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5200000010

第10章 犹大之悔

西人之对于13,和粤人之对于8,感情正好相反。

前者,凡涉及13,闻之色变,忌讳万分,几乎是病态的拒绝。后者,见8眼开,言8色喜,钟爱之情,溢干言表。其实,粤人的8与“发”,纯系口彩,别无深意。而外国人的13恐惧症,则是植根于宗教的一种很悠久的文化现象。

因为耶稣那顿最后的晚餐,第13位,正是将他出卖的变节分子,十恶不赦的犹大。从此,在西方世界里,楼无13层,房无13号,飞机上没有第13排,便是不必惊讶的现象。尤其一到13日,外加上礼拜五的话,洋人之战战兢兢,之提心吊胆,那种惟恐灾祸降临的无可名状,真令我们中国人觉得可笑,不可思议。

我一直纳闷,在全球范围内,数科学倡明,论技术发达,莫过于欧美,但在他们那里,一些绝非引车卖浆之流,贩夫走卒之徒,绝对是衣冠楚楚,具有文化素质的绅士淑女,对13这个数目字,也同样怀着惕惧心理,视为不祥之兆,生怕噩耗降临,避之惟恐不及,实在有些难以理解。后来,我渐渐悟透,西人之畏13如虎,不是怕这数目字本身,而是怕坐在第13个座位上犹大式的小人,才如此忌讳的。

犹大(加略人),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他的出名,就在于他的出卖,而出卖是小人们最乐意采用的低投入、高产出的手段。一封只花五毛钱或八毛钱的密告信,一句附在耳边嚼舌头的悄悄话,一幅偷拍的可供资证的检举照片,一张两指宽的密电码式的纸片,不惮一指之劳,就足可以将对手置于死地。《圣经·马太福音》说他以三十块银元的代价,把他师傅的行踪,泄露给祭司长和长老,就属于这种很经典式的一手。

但这位犹大先生,有一不做,二不休的狠忍之心,拿到犒赏以后,意犹未尽,又一路小跑,到总督府出首,还想得到另一笔悬赏,并自告奋勇为刑警队带路,到耶路撒冷附近的客西玛尼园搜捕耶稣。我弄不明白犹大的积极性从何而来?

更弄不清楚他为什么如此恨耶稣?他在使徒中是分管钱财的,类似司库,或会计,或财务科长,是不是被耶稣发现了他的账目有什么问题?要把他送到反贪局或廉政公署?

于是,他将恩师出卖了,通过官方之手,终于将他钉在十字架上。

所以,犹大是自有纪元以来,小人一族的开山鼻祖,或祖师爷,当无疑义。西方人尽量规避13这个数字,就因他而起,要没这个13,耶稣不会死,13便成了一个特别的忌讳。

据说,西人在家请客,若发现最后应邀而来的客人,只有13位,那可不得了,哪怕到大街上随便拉来一位过路人,也不能出现13人落座的状况。因为这个数字太不吉祥了,连耶稣都不能免,甚至他预知自己要倒霉,也无法逃脱。那么,嗣后的人对13存有警惧的心理,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也就能够理解了。

西方人怕13,怕小人,怕犹大,甚于怕魔鬼,怕撒旦,怕梅靡斯特,也让我们觉得好奇又好笑。一到西俗的万圣节,叉称鬼节,类似中国盂兰节的那一天,入夜以后,男女老幼,扮妖作怪,装神弄鬼,相互作乐,这一天的鬼,甚至有点可爱可亲,实是咄咄怪事。而对于13,从来敬谢不敏,一提犹大,浑身战栗。但对鬼,则不这样拒绝,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里,让那位老王的灵魂上场,歌德的《浮土德》里,博士甚至敢同魔鬼做交易。因为鬼就是鬼,明码标价,知其为鬼,也就好防。但小人则不,在没有发觉他已经把你出卖给总督大人以前,那张脸说不定还带有一分天使的纯洁呢。

虽然,达芬奇在他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中,把犹大的脸色画得很灰暗,面露惊恐之状,其实,那是艺术家的夸张。在现实生活里,几小人,在作恶之时,从来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对这些防不胜防的小人,无论东方,无论西方,都视为好人的不幸之本,灾难之源。清人金圣叹评《水浒传》,对小人有精辟的论谈,第一回的夹评中,对“小”苏学士,“小”王太尉、和“小”舅端王的几个“小”字上,发了一通感慨。这几个无所谓的“小”字,在我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眼中,肯定一掠而过,但他却评出不凡的见解。

他说:“嗟乎!既已群小相聚矣,高俅即欲不得志,亦岂可得哉!”这就是说,无论单个的小人,暗中下手,还是集体的小人,沆瀣一气,他们要想干什么事,无不成的。所以,小人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社会的灾星。

现在已经很难弄清,公元初发生在耶路撒冷城那桩公案的细节了。但大略可知犹大出卖耶稣,除了想得到那笔告密的赏金外,从《马太福音》的记载,估计他与耶稣,与其他使徒的关系,也到了非常紧张的程度。当耶稣在逾越节的筵席上,宣布自己就被这张桌子上的某个人出卖时,在座的使徒无不大惊失色,连忙询问是谁如此丧心病狂。耶稣几乎等于直指地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犹大正伸手到盘子里取食物,他自然要间:“拉比,是我吗?”

耶稣说:“你说的是。”这和指着鼻子点名,没有任何差别,双方矛盾激化到此地步,指望犹大悬崖勒马,改邪归正,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人这种社会现象,不知是否与土壤成分,与气候条件有些什么关系,有些地域,有些时期,好像特别适宜于小人的生长成熟,孳生繁殖。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文明与反文明,文化与反文化的长期较量中,这种小人与非小人的相生相克的生物链作用,既非今日起,也非夸日。

所以,凡有人类活动的场合,只要存在着攸关到每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利益,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就会有小人出现的可能。有人得到很多,有人得到很少,甚至得不到,就会有不平,就会有竞争。得不到的人想得到,得到的人要保护自己的胜利成果,而且还想得到更多,就会有较量,就会有厮杀。若这种角力,其中有一方采用卑劣的伎俩,龌龊的手段,无耻的行为,肮脏的途径,达到把对手打倒的目的;或双方彼此彼此,不拿到桌面上来,而在桌子底子较劲,不在光天化日下进行,而在阴暗角落里狗咬狗一嘴毛。那么,这一方、双方、或多方,就是所谓的小人了。

有时候,通过正常的办法,往往一无所获,而通过非正常的办法,却能收获累累,这也鼓励小人,为达到比用正常办法更丰厚的回报率,就无所不用其极。于是,人性恶的程度增高,血腥味的浓度加深,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这一切,并不是在刀光剑影、旌旗飘扬之下大张挞伐,而是偃旗息鼓,“打枪的不要”,人不知鬼不觉地悄悄地在进行着较量。甚至对手的刀子已经插入你的下腹部,说不定明面上,还在跟你握手致敬,亲吻拥抱,祝酒干杯,山盟海誓呢!犹大早就向有关当局汇报,把他师傅耶稣出卖了,可他还装傻充愣地问耶稣:“拉比,是我吗?”这份伪镇静,这份假天真,这份泰山崩于前居然眼不眨地装出一副孙子的模样,你能不佩服吗!

从这个角度观察,当个小人,也颇不易。

回想十年浩劫中,我有一位牛棚的棚友,老而且弱,而且高度近视,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可抓的辫子,只是多读了几年旧书。小将们认为四旧属于横扫之列,读四旧者自然也要横扫。每次被拖出去批斗,只求保护他的眼镜,余皆顾不得,只求眼镜尚在,便谢天谢地。可小人之恐,在于刁钻,终于有一次将其眼镜,摔在地上,还狠踩一脚。视力极差的他,只能摸索着,捡起一些零散的碎片回来,无论如何,再也拼凑不起。

我头一回看到他呼天抢地的痛苦悲鸣:我怎么生错了地方,落入这群小人国与恶狗村中?我只好劝喻他,其实不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还应加一句,“四海之内,皆有小人”,你以为皇帝就不是小人吗?有时是最大的小人。老兄,省省吧,你是找不到一块没有小人的净土,还是向造反派请假,准许你去城里配眼镜吧!

后来,我和这位有学问的人探讨,就冲天字第一号的小人犹大,证明小人不是中国的土特产,外国同样有小人。当然,在我们这里,一到社会结构出现某种不平衡状态,譬如鬼子来了,汉奸走狗猛增;洋人来了,假洋鬼子必多;政治运动来了,想捞一把者便层出不穷,也是事实。

从古至夸,任何社会,利益愈少,则竞争愈剧,途径愈难,则竞争愈恶。竞争愈激烈,小人愈繁殖;小人愈繁殖,社会愈黑暗。若是在这种争夺和厮杀过程中,有人借助于权力收拾对手,如犹大借助于官方力量,就叫做整。所谓“整”,就是一个绝对强者,打一个不敢还手的绝对弱者,因此,耶稣知道自己必死。正是有这种不公平竞争的前提,成了那些小人能够有恃无恐,猖撅作乱,迫害良善,立功邀赏的最大本钱。

许多上了年纪的过来人,恐怕都难以忘怀那如履薄冰的岁月。每当发表社论,开展运动,发动群众。搜集材料,成立专案;内查外调、分类排队,揭发举报,划分队伍,深入批判,穷追猛打,继续深挖,隔离检查,上挂下联,定案处理,发配下放……的时候,你身边的那些小人“朋友”,几乎每个细胞都处于亢奋状态之中,因为这是得以兴风作浪,捣鬼作乱,混水摸鱼,见缝下蛆,密报陷害,诬蔑中伤,叛卖出首,揭发邀赏,颠倒是非,落井下石的大好时机。于是,你不知道哪一天,你已经坐在十手所指、十目所视的被告席里。

但遗憾的是,中国的小人,历史虽悠久,人数虽众多,可有数量而无质量,没有一个像犹大那样足以领袖群伦的、有很大知名度的小人之王,能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首开小人卑污史上的卖人纪录。真是遗憾之至,国产的小人中,还找不出这样一位出类拔萃、“当惊世界殊”的小人。看来,为使犹大“吾道不孤”,中国的小人一族,还真须大大努力,迎头赶上才是。

据说,犹大干了这件大事以后,振振有词地安慰自己:

即使俺不告密的话,总督或者巡抚也会把耶稣处死的。这种我不干别人也会干的推卸责任法,是所有小人作恶以后的常用说词。于是,他释然于怀,在耶路撒冷那家小客店的房间里,倒头大睡。我估计,那枚总督大人赏给他的金币,握在他的手里,一点也不会使他不安。因为,从犹大先生开始,没有一个小人跳出来声言自己不是东西,更不会承认自己如何卑鄙无耻,探讨自己的良心被狗吃了以后怎么大大的坏了。

所以,按《圣经》所说的犹大之悔,我是不大相信的。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牛棚杂记》中写道,那些做尽了坏事的小人,有可能会睡得不那么踏实,我觉得老先生的期望值,似乎过高了些。他在这本书的《自叙》里,还提出来一个多少有点浪漫的想法:“我还有一个十分不切实际的期待。“那些”折磨人甚至把人折磨至死……的人,为什么不能把自己折磨人的心理状态和折磨过程也站出来表露一下写成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呢?”“他们自己如果还有点良心,有点理智的话,在灯红酒绿之余,清夜扪心自问,你能够睡得安稳吗?”

所有的小人,包括有文化的、无文化的和半有半无文化的,对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都抱有一种先天的仇视心理。

而一旦得以宣泄他们心中嫉恨的话,无一不是采用一切手段,从人格上,从心灵上,极尽屈辱之能事,使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小人,是社会的血管壁上的附着物,这社会越陈腐、越老朽,于是,沉淀物越多地黏附,最后促成社会的心肌梗塞而死亡。

无可讳言,每个人身上,都含有一点小人的成分,只是百分比的不同,和对他人危害性质的程度差别,像癌基因一样,植根在人的肌体之中,一遇机会,就要爆发。有的人,正常细胞能够抑制得住癌基因,我们管这种人叫君子。有的人,病毒泛滥,不可控制,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便是所谓的小人了。而小人中能够“折磨人甚至把人折磨至死……的人”,季先生竟然寄希望“如果还有点良心”,说句不敬的话,老人的古道心肠,难免有迂腐之讥了。

当年,那些或手执棍棒,或手握刀笔以折磨为业的“文革好汉”,现在,才不会像季老担忧的那样为之失眠,为之辗转反侧;正如我判断犹大不用吃安定或速可眠,照样睡得很香一样,如有一丝忏悔之意的话,表明他们腔千里长的并非狼心狗肺,也就不会为三十个戈贝克,把耶稣出卖了。

但所有折腾季先生的先生们,都会按照犹大的逻辑,开脱自己。即使俺不收拾你季先生,你也逃脱不了那一劫的。

因此,有什么不心安,不理得,不呼呼大睡,直到太阳晒屁股呢?曾经建议秦始皇焚书,导至坑儒的李斯先生,自己到了“论腰斩于成阳市”的一刻,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会有一点悔意吗?N0!他只是对他同时被杀的儿子,表示一点点遗憾:“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连狡免,岂可得乎!”

由此看来,凡能够忏悔者,悉皆良善,而怙恶不俊者,是从不忏悔的。所以,我不相信犹大之悔,虽然《圣经》言之凿凿。

若是果如季先生那样预期,从失节学者,到苟且教授,从梁效笔杆,到摇尾之辈,从派性暴徒,到作恶打手,从行凶小将,到造反领袖,一个个幡然悔悟,敞开心扉,悲从中来,痛哭流涕,皆仿效法国大作家卢梭,半夜里起来,于煤气灯下用鹅毛笔撰《忏悔录》,岂不是大家都进入了李汝珍《镜花缘》中的君子国?要真到了那个境界,再无小人作耗,再无蚊叮虫咬,再无社论面孔,再无三省吾身,岂不令有原罪感的知识分子,惶惶然该不知如何措手脚了吗?

季先生大概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故而劈头先说自己“不切实际”,因为他自己其实也不相信,这份未免过于天真的期待,会有人响应。这一点,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先生就清醒得多,他对那班小人的嘴脸,看得太透,而根本不抱希望。在他的自述中,这位艺术家斩钉截铁地宣布:

“就我所知,从来没有一个告密者有所悔悟。”他甚至在一次聚会上,看到一位去过古拉格群岛的作曲家,当众给另一位出卖者,也是一位同行,一记响亮耳光,而那个手上沾血的被掴者,不过嘿嘿而已,毫无悔意和道歉之心。所以,千万不要对那些嗜血之辈,存有幻想。因为,指望小人良心发现,大概要比《圣经》里说的“富人想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的讽喻,还要难上千倍,这是值得所有吃过小人苦头的公民记取的至理名言。

虽然,在《圣经》里,对犹大的下场,有两种说法。

《马太福音》里说,“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对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担吧。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在《使徒行传》里,就没有悔恨和自缢这一说了,而是受到了老天爷的惩罚。“用他作恶的工价,买7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而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介绍,还有另一种说法,犹大不是叛徒,他向祭司说谎以保护耶稣,甚至耶稣也没有被钉死在十字架。

倘若如此,犹大则是一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进行曲线救国的英雄,人们应该向他致敬才是。

从这里,我们也可悟到小人的厉害,不在于他做坏事,而在于他做了坏事以后,手上的血,屁股上的屎,统统擦得千干净净,吃人不吐骨头,丝毫不留痕迹。君不见那些在“文革”中的大小笔杆于,不是进写作班子,就是进野台班子,在那里摇尾乞怜,讨好卖弄者,二十年过去了,有谁站出来承认自己错过?NO!有谁哪怕表露一丝侮意?也是NO!

而现如今,一个个在文坛,在学界,在文化圈子里,做学者状,做泰斗状,做指点迷津状,在镜头前做搔首弄姿状,就是没有一个敢回过头去,审视一下那段“不幸”成为小人的路。

我真想给季先生打个电话,您老期望的那种犹大之悔,也许永远不能出现。

而且,允许我浮想联翩一下,如果,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不幸又发生;如果,季先生不幸还能恭逢其盛。如果,更不幸的,老人又被关进了牛棚。我估计,就凭他的这部《牛棚杂记》,又得让他饱受中国式私刑的牛棚之苦,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他现在所寄予期望的小人之流,到那时,说不定会义着腰对季先生说,你老人家不是很想知道折磨人的心理状态和过程吗,那好,我再让你亲身体验一过,如何?

当然,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罢了。

于是,我不禁赞赏唐末的那位柳璨先生了,这是个聪明人,虽然“为人鄙野”,但挺光棍。他弄死了不少他特别嫉妒的名流,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小人。不过,在他给濒于灭亡的唐代统治的那具棺木上,揳进了最后送葬的一根铁钉,王朝终结之日,也是他恶贯满盈,到了该死之时。《新唐书·柳璨传》说:“及玄晖死,而全忠恚璨背己,贬登州刺史,饿除名为民,流崖州,寻斩之,临刑悔吒曰:‘负国贼柳璨,死宜矣!’”

一个作恶一生的小人,最后,能有这点清醒,要比那些把昨天当着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大人先生”们,悔也罢,不悔也罢,至少要多一份直视自己的勇气。

如今,想找这样一个小人之光棍者,也不可得,还怎么可能有犹大之悔呢?

同类推荐
  • 兼爱者:墨子传

    兼爱者:墨子传

    作家陈为人广泛收罗材料,迎难而进,撰成此书,别开生面地展示了墨子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相信广大读者会喜欢这部新的墨子传。——黄留珠《兼爱者:墨子传》汇集广泛学术资料,别开生面地展现了墨子的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较为完整和全面地展示了墨子学说的内涵和特征,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中可谓独树一帜。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幸福时分

    幸福时分

    本书收录书有密码、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书痴、读书如旅行、读书是心生命成长的需要、快乐推敲、善写源于多读、思想的碎片等作品。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热门推荐
  • 调教奸臣老公

    调教奸臣老公

    十年前,她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她二十五岁,他十五岁,为的就是调教他这个未来大奸臣,然而,却还是被小小年纪他骗了身又骗了心。她再穿,已过十几年,而这次她却为另一个男人而来,却,不巧又遇见了那个大奸臣!此时的他已成为只手遮天的宰相,孩子们口中的大恶魔,百姓们谈之色变的大奸臣!……他满头的银丝像布缎一样地垂泄,令他原本倾国倾城面孔更加妖冶,眼角处多了一些细纹。他说,“我不在乎你身边有过几个男人,只要最终那个是我,就好。”他说,“那个男人只不过是个商人,我愿与你交易,扶持他坐上皇位!”他说,“这天下便是我的赌局,若输了你,就要这天下来陪葬!”他说,“悠然,我等了你很久,只是我老了,你……还要我吗?”……男主“窝囊”,为老婆男人争皇位;男主狡黠,几代更替,朝廷上下唯有他稳坐宰相!男主腹黑,天下在他掌中随意玩弄,皇帝也看他脸色。男主强大,他欲封天,无人可拦!【作者采访】十年前,作者采访步悠然,“你觉得楚瑾瑜是一个怎样的人?”步悠然答,“令人窝心的孩子,想要疼他,给他全部的爱来弥补。”作者采访周围百姓,“你们觉得楚瑾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百姓们纷纷踊跃,“可怜啊从小就没了娘,长得又太漂亮,遭人嫉,还那么有才华,他父母九泉之下也会欣慰的。”十多年后,作者采访步悠然,“你觉得楚瑾瑜对你如何?”步悠然答,“好啊,我要什么他给什么。”作者采访周围百姓,“你们觉得楚瑾瑜如何?”百姓们一听见楚瑾瑜三个字,立刻吓得四散逃去,有一个不知情的小女娃,走近答道,“大坏人,他杀了好多人,是魔鬼。”……
  • 我的表弟会捉鬼捉妖2

    我的表弟会捉鬼捉妖2

    我叫上官云,今年22岁,是上官家少爷,我家住着这样的三个人,一个是半魂半妖的段岩飞,一个是狼族的大公主,还有一个就是我的表弟端木泉,我特别佩服我的表弟,因为他既然会捉鬼降妖。
  • 小女巫糖之恋

    小女巫糖之恋

    在这个世界,即使我离开了你,你也不会是一个人,不是么但是你不一样,你对我来说,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守护我的骑士,你……你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人
  • 异界之养殖大户

    异界之养殖大户

    “我想要提升力量的丹药”“没有”“我想要金枪不倒的丹药”“没有”“我想要刀枪不入的铠甲”“没有”“那你这有什么!??”某人终于忍不住怒吼起来!“我这里有吃了以后身强力壮刀枪不入的烤巨龙肉,我这有让你直接变身火系法圣的凤凰水煮蛋,刚放的,要么?”计凯扣着鼻屎,随意说道。“每样给我来几斤吧!“某人数着自己的金币,哭丧着脸说道。
  • 魔道诺亚

    魔道诺亚

    一道身影默默的站在诺亚方舟上,俯视着大地。这是诺亚方舟,这也是一处基地,这同样是一个门派,更可以称呼他为主神。“生存或者死亡,希望或者绝望!”身影转过了头来,脸上带着坚毅,仿若在告诉别人:“我要活下去!”巨大的白色骨殿散发着阴森的气息!累累白骨从地面浮起,那几具骷髅守卫则是曾经逝去的同伴。翻滚着,发出连续不断不甘咆哮的血池!曾经的梦想都已经被吞没在其中。极其安静,却蕴魂着无穷恐怖的灵魂圣堂,那是玩弄灵魂的所在,没有人面对他不会感觉到灵魂颤抖。(((这就是末日背景,无限流为主线,建设神奇建筑基地的故事)略有些慢热)QQ群,87027583)
  • 追爱小逃妻

    追爱小逃妻

    他千方百计夺走她身体最重要的一部分,于是她用五年的时间来谋划对他的复仇。而他却用蚀骨的宠溺再次柔化她那颗坚硬的心。他永远向着她的方向前进,誓要把她宠进心头。茫然?犹豫?后悔?放弃?她该拖着这孱弱的身体何去何从?
  • 花开半夏间

    花开半夏间

    是夏夜,女子用手轻轻的托起那血红一般的罂粟,道:“你后悔吗?”只见女子身后的男子缓缓开口道:“不后悔!”千言万语只汇聚成了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包含了太多,那是一生的承诺…女子似乎还要说什么似的,只是,唇,已被堵住;舍舌,索取着唇内的每一寸……自从尝到了了她的芳香,他,在那一刻早已沦陷!!!
  • 魔界大败类

    魔界大败类

    叶天在执行一次刺杀任务时意外陨落,却因一部古书穿越而来异界,得到神秘系统,自此命运发生巨大扭转。踏乾坤,只为逆转六道。乱红颜,只为刹那芳华。闯古宗,只为伊人之瞬。为兄弟甘愿背对世人,独抗天下,为红颜甘愿只手破古宗,背空遥对苍穹下。当一个又一个谜团揭开之时庞大的六道阴谋却又浮现,沉浮主宰谁又能瑶立长空上,主宰天地,永生不灭···
  • 三生往神曲

    三生往神曲

    伪美过后,人迹消尽,莫小折带着被世间遗弃的三年孤独与沉默,穿越到一片存在着不可抗力与不可思议的云生大陆。那有魂晶幻羽的虚幻异能,那有凡人往神的妄想追求,于是,有人说这是创世神的虚妄世界。三生晶,注定了三生缘起三生劫灭的宿命;往神者,暗喻了往生不灭的悲哀;芸芸众生,逃不了云生云灭的命运。莫小折是这个虚妄世界的过客?还是救世主?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