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8800000011

第11章 古墓建筑

刘沟新石器时代墓葬

刘沟新石器墓葬位于县城西南2公里处白阳镇姚河村刘沟组崖背塬山坡上。1990年8月3日,村民平田整地时发现了3座古墓。墓葬周围为农田,墓向分别呈东南、南、西南坐向,依次编号为1号墓、2号墓、3号墓。其中1、2号墓破坏严重,葬式不详。1号墓出土陶器7件,其中陶罐2件,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口残,高39厘米、底径11厘米。单耳陶杯2件,侈口,溜肩鼓腹,平底,高10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4.4厘米。双耳折肩陶杯1件,侈口,折肩,平底,双大耳,高7.5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4厘米。陶盘1件,敞口沿外折,浅腹,平底,高5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10.5厘米。陶碗1件,敞口微敛,曲腹,平底,高6.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6.5厘米。质地为夹砂、泥质红陶和灰陶,饰篮纹、细绳纹和蓖点纹。另外还有石斧1件,平面梯形,双面弧刃,呈乳白色,通体磨光,长7.5厘米、宽4厘米。2号墓出土人头骨一具,陶器12件。单耳陶杯8件,大小不一,形制各异,最高16厘米、最低11.9厘米。陶碗2件,敞口,直腹,平底,高5.6~7厘米、口径14.4~15厘米、底径5.5~8厘米。陶瓤1件,侈口方唇,向下略粗,平底,高19.5厘米、口径13.7厘米、底径8.5厘米。陶盆1件,侈口厚圆唇,折腹,平底,高12.5厘米、口径18.5厘米。质地为夹砂、泥质红褐、灰陶,饰绳纹、刻划纹、旋纹等。穿孔石刀1件,长方形,平顶,微弧刃,顶端有一圆孔,呈黑褐色,长8.5厘米、刃宽6.5厘米、厚0.4厘米。

3号墓保存较为完整,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长2.1米、宽1米,深0.5米。墓壁向下斜收,无葬具,为侧身屈肢葬式,头向东南,骨骼保存完好,初步鉴定死者为中年女性。出土陶器10件。带鎏壶2件,侈口半封顶,开两孔,束颈,弧腹,平底,单耳,高13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6厘米。双耳折腹杯1件,侈口,折腹,平底,双耳,高7.5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2.6厘米。单耳瓜棱杯1件,侈口为鞍形,单耳,鼓腹,平底,高8.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5厘米。陶豆1件,敞口,曲腹,喇叭形高圈足,足上有镂孔,高10.5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10.5厘米。单耳罐2件,侈口,束颈,鼓腹,平底,单耳,高11.8~14.4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5~6.5厘米。深腹罐2件,敛口,深弧腹,高21.4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2厘米。质地多为夹砂红褐、灰陶,制作较粗糙,少量为泥质红褐、灰陶。纹饰为篮纹、绳纹、划纹和附堆加纹。另外,还出土1件石磨盘(组),呈不规则梯形,磨面呈凹形,长33厘米、最宽18.5厘米、厚2.3厘米。磨棒呈柱状,两头略扁平,长19.5厘米。

初步推断,这里是一处原始公共墓葬,出土器物的形制、纹饰与周边地区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墓葬出土的基本相似,应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范畴。

王大户春秋战国墓葬

2007年7月15日,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一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一座我国先秦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墓葬群。经文物考古部门考古挖掘,初步探测在方圆2万平方米的地下竟埋藏着16座古墓,位置是在河之南的半山坡上,墓葬的形制为“竖穴土洞”式。墓穴较小,一墓仅容一人葬身,没有棺椁,墓主人仰身直肢,首东足西,且头低脚高,面向西方。墓穴的主人都很年轻,年龄最大的为四、五十岁,最小的仅一岁半左右。墓葬中都有一把青铜兵器搁置在死者的腰部,成人长剑,幼童短剑。且墓穴中多有玛瑙、绿松石、青铜器、铜剑、车马饰、牌饰等珍贵文物。还埋藏有大量的马牛羊头骨。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人类学研究专家韩康信教授认为,出土的尸骨应该是北方类人种,相当于今天的蒙古族人和西伯利亚人。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世存介绍,王大户古墓属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无论其形制的特殊,或是随葬品的丰富,在我国已发现的北方草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都为数不多,这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戎民族文化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张街春秋战国墓葬

张街春秋战国墓葬位于县城北约25公里的草庙乡张街村北一处两面环山的台级坡地上。现存面积500×200平方米,当地村民称这里为“蕃主墓地”。

1987年6月,发现一土坑墓,距地表0.7~1米,无葬具。死者头低足高,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式。随葬品散置于墓主人周围,在人骨之上有马、牛、畜牲头骨层层叠压。

出土青铜器160件。其中生产工具:锛1件,通体近梯形状,长4.2厘米、刃宽2.2厘米;鹤嘴斧1件,一端呈斧状,扁刃,另一端为鹤嘴状,长10.9厘米。兵器:戈3件,中胡三穿,上刺呈三角状,援平直,长8.5厘米;墩2件,直筒状,长8.5厘米。车马饰件:车辕饰1件,长方形筒状:身上起棱,器表有圆球凸起,长12.1厘米;当卢33件,形制各异;泡饰54件,呈草帽状或圆盘状,直径2.1~5厘米;杆头饰3件,上部为球形,高3.4~6.8厘米。装饰品:铲形牌饰1件,上为倒梯形,下为圆盘状,长8.1厘米、圆径6厘米;鸟形饰45件,形制各异,通体呈“8”形或“S”形,长3.5~4.8厘米;人驼纹扣饰3件,一骆驼呈平卧状,上骑一人,长6.3厘米、宽5.1厘米;羚羊扣饰9件,羊呈站立状,长4.5厘米、宽3.5厘米;带扣1件,呈环状,高4.7厘米;带钩1件,通体琵琶形,长6.7厘米,管状饰2件,长7.5厘米。

1998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彭阳县文物站联合对墓地进行全面钻探和发掘。发掘清理墓葬6座,仅2座墓葬(2、3号墓)保存完整,其余4座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葬坑1座。共出土殉牲72具,随葬品86件(组)。

2号墓,“凸”字形土洞墓。墓道为平面近似方形的竖穴土坑,坑壁近直,墓底较平,墓口北高南低。墓道长2米、宽1.94米、深0.86米。洞室平面为长方形,系在墓道东壁中间挖出和墓道相垂直的洞室作为墓室,长2.04米,宽0.76米、深0.48米,方向110度。洞室顶部呈弧形,直壁。无葬具,单人一次葬,仰身直肢,面向上,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骨骼保存完好,初步鉴定死者为中年男性。殉牲共23具,其中牛头骨1具、马头骨3具、羊头骨19具,均摆放在墓室后端两侧和死者足部上端。在牛头骨和马头骨的空隙之间填充羊头骨和羊的领骨,在牛头骨和马头骨下面两侧放置有蹄骨,殉牲的吻部均与死者头向一致。

随葬器物大部分放置在死者身体两侧和头部。出土青铜器47件。其中生产工具:凿1件,呈梯形,窄直刃,长3.7厘米、宽3.2~3.3厘米;兵器:剑1件,素面环首,剑身呈柳叶形,通长25.4厘米、刃长15厘米,出土时带有木质残剑鞘。车马饰件6.4厘米;铃1件,铃身筒状,平顶,两腰微鼓,菱形口,高当卢4件,窄长叶状,圆柱形缨帽,长9.7厘米、宽5.2厘米,泡饰10件,形制各异,直径2.5~4.2厘米。装饰品:杏形鸟纹饰22件,变形双鸟头反向联结而成,长2.8~5.7厘米、宽1.8~4.2厘米;虎形牌(扣)饰2件,一件为透雕虎形饰,虎呈行走状,竖耳、脸微凹、长嘴,长尾下垂,长6.8厘米、宽4.2厘米;另一件虎噬鹿牌(扣)饰,虎作伫立状,耳镂空向前,圆凸眼,长尾下垂,口衔鹿颈部状,鹿呈回首状,长7.5厘米,宽4.7厘米;带饰4件,平行四边形,边缘随纹路凹凸,长4.5厘米、宽2.7厘米。另外出土陶罐1件,橘黄色,敞口,圆腹,平底,素面,高11.7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5.5厘米。铁剑1件,残长12.9厘米、宽1.8厘米。

3号墓,“凸”字形土坑墓。墓道为平面呈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道口呈南低北高状,坑壁较平直,墓道长2.9米、宽1.64米、深1米。墓道东壁偏北处为前高后低的土洞室,坡度20度,长1.65米、深0.4~0.5米。单人一次葬,仰身直肢,面向上稍偏南,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右肢骨弯曲,骨骼保存完好,初步鉴定死者为一名老年女性。殉牲共42具,有规律地放置在墓道底部,其中头骨2具、马蹄骨8只,马头骨8具、羊头骨32具、牛蹄骨4只,蹄骨均位于殉牲头骨下面。在墓道东壁紧贴墓室的右边放置一牛头骨,其后放置小牛头骨,牛头骨后边放置1具马头骨。在墓道的西南角和东北角排列有序地放置着羊头骨。殉牲的吻部朝向均与死者头向一致。

随葬品除杆头饰发现于墓道填土中外,其余均放置在人骨的两侧。出土青铜器14件。刀1件,柄背厚而扁平,柄端有一圆孔,形体较长,残长20.5厘米、厚0.5厘米;铜管3件,圆柱状,中空,面饰菱形纹,内装3枚骨针,长11.5厘米、直径1.1厘米;杆头饰1件,鹰头状,圆眼、短钩喙,高1.5厘米;环1件,环面有交错弧形纹,外径4.3厘米;泡饰4件,边缘下折,直径28厘米;变形鸟纹牌饰1件,长3厘米、宽2.6厘米;带饰3件,蝶形、束腰、中起泡,饰涡纹,长4.7厘米、宽2.5厘米。另外出土夹砂单耳陶罐1件,大口、平沿、方唇、鼓腹,半环形耳,素面,高11.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0.5厘米;铁环1件,径8.5厘米;砺石1件,长方柱体,磨制,中间有一圆孔,长7.6厘米、宽2.2厘米;串珠一组,由玛瑙石、蛋白石珠饰组成。

另外在2号墓北端4米处,还发现1座葬坑,开口于地表下0.15~0.2米处,为不规则形土坑,最长处约2米、宽约1.5米、深0.4米。殉牲6具,其中牛头骨2具、羊头骨4具,在东北角牛头骨的吻部处发现一堆动物肋骨。出土青铜器4件。刀2件,一件柄背较厚,柄端有一小方孔,刃较薄,长17.8厘米、厚0.4厘米。另一件形体较小,柄端有圆孔,长10厘米、厚0.2厘米。凿1件,正方形銎口、直刃,上有钉孔,长5.6厘米、宽1.5厘米。带扣1件,正面有斜扣针,腹面微鼓,饰数周交错弧线纹,长6.5厘米、宽5.2厘米。另外出土骨器1件,残长8.3厘米;串珠一组。

张街墓地出土文物与中宁县和原州区杨郎、彭堡战国早期墓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似,其时代应为战国早期。

硷沟门汉墓群

硷沟门汉墓群位于县城西19公里处古城镇古城村硷沟门组。

在200×150平方米的山梁顶,较有规律地分布着9座墓葬。墓地周围已垦为田。封土显得小而高,现残存最大的封土周长57.2米、高8.3米,最小的封土周长26.1米、高2.8米。1983年固原县文物站(现固原博物馆)与宁夏博物馆正式发掘墓葬一座。墓葬由墓道、币道、前室、后室和耳室组成,方向175度。封土堆为圆锥状,直径12米、残高4.5米。斜坡式墓道长14.25米、宽12米、距地表深5.4米。墓门封砖为人字形砌法,共两层。甬道长1.15米、宽1.1米、残高1米,铺地砖竖置错缝平铺。前室长3.25米、宽3米。墓顶部严重塌陷,但从砌法还能看出,为单层穹窿顶式。墓室铺地砖为人字形平铺。东壁有一耳室,进深1米、宽1.25米,高度因塌陷不详。前室与后室之间有一门相通,上部起券,高1.25米、宽1.05米。后为竖长方形,长3.25米、宽1.85米、高1.44米,东西两壁砌14层砖后开始起券。这座墓为合葬墓,曾被盗扰,葬式不明。随葬品置于前室、后室,从出土的很多棺钉看,棺置于后室。

出土随葬陶器、铜器、钱币15件(枚),其中陶器12件。釉陶仓1件,泥质红陶,小口,方唇,折肩,下腹微收,平底,三个兽形足。腹部饰三周凹弦纹,肩部有三条凸棱,棱上有两道凹槽。器表通施绿釉,高31.5厘米、口径7.5厘米、肩径21.5厘米、底径15厘米。釉陶井1件,泥质红陶。直口,折平沿,腹中略细,饰两周凹弦纹,平底。沿上安弧形栏,栏中顶部作两面斜坡状并模制出辘护形状。井沿一侧,安接打水双耳小罐。通体施绿釉。高30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6.5厘米。陶狗1件,泥质灰陶,手制,四足曲卧,昂首张口,短耳竖立,尾部翘起,高7厘米、长9.4厘米。陶鸡2件,泥质灰陶,手制,一雄一雌,雄鸡长尾,尾向下弯曲,有冠,长12.8厘米、高9厘米。雌鸡,短尾,只做出鸡的外形轮廓。陶器座6件,泥质灰陶,手制,器形用刀削出蹲兽状,高9.2厘米、宽4.2厘米、厚2厘米。陶磺1件,器形呈扇形,制作粗糙,长12.8厘米、厚1厘米。铜刀1件,仅存刀身前端,直背,尖锋,刀身两面有凹槽。残长6.9厘米、宽2.1厘米。五钵钱2枚,五株二字较宽大,五字上下两横出头,郭径2.6厘米、郭宽0.15厘米、肉厚0.1厘米、穿径1厘米。墓葬形制具有前室穹窿顶,后室券顶的前、后室结构,是东汉早期墓的特征。另据出土器物仓、井、犬俑、鸡俑及五株钱等推断,其为东汉早期墓葬。

鉴于此墓地多次被盗,1997年10月经宁夏文物局批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和县文物站联合对部分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墓葬形制与1983年发掘的墓葬形制基本相同,几乎无出土器物。

新集北魏墓

新集北魏墓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新集乡新集村石洼组“圪梁”的北山坡中央,坐北面南。1984年3月经上级批准,宁夏固原博物馆对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墓葬2座。西侧编为1号墓,东侧编为2号墓,封土间距约8米。出土的随葬品由固原博物馆收藏。

1号墓全长44.76米,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和墓室六部分组成。封土周长69米、残高6.2米,为积土夯筑,形似覆锅。封土下为一长方形土圹,长11.8米、宽6.48米、深1米。土圹前端为一座长方形土筑房屋模型,夯筑,简单粗糙,仅剔出略有倾斜,前高后低的瓦垄,长4.82米、宽1.28米、前高0.28米、后高0.4米。土圹中央为2号天井,长6.2米、宽4.6米,四壁分次内收,形成阶梯状。土圹后端(向下垂直即墓室顶部)为又一长方形土筑房屋模型,长4.84米、宽2.9米、最高处为1.88米。依地势高低而筑,其底部呈斜坡状,前高后低。墓道长18米、宽2.2米,方向185度,呈斜坡状,坡度17度,墓道上宽下窄。墓道向北连接第一个过洞,长5.85米、宽1.28米、高1.7米。1号天井呈长方形,长3.6米、宽1.4米,北壁因有盗洞部分塌陷。第二个过洞因有盗洞已塌毁。墓门高1米、宽0.56米,甬道长0.56米。墓室顶部全部塌毁,四壁不甚规则,长6.6米、宽3.15米。

虽遭多次盗掘,破坏严重,但仍出土各种陶俑及陶模型等146件,其中陶俑126件。武士俑65件,首身分制,细木棒穿入领及颈下的圆孔中固定。外着带盆领的鱼鳞甲,面部用墨勾划须眉,胡须多为八字形,双手握于腰际,拳心有孔,做执武器状。标本54高37.1厘米;风帽俑26件,头戴圆形风帽,面墨勾八字须,尖鼻,深目,身着对襟大衣,左手下垂,右臂弯曲,足登圆头靴。标本85高37.5厘米;文吏俑4件,首身分制,头戴小冠,长颈,身着长袍,腰束带,双手拢于前胸。标本74高41.7厘米;乐佣10件,8件为吹角佣,头戴冠,边沿上翻,墨笔勾划八字须,身着短袄,长裤。双手托一长角,张口吹奏。标本81高45.3厘米。一件为击鼓佣,高39.9厘米。男役佣一件,头戴软帽,身着对开短衣,长裤,双手前伸,拳心有小孔,原或执绳索,似为牛车驭手,高34.5厘米;女侍俑4件,一件,眉目模糊不清,身着长袍,双手握于胸前。标本75高35.1厘米;另三件面目清晰,头微上仰,小口紧闭,身着束腰长袍,双手拢于胸前。标本77高34.5厘米;甲骑具装俑16件,头戴鱼鳞冠,顶部有一孔,面墨勾八字须,身着盆领鱼鳞甲,双手曲于胸际。骑于铠马之上,马身着具装铠甲而立。标本89高43.5厘米、长34.8厘米。

陶牲畜4件,均为细泥红陶。陶狗2件,昂首伫立,大耳,嘴微张,长尾。标本109长21厘米、高17厘米;陶鸡2件一雄一雌,雄鸡高12.9厘米、长14厘米,雌鸡高10.5厘米、长12.9厘米。

陶模型16件,多为泥质灰陶。陶瑟1件,瑟面略拱,左右两侧有八个弦孔,长26.6厘米、宽6厘米、厚4厘米;陶竽1件,呈扇形,竽嘴前伸,竽管上立,长12厘米;陶鼓2件,鼓面圆形,腹部圆凸,中空,高10厘米、直径14.6厘米;陶仓4件,仓盖顶部凸起,圆筒状仓身,直口,直腹,平底。标本123高25.6厘米;陶磨1件,圆形,有上下盘,高12厘米、直径13.6厘米;陶碓1件,碓架竖起,高20.6厘米、长28.4厘米;陶灶1件,长方形,前有灶门,后有烟道,前面有两个连体模制陶釜。高10.6厘米、长20.4厘米、宽16厘米;陶井1件,井盘园形,上有辘轳,井身圆筒形,上小下大,高17.2厘米、最大径10厘米;陶牛车,牛与车各2件。牛造型相同,圆眼,嘴微合,双角上曲,昂首而立,标本92高21.9厘米、长31.5厘米。车一件为敞棚车,高24.6厘米、长20.4厘米、宽41厘米。另一件为卷棚车,高33厘米、长27.6厘米。另外还出土陶罐5件,陶盆2件,陶甑2件,陶钵4件,陶灯1件,陶饼2件。

2号墓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墓室五部分组成。封土周长66米、残高5.4米,夯筑,中间加杂有大量的木炭。墓道长38.5米,方向184度。两壁有生土台逐层内收,墓道底宽2.2米,呈斜坡状,坡度13度。第一个过洞长3.1米、宽1.6米、高1.8米,券顶塌毁,掩埋一具马骨架,头北足东。第一个天井上口长3.8米、宽2.5米。第二个过洞长4米、宽1.2~1.8米、高1.9米,顶部有一盗洞。第二个天井长5.3米、宽1.25~1.45米。墓室平面略呈梯形,南北长2.6米、东西宽4~4.7米。墓中遗物很少,只出土几件零星器物:牙簪1件,金环1件,陶钵1件,铁钉若干枚。

新集1、2号墓,墓葬规模宏大,虽未见墓志,但根据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陶俑分析,应属北魏早期。

明代璎珞宝塔

璎珞宝塔坐落于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冯庄乡小湾村牛湾组,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宝塔前临深涧,背依山坡,与东面呈“一”字形、等距离排列的七个宛若馒头状、钟毓奇秀的小山隔河相望,相互映衬。

璎珞宝塔为仿木结构七层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2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呈八角形,用红砂岩砌筑,高0.25米。整个塔身各层由下而上逐级缓收,显得挺拔稳健。每层以叠涩砖出檐,檐下各面正中及转角处均饰以砖雕一斗三升斗拱。

塔身第一层略高,每面边长1.60米。面东辟有高1米、宽0.5米的券门,以红砂条石砌筑。塔身第二层背壁正中嵌有一长0.9米、宽0.45米的长方形石匾。中间双阴线镌刻横书“璎珞宝塔”四个大字,右竖刻“发心功德主张侃高氏”,左竖刻“嘉靖三十年二月初一日立”。塔身第三层起各角挑檐原有砖铎悬挂风铃,今已铃失柄残。塔身除第五、七层外,其余每面均以阴数(单数)层砖砌就。塔开十窗,南北两面的第三、六、七层正中对应开六窗,东西两面的第四、五层正中对应开四窗,窗孔均一尺见方,用于通风采光、远眺。第七层之上为塔刹,仰莲瓣形刹座承托八面十三璇相轮,相轮之上置圆形刹顶。

塔室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构楼层结构,原有木梯可以攀登,现已毁。塔室内西面高约4米处设一佛龛。顶部的八面收分上雕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道教阴阳八卦图。

据民国《固原县志》载:“张侃,固原卫人,家居七个山。嘉靖三十年春,有堪舆士过其庄,上下相度,谓侃曰:‘此山若塔,当主斯郡文风日进,科第联翩’。侃应之曰:‘若然,当勉之’。于是竭资鸠工,阅一年而告成,塔高五丈余,至今犹巍然生色也,自题曰:‘璎珞宝塔’”,这与塔的铭刻始造年代相吻合(距今458年)。当地传说为高氏功德塔,是对“发心功德主张侃高氏”的穿凿附会。它实属明代风水学说及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产物,属文昌塔。

璎珞宝塔是宁夏南部山区现存的唯一有确凿纪年的明代古塔,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为研究明代儒、释、道三教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融合渗透及其演变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5年、1988年先后被彭阳县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类推荐
  • 重生之东晋太子爷

    重生之东晋太子爷

    一现代的大学生,在一个雨夜,莫名的回到了东晋,之后的历史会因他而发生改变吗?当太子,与梁祝结拜,保卫没落的东晋王朝。书写一段神奇的重生之旅。
  • 犁破大洋

    犁破大洋

    地质大学生田纵意外重生为齐王家仆,才气横生用现代知识造火药,带美女观赏洞中风光,遭遇埋伏遇弥生时代的贼人,末世凌乱他奋勇向前,肩负重振没落王族的使命。
  • 闯荡隋唐

    闯荡隋唐

    他,无意来到群雄并起的隋末,天生神力,却不是李元霸!他,不是王伯当,却例无虚发,箭箭封喉,群雄闻风丧胆!他,凭着一柄长弓一把铁剑,闯荡于千军之中,所向披糜!他,本想浪迹于江湖,却给历史的洪流推入隋灭唐兴的风雨之中,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奋力拼搏,倾力推动历史的车轮!
  • 歌尽梅花

    歌尽梅花

    长槊血洗霜尽染,一朝歌尽园中花;少年重生于五代之末,孤苦无依,历经艰辛,一颗善心却难解天下苦难;唯有金戈铁马,踏碎旧世,得让苍天再立。一手持剑,折服天下江湖之枭;一手执笔,画真清明上河之势。赵京娘,千金情意,眸含秋水道诀别。娥皇女,待字闺中,遥醉舞破恨来迟。花蕊夫人,避暑水晶殿,风来暗香木兰花。萧燕燕,牙牙学语,池塘岸边数白鹅。我欲上天揽日月,敢叫天下换新颜。别说我小清新,霸气文!没有沉寂,就没有爆发?这是一个烂好人,好到烂,然后!最终拿起宝剑杀人,杀到手软的故事。
  • 极品农场

    极品农场

    穿越了,却带了一个农场。带就带吧,还弄了一个死亡限制——不完成任务,直接毁灭。于是,王皓既痛苦又高兴的开始了生活!
热门推荐
  • 论末世白莲花铸成法

    论末世白莲花铸成法

    当表面冷漠内心火热的面瘫女军官重生在精分小萝莉身上,发誓:一定要成为末世中人见人爱,尸见尸踩的小白莲<( ̄︶ ̄)>金手指空间out了~伦家有系统呦~异能,进化out了~伦家有丧尸体~哼!男神女神靠边站,伦家只要萌正太。切~大怪小怪一边去,伦家只要小丧尸。咳咳...这是一本在末世里快穿的无cp小说(蠢作者脑抽了,所以改了一下类型)望不弃orz
  • 南七里寨的郭小琼

    南七里寨的郭小琼

    这是一部乡村情感题材,讲述了发生在南七里寨的感人凄美的爱情生活故事,“我”对郭小琼是同情的。
  • 近身强少

    近身强少

    佣兵强者,特工之王重回都市,面对清纯可人的校花,冰雪冷酷的总裁,傲挺丰满的女警,他将如何遨游花丛,本想安逸生活,却陷入一场阴谋,卷入地下圈子的霸权争斗。再战江湖,一双铁拳纵横四海。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女人血溅五步!!一腔热血,彰显男儿之气,再创英雄之梦!
  • 高门傲女之异能经纪人

    高门傲女之异能经纪人

    因为一个不知所起的预感,她盛夏时节穿秋冬外套逛街,被认为是脑子有问题?哎?可是谁能告诉她,盛夏七月晚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是怎么回事?吃个辣鸡翅,带回了个气场不凡的流浪汉,竟是能够召唤骷髅的异能人!据说,末日前,会异能人迭起。难道是,要末日了?然,无论未来如何,以后的路,于她而言,却似乎若隐若现,又似曾相识……一路走下来,她成为了异能界最负盛名的异能经纪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毒药情人:冷情总裁难自制

    毒药情人:冷情总裁难自制

    酒醉的陌生男人进错房间,情感失陷的程诗薇误以为是旧情人求爱,随即发生了一夜情。次日男人匆匆离开,遗留下名表,诗薇以为是旧情人留念,于是随身带走;男人反身寻找,女子与名表一同失踪,只留一室芳芬和空了瓶的香水——毒药!原以为只是美丽的误会,谁知缘分早已注定,即便身隔千万里又是四年不相识,缘分最终让他们机缘巧合的重逢,重逢——“四年前,你是否进入过这家酒店的2802号房间?”“你是不是钟爱一款叫毒药的香水?”“你是否丢失过一块欧米茄的男士手表?”“这个长得像你妹妹的孩子其实是你的女儿!”“你早已在我的心中种下毒药的种子!”
  • 世界级阴谋

    世界级阴谋

    多家媒体推荐作品(法国最大出版集团旗下最新锐出版社 Fetjaine;《广州日报》;《快讯》(Flash) 杂志等)。没有什么是偶然发生的;没有什么是表面显现的;所有一切都经刻意掩盖;所有一切都与秘密相连。你很难拒绝——《世界级阴谋》这部关于所有阴谋论的最完整档案。《世界级阴谋》是法国最新畅销书,是阴谋论的集大成作品,几乎没有人可以逃避于本书所述的内容之外。阴谋论在国外相当盛行,作为阴谋论的经典作品,《世界级阴谋》将悬疑分析推演到生活、政治、经济、军事、健康、药品、科学、传媒、宗教等几乎全领域,使其具备了受众面相当广的阅读性。
  • 哥哥别惹我

    哥哥别惹我

    六年前,她是卑微低贱的私生女,他是高高在上的秦氏继承人。六年后王者归来“哥哥,我会让你为你的残忍付出代价的。”
  • 再逢春

    再逢春

    一觉醒来后,陶逢春得知几件事:一、她很赶时髦的魂穿了;二、她的身份是家中庶女;三、她的前身是自杀未遂;四、她的未婚夫是个傻子;五、一个月后就是成亲日;陶逢春托腮望天:天好蓝,云好白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王源,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王源,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爱情..像是邂逅一场盛景后,摆出美丽苍凉的手势。就如: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