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5700000006

第6章 对大气光现象的观测

对于大气光现象的观测,是我国古代光学最有成就的领域之一,有任务明确、组织严密的官方观测机构,积累了太阳的10种不同光气等大量天象资料。

古代对视差与蒙气差、虹、海市蜃楼等太阳的光气现象多有研究,其中不乏有价值的光学史资料。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其中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两个小孩的话,一时也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著名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作《列子》中的一篇文章。此书多取材于周秦时期的事实,所以我们可以相信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之前。其实,“两小儿”提出了一个复杂的光学问题,它涉及光的折射、吸收、消光、视差以及一些生理上、心理上的问题。

对于“小儿辩日”问题,从西汉时期开始就有人进行研究,很多人都发表过意见。其中说得最全面的大概算是晋代的文献学家束晳,他很明确地提出:视距离的变化与视像变化,都是由于“人目之惑”,“物有惑心”与“形有乱目”。

应当说,这不但已经相当圆满地解决了“小儿辩日”的问题,而且在大气光学中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光学上的一项成就。

对于这个问题,后来也还有不少议论,其中后秦精通天文术数的姜岌又有新的创见,他用“地有游气以厌日光”去解释晨昏的太阳色红,中午的太阳色白。这实质上是一种大气吸收与消光现象。

后来还有人提出“浊氛”、“烟气”、“尘氛”等词,都是指空气中悬浮着的水气、尘埃等微粒所构成的一种雾霾,认为这些是太阳颜色变红的原因。

除了对视差的研究,古人对虹格外关注。我国在殷代甲骨文里就把“虹”字形象地写成了弯弯的杠的样子。在周代的上半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有了这样一条经验:早晨太阳升起时,如西方出现了彩虹,天就要下雨了。

《诗经·蝃蝀》记载:“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意思是说,一条彩虹出东方,没人胆敢将它指。朝虹出现在西方,整个早晨都是蒙蒙雨。

战国时期的《楚辞》,记载虹的颜色为“五色”。东汉文学家蔡邕在《月令章句》一书中,也说到虹的生成条件及其位置规律。

他说:虹是生成于和太阳相对方向的云气之中,没有云就不会见到虹,但阴沉天气也不会形成虹。这些说法,尽管是十分表面的,但基本上是正确的。

先秦时期,还有人企图以当时的阴阳哲学理论去解释虹的生成。

《庄子》说道:“阳炙阴为虹。”在阴阳理论里,太阳属阳,水属阴,把阳光照射水滴,说是“阳炙阴”,是能够自圆其说的。当然,这并没有说到色散的本质上来。不过也可以看到,古人对待科学问题具有独特的思想方法。

至唐代,人们对于虹的认识就大大前进了一步。当时已经知道虹是太阳光照射雨滴而生成的。

唐代学者孔颖达写的《礼记注疏》中,在《月令》“虹始见”条目下就记载:“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已粗略地揭示出虹的成因。

孔颖达的说法跟现代严密而完整的解释相比,尚有较大的距离。但在1300多年前就能提出这样的解释,实在是足以自豪的。

还应特别提到的是,我们祖先非但最早对虹的成因做出了解释,而且创造过一个“人造虹”的实验。

当山间瀑布下泄,水珠四溅,日光照射,即成七彩,犹似虹霓之状,这是人们所容易发现的。在这种现象启发之下,使人们想到了能否人为地造成虹霓之状。

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张志和写的《玄真子》一书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意思是说,背着太阳向空中喷水,就可以看到虹霓现象。

这个实验确实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人们有意识进行的一次白光色散实验,它直接模拟了虹霓现象,不但可以验证关于虹的成因的解释,而且给了历史上关于虹的种种迷信邪说以毁灭性打击。

除了虹霓以外,古人还注意到许多色散现象,在唐宋时期前后不断被发现并记载下来。这不但丰富了人们对色散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对虹霓成因的解释。

人们深入观察了单独一个水滴的色散现象。南宋时期学者程大昌在《演繁露》一书中记载着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当雨过天晴或露水未干的时候,沾于树枝草木之端的水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总是结为亮晶晶的圆珠之状。

仔细观察其中一个小水珠,在日光照射之下,可以显出五颜六色,这就是白光经过水珠折射反射之后的色散现象。

程大昌能够仔细地深入观察这种现象,是很难得的。更重要的是,他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很科学的。他说这种颜色,不是水珠本身所有,而是“日之光品着色于水”。这就指出了太阳光之中包含有数种色光,经过水珠的作用可以显出五色来。这可以说接触到了色散的本质问题。

应当指出,搞清楚单个水滴的色散现象,为解释水滴映日成虹现象提供了更扎实的基础,其意义显然是很大的。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就发现了某些结晶体的色散现象。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里记载着一种叫君王盐或玉华盐的透明自然晶体,“及其映日,光似琥珀”。“琥珀”颜色呈红、黄、褐色,就是说白光通过晶体折射后呈现出几种色光来。这是关于晶体色散的最早记录。

明代科学家方以智在《物理小识》里,对这些知识作了总结性记载。他不但全面罗列了各种各样的色散现象,包括自然晶体的色散,人造透明体的色散,水滴群的色散;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出虹霓现象和日月晕、云彩等现象是相同的道理,都是白光的色散。

明代中期以后,朝廷对于色散的研究,又是一番情况。西方近代科学家渐渐输入,比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就带有棱镜片,并做过色散表演。

我国最早正确介绍近代色散知识的人,是清代翻译家张福僖翻译的《光论》。

这本书对于棱镜的分光、折光、光的合成和色盘等均有所阐述,并以白光在水滴中的折射、反射发生色散的道理,去解释虹的成因,书中又以虹为实例来证明白光可分为七色。这样,使得人们的色散知识更加完整了。

从上面简单的介绍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对于虹的色散本质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对于色散的现象有很多发现。

古人还注意到海市蜃楼的现象。海市蜃楼,也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上下差异很大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与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它常发生在海边与沙漠。

古代对于海边的蜃景记载较多也较早,在汉晋时期的书上,把它说成是蛟龙吐气的结果,即所谓“蜃气”。

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指出,海市蜃楼都只是一种幻景。沈括也对山东登州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进行了忠实记录,但不曾解释成因。

明代政治家陈霆在《两山漫谈》中探讨了这个问题,他说:“城郭人马之状,疑塘水浩漫时,为阳焰与地气蒸郁,偶尔变幻。”这个见解是很有价值的。

在这些基础上,清代的学者用“气映”来说明蜃景的原理:水面既能反射成像,上升的气的界面也可以像镜子那样反射成像,以此说明蜃景的生成,是明确的。

同类推荐
  • 可汗之鹰

    可汗之鹰

    擅长特种作战技能的特种兵,与学富五车的教授,初谙世事的女研究生,机缘巧合穿越到800年前的蒙古草原,意外得到成吉思汗的垂青。他们铭记彼此誓言,克服层层艰难险阻,苦苦寻觅,追寻彼此的信息,千方百计想再次相聚。谁知,造化弄人,相聚,竟成了一生的梦想。亲情、爱情、友情,国仇、族仇、家恨,交织在一起,演绎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也引发了一场影响千年的横跨欧亚的远征……
  • 汉人

    汉人

    五胡入侵,神州沦陷。礼乐崩坏,国将不国。内忧外患,汉人将亡。不计生死,只为大汉。山河破碎时,谁能力挽狂澜?神州沦陷时,谁能舍身忘死?汉室将倾时,谁能挺身而出?汉人将亡时,谁能翻转乾坤?(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重整帝国

    重整帝国

    崖山之后无中国,十万士子祭亡宋。曾经十万士子投江殉宋的场面让多少的人感到无比的心酸,大宋王朝就是亡在了一群群卖国求荣的人手中。没有人知道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让别人知道我的原因就是我洗血国耻,收复失地。后世的专家们打开书的时候将会发现原来宋朝是这样的伟大的,后世的人们走到外国将会发现中国人原来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才是人上人。别人不注意我没关系,因为我只希望让中国人永远的屹立在这个世界上就行了,犯我中华者虽远我必诛之。
  • 极品县令

    极品县令

    【起点草根阶级签约作品】何为逍遥?何是逍遥?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为人心?是志趣?此来古今谁能知?晨昏饮佳酿,醉望孤月浩空灵,知心相陪,天下赋之笑,随我意,不为心,不枉人世走一遭。他是一个另类的县令,文不能定国,武不能安邦。却是一个做到封王的县令,一个说做宰相不如做县令的强人,当然,还是一个穿越史上艳遇排名第一的县令。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外抗强敌驱除胡虏、内解纷乱救济百姓,成为每一个大唐儿女的梦想。看那桃花山谷里剑影似舞,听那苍山凌松下拳风如歌。我辈英才亦当后生可畏。且看这小小县令如何玩转初唐,笑谈天下事,嬉戏花丛,终成大唐极品县令!
  • 用钱砸死你

    用钱砸死你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乐正然喃喃自语。“在你眼中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可在众生眼中呢?”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婉转动听的女声:“众生眼中,你是个深谋远虑,凶狠霸道的枭雄,所以你才能活到现在,才能继续做她心中的英雄。”
热门推荐
  • 绝世世子妃

    绝世世子妃

    “若有来生,我定要让你们以千百倍还之!”临产之时,他与她的姐姐洞房花烛。而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姐姐害死。侯门深宅,后母狠毒,姐妹伪善。重生之后,她不再软弱。这一世她不再做善人,宁愿做恶女,也要将他们,亲手送上绝路!
  • 摩邓女经

    摩邓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魔君的倾城妖后

    魔君的倾城妖后

    他是人界尊贵的摄政王,谋划江山,指点凡世。而她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村野丫头。一朝穿越,她成了她。瞎子吗?没事,她是神医,分分钟治好。敢说她是瞎子?那我就帮你瞎一下!废材吗?没事,打通全身经脉,感悟世间所有元素,看谁还敢说她是废材。成神医、炼丹药、悟魔法、收神兽。万能的她,在人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造就了神话!但当他变成手持魔界圣杖的邪魅魔君,而她又是妖界尊贵的二公主,两人又有怎样的奇遇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闪婚不闪离

    闪婚不闪离

    林尤冉见红之日就想换个大姨妈纸,莫名被超级冰山黑衣人围堵厕所门口,拿出一颗鹅蛋钻石求婚:“小姐,我爱你,嫁给我吧!”“让开,我尿急!“不让,除非收下这枚戒指!”“收就收!”从此踏上不归路,说求婚就闪婚,看小呆萌林尤冉如何融化腹黑冰山总裁心……
  • 水中镜

    水中镜

    一夜之间,她家破人亡,连那最后的一点幸福,都只是奢望的拥有。她得贵人相助,解蛊毒,学武艺,她的心里,从未放弃过手刃仇人的念头。十三岁的她,已不是那个软弱的小女孩了,她长大了,不再是以前他印象中那个瘦瘦小小的模样了。他收她为手下,只是想再近一点的,好好的看看她,可她,却在误会之中爱上了别的男人。千钧一发之际,那个人用命换来了她的安全,却身中剧毒。那天,她咬着下唇,跪在地上求他救他,她可以嫁给他。他允了,却在心中嘲笑自己的爱是那么悲哀,她不爱他,却可以为了那个人嫁给他。他们的生活,冷漠的像是陌路人,直到那天,她翻出床底的文书,她才明白自己爱的,就是他。萧北楚,能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好好爱你么?
  •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书中将向你描述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以及每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故事或让你觉得无法理解,只当逗乐解闷,或让你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所反思。在内容设置上,每一个故事后面,会有一小段“科普时间”——主要是对精神病、变态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拓展阅读”——主要是谈一谈精神病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中的变态倾向,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这些我们平常会遇到的问题。
  • 天合战士之第二天堂

    天合战士之第二天堂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你觉得会有什么是你不为所知的?那么你认为你知道的那一切,真是如此吗?聪明好学的女大学生纪无忧就是一个连她自己都不为自己所知的人。她每天重复着她定式般的学习生涯,却不知,真正的她随年龄的需要开始慢慢浮出水面,天下需要她在这个年龄恢复她的身份。一个梦境,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她认识到了自己,身份的转变也多亏了她那爱好看书的秉性,尤其是某个作者的作品,总能让她一本不落。在一次没有准备的签名售书上,只是想看看作家的她终于得以恢复自己的身份。在那里,她冲进了火场,在那里,她看见了梦里的搭档!如天神般的搭档!从此,她走上了战士的道路,和她的三个搭档奋勇战斗在每一个城市的角落,捕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犯罪和邪恶。捉鬼!这个对于战士前的纪无忧可是个可怕的字眼,但对于自己的搭档却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字眼,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和使命!成为战士后的纪无忧也从事着这样接近生命的工作。搭档封神,一个怀有玄术的翩翩王子;搭档剑破,一个拥有不一般身体能力的不羁公子;搭档火暝,同样是一个拥有火灵力的酷帅男生!加上小搭档纪无忧,一个拥有冰灵力和预知能力的聪明女生。四人就是一个世界组织下新一代的天合战士!那些超越了自己边界的犯罪可不要妄想从这四人手中逃脱。四人深怀绝技,全部拥有驱鬼的灵异身躯,人类邪恶的犯罪也不要想从这四个人身边溜过。四人是生死搭档,之间深厚的友谊已超越了所有的界限,这是正义的友谊,是纯厚的友谊,是可以让纪无忧感觉自己到了第二个天堂的友谊!他们战斗着,互相关心照顾着,越挫越勇,越战越灵,完美的配合,绝妙的杀技,诱人的气质!每一样都书写着他们不朽的篇章!正义的战斗,血腥的场面,冷酷的笑意!天合战士永远在城市的某个地方,行使着他们的职责,他们的人生是场战争,谁都知道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 欢逗二傻

    欢逗二傻

    “我要吃汤圆!池汤圆!”池汤圆恨不得灭了这个疯子!(疯子=夜枫)想看汤圆与疯子的亲们,加劲儿的跟上步伐吧~
  • 浑源黄芪甲天下

    浑源黄芪甲天下

    本书深入挖掘和详细整理了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和本草医藉在黄芪药性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了现代医药工作者对黄芪的研究与开发所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