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5700000005

第5章 对光源的认识与利用

古代光学

我国古代对光的认识是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它起源于火的获得和光源的利用,以光学器具的发明、制造及应用为前提条件。在光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的祖先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并总结了大量的光学知识,曾经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古代光学科技,主要体现在对光源的认识和利用、对大气光现象的观测、实验证明小孔成像,以及光学仪器的研制等方面。

其中有多项成果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既震惊了世界科学界,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光源自宇宙形成就有了,比如会发光的星体就是最早的光源。古人对光源的认识和利用,最初是从人造光源与自然光源,热光源与冷光源等开始的。

我国古代对光源的认识起步很早,并能及时充分地加以利用,是古代物理学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

汉代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这个著名的“凿壁偷光”故事,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热光源的聪明和才智。光源是光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我国古代对热光源与冷光源,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等方面都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知识。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的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制造出来的光源,按先后出现顺序分别有了:火把、油灯、蜡烛和电灯等。

作为自然光源,当然是以太阳为最重要,在夜晚还有月亮。我国古代在甲骨文中表示明亮的“明”字,就是日、月形象的组合。太阳实际上就是一团火。古人十分明确地指出:“日,火也。”

月亮也只是太阳光线的反射,《周髀算经》说道:“日兆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所以在甲骨文字里干脆把“光”字写作像是一个人举着一把火的样子。取火方法的发明,使人们比较自由地获得人造光源,那当然都是热光源。在冷光源方面,不管对于二次发光的荧光还是低温氧化的磷光,我国古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最早记载了梣木发光这件事。梣木含有某种化学物质,能发荧光。其水浸液在薄层层板上确实可以见到紫色、浅黄色等荧光。

《淮南子》的记载可以说是迄今所知对荧光现象的最早记载。此外,《礼记·月令》中也记载过腐败的草发荧光的事实。对于磷光,《淮南子·汜论训》说道:“久血为磷。”高诱注认为,血在地上“暴露百日则为磷,遥望炯炯若燃也”。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王充的无神论著作《论衡》也指出:“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为磷。”

这些看法是正确的。因为人体的骨、肉、血和其他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磷化合物,尤以骨头中的含量为最高。在一定条件下,人体腐烂后体内的磷化合物分解还原成液态磷化氢,遇氧就能自燃发光。

西晋时期文学家张华所著《博物志》一书对于磷光的描写,尤其细微具体。作者已经不再把磷火说成“神灯鬼火”,而能够细微地观察它,明确指出它是磷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有价值的见解。

北宋时期大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也记载了一件冷光现象。记述了化学发冷光与生物化学发冷光两种自然现象。前者是磷化氢液体在空气中自燃而发光;后者咸鸭卵发光是由于其中的荧光素在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氧化合而发光,而其中的三磷腺苷能使氧化的荧光素还原,荧光素再次氧化时又发光。

明代诗人陆容《菽园杂记》也记载了荧光与几种磷光的现象,并指出了磷光与荧光都是不发火焰的,因此可以归为一类。

清代科学家郑复光对此有一段很精彩的话:“光热者为阳,光寒者为阴。阳火不烦言说矣。阴火则磷也、萤也、海水也,有火之光,无火之暖。”认识又进了一步。

我国古代对于冷光光源的应用,首先是照明。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萤火却马”的记载,据这段文字的“注释”说,那时的做法也就是“取萤火裹以羊皮”。

五代时期道教学者谭峭的《化书》中曾言:“古人以囊萤为灯”。大约在那个时候专门制备有一种贮藏萤火虫的透明灯笼。

沈括《清夜录》记载这种称为“聚萤囊”的灯笼“有火之用,无火之热”,是一种很好的照明装置。至明清时期,人们把这种冷光源浸入水下以为诱捕鱼类之用。

明代的《七修类稿》记载:“每见渔人贮萤火于猪胞,缚其窍而置之网间……夜以取鱼,必多得也。”

清代的《古今秘苑》中记载:“夏日取柔软如纸的羊尿脬,吹胀,入萤火虫百余枚,及缚脬口,系于罾之网底,群鱼不拘大小,各奔光区,聚而不动,捕之必多。”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古代曾利用含有磷光或荧光物质的颜料作画,使画面在白昼与黑夜显出不同的图景。

宋代的和尚文莹在《湘山野录》一书记载过这样一幅画牛图:白昼那牛在栏外吃草,黑夜牛却在栏内躺卧。皇帝把这幅奇画挂在宫苑中,大臣们都不能解释这个奇妙的现象,只有和尚赞宁知道它的来历。

赞宁解释说,这是用两种颜料画成功的,一种是含磷光物质的颜料,用它来画栏内的牛;另一种则是含荧光物质的颜料,用它来画栏外的牛,则显出了前述那种效果。这可说是熔光学、化学、艺术于一炉,堪称巧思绝世。

据有关记载,这种技巧的发明至迟在六朝时期,或许可上溯至西汉时期,其渊源也许来自国外,至宋代初期几乎失传,经赞宁和尚指明,才又引起人们的惊异与注意,其术遂得重光,流传下来。后世有不少典籍记载这段故事,有的还有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南宋时期的《清波杂志》曾记述这样一件事:画家义元晖,十分精于临摹,有一次从某人处借来一幅画,元晖临了一幅还给藏主,把原件留了下来。过了几天,藏主来讨还真迹。元晖问他是如何辨认出来的。那人说,原件牛的眼睛中有一个牧童的影子,此件却没有。看来,这牛目中的牧童影也是利用掺有磷光物质的颜料画成的,所以一到暗处就显出来了。

这种技巧后来只在少数画家中私相传授,做成的画叫作“术画”。在国外,英国的约翰·坎顿才使用这种技艺,这比起我国要晚1200多年。

同类推荐
  • 穿越三国之逐鹿天下

    穿越三国之逐鹿天下

    现代小人物穿越成三国一个悲剧的富二代…………………………曹操:天下人皆骂我残暴,直到袁术出现,他们才知道我有多么的温柔。刘备:我以仁义待你们,你们却为何纷纷投奔残暴的袁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孙权:夺吾嫂,掠吾妹,暴徒袁术,我与你势不两立!大小乔:大胆袁术,焉敢对我姐妹如此粗暴~~……袁术冷笑:暴君明君,后世自有定论,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们,都给我闭嘴吧
  • 千沌王朝

    千沌王朝

    在这个诸国各执一方的年代,千沌王朝的胡高宗面对着千沌等国的侵犯和屠杀,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除此之外隐藏在皇城内的暗流无时不想着取代他,他又能否躲得过这暗处的冷箭呢?
  • 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

    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

    作为一个人生足迹走过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羡林一生的经历与现代中国的诞生与觉醒几乎同步。《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是一位亲眼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来历史变迁的知识分子历经劫波之后淡定的人生体悟;是一代国学大师烛照自我的心灵“自画像”。《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共分五辑,在文章篇目的编排上,以时间为序,将季老所撰写的有关其人生经历及其因此引发的抒怀感兴之文逐一辑录,使之成为一部记录季老坎坷一生穷究学术、追求真理的“私人史”,一部以私人的眼光见证和亲历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口述历史”。通过先生对于百年现代中国的观察和社会转型的思考……
  • 一介书生

    一介书生

    一书生尔!....................QQ群:10154060
  • 盛唐烟云

    盛唐烟云

    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生于斯,长于斯,五色石别无选择。《盛唐烟云》为酒徒隋唐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部书酒徒会在历史解读与人物设定上做诸多突破,希望大家会喜欢。另呼吁点击,鲜花,收藏,更新是有保证的!官方群1:31174986;官方群2:121630631;
热门推荐
  • 唯他

    唯他

    人情凡事,唯有她能够让我深情至此;世事巨变,唯有他能够牵动我所有思绪…………
  • 嗜血灵珠

    嗜血灵珠

    他是一名华山派的废柴弟子,虽然练功刻苦但是资质极差。在一次比武大会上竟然取得了倒数第一的成绩,让华山派丢尽了颜面,按规定理应被逐出山门。只因掌门师父念他练功刻苦,才说服众人让他留在华山做了一名传送书信的杂役弟子。一次偶然的机缘,他得到了一只神奇的珠子,自此功力增长神速,并在一次华山论剑上力压群雄,为华山派挣足了面子。可是他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控制……
  • 仙屠

    仙屠

    我罗衍一生,不敬天地,不拜鬼神,终有一天,会在那浩瀚星空中,俯视苍生!纵使超凡入圣又如何,纵使羽化飞仙又如何!犯我威严者!杀无赦!杀杀杀杀杀!“衍儿哥哥,你不是说,下雨的时候,会带嫣儿去看瀑布吗?”雨中,少女不断的跌倒,不断坚强的爬起来,望向远方的目光,充满希翼。
  • 我的择偶标准

    我的择偶标准

    雨琪不是富家千金,长得也是美丽动人,然而一开始雨琪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美丽,甚至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自卑,直到被一个个男生追,才发现原来自己本来也很美,不知不觉雨琪的择偶条件也变的越来越苛刻,物质的渐渐增加,雨琪内心的虚荣心也逐渐膨胀,甚至迷失自我,直到她遇到自己一生的男人,雨琪的感情经历平凡而又不平淡,不过最后依然收获了一份满意的爱情,相比之下平平淡淡才是真,幸福就在眼前,朋友们,你们抓住了吗?
  • 卓澈的喜剧

    卓澈的喜剧

    那年暑假,28岁的卓澈是一名年轻的大学教授,而安喜剧是则是一名刚刚高考完去兼职舞蹈老师。而卓澈在那一年对安喜剧一见钟情。(作者的话:男主女主身心健康,1对1文欢迎跳坑).
  • 为了心中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

    作者高文瑞用心灵感受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用神经觉触及社会,体察纷繁的生活;用身心走出家门,接受大千世界的雨露阳光。笔者深入到社会的各层面,《为了心中的梦想》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真情中体会社会,品味艺术人生。《为了心中的梦想》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之一。
  • 攻妻不备:娇妻乃尤物

    攻妻不备:娇妻乃尤物

    一场爆炸,让两个人南北一方。陈曦芜用三年恢复健康,席御哲却忘记了一切。再次回归,她认为,这次终于没什么能阻挡两个人在一起。谁知,席御哲失忆了,还成为了别人的老公……曾经深情而又专一的男人在婚礼上将她抵在墙角,手指抬起她的下巴,眸光潋滟:“我们在一起感觉不错,不如你当我小三?”陈曦芜瞳孔变大,看着他绯色的唇,不知所措。她用了三个月适应她的新身份——席御哲的小姨。每日看他抱着别人温柔缱绻,内心再也受不了煎熬。夏日午后,他手持玫瑰却被她强吻:“我告诉你!我不是你小姨,这辈子,以后都不想当你小姨!我是……”席御哲淡薄的目光,却让她将剩下的话吞回。她是,谁呢?他根本就已经不记。
  • 惊奇侦探

    惊奇侦探

    因为和小龙女的承诺杜义阳成了一名侦探。因为和杜义阳是死党我成了侦探助理。从此我俩开始了惊奇的鬼怪侦探生活。
  • 影帝独宠:国民男神太高冷

    影帝独宠:国民男神太高冷

    part1:“作为一个娱乐圈的小透明,就要有一个小透明的自觉,要经得住寂寞耐得住打击”,祁婼握了握拳头,信誓旦旦的说道。旁边的经纪人听到她的话,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哼笑了一声,“混的都烂到这个份上,我相信你是能受的住打击的”。祁婼:“……”。part2:“我以前混的差,风评又不好,你怎么能看的上我的?”某一天,祁婼心血来潮,看着身边优秀的人问道。旁边的人轻描淡写的看了她一眼,“你现在混的好吗?”祁婼:“……”
  • 隐婚蜜爱:谢先生,求放过

    隐婚蜜爱:谢先生,求放过

    海城第一权贵谢家大少又要结婚了!蛇蝎美人,哑巴天后的唐维维再次成为广大妇女炮轰的对象,然而,谢家大少天煞孤星,命硬克妻,只说没一个人敢去抢婚。海城老少爷们茶余饭后更是围在一起下赌注,只道谢家这个媳妇也是过不了新婚夜。五年异地恋,纯情又温暖,哪知是一场阴谋!一场车祸,浴火重生,绝艳归来。黎夏,这个两年前横空出世的全能艺人,第一次来到海城,被不近女色的谢家大少从发布会现场强势掳走!“谢先生,你认错人了。”黎夏双手抱胸,幽幽地叹道。“认错人?”谢东霆轻笑出声,“那我要试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