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6000000008

第8章 儿童启蒙经典《三字经》

南宋时期的1223年8月17日,这一天,庆元府鄞县的吏部郎中王撝喜得一对龙凤胎。他将一双儿女以麒麟和凤凰命名,分别取名为王应麟和王应凤。王应麟天性聪敏,最讨父亲的欢心。他9岁就能通读六经,19岁就中了进士,成了家族的骄傲。王应麟对“程朱理学”很感兴趣,在为官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勤读经史。王应麟似乎和麒麟一样,生来就是一身正气。在他担任衢州西安县主簿的官职时,因为年龄小而被一些人看轻,所以在纳赋税时故意延迟,想给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主簿一个下马威。

结果,王应麟毫不马虎地将所有故意拖延赋税的人都上报给了郡守,要求将他们绳之以法。当地县民从此知道这个脾气倔强的小官吏不好欺负,从此就再不敢故意捣乱,对他十分畏服。

王应麟后来步步晋升,但这股正直的勇气一直未减。由于他不喜欢像别人那样圆滑处世,无意中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因为不想包庇污吏而遭到报复,曾经几度被罢官。

宦海沉浮,让王应麟颇感力不从心,但自小以理学自律的他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咬牙为了国家大计在官场上苦苦支撑。

南宋之后,王应麟到远方隐居起来,不愿复出。虽然自身安然无恙,但山河破灭使王应麟痛心,他写文章时甚至只写甲子不写年号,用以怀念南宋。

在默默无闻的隐居时光里,闲逸的生活慢慢冲淡了王应麟心头的惆怅,但他胸中始终有一股郁结之气,硬硬的哽得他喉头难受,让他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底是在惦记什么呢?王应麟自己也搞不清楚。等他将近古稀之年,自觉时日无多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自己实在是不甘心啊!

回想一生,从昔日的毛头小子再到踌躇满志的年轻县官,甚至再到后来的礼部尚书,自己哪一刻不是想着能以学识改变天下黎民的命运,让国家昌盛呢?

彼时虽有小人为伍,却也有君子在侧,总有一份希望值得去拼搏。可惜后来江山破灭,故国不在,自己的一腔壮志也彻底无处抒发了。王应麟有些后悔,又有些愤懑。眼看自己的年岁渐渐增大,想着再出去闯荡一番是不可能了,不免唏嘘长叹。王应麟看见了在宅院里嬉闹的孙子孙女,心想,既然“平天下”的志愿已然无望,但至少要把自己的一生所学所想简要地整理出来,留下些东西给自己的后人。如果子孙中能有人从中获益,一生不改君子豪气,它日在黄泉下,自己也就能瞑目了。

王应麟收起了几案摊开的本本著作,准备下笔。写什么呢?他抬手挠挠头,不小心把墨水甩到了脸上。他的一个孙女看见爷爷满脸墨汁,捂着肚子笑翻了天。

孙女银铃般的笑声,使王应麟回忆起了幼时伙伴们唱歌谣的情景,那时候,自己和妹妹也是这么爱玩爱闹,唱着歌诀跑来跑去。这时,他的脑海灵光突现:对,就把这些写成三字歌诀吧!

王应麟毕竟是通古博今的大儒,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举重若轻的大家手笔写出的这部“三字歌诀”,当然是非同凡响的。

后来,这本融会了我国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诀”,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蒙学传世经典《三字经》。

《三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知识、天文地理、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时人觉得该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比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和“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是说明季节和方位的;“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是说人具有七情六欲等情绪体验和心理意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概括说明了动物的种类和特征,不用多解释,幼儿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内容。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知识,对幼儿的熏陶是显而易见的。

《三字经》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它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

《三字经》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但长大了以后,受环境的影响,习性就会不一样。这句话说对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要,后天教育得好,方法正确,就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反之,就会有不好的结果。

再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一迁,是因孟家附近是坟场,孟子就学人做丧事;二迁,是因邻居是肉商,他就学人卖肉;三迁,迁到了学校附近,孟子上学了,那里人文环境良好,孟母很满意,认为这才是能够教育好孩子的地方。

有一日,孟子逃学回来,孟母一气之下把已织到一半的布剪断,说:“你现在这样,就和我剪断这匹布一样,前功尽弃。”孟子听从了母亲的教诲,从此以后,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合称“孔孟”。

《三字经》中,类似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12个字就是一个故事,虽然字数不多,但其中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无穷的哲理,是一本值得所有孩子一读再读的好书,也是可以相伴孩子们左右的良师益友。

从明代开始,《三字经》不仅在国内流传,更踏上异国他乡,是国际影响最大的蒙学读物。

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经》翻译本是拉丁文,这个首功当属意大利人利玛窦的老师罗明坚。利玛窦是位首开中意文化交流之先河的使者,但是他的老师罗明坚却鲜为人知。当年就是这位罗明坚带着利玛窦来到我国,并指点他学习我国文化。

罗明坚是历史上第一位研究汉学的欧洲人,早在1579年,他就来到澳门学习中文,他首先接触的就是《三字经》。

这本讲述道德培养和学习精神及涵括文史的“小书”让他很快就进入传统儒家文化的领地,他深感这本《三字经》的文化价值和对西方文化界的启发作用,于是他从1581年就开始着手翻译,并将译文寄回意大利,他在附信中还写道“时间仓促,拉丁文译文也很不通顺”。虽然此书当时没发表,但历史仍清晰记录下他的这份不凡辛劳和开创之功。

正是这位自称是“我们已被视为中国人”的意大利学者,更将《四书》、《大学》翻译为拉丁语,成为当时欧洲贵族学习东方文化的珍贵资料。

王应麟当然没想到,自己这本启蒙书,在200多年后,竟由一位素不相识的意大利人翻译为“番文”,漂洋过海,来到“番邦”,还成为这些洋人认识“中国文化”的入门必备书。

在意大利人一字一句地朗读《三字经》的那会儿,俄罗斯人也开始与这本小书不期而遇,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本小书竟在日后的俄罗斯历史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文化作用,并成为大诗人普希金钟爱的“中国读物”。

1727年,沙俄政府派遣一批人士到我国学习儒家文化,来到这片神奇的东方土地后,他们首先要研读的就是这本薄不起眼的《三字经》。这本字仅一千、涵括万物的神奇小书,令本来有点傲慢的欧洲人渐生好奇,而其中默不知名的一位学生罗索兴更埋头将它翻译为俄文,后竟入选培训教材,成为当时文化界的流行读物。

1779年,彼得堡帝俄科学院又公开出版了列昂节夫翻译的《三字经及名贤集合刊本》,因其内容与当时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推行的讲求秩序的“开明专制”等政治策略不谋而合,政府遂正式“推荐给俄国公众”使其走向民间。

不过,真正令《三字经》深入俄国民心的是“俄国汉学之父”俾丘林。他曾在北京生活14年,深谙经史,更明晓《三字经》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他在1829年推出《汉俄对照三字经》。此书甫一推出,果然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俄国教育界在当时也正好在讨论儿童教育问题,《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等典型例子,让这些满口高雅法语的贵族们惊讶于早在2000年前这个毗邻大国的一位母亲早就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于是,《三字经》成为“俄国人阅读中文翻译本的指南”,并成为当时社会流行读物。

此外,其他众多不同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的汉学权威在介绍我国传统经典时,大多都将《三字经》与《论语》、《孟子》等儒家圣人经典并列推介。他们这种出自非功利色彩的选择,正好道出《三字经》不可小觑的文化意义。所有这些,都折射出《三字经》所蕴含的令人无法绕开或轻视的文化分量。

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三字经》从乡间走向宫廷内外、走向世界各地,其间的曲折历史和历代学者的心血与贡献可谓纸书难尽。

总之,《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其内容涵盖量非常丰富、全面。《三字经》能让世界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它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可谓垂裕千秋,造福后代。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
  • 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本书的历史经典于幽默调侃中展开,某些戏谑,似乎对经典“大不敬”。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亵渎经典,万不可取。但持这种观点的人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曲解了读经典的意义。读经典本身是一种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阅读中获得愉悦,这正是经典的魅力之一。二是小看了经典。经典不怕冒犯,只有认识到经典的强大,才会真正敬畏经典,才能在经典面前放下各种包袱,走到经典的身边,轻轻松松和它交谈。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果从龙凤文化原初的象征拓展开去,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的文化含义排成两个相对的系列;龙:天、帝、父、权利、凶悍、战斗、伟力、进取、崇高、威严、至尊等等;凤:地、后、母、幸福、仁慈、和平、智慧、谦让、优美、亲合、至贵等等。龙凤的精神其实也可以乾坤二卦来象征: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代表中华民族刚毅、进取、万难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智慧灵魂的一面。龙凤文化相对、互补、相渗、互含、合一,深化出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的傲娇哥哥

    腹黑总裁的傲娇哥哥

    如果有来生即使倾尽所有也想好好爱你一回什么世俗什么伦理只想与你无论生死永生一起
  • 穿书的人生你不懂

    穿书的人生你不懂

    作为一无所事事又生无可恋的宅男纪延平日里不多的兴趣就是看小说!还是去盗文网看!还特别喜欢去给作者提意见!妈了个蛋!于是某开了金手指的作者发飙了!所以——纪延穿书了!我擦擦擦!你以为穿越只是去家楼下买瓶酱油吗?!!!!小帽子尽情洒狗血的小文……不过狗血的中心纪延可就水深火热了!吼吼吼!!!!
  • 素手医娘

    素手医娘

    前世为了能多活一天,素年久病成医拥有一身的医术,却终究挡不住生命的消逝上天垂怜,给了她再一次的生命她必然要活的舒畅活的奢侈……孤苦伶仃的罪臣孤女,带着孤苦伶仃的呆萌丫鬟致力于搂钱救人潇洒高端有档次感情什么的就算了,钱才是王道!
  • 读懂你已是多年以后

    读懂你已是多年以后

    我塞车也只是用了几时钟头的时间便回到了家;他不塞车却怎么赶都赶回不到家。
  • 控火者

    控火者

    五行域,五行兵,五行相融险中行;幽冥域,追魂鸣,四兽相聚破天成。痞子的新书,希望得到广大书友的垂青!!我的滴血军刺猛虎书友群依然不变:群128136055
  • 灵渺星轴之时之砂

    灵渺星轴之时之砂

    光明没入黑暗的最后一刻,时空的乱流也就此展开。早已故去的人、神、魔都将聚集在此,做这最后的大战!他生在世家,空有天赋,却遭到无尽嘲笑和冷眼,只因他无法修炼。偶然的机会,逆天的因果,接下就会改命,但生死难料!放弃就会平庸,但保得平安!他会怎样选?这是末世,还是初始?世间唯留两行诗:“银带闪烁星辰变,轮回不止砂始源。”“一曲悲歌一觞酒,一株枫树凋落寒。”
  • 囚杀天下

    囚杀天下

    大荒圣体,可掌镇乾坤,血魔龙刀,可斩破苍穹。多兰之戒,窃无上机缘,不死传承,夺天地造化!亦正亦邪的性格,少年叶枫,自北冥域犁天界走出,踏上了囚杀天下的逆天传奇。囚天,囚地,囚神魔,万死不朽,谁与争锋?!【收龙套唯一联系QQ:826068969】
  • 乱魔诀

    乱魔诀

    当强大的猪脚获得乱魔诀传承感觉自己牛逼哄哄天下在手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创造乱魔诀的家伙在创造一半的时候走火入魔而死,更没有人告诉他,无数年来,凡是修炼乱魔诀的修士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兄弟情义深似海,儿女情长牵断肠……这是一个乱世,宗门林立、群魔乱舞、万妖横空的时代……
  • 温暖的家园

    温暖的家园

    这是一本反映乡土风俗的作品。当乡村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心灵的归属。
  • 七彩真经

    七彩真经

    一个世俗的少年历经重重磨难终于踏上宇宙的至高点,一路上遇到无数磨难,无数诱惑,还有无数美女相伴。。。。他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