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62400000019

第19章 、社会民俗的变迁(2)

不过随着八十年代平西村工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家庭出现了“双职工”,许多妇女走出家门去上班了,带孩子、做饭、做家务等工作就部分地落在了老一代人身上。随着平西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平西的妇女也成为商业和服务业的主力军。随着,其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提高,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分工观念也被打破了。许多人都认识到,男人和女人都一样,同样可以带孩子、做家务。

(五)亲属称谓

在平西,对父亲多数叫“爸爸”。但是,如果这家的儿子比较难求,这家里其他孩子就会叫他为“叔”或“哥”。因为,他的命不好,比较难当爸爸。母亲,平话一般叫“阿效”或者“阿妈”。但是遇到比较难以得子的情况下会叫她“阿婶”,其原因和上述叫父亲为“叔”或“哥”的原因一样。

另外,在兄弟姊妹之间,女孩子叫哥哥为“阿舅”,特别是女孩子出嫁之后。这种跟着自己未来的孩子来称呼自己兄弟的称谓习俗明显反映出舅权的力量。与此相对应的是妹妹会被哥哥称为姨,有时候父亲也会这样地叫自己的女儿,并且是按照姊妹的大小称为“二姨”、“三姨”、“四姨”等。这种称谓意味着女儿家长大了,迟早是要嫁人的,所以跟着她的孩子称呼她。这是一种单系继嗣的一种体现,也是一个父权社会的体现。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旧时的称谓逐渐在消失。

平西其他的称谓和一般汉人没有什么差别。根据他们自己的解释,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从北方来的,是属于大汉族,在称谓上基本上和北方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就是发音可能会有点不一样。

三、教育、医疗、文艺

(一)教育的发展

平话人的先祖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传统的平西人更是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解放前,平西人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仍然热衷于集资助学,兴办学堂,鼓励勤奋读书的学生。

据年近九旬的梁庆林老人介绍,清朝宣统年间平西曾经出过2个秀才,一个举人。当时全村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跟节一样庆贺。民国时期,平西有8个人参加了黄浦军校南宁分校第一期,有一个后来在蔡锷手下做团长,参加过云南护国起义。解放前平西有4个考上了大学,分别是国立重庆大学和国立武汉。解放后,平西出的大学生更多了,截止到2007年底平西大学生达到了24个。2007年世界跳水锦标赛赛女子1米板冠军何姿也是平西姑娘。何姿4岁时母亲患癌症去世了,父亲何常泰辛苦培养何姿成才的故事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传统的平西人很重视对子女的启蒙教育,男孩子到了七岁就有开蒙的习俗。儿童长到六岁左右,经济上许可的家庭就要送孩子上学读书。旧时学童多就读于私塾。儿童开蒙,也叫“破学”,意思是可以开始读书写字了,事关久远,故家长倍加重视,寄予厚望。在平西,孩子破学之日,父母要给他吃米粉、葱和芹菜,愿其聪明伶俐(葱)、勤奋好学(芹菜),葱主聪明,蒜意能算。有条件的还吃鱼,鱼谓鱼游水通,也有人特用鲤鱼,寓“鲤鱼跳龙门”之意。吃喝完毕后,德高望重的长辈便开始向开蒙的晚辈训话,告戒晚辈们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安份守己,本份做人。

开学第一天,学童要穿戴齐整(富家子弟身着长衫马褂,头戴小帽,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得换上干净衣服),并随带香烛到私塾里祭拜“圣人”(孔子像或牌位),接着再拜老师(旧称“塾师”、“先生”)。在平西,儿童破学之日,由家长领着,带上香、纸、蜡烛到私塾中所供立的孔子像前敬奉,然后在口袋里装满炒黄豆,到学校分给老师及同窗书友吃。

旧时平西非常注重私塾教育。根据当地上过私塾的老人回忆,大约在1920年左右,平西村在现在西院的位置设立了一所私塾,当时叫做北府庙,聘有附近的私塾先生。村里的适龄儿童都会被热心的长辈督促接受蒙学教育。私塾教育在每年的年初五、初六就开始上课。一开始先教《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蒙学读本,并且要求描红以练习写字。学生入学和每日上课都会有拜孔子的仪式。先生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日上课前必要求学生背诵昨日布置的文章,背不出的孩子先生要用砚木打手掌。农村家族私塾教育为林屋培养了许多的人才,这里面,一方面是家族的教育以及传统荣耀和责任感的趋势,众人之力而培育;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私塾教育是一个精英教育,或者精品教育,受教育者有着十分严格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私塾老师,也是十分有名望的。

民国年间,开始兴办新式学校,俗称“学堂”,因学堂为数有限,尚未完全取代私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迅速普及,私塾遂废,与之相关的“开蒙”礼仪和其他做法也同时废止。1930年后,由于民国政权的建立,南宁周边的村落依照知名教育家雷沛红的提议,设立国民基础小学,教授数学、音乐、美术等等现代教育的课程。那时,平西村民出钱在现在的平西路,兴办了平西小学。刚开始,校址只是在一个庙堂基础上建立的,只有两个老师,两个班级,所有的课程和学生都有这两个老师担任和管理。工作量非常的大,工资也非常低。土地改革的时候,老师还要在晚上为领导们做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其教育水平是十分差。一直到了60年代,才开始置办一点课桌椅,70年代之后,才建立现在初成规模的校舍。目前,平西小学有学生400多人,教师30多人,教育质量也明显提高。平西小学素有“冠军摇篮”的美誉,在相继走出了吴文凯、吴文静、秦艺源、尧燕、周蜜、于勇、李琪、胡宁、陈郁、何姿等世界冠军和体坛名将。到了90年代,在平西路,又兴建了私立性质的海飞学校,主要招收本村和周边地区以及流动人员的孩子以及一些成绩不好,在其原来就读的学校学习跟不上的学生。由于经营有方,目前学校已经300多的学生。

平西的幼儿教育非常繁荣,共有包括平西幼儿园、新苗幼儿园、新星幼儿园等5家,其中有两所是平西人自己创办的。经过江南区教育部门的严格审查和整改,这几所幼儿园的卫生条件、教师水平、教育设施等都已经达标,有的已经成为江南区的“星级”幼儿园。

现在平西的儿童一般到附近的幼儿园,等到合适上学的年龄,便被送到平西小学就读,初中一般是到南宁市里面的中学去读。平西村的青少年除了部分考上高中、继而读大专上大学的,也有不少子弟一般都是读完初中后就外出打工或者在家里无所事事。比起他们的父辈,平西现在的年青人都会达到初中文化,文化水平又高了一个等级。

我们对梁氏家族的受教育程度也进行了调查。被调查对象一共有77人,其受教育情况如下表:

(二)医疗卫生的进步

据梁增全先生介绍,解放前,平西村有一位很出名的郎中,用中医方法给大家看病,按照他开的药方去城里药铺拿药,回来煎服基本上都能药到病除。但是当时医疗卫生条件很差,有许多病是治不好的,就算拉痢疾也会把人拉死。听老人讲他的一个三岁的堂哥就是拉痢疾而夭折的。而且当时妇女生孩子都是由接生婆来接生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剖腹产,所以有的妇女难产就死掉了。

解放后,平西村先是属于向阳公社,后来又成立了亭子乡。而村一级的医疗卫生机构是在乡卫生院管辖下的卫生站。每个村至少要有一个卫生所(站)。平西村以前有一个卫生所,大约在1982年左右以后,这个卫生所就名存实亡了。由于负责平西卫生站的医生病故后一直没有人接替,只好由附近别的村的卫生所来代替医疗卫生的职责。原来的医疗站现在也基本上变成了一间兼售一点日常医药的商店。当时的赤脚医生为了维持生计,就在站边上开了一间商店。由于商店的生意所得的收入比较好,渐渐便将商店的生意作为正业,而将前来看病的病人介绍到外面的卫生院或者医院去就诊。

90年代中期,平西卫生所进行了重新组建,尽管许多人看病都去市里面的大医院,但是,这里依然是社区计划免疫注射疫苗的定点。每个月的24号这天,卫生工作人员都到这里为孩子注射疫苗。

平西卫生所拥有的现代医疗设备非常少,甚至可以说完全不配备这方面的设施。只是对于简单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遇到稍微疑难一点病症,一般都是推荐到大医院去检查和治疗。最大的进步就是从1992年前后开始,为儿童和村民注射的针具由过去的消毒玻璃都改为一次性的,减少了疾病的交叉感染的几率。此外,上一级的卫生院也定期地组织村级卫生站的医疗工作人员进行一些新的相关的医疗知识的培训。

解放前后,平西村由于卫生条件和卫生意识差,再加上卫生防疫工作薄弱,各种流行病肆虐无忌。腮腺炎、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疹、乙脑、甲肝、乙肝、腹泻等等都非常见。村一级的卫生所,每日接待的各种就诊人员非常多。

这种情况从1965年的“四清运动”之后,开始有所改善。当时的“四清运动”将农村几乎星罗棋布的私人的露天厕所改建为集体的厕所,将四处放养的家畜改为圈养,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

从1975年开始,上级卫生机关开始在村一级的单位宣传和推广幼儿接种疫苗,各种流行病开始逐渐得到控制。同时,村民们的自我疾病防御意识也得到提高,都能够主动送孩子来种疫苗,主动去医院就诊。现苗的接种率达到99%,各种常见的流行病的控制率也达到98%。

不过,平西卫生所的医疗人员的配置、医疗能力和医疗设施都不是很好,而且来就医的人也不是很多。相反,现在私人诊所的数量有所增加。平西村现在已经有三家私人诊所,例如,南宁市黄镇才诊所(中西医结合科)等,还有一家牙科诊所和一家妇科诊所。此外还有两家药店。

虽然现代的健康卫生观念已经较为广泛地深入到村民心中,但是依然会有些五、六十岁上了点年纪的农村妇女去看仙婆,尤其是久治不好的情况下。另外,也有一些人会边看医生,一边看仙婆,这些属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中的过渡现象。

此外,民间还有用土方治病的习俗。梁先生说,在平西村有专门用自己的土方子给人看病的人,但是具体是用什么样土方子则不为外人所知。平西村那里有一家自家方法医治牙病的,效果很不错,每次治疗都只是象征性地收5元,所以颇受村民欢迎。

(三)民间文艺

解放后平西组建有自己的剧团,逢年过节时候还在大队里搭台唱平话剧、唱粤剧,直到80年左右,因发生一起意外的交通事故造成了不好的结果,所以慢慢衰落下去。据说,当时大队组织村里的戏班子到临近的村子去表演,那时村里有一辆解放牌卡车,就用它拉着演员和道具。等到了目的地,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后面有个坐在车厢后尾的演员一不小心翻了下来,当场昏迷过去。马上送到医院时,但由于大脑受损,抢救无效而死亡。大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事故责任,所以戏班子逐渐无人问津了。后来大队没有钱更新道具和衣服,村里唯一的娱乐队伍也就不得不解散了。20世纪90年代初,逢年过节大队里还举行“游园”活动,开展篮球赛、拔河、下象棋、猜谜语等活动,娱乐当地人。可如今这几年,随着土地逐渐的被征用,公共用地逐年减少,加上外来人口增多,经济负担越来越重,组织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这一系列娱乐活动逐渐被取消了。

同类推荐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 “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早日懂事

    早日懂事

    出身农村的女孩舒岩,步入社会就找到了一份银行的好工作,本以为一切顺利,前景美满,却遭遇了大学男友移情别恋,以及经济压力下的种种煎熬。高中同学龚程多年来对舒岩情有独钟,默默关注着舒岩的生活……
  • 独血魔契之血

    独血魔契之血

    身怀契约之血的魔界少年因家族大变,不得已逃往异界。追杀之仇,灭族之恨,他立誓在将来统统讨回来。以吾之名,签下契约,赐尔之名,应吾召唤。看主角如何在异界建立地狱军团!撒旦,路西法,七大魔王。。。。。。“等我回来的时候,会让你付出代价的!”
  • 随身三国名将

    随身三国名将

    融合“三国杀传奇”游戏。你跟我比武力?关羽,赵云上!你跟我比文采智力?诸葛孔明,周瑜,郭嘉你们来!还要跟我比美女?呵呵……大小乔,貂蝉,孙尚香你们随便来一个!
  • 桃花无尽香

    桃花无尽香

    偶然间的相遇亦作缘,彼此间的交集亦作分。相遇便是注定,注定了爱恨,注定了情仇,注定了悲欢,注定了离合,注定了缘起缘灭。墨轻羽一个流落街头的孤女,为了爱她能奋不顾身。叶梓风一个身患不治之症的冷漠少年,为了情他能舍弃生命。沈木杨一个杀手组织的绝顶杀手,为了她他能放弃所有。三个人两段情,看她与他们之间的虐恋情仇,想爱想杀。
  • 创世旅

    创世旅

    一个普通的宅男偶遇从天而降的神器,是幸运?霉运?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道路是自己用脚踩出来的;前途是自己拿命拼出来的。穿越网络世界,介于虚幻与真实,用神话和科技相结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专属部队,征战于真实与虚幻。
  • 家国一梦

    家国一梦

    人失其鹿,天下共逐。化家为国,南柯一梦。天元大陆,强大的帝国一旦崩塌,蛮族骑兵横扫中原,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个人权欲与家族命运的抉择之中,一个百家世家在乱世之中兴衰起落的历史。
  • 最后一次回忆你

    最后一次回忆你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暗恋女孩的相遇,一起回忆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时间。虽然已是过去式了,但那份执着的情感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了,我喜欢怀旧也执着回忆,因为回忆总是美好的,哪怕没有结果,回忆过去,珍惜现在,我、无怨无悔。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狼爹:娘子大人要负责

    狼爹:娘子大人要负责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顶尖商人,却在一场特殊的绑架后,穿越异世,成为东临国宰相千金。碰巧的是,这位宰相千金也正遭遇绑架?!等等,与她共同遭遇绑架的这个小正太是位皇子?嗯……也真够衰的!不过小皇子你那么小就谈婚论嫁了会不会太早熟了?好不容易回到传说中的宰相家,哪知刚出虎穴又进狼窝。喂!作为兄长背着爹爹这样勾搭你妹妹我,真的好吗!还有谁说她嫁的那位皇帝是断袖的,出来,保证不打shi你!说好喜欢男人的呢?怎么在她面前脱衣脱得那么顺溜?“皇后,你还记得朕的味道吗?皇后的初x,可是给的朕。”嘛碟,什么时候的事,她怎么不知道!总之,这是一个几只大灰狼想扑倒一只小狐狸的故事。但是,据我所知,狐狸也不是吃素的!
  • 赛尔号之梦魇危机

    赛尔号之梦魇危机

    “我,叫梦魇。来吧,让我,让我带走你们,去一个,没有悲伤,没有痛苦的……世界。”终有一天,一个长发披肩的女人,向你伸出苍白透明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