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6000000007

第7章 蒙学《千字文》

儿童蒙学

自古以来,国人特别重视童蒙教化,把它作为承传家道、家学、家业的根本。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掌握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

童蒙教化主要是以儿童读本的形式进行的。这些诞生在古代的儿童读本中有民族文化血脉的精髓,也有些不合时宜的糟粕。而它们中蕴含的那种希望孩子增长见闻、知礼向善的良苦用心,却可在父母师长的谆谆教导下代代流传。

在南北朝时期的482年,有一天,一个背着行囊的13岁男孩走在南朝齐的都城建康的大街上,神色欣喜地东张西望。这个男孩叫周兴嗣。他远离家乡姑孰,即现在的安徽当涂,出外闯荡,就是为了多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资。

在建康经过十几年的游学,周兴嗣已经能精通各种纪事文章的写法,每次下笔,必是文采斐然。他仍然醉心于游学之中,以便见识各种风土习俗。

一次返乡,周兴嗣途径江苏苏州,看到天色已晚,就在当地的客栈住宿。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的周兴嗣听见有个低沉的声音对他说:“周兴嗣,你才学盖世,不久就会结识到尊贵的大臣,最后被圣明的君主重用。”

这声音响在耳际,像是说话的人就近在咫尺。周兴嗣吓了一跳,猛地惊醒后四处查看,却发现客栈的房间里门窗紧闭,根本没有人进入的痕迹。

494年,也就是周兴嗣25岁这一年,曾任南朝宋宰相的谢朏为避宫廷争斗,自请外任吴兴太守,周兴嗣性情平和,文雅有礼,使得一向厌恶与士人交往的谢朏对他另眼相看,就荐周兴嗣于阙下,常在一起谈文论史。

后来谢朏奉命回朝时,就在朝廷极力推荐周兴嗣的才学。不久,周兴嗣得到了梁武帝的重用,升为给事中,专门给皇室写文章。

梁武帝在位48年,一生戎马倥偬,但始终未忘读书,他深知那些“生于宫廷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知惧”的皇子的确是愚的恶的多,而贤的善的少。为了巩固梁朝江山,他希望自己的兄弟子侄,能够在他治下的太平年代成为饱学之士,成为继他而起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

然而,用心良苦的梁武帝却发现,天下竟然没有一本适合皇子皇孙的启蒙读物。当时流行的一些书籍,如《尚书》、《左传》、《论语》等儒家经典,对于孩子们来说程度较深,实为不便。

起初,梁武帝命翰林待诏殷铁石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碣碑石中揭下1000个各不相同的字,每字一纸,一字一字地教授那些皇子,可是这种教法杂乱无章,不便于记忆,收效甚微。

梁武帝后来就想到,若是将这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编成一篇通畅又有韵味的文章岂不是更妙?可是,这样的文章由谁来写好呢?自然就是他最喜爱最重视的文臣周兴嗣了。

随意找1000个字组成一篇文章,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是很难办到的。因为梁武帝想要的这千字文里没有一个字重复,组合起来又要有寓意,而且还要顾及文体文法,读出来还要朗朗上口,这实在是很苛刻的要求。

周兴嗣接到诏令后,回家找出王羲之的遗作,连夜工作。他伏案编撰,充分调动所有的知识库存,天才的大脑急速运转着,将那杂碎无序的1000个字一遍遍地排列组合,推敲斟酌。

最后,他采用四言韵语,8字一句,分125段完成,没有重字重义。第二天雄鸡报晓之时,终于编出了锦绣华章《千字文》。

因为太费心劳神,仅仅一夜之间,周兴嗣发现自己竟然忙得一夜白头了,就像伍子胥过昭关那样,满头乌黑的发须,都变成了雪白的银丝。

宋代类书《太平广记》这样记载了这件事:

梁武帝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个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帝召兴嗣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

周兴嗣到朝堂上报告时,梁武帝看见他几乎不敢相认。梁武帝欣赏过周兴嗣的作品之后,大喜过望,又重赏了周兴嗣,提拔为佐撰国史。其他大臣看过这篇《千字文》之后,也纷纷赞不绝口,随后马上在宫廷的蒙学教育中流行起来。

周兴嗣选择的内容从远古的混沌初开、日月运行、四季循环开始,叙述江河鱼鸟等自然界生物及景观。从伏羲氏、神农氏的龙师火官、天地人三皇,到仓颉造字,嫘祖制衣,囊括了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知识,对偶押韵、文法细畅,便于记诵。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如秦代李斯的小篆体《仓颉篇》。但是这些被称为“字书”的作品多数影响不大,在流传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可读性有限。

而《千字文》内容精、文辞美,又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以这种无可挑剔的姿态问世,便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的蒙学读本。后来的明代语言学家顾炎武曾经点评过《千字文》,他说:

读者苦《三苍》之难,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

“三苍》”指的是秦李斯《仓颉》7章、赵高《爰历》6章、胡毋敬《博学》7章。是秦统一文字之后,介绍小篆楷范的字书。汉代合此3书为一,断60字为一章,统称为《仓颉篇》。“千文》”指的就是《千字文》。

《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练,这些长处是此前读物所缺少的。它的长处后来为《三字经》所吸取,为这部优秀童蒙读物的出现提供了借鉴经验,这只要对二者稍加比较就可明白。

《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数目众多,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长处,甚至还有《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但它们之中无一能与《千字文》相比。

因为其他文献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文采稍逊,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相比。《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许多人不但把《千字文》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

在《千字文》的流传过程中,隋唐之际的智永和尚功不可没。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用30年的时间,摹写了800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寺庙。

因为求书的人越来越多,住处的门槛几次都被踏穿,所以包了一层铁皮,人称“铁门槛”。智永的这一举动,既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使《千字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智永之后,历代写《千字文》的书法大师比比皆是,著名的有唐代书法家怀素、北宋皇帝宋徽宗、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明代书法家文徵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无疑大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很多伟大的艺术瑰宝。

唐代以后,《千字文》这种形式被人们广泛地加以采用和学习,出现了一大批以《千字文》为名的书法作品。

比如:唐代僧人义净编纂了《梵语千字文》,宋代文士胡寅著有《叙古千字文》,明代文学家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颂》,清代侍读学士吴省兰有《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等等。这些所谓的作品内容各不相同,但都以《千字文》为名,足见《千字文》影响之大。

《千字文》在古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宋真宗时,编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装在400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字,止于“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为《大宋天宫道藏》。

明清时期,《千字文》被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每一间用于考试的号房都用《千字文》来编号。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回描写了屡试不中的周进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的情景:

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里一阵酸酸的。

古代一些需要用较大数字编号的项目,多采用《千字文》,这恐怕是连作者周兴嗣都始料不及的。

《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被后世称为“三百千”,是3部影响大而流行广的启蒙读物。“三百千”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

相比之下,《千字文》基本不存在被后人反复修改增补等问题,因而版本清楚,面貌原始,这给阅读带来了许多方便。

《千字文》问世以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西洋文化简史

    西洋文化简史

    本书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询时,着重对它的起源、形成、发展、面貌特征进行了有特色的概述。是从古希腊文化讲起,涉及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等,以最简洁的方式概述了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热门推荐
  • Sanditon

    Sandit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珠无敌英雄

    龙珠无敌英雄

    龙珠里面的乱套的剧情、谁、、、谁、、谁、会成为宇宙强者、请你们期待吧。
  • 无人知晓的大冒险

    无人知晓的大冒险

    我们三个在暴打作者以后被传送到了无厘头世界,然后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死里逃生的我决定将这个故事公之于众
  • 质量帝国

    质量帝国

    大三学生左道平意外得到一套超级质量管理系统,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实业帝国,让公司Logo成为顶级质量的信仰图腾。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丽人再多只娶最爱,这是一个快意恩仇、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 Greenmantlel

    Greenmantl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宠蜜爱:偷心娇妻别想跑

    甜宠蜜爱:偷心娇妻别想跑

    初回陆家的二小姐,在那场晚宴上带着一身暧昧吻痕,挽上那个云城权势滔天的男人,“昨晚,我已经是墨总的女人了。”墨北深笑得淡漠疏离,“陆小姐,我们认识?”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陆南心偏偏挤掉他的心上人,成为令人羡慕的墨太太。据说墨太太才情卓越,曾设计过一件惊世婚纱,却为他人做了嫁衣。那场盛大的婚礼上,她私携墨家祖传玉环,销声匿迹。当年,墨北深为了追回怀了其他男人的孩子,声名狼藉的墨太太,飞车赶往机场的路上险些车毁人亡,自此右手三指失去知觉。公司所有的文件签字,都源自那枚刻有‘南心北往’的印章。六年后。一次米兰设计大赛,担任评委的金牌设计师Mrs陆,身边闯祸的小萌货被训的泪眼连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本书是“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大全”丛书之一,由“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研究中心”整体策划完成。由引爆营销理论创始人,品牌战略营销策划专家王广伟编著。本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将枯燥的理论简单化、流程化、制度化,对市场营销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管理表格、文案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与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以及相关管理表格。
  • 校花狂徒

    校花狂徒

    【最火爆新书】男人两行泪,一行为红颜,一行为苍生!李凌风痴情三年,换来却是女友的无情劈腿,心灰意冷之际,偶得天眼神珠,从此走上不凡之路。君子如风,为谁跋扈为谁雄!美人如玉,任我纵横任我狂!
  • 网王手冢之如此依旧

    网王手冢之如此依旧

    两个从没有交集的人,一场邂逅让他们相遇,只是她知道是他,而他却不知道是她。所以他要她,她不要他。“手冢国光,你放开。”——越前龙樱。“不放,一辈子也不放。”——手冢国光……
  • 噬香嫡女谋

    噬香嫡女谋

    因命格凶煞,吕家嫡女雪贞从侯夫人沦为笑柄,徒叹奈何。本以为此生孤独,却不料杨家三少一心求娶,弃妇顿成富可敌国的杨家三少奶奶,人人羡慕。然一切富贵荣华的背后,都有无数阴谋诡计,雪贞这一嫁,表面风光,实则暗潮汹涌。新婚夜始终未出现的丈夫,不冷不热的婆婆,刁钻蛮横的小姑,娇柔妩媚的姨娘,居心叵测的陪嫁丫鬟,雪贞在婆家,举步维艰。当一步一步接近真相,她,怒了。比计谋?比手段?比才华?放马过来。一桩诡异的婚姻,一个女人与三兄弟之间的爱恨纠葛,究竟谁,才是她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