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7700000058

第58章 要了解事物常理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庄子·齐物论》

所谓平庸的事理就是无用而有用;认识事物无用就是有用,这就算是通达;通达的人才是真正了解事物常理的人。恰如其分地了解事物常理也就接近于大道。

天与地,固然不能不说是很广大,每个人要占用的面积确实不过是立足之地而已。如果因为这样,人只在小块地上站好,却把立足之外的广大地方都挖到黄泉以下,那剩下让人立足的地方还让人站得稳吗?

庄子曾向惠子问这个道理。惠子坦率地说,那人立足的小小地块也不能有用了。

庄子便说:“如此说来,看上去似乎没用的东西,实际用处大得很!”

在高明的画家看来,败草枯木,都可以入画。

在高明的琴师看来,流水风声,都可以谱成曲。

在高明的诗人看来,街头争吵,房中大闹,都包含浓浓的诗意,可以入诗。

做人,应该懂得“无用”的妙用与大用,懂得“无用”才算说得上知道什么是有用。

所以,看似“有用”的其实“无用”,看似“无用”的其实“有用”。我们要明白在什么时候应该“有用”,什么时候应该“无用”。什么样的“有用”可以转化为将来的“无用”,什么“无用”可以转化为将来的“有用”。现实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1)最受欢迎的人,是直接“对别人有用”的人。

就像庄子故事中的那只鹅,不会叫的,被杀了;会叫的,对人有用处的,因为会叫而可以为主人看家的,免遭杀害。

李白有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此说甚妙!无可否认,我们都不是什么“社会栋梁”的一类,但要说的却是,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点“对某人有用”的用处。

这个“用处”是什么,因人和因情况而异。

极具讽刺意味的地方就在这里:你“自以为是”的长处,对某些人可能因为“没有用处”而不被视作你的长处。相反的是,有些你认为不足挂齿的小事、小本领或小关系,也许对某人刚刚“有用”使你在他心目中升值。

人都是有功利的。人际关系大部分都建筑在“我认识这人有什么用”之上。虽不明言,但想深一层,你会发现阁下的许多“朋友”,都是必要时“对你有用”的人。

不武断地说朋友关系纯粹建筑在“用处”之上,却绝对肯定你对某朋友的用处,实在是“促进他对你的友谊”的一大重要条件。

一想之下,我们不禁想到我们对“朋友们”的不少用处,包括从送礼请客,到介绍工作,介绍朋友,甚至买票和在欧洲买那边较便宜的小物件。连“借出耳朵”听人诉苦并予以排解,或者拿我们的古董笔出来切磋研究,都是我们这个“不才之人”对吾友们的用处。为此这些用处肯定“有助友谊”。

问题就在这里了。我们用我们的“用处”对一个朋友作出直接的贡献,有时不费吹灰之力,比勤劳诚实、为人大方还省事得多。更要指出的是,我们可能不自知,原来自己可以对朋友们如此“有用”,并因自己有用成为他(她)的“好朋友”。

(2)冷庙也要烧香,因为无用之中蕴藏着有用。

一般人认为冷庙的菩萨一定不灵,就因为菩萨不灵,所以成为冷庙。殊不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他给你一点点帮助或指点,足以改变你的命运。

所以,如果要烧香,应该去不大有人注意的冷庙,不要一味地往香火旺盛的热庙挤。热庙因为烧香人太多,菩萨注意力分散,你去烧香,也不过是香客之一,显不出你的诚意,引不起菩萨特别注意,也就是说菩萨对你不会产生特别的好感,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也以众人相待,不会特别帮忙。

冷庙的菩萨就不然了,平时冷庙门庭冷落,无人礼敬,你却很虔诚地去烧香,菩萨对你当然特别注意,认为你是他的知己,印象之好,自不待言。你虽同样地烧一炷香,菩萨却认为是天大的人情,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自然特别帮忙,即使将来风水转变,冷庙变热庙,菩萨对你,还是会另眼看待,认为你不是势利之辈。

其实不只是庙有冷热之分,人又何尝不是?不要以为那些无人问津的冷庙对你毫无价值,只要你多花一点心思,就会发现,看似没有多大用处的冷庙其实对你的价值是很大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①对已经退居二线的人不应该视为无用,应多接近并博得他们的赏识。

不要忘了你的老上级,特别是曾经对你印象很好,并热心激励、帮助过你的人。他们当中,有的在工作岗位上,有的已经退休了。有人认为在工作岗位上的上级很重要,并想尽办法讨好,三天两头地往人家家里跑;对于已经退休在家的老上级却不闻不问,见面时态度也非常冷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特别是对那些退居二线但对现任领导仍能产生影响的老前辈、老上级更要多加拜访,巧下功夫。

要设法与他们多接近并博得他们的赏识。毫无疑问,退休者最难过的是,退休后那种门可罗雀的寂寥景象,他们在心理上自然很不平衡。这时若有人肯像从前那么尊敬他,拜访他,他必会为此感动不已。

②你的朋友当中,有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如果有,这个朋友也是冷庙。

你应该与热庙一样看待,时常去烧烧香,逢到佳节,送些礼物。为求实惠,有时甚至可以送些钱,请他自己买些实用的东西。又因为他是穷人,当然不会履行礼尚往来的习惯,并非他不知道还礼,而是无力还礼。不过他虽不曾还礼,但心中却绝对不会忘记未还的礼,这是他欠的人情债,人情债越欠越多,他想还的心越迫切。所以日后他否极泰来,他第一要还的人情债当然是你。他有清偿的能力时,即使你不去请求,他也会主动还你。

一个人是否能飞黄腾达,要靠机遇。英雄落难,壮士潦倒,都是常见的事。只要一朝交泰,风云际会,仍是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

宋孝杰是一个被伪满政府遗弃的算盘先生。1945年日本投降后,也同时宣告伪满政府的彻底垮台。宋孝杰作为伪满政府财政部一等理财(会计)的饭碗也被砸烂。

1946年宋孝杰离开长春,来到五站(四平)谋生计,所谓“秀才家族”的脸面已无保,只得到人生地陌处混饭吃。在四平期间,宋孝杰结识了当地首富赵老汉。

当时赵正为孔祥熙收购黄豆。因数额巨大,而且账目混乱、零散,赵手下的三位算盘先生,三天未算清账目。宋孝杰靠一手“袖内吞金”的绝技,在一刻钟之内算清,得到众人的赞赏。

为交朋友,宋孝杰将自己的绝技传给赵老汉的女婿陆焕章。不久,陆焕章调到孔祥熙身边供职。由于战局紧张,宋孝杰辗转到长沙,因车马劳累,一病不起,所有积蓄均已告罄。店老板命人将他抬到路边等死。

恰巧,赵老汉的侄子(陈明仁的护卫官)路过,认出宋孝杰,忙打电话通知陆焕章。陆在南京,亲自派人将宋接到府上养病。宋痊愈后,陆举荐宋到孔祥熙手下做事,不久去了美国。

陆焕章退撤台湾时,遭人暗算,只身一人逃到美国,求到宋孝杰门下。宋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帮助陆重建胶鞋厂。十几年过去后,陆焕章重振昔日雄风,而宋孝杰的华商银行也生意兴隆。两人遂成生死之交。

有的人能力虽然很平庸,然而因一时时运通达,也会成为不可一世的人物。人在得意的时候,一切都看得很平常、很容易,这是因为自负的缘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与他相差不多,交往当然无所谓得失。但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往来多时,反而会有趋炎附势的错觉。即使你极力结纳,多方效劳,在对方看来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会有多少增进。只在对方转入逆境,以前友好,反眼若不相识,以前车水马龙,今则门可罗雀,以前一言九鼎,今则哀告不灵,以前无往不利,今则处处不顺,他的繁华梦醒了,对人的认识,也就比较清楚了。

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英雄,就该及时结交,多多交往。或者乘机进以忠告,指出其缺失,勉励其改过迁善。如果自己有能力,更应给予适当的协助,甚至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不要等他开口,得随时采取主动。有时对方很急着要,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需。你如得知情形,更应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感觉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记。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他一朝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

从现在起,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朋友,若有值得上香的冷庙,千万别错过了。

总而言之,一切都有用处,都可以助我修炼。所以,眼光不只是用来看脚下的路,还要看身边的路;同样,眼光不能死盯一人的某一处,而要观察一人的多处,或者是几个人的共同点,这才叫看问题的高手。

同类推荐
  • 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书中讲述了青少年应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8种个性,包括独立自主、从容果断、坚定执著、谦逊诚实、标新立异。这些个性培养好了,青少年社会成为拥有良好个性的社会一员。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大全集(超值金版)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大全集(超值金版)

    《论语》上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的人生基本已成定局,因此,40岁女人应该顺应自己的人生轨迹,懂得取舍之道,让自己在人生的后半程走的更加从容和顺畅。40岁,女人必须要面对现实,这是生命中的分水岭,在这里青春一去不复返,精力衰了,容颜老了,感情淡了,责任重了,前途远了。看看以前,感觉自己的所得是如此之少,想想以后,让自己迷惘的事又是如此之多。但无可否认的是,40岁之后的路依然漫长,40岁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个点开始,你必须对你未来的人生负责,灵活取舍,该选择的不要错过,该放弃的不要紧握,该留住的留住,该改变的改变,这样你才能获得一种与年龄相称的坦然和从容。
  • 职场人际关系22条法则

    职场人际关系22条法则

    行走社会,没有关系难以立足,难以成大事。关系良好,资源就可以在关系网中流通,就会事事顺畅,春风得意;关系僵了或者破裂,就会出现天堑鸿沟,好事难成,雪冷心寒。因此,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第一要素。人际交往是一种艺术,讲究原则和技巧。本书结合职场人际交往实际,总结出了22条职场人际交往法则。职场人士若能在交往中遵循这些法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交际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热门推荐
  • 半城

    半城

    陆楠租住的房子跟厉漠北家隔着半座城。603路公交要在路上跑四十分钟,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25厘米。她去过一次,从此多了一重身份——厉太太。她不知道,她是他的梦。而熟悉厉漠北的人,对她只有一句评价——那个妄想攀高枝,结果摔得十分难看的蠢女人。婚姻是座城,她在城外,他在城里。
  •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

    本书是刘墉写给女儿的,同样也是写给所有希望获得成功却又对怎样成功感到迷茫困惑的你的书。书中,作者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严父:他从怎样规划睡眠、怎样利用时间、怎样得体穿衣、怎样训练写作这些切实可行的小事情谈起,在怎样看待偶像,怎样与老师相处,怎样克服恐惧、焦虑等方面为年轻读者提出建议,也教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胜败和死亡这些人生的重大课题。作者刘墉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移居美国之后,又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本书正是他接受美国文化之后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的结晶。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亦师亦友的立场,会让青年读者备感亲切,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他的建议和引导——他的这些建议和引导有如智慧之光,照亮通往成功的道路。
  • 重生之剑影

    重生之剑影

    纯剑士是一个平庸的职业,防御比不过重铠盾战、控制比不过盗贼、射程比不过弓手、伤害比不过法师......不过就算如此,《启程》中的剑士仍然不少,许多玩家依然喜爱着剑,就算是平庸也誓要在战斗中挥舞出绚丽的剑影!每个人只要走出自己的路,平庸或许就是平衡一段大局已定的过去......在战斗中,战魂力量有所突破的晨冰,却还是挡不住众多的敌人一次重生的机会......在可以选择多职业的《启程》中,毅然再次成为纯剑士——是重新启程?还是重复过去?
  • 丧尸猎

    丧尸猎

    末日来临,所有人类惶恐不安。人类希望,全在圣峰之上。到底何人能够成为救世主。
  • 流民

    流民

    一个人走过来这么长的路假如有个人陪着最好也没有了。大概是习惯了你不在了。被流放的人心里面的那些藤蔓缠绕起来容易焚烧也容易身亡,更多的是想你。明明知道那条追赶上你找到你的路那么长可还是那么义无反顾的走。那些挡在我面前的人都会变成春天里太阳出来就会消融的雪、毕竟你也知道我这种骄傲的偏执的人从来都只会用拳头和刀说话。
  • 寒夏忆

    寒夏忆

    5年后,再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为的是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她却悲惨的发现,她的世界里永远有他。5年前,不小心弄丢她,5年后,绝对不允许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错过她。
  • 这样的员工最抢手

    这样的员工最抢手

    本书为大众读物。本书用条理明晰的理论与鲜明生动的个案,说明了成为最抢手员工应该具备的素质与才能,为职场人士达成职业理想提供了一条迅捷的路径。
  • 開原縣志

    開原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日生存进化之起源

    末日生存进化之起源

    隐藏在外太空的势力终于找到了地球,这个资源充足的地方,终于可以展开侵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