方丈听了很着急,就说:“请圣僧指点明白。”游方僧人说:“这钟是净土晨钟,它只能在早上敲,明天你就得出门往北走,满了百日,庙内僧人人敲响晨钟,无论你走多远,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那时你再回庙来。”方丈依言行事。他向徒弟们交待清楚,第二天就出外云游去了。一月后,已到深秋季节,寒气一天天逼近。方丈和尚有个幺徒弟,想到师父这么大年纪还在外头走,他不放心,就想敲响晨钟,把师父招转来。这事他也不同师兄弟商量,天不见亮就跑去钟楼,按照快十八、慢十八的规矩把钟敲响。僧人众听到响声,挡也迟了。这时,老方丈正在西安,听到钟声,他叹了口气,只好往回走。从此,净土晨钟的声音,最远也只能传到西安那么远的地方了。

轶事石碑在清代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维修净土寺及佛像金身时竖有石碑一块,详叙了有关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来到城厢镇后,有关兴废净土寺的真实情况。

文庙地处现城厢粮站内,始建于宋嘉祜二年(1057年),宋末毁;元代重建,元末毁;明代重修,明末毁;清乾隆、嘉庆年间,八次培修和扩建,形成了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第祠,节孝祠,明伦堂,教谕训导署等庞大的建筑群。清末至民国在此设劝学所、国民小学、女子小学。部分建筑已拆除和改建,现仅存大成殿、崇圣祠,前厅和厢房,建筑面积1397平方米。大成殿为砖木结构,檐歇山式屋顶,琉璃瓦,檐下拖斗拱。面阔5间21米,进深4间13米,通高11米。崇圣祠为悬山式屋顶,面阔3间14米,进深4间11米,通高8.7米。

武庙坐落在现城厢中学西南隅的武圣关帝庙,俗称武庙。它原在城厢镇东北角的文昌宫后面,始建年代无考。乾隆六年(1741年),知县田多家重修;嘉庆九年(1804年),知县谢惟杰从文昌宫后迁建于此;光绪六年(1880年),知县曾景福再次重修。民国四年(1915年),奉文合祭关羽、岳飞二圣,改称关岳庙。武庙正殿为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琉璃瓦,檐下拖斗拱。面阔5间18.7米,进深5间14米,通高12米,建筑面积946平方米。正殿东西厢房各十间,正殿前面是月台。月台下面是瞻仰关羽圣象的拜坎。再前面是仪门,仪门外是彩台,两边是东西辕门。

绣川书院位于镇东街,现城厢中学左侧,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书院。始建年代无考。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金堂县令陈舜明由城厢镇西门闹市区迁建于此。乾隆年间,金堂县令孙南瑛据附近绣川河之名改为绣川书院。现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建筑面积1969平方米,分为四进:一二进为庭院、两侧有厢房,三进为外讲堂,四进为内讲堂。为砖木建筑结构,青瓦屋面,花格门窗,现基本保存完好。绣川书院是原金堂县修建最早,规模最大,藏书最多,声誉最高的一所书院。历任院长皆为博学之士。据查实的九任院长中,有进士1人,举人6人,拔贡2人。学生多系秀才和童生中的高等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民国17年(1928年)改名为金渊小学,1949年12月以后改为城厢第一小学。

金堂县县志记载,城厢镇西街三清观始建于明朝嘉庆八年(1612年),至今三百九十三年的悠久历史,现有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至今仍然保存较完整的有古老的戏楼、庭院式建筑,东西两侧耳房二十间、正殿五间、山门和铺面共计五间,后院三间建于光绪二年、客房六间,一次性能接待信众1000余人。这是一座典型的四川火居道士道场,至今保留着三教合一的风格,现正处于维护中。

04

文昌显灵盛梓潼

七曲山大庙是剑门蜀道旅游线上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绵阳市梓潼县城北十里文昌镇七曲村。大庙周围,四万株古柏莽莽苍苍,枝繁叶茂,簇拥着文昌宫。

文昌本是星官名,又名“文曲星”“文星”。中国古代神话以文昌帝君为主宰人间功名、禄位的神。文昌崇拜肇源于梓潼,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加封“梓潼帝君”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旧时多为读书人所崇祀,以为可昌文化、保功名。

近代文化名人弘一法师(李叔同)题过这样一首诗:

文昌在天,

文明之光。

地灵人杰效师长,

初学根本切实强,

精神腾跃成文章。

君不见七十二,

潼水源远流长。

这里说的“七十二”,既指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又可指相传文昌帝君张亚子有七十二化身。可见文昌文化影响之深。

文昌大庙具有帝王风范,荟萃了元明清三代古建筑精华。23处殿堂楼阁依山取势,错落有致,鎏金筒瓦,富丽典雅。最奇特的是,相传为文昌帝君所栽的“晋柏”,长在大庙文昌宫盘陀石侧边,无树皮,无枝叶,亭亭玉立,干若虬龙,直插云天,经历了18个朝代,两千多年。宏伟壮观的建筑,高踞七曲山浓荫深处主峰之上,像人间王府,更似天上宫阙,按道教八卦定位建庙,囊括了仁孝忠信、医卜易术、音乐雕塑、利禄功名、历善教化等方方面面。无处不有、无思不到的丰厚的文昌文化渊远流长,造就了善念一到、美德则彰的神奇的文昌文化奇观。人山人海,四邻八县参拜者络绎不绝。一上七曲山,扑入眼帘的是荫郁苍翠的绿色长廊,步人其间,岩花送暗香,飞鸟鸣枝头。彭聚星书的“七曲山”碑有两人多高,斗大的字遒劲有力,透出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感。合抱古柏,绿荫蔽日,步入其间,给人以静谧、清幽、奇异、壮美的享受。浓荫深处,便是山顶的文昌宫。

大门正门百尺楼,清雍正十年(1733)重建,共三层,由48根冲天大柱凌空托起,巍峨壮观,耸立于翠柏之间,宛如云中楼阁。拾级而上,文昌正殿是大庙古建筑群中心,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从斗拱到殿基遍布龙凤、麒麟、走兽、菊花图案。殿中九尊生铁铸像更是精湛的艺术精品。正殿后的桂香殿四株丹桂,植于明代,至今花叶繁茂,秋天吐蕊,香飘潼城。殿中宋代铁鼎,明代壁画,系稀有珍品。其他后接殿全用积木叠垒而成,浑然天成。天尊殿的穿逗斗拱建筑,结构精巧,气势恢宏,令建筑大师梁思成教授叹为观止。用八卦石板所砌的观星台幽远深邃。最古老的殿为元代建筑盘院石殿,梁架结构简练,斗拱实用古朴,很像蒙古包,别具特色。关帝庙更是宏伟壮观,翘角凌空回曲石梯,遍布庙内,古柏森森,卫立殿前。

每年二月、八月两会,人涌如潮,摩肩接踵。有求延年康健的,有求生意兴隆的,有求全家平安的,尤其是“望子成龙”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祈求高考顺利考中,学业有成者络绎不绝。拜香的,送彩的,舞狮子,跳加官,吹吹打打;打道筒的,义诊施药的,玩杂耍的,演奏洞经音乐的,唱劝世文的,观者如堵,人间攒动,鼓锣喧天,鞭炮震地,烟雾升腾,热闹非凡。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文昌善文化、孝思想的感染力。

同类推荐
  • 冥想1001

    冥想1001

    格言、语录、想象、沉思、身体练习和心理暗示,帮你寻找内心的宁静。本书以不占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为前提,只要忙里偷闲翻开书页,专家和哲人就会来到你面前。
  •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本书运用了各种小故事、寓言以及很多人成功的经历,和当今时代的大忙人一起走进智慧人生,学会淡然处世,让内心真正地开始一次轻松愉快的长期旅行,经历一次充实精神开阔思路的过程,让心灵接受一次升华的洗礼。
  •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本书以轻松实在的语言风格,巧妙性地运用创意引发出心理学中一个又一个好玩的点,将心理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创意心理作为一种无中生有的生活智慧,让与众不同的多样生活与趣味人生呈现在了你我他的面前。
  • 中国人行为特征与中国式管理

    中国人行为特征与中国式管理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让国人“修炼” 出了活络的脑筋,使之很难管理,也很难对付。他们顺而不从,奉行中庸之道,攀比从众心态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等...真正高境界的管理,恰恰在于对人对己内心世界的洞察与感知……
  •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本书校正了认知科学中的这种褊狭,它为人类经验的自发和反思的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妙的理解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认为:只有在科学的心智与经验的心智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认知 为了创造这种共识,他们在认知科学与佛教心理学之间开展了一场对话,并把这个对话置于同现象学和心理分析等其他传统的关系中。
热门推荐
  • 废柴皇妃逆九天

    废柴皇妃逆九天

    “我是占卜师,能回望过去。”带着塔罗牌莫名其妙的穿越过来,她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恶毒女配,毒害龙裔,谋杀皇后,她臭名昭著;宫墙深深的后宫,圣母玛利亚一样的皇后,无数恶毒的炮灰。皇家恩怨牵扯不休,后宫争斗一人不留。她一个被判了满门抄斩的女配,该如何逆袭保命?云淡风轻,她莞尔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浪迹云霄

    浪迹云霄

    天地选择的拯救者,在一位道士的引导下,开始了血雨腥风的历练历程。是为了自己的仇人还是为了整个宇宙的芸芸众生,他不知道。携着《云霄全书》,申晨会在云霄大陆留下怎样的动人故事,一切尽在本书中。
  • 绝世魔神在都市

    绝世魔神在都市

    我封子陌,一个孤儿,本想平平淡淡的生活,却不料被人陷害,阴差阳错的继承了太古时期最强者的本源传承,开启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本以为一切安定时,才猛然发现自己已深陷阴谋,这时上古诸神也纷纷从墓地里渐渐苏醒过来。这一切的一切,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一场意外导致?当王道与霸道相遇时,会发生怎样的火花?
  • 佳世难全

    佳世难全

    21世纪的神医慕初夏因医术高明被国家封杀,魂穿异世附身慕家少爷体内,帝师之家若为女儿身必定委身于皇上,若为男儿身必定是帝国之师,当慕初夏看着自己手上的红绳,想着身体记忆中,一个算命的说,此女若为女儿身则国破家亡,于是,扮男装,缠红绳,从此走上帝王之师的道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一个叫做慕初的神医,悬壶济世,一个叫做慕初夏的帝师辅佐君王,一个来自21世纪的神医,在异世之中,各种阴谋之中苦苦挣扎,最终,破茧成蝶,男儿身如何,女儿身又如何?推荐我的其他书啦~,搜索我的名字可以看到哦~这个是新坑OvO
  • 恶魔是鲁鲁修大人

    恶魔是鲁鲁修大人

    端木木,对2次元的鲁鲁修非常着迷,只要一说梦话,绝对少不了鲁鲁修的名字,是因为过度思念,还是因为……?咳咳,终于,鲁鲁修在某一天早上,出现了在她的眼前……而且,还是她的床上………………天使?恶魔!如何演绎这份萌动?一切尽在不言中!
  • 夭诀

    夭诀

    他很爱她,却为了她放弃她;他很爱她,却决绝的与她分手。她的记忆有段空白,忘记了谁再也记不起。最后的结局,不知,不解···
  • 霍乱门

    霍乱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入土不安

    入土不安

    悬疑小说家陈子言灵感爆发,自认构思出了前所未有的“最终审判者”连环杀人事件,却没想到刚刚写好第一章,警察就在他的负责编辑冯舒的出租屋里发现了一具血淋淋的骨架,竟然与他小说里所描述的古代酷刑“梳洗”一模一样!自此地狱之门大开,好友三皮和小雯也在同一天内接连死于非命,一个被“腰斩”,一个被“剥皮”,且都与陈子言的小说情节相同。难道这是一场“互动式连环凶杀案”?可凶手为何选择了陈子言的小说为蓝本?陈子言是幕后黑手还是下一个受害者?
  •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她坚强,不畏艰难,乐观,自信,善良,她寻觅珍爱,却遇到了众多视她为珍宝的男人,她为他们付出了真心,在古代的艰难时世中,她顾全大局,保护爱她的人,终于,也觅得了真心郎君。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