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6100000038

第38章 明代藩封宁夏一世庆王朱栴

朱栴(1378-1438年),号凝真。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庶十六子,母妃皇贵人余氏。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生。朱元璋以农民起义夺取天下做了皇帝,他亲眼看到强大得不可一世的大元王朝,仅坐了几十年江山,就在群雄武装力量的打击下,数年之间就大厦倾倒而被推翻。当他自己坐上皇帝的龙椅之后,为了保证朱家皇权代代相传,在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之后,自认为大宋、大元国运衰、皇室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皇家未封宗室,所以平时朝廷无藩篱,乱时皇室则孤立无援,在外姓的攻击下,便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而迅速灭亡。因此,朱元璋称帝后,决心改变前朝宗室“不竟之弊”,实行“分茅胙土”,“国于一方”的封建制度,用以“藩辅帝室,见执厥中”,想利用这种“以同姓治异姓”的国策,巩固其朱姓天下的统治地位,维持朱家世代帝王永不更姓。于是,朱元璋就把二十六个儿子中的二十四人和一个重孙,先后分封到内地和边境各重要地区为藩王,让他们分别起到镇守和监军的双重作用。朱栴于二十四年(1391年)辛未四月十三日,被正式册封为庆王,颁铸金印《庆王之宝》和金册。册文曰:维洪武二十四年,岁次辛未,四月戊午朔十三日庚午,父皇制曰:“昔君天下者,禄及有德,贵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尤简在帝心。第十六子栴:今命尔为‘庆王’,分茅胙土,岂易事哉。朕起自农民,与群雄并驱,难苦百端,志在奉天地,飨神祇、张皇师旅,伐罪救民,时刻弗怠,以成大业,今而固其国者,当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礼,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时飨之。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於戏,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体朕训言,尚其慎之”。因朱栴原封于庆阳(今甘肃庆阳),故号“庆王”。但庆王认为宁夏条件优于庆阳,太祖同意改藩宁夏。

按明制,亲王“必十五岁选婚出居京邸,至长始至国”。故庆王于二十六年(1393年)“之国”,因亲王赴封地非同小可,他享受“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年享禄米一万石,所带护卫亦规定在三千至九千人之众。庆王朱栴的中护卫在二十四年(1391年)就已组成,为五千六百员,另外,还有王府仪卫司校尉一千一百二十名,工正所匠作三百六十名,加上府中各类管理官员,侍从甲军、差役和乐户人等;加之又有群牧所牧养官员一千一百二十名,总数不下于万人。而当时宁夏为卫所新设地区,尚难承受如此庞大的经济负担,故朝廷“以饷未敷,命驻庆阳北古韦州城,就延安、绥、宁租赋”,并“诏王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庆王到韦州亦应按例完婚,遂于二十七年(1394年)“册指挥孙继达女为庆王栴妃”。于是庆王在韦州(今宁夏同心韦州)“居之九年”,曾在城中建造过庆王府,府内建有避暑地宫和拥翠亭;在城外,庆王还修了东湖、鸳鸯湖,供其游玩和宴客。在此二处,庆王先后留下了念亲思乡的动人诗词三首。其一,《登韦州城北拥翠亭》曰:“天际风云起,山椒结夕阴。园林含暝色,茄管动哀音。边报军书急,南来雁信沉。病怀与秋思,憀慄苦难禁。”其二,《夜宿鸳鸯湖闻雁声作》曰:“月朗星稀夜景清,水寒沙冷若为生,嗈嗈似说南归意,感我穷边久住情。”其三,《朝中措·忆韦州拥翠亭》曰:“构亭高在古城端,拥翠万山环。四面轩窗高启,关河千里平看。珠帘画栋,金铺文础,与问平安,记得当年雨霁,常时坐对西山。”后在宁夏军卫建制完善,屯垦经济发展和边塞大局稳固以后,朝廷才让亲王阖府举迁宁夏镇城(今银川)。庆王于“辛巳冬来宁夏”,在“始建国”之时,暂以“宁夏卫公署”权充王府。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派内官太监杨昇,工部主事刘谦、王恪和钦天监阴阳人陈俊卿赴宁夏,共同筹备建造新王府事宜。但是庆王当时思亲求返心切,自己阻止了建造王府工程。正如他在所修撰的《宁夏志》中记道:“时予心欲内徙,是以不果造也,但筑外垣,立棂星门。”就是说,他仍愿暂住在宁夏卫衙署之中,只允许在新府地址修建一道围墙和一座大门,等待朝廷恩准南返。但是庆王的愿望不仅实现不了,就连退一步仍请回迁韦州的要求也被皇上所拒绝,只允许他“仍居宁夏而往来韦州”,“春往秋回”。从此以后,才对王府陆续扩建使其初具规模。

庆王府位于镇城(今银川市)南薰门内街西侧,外有萧墙一道,高一丈三尺,周三里。萧墙正南方为王府正门,曰棂星门,门内东侧有护卫营和书堂,西侧为长史司。后有内城一道,面南有三门:中曰端礼门,东为东过门,西为西过门;端礼等三门内为承奉司、仪卫司、纪善所、典膳所、典宝所、良医所、审理所、工正所、奉祠所、典仪所和广济仓、广济库。面北亦有一门,曰承运门,承运门内是宫室,有承运殿、后殿二座;过后殿为大内:中为庆王宫堂,左为东宫和宗庙,右为西宫和迎薰阁。大内后为王府花园,园中有延宾馆,逸乐园等楼台亭榭。湖光山色,奇花异卉,姹紫嫣红,时为塞上一大胜景。

庆王府的编制十分庞大,计有:仪卫司正副仪卫各一员,秩正、从五品;典仗十员,秩俱正六品,辖校尉一千一百二十名;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员,秩正五品,典薄一人,秩正九品;承奉司承奉一员,秩正九品;典宝所典宝正副各一员,秩正、从八品;纪善所纪善二员,秩俱正八品;良医所良医正副各一员,秩正、从八品;审理所审理正、副各一员,秩正六、七品;工正所工正正、副各一员,秩正、从八品,辖工匠三百六十名;典膳所典膳正、副各一员,秩正、从八品;典仪所典仪正、副各一员,秩正、从九品,引礼舍人三员,未入流;奉祀所奉祀正、副各一员,秩正、从八品,典乐一员,秩正九品;伴读四人,教授无定员,俱从九品;广济仓、广济库各设库大使、副使一员,俱未入流。另置丽春院,有乐工二十七户。

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以后,改行“以异姓治同姓”的国策,大量派遣心腹太监前往全国各地监视宗室和镇守文武大员。从此,各地藩王地位大大下降。正统初,征西将军、宁夏总兵官史昭,与庆王关系紧张,竟敢把王府派往宿嵬口烧炭兵卫拘押,并挞辱亲王护卫指挥还上告庆王常“赐酒迟留”将领,“出非度语”,“沮汕边务,煽惑土达”,侵占“灵州草场放牧孽畜”,“遣使不从驿道”等“类似非法者甚众”。更有甚者,还唆使挑动府中下人赴京告庆王黑状,污王“调马造甲”,“收买铁料,潜造兵器”,“购天文书”,射王有谋反行为。因此,逼得庆王“不能自安”而再次提出“徙国避昭”。虽然有监边内官来福密报,证明庆王并无不轨行为,皇帝也将告御状人曹芳下狱,并对史昭“降敕切责”。英宗皇帝还为此事给庆王写了一封安慰与夸奖的长信。内云庆王“为国至亲,乐善循理,虽古之贤王莫或过也,必不为奸狡小人所间,巳尝致书释疑,今云心实惊尤,岂以朕言为不足信乎?尚冀坦然宽意,毋介于怀,庶副朕厚亲之意”。但是,史昭等人的所作所为,已让庆王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损伤,心灵也受到难以弥合的创伤,加之年事已高,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情与之交织,不仅使朱栴失去了往日王者养尊处优的心态与欢乐,反而顿觉人生无味和在宁夏度日如年的煎熬痛苦。庆王的诗词就充分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早年封王宁夏之时,他看到自己封疆内的一草一木皆美丽,故有《西夏八景图诗》之作。如《贺兰晴雪》曰:“嵯峨高耸镇西陲,势压群山培嵝随。积雪日烘岩冗莹,晓云晴驻岫峰奇,乔松风偃蟠龙曲,怪石冰消卧虎危。圪若金城天设险,雄藩万载壮邦畿。”又如《月湖夕照》曰:“万顷清波映夕阳,晚风时骤漾晴光。暝烟低接渔村近,远水高连碧汉长。两两忘机鸥戏浴,双双照水鹭游翔。北来南客添乡思,仿佛江南水国乡。”但是,后期的晚年诗词却迥然不同了。如《长相思·秋眺》曰:“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脩!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又如《捣练子》曰:“风阵阵,雨潺潺,五月犹如十月寒。塞上从来偏节令,倦游南客忆乡关。”尤其是从《行香子》一词中可以看出,这时的庆王已仅仅把自己当作一名富家翁了。词曰:“五十之年,华发盈颠,得平安,感谢苍天。无忧无虑,即是神仙。有数厨书,万钟禄,万丘田。光阴似箭,冬冷春暄。尽今生,所事随缘,从他汗简芳臭流传。但饥时饭,渴时饮,困时眠。”正统三年(1438年),庆王郁郁成疾,百病缠身,已是日薄西山了。当英宗皇帝派“内官萧愚带医士往视,至巳薨矣”。一世庆王朱栴病故于八月初三日,享年六十岁。“讣闻,上辍视朝三日,遗官赐祭。”谥曰:“靖。”故史称“庆靖王”。庆靖王为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元老,享藩凡四十七年,在诸藩中亦为少有。次年五月十三日,葬韦州蠡山之阳,此处遂成为明庆藩宗陵区。

庆王朱栴正妃孙氏、次妃汤氏(后扶正)和妃魏氏等。有子六,嫡长子秩煃,继承王位,是为康王。庶长子秩焘封靖宁郡王,无嗣封除;庶次子秩荧,封真宁郡王;庶三子秩炵,封安化郡王;庶四子秩炼,封岐山郡王;庶五子秩炅,封安塞郡王。其宗族藩封宁夏长达三百五十三年,宗支繁衍,子孙蕃众,盘根错节,形成有明一代塞上宠大的封建特权集团。庆藩一支,传亲王位历十世,册封亲王十一、世子一;受封郡王爵位二十,传王四十二;授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百人之多。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宁夏,末代庆王朱倬漼(未册封)和诸宗亲被执,次年宗室成员被迫随农民军撤往山西,倬漼等被杀,国除、庆藩绝。

庆王朱栴“天性英敏,问学博洽,长于诗文,所著有《宁夏志》二卷、《凝真稿))十八卷、《集句闺情》一卷”,还有自编的《文章类选》和《增广唐诗鼓吹续编》共五种。另外,庆王的书法亦名闻遐迩,“其草书清放训雅,绝无俗碍,海内传重,视为珙壁”。可惜现今只有《宁夏志))和《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书传世,其余均不传。

《宁夏志》为朱栴“创编”,是现存宁夏地区历史上首部方志书,它撰修于宣德间,修定于正统初,刊刻于朱栴故世以后。原刻本藏于庆王府,后在万历二十年(1594年)的“哮拜事件”中毁失兵乱。二十九年(1601年),朱栴九世孙、十代庆王帅锌(号永斋),从王府长史曾某手中得到旧刻本。为了纪念其祖一世庆王“图步芳躅,勉绳祖武”,“遂付剞劂,以永其传”,并亲自给重刻《宁夏志》作了序文。《宁夏志》全书约四万字,分卷上、卷下二册。卷上:沿革、分野、风俗、疆场、城垣、街坊、山川、土产、土贡、坛壝、属城、古迹、寺观、祠庙、学校、举贡、人物、孝行,名宦、名僧、死王事、津渡、陵墓、桥、园、坝、河渠、盐池,屯田、职官、驿传、牧马监苑、公宇、祥异、杂文;卷下:文、题咏、词。

同类推荐
  • 穿入水浒

    穿入水浒

    群雄并起的年代,究竟是打酱油,还是号令天下?宋江这人不行,每天抱负着招安之心,梁山好汉终有一日葬送在他的手下。方腊这人不行,虽然聚众百万,却固守江南,野心太小。徽宗这人也不行,一国之君,只知道吟诗作画,风花雪月,成何体统?那这天下,究竟谁才行?穿越而来,意外成了二龙山的头领,与梁山宋江剑拔弩张。一百零八将相互厮杀是在所难免的。
  • 白马上的三国之陈到传

    白马上的三国之陈到传

    一个聪慧少年生逢汉末,亲眼见到,壮志被现实淹没,初心被黑暗打磨。残酷的乱世中,道义太过脆弱,真爱太过奢侈。若是不甘在湮灭中寂静死去,便在涅槃后青史留名。只可惜史册太短,容不下那么多英雄,民间传说中胜过赵云的陈到,在记载中却无赫赫功名,《三国演义》之后,这名神秘名将终被时光的尘埃掩过。而今,浓雾既散,透过这名忠克勇将的视角,我们逐渐看清了这汗青中模糊的白马旧影,竟然亦是残酷乱世的一个缩影……名将,也是凡人,他们会快乐,会流泪,会兴奋,会痛苦,会不凡地建不世伟业,会平凡的在历史的微光中归于寂寥……生死相随义所至,白马依稀将军影!
  • 犹太艺术家传奇

    犹太艺术家传奇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重生之武悼天王

    重生之武悼天王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我汉家基业!昔日杀手之王重生武悼天王,誓要终止汉家千年之殇!重铸冉闵兴汉之魂!改写千年尘封的汉家英雄悲惨命运!
热门推荐
  • 笔下王朝

    笔下王朝

    世道崩乱,气运重分,各大朝廷纷纷内乱。当年的庞然巨物,现在早已分崩离析。昔日皇座上的恐怖存在,如今又埋在何地。然而,帝朝的强大有他的道理,观星师,占卜师,推背图,他们早已于看到了未来的灾难。各大帝朝虽然无法阻止世道的更变,朝廷的崩毁。但,他们早已埋下种种后手,等候新世纪的崛起。主角该何去何从?
  • 用妈妈的信任握住孩子的手

    用妈妈的信任握住孩子的手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与自身家庭教育经验,通过近二百个通俗易懂、亦理亦趣的家庭教育故事,围绕孩子尊严养成的各个方面展开,让广大父母明白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自尊,真正地让孩子“站起来”。
  • 终极天尊

    终极天尊

    灵气修真术(亦即天尊之术)一共有十四层境界,凡欲练就最高境界者,必须集合醉翡翠、日月神刀、封神石、歪嘴鹰、神仙鞋、幻影弓等六样独一无二的宝物,宝物皆有修炼自我的秘诀,只要集全这六样宝物,逐层修炼,修成正果,达至最高境界者,必可成为一代天尊。
  • 妖宠之九尾狐外传

    妖宠之九尾狐外传

    很久很久以前,一只雪白的小狐狸降生了,每天修炼法术,吸取天地之精华,一心想修炼成仙,可惜跌落红尘之中,堕落成妖,伤心欲绝之下大闹天宫,混乱时空,穿越到21世纪。
  • 圣魔战神

    圣魔战神

    泛古大陆龙族称霸龙之九子掌管九方人类崛起人龙争霸新星降临人类争霸
  • 流光徘徊花依旧

    流光徘徊花依旧

    兰州女孩欣怡,与中医世家子弟郭子豪结婚成家,并生一儿子,一次,在出差中,与上司赵华东走到一起,然后两人商量离婚结婚,当欣怡放弃一起,办了离婚之后,赵华东因为妻子叶萌不同意而没能离婚,但是,他不顾叶萌的反对,依然搬出来与欣怡住到一起。十年后,叶萌找到欣怡,几次哭诉,欣怡偷偷离开了赵华东去了深圳,两年后,欣怡回到兰州。得知赵华东和叶萌和好,并事业一帆风顺。欣怡的内心很矛盾,但是她没去找赵华东,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单身生活。但是,现实生活让欣怡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和心灵的空虚寂寞之殇,最后,误入传销而走上不归路
  • 白袍巫师

    白袍巫师

    传说中,十二白袍拥有使大陆和平的力量。传说中,七块石板每一块都拥有极度神秘的魔力。传说中,每千年都会有可怕的诅咒发生在这个世界。传说中,当黑暗之门打开,世界的秘密就将揭晓。这一切都是传说。但是,他,拥有使七块石板失去魔力的力量。所以注定的,他的一生也将成为传说。
  • 顿悟开承地

    顿悟开承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创造了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驾齐驱、广传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学——禅学。
  • 神鬼玄谈

    神鬼玄谈

    众生平等,每个生灵,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支。繁华的都市,掩盖着有无数的肮脏,人类的文明,建立在地球的衰败之上,这世界,该灭亡还是该存在,让生灵自己做个了断吧。过去的,总要留个印记。神鬼玄谈,涉及三界众生,演绎怪力乱神,诠释生灵最美的故事。
  • 戮天帝尊

    戮天帝尊

    这是一个天骄辈出,群雄并立,诸神争霸的璀璨黄金时代。在这波澜壮阔的黄金时代中,试问苍茫天地间,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