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62400000020

第20章 、社会民俗的变迁(3)

以前,平西村和所有的平话村庄一样,流传着对山歌的习俗,这就是着名的平话山歌。平话山歌是平话人民间文艺的一种重要形式,唱的就是平话人的生活,喜笑怒骂,苦乐酸甜,信手拈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平话山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山歌的内容可以分为情歌、劳动歌、儿歌、生活歌等。按照唱法可以分为独唱、对唱和多声部对唱(三人以上,一唱多和)等形式。曲调悠扬、平缓,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的东西,原生态韵味很浓,很讲究押韵且用韵相当固定而有规律。情歌一般为男女对唱,例如:

“(女)天旱也么劝得天,么谷也么劝得田。(男)古话人言十五亮,因何十八到团圆?”

“(女)一路唱家一路去,一路淋花一路开……”“(男)舅是桂花香千里,妹是蜜糖千里来……”

“(女)手拿银刀切月饼,月饼团团四角裁……”“(男)开得四角成双对,个个成双心好开……”

“(男)妹屋坟山葬得好,催出妹来能耿乖,走过深潭鱼摆尾,行过庙堂鬼眼开……”

生活歌一般为独唱,唱起来调侃的味道很浓。

过村鸡,过到人村无敢啼;飞高又怕枪来打,飞低又怕网来围。

唱歌不知歌头尾,吃肉不知哪块肥;想是块块曹头肉,莫知块块母猪皮。

腊月八,日子好,许多姑娘变大嫂;面上哭,心里笑,屁股坐上大花轿。

高山岭顶有块田,中间大来两头尖;自己拔秧自己扦,无人送饭到田间。

对门坡上晒红鞋,妈妈养女外边人;大田大地无女份,白纸写字女无名。

今朝姑爷来拜冬,亚姨烧水杀鸡公;鸡公跳上兰花树,气得亚姨脸通红。

人人笑我无老婆,明年叫我阿爷娶一个;有钱娶个乖乖女,无钱要个豆皮婆。

平话山歌的调子没有多大的变化,不同的是歌词。既然是山歌,就有“出句”和“对句”之分,类似于一问一答歌词一般是即兴发挥,想到什么唱什么,看到什么唱什么,即所谓“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68多岁的梁增启先生从18岁就开始跟村里的老人学唱平话山歌,除平时在地里干活时唱上几句之外,空闲时经常一村一村地去对山歌,一些前人流传下来的山歌久传到已经无法考证年代了,现在他和村里的老歌手们经常看《南宁晚报》,根据上面报道的新鲜事来编山歌。他说:“对唱主要是即兴发挥,见招拆招,它比较考验一个歌手的应变能力,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还很难招架。就像电影《刘三姐》里一样,秀才对不出歌来,是很丢人的。但是一旦进入那种状态,就确实让人着迷。”

住在福建园的黄庆辉自从去年年初一在朝阳广场的一角听到平话山歌之后,就喜欢上它们。2006年7月3日,黄庆辉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收录这些平话山歌,如今,他不但收集了1500多首平话山歌,还把它们分类印刷成册、录制成磁带,每到周末,他基本都会到朝阳广场去,一边收集平话山歌一边学唱平话山歌。住在体育路的梁老伯已经74高龄了,他说,如果周末不到朝阳广场来对对平话山歌,他就会觉得这一天缺少了点什么。

今年70高龄的黄振兴说,他从18岁就开始跟村里的老人学唱平话山歌,除平时在地里干活时唱上几句之外,空闲时经常一村一村地去对山歌,一些前人流传下来的山歌久传到已经无法考证年代了,现在他和村里的老歌手们经常看《南宁晚报》,根据上面报道的新鲜事来编山歌。黄振兴说,今年民歌节兴宁歌台上他和哥哥、山歌队女歌手农凤英唱的《祖国山河花似锦》,就是根据《南宁晚报》上报道的改革开放新气象和风生水起北部湾来自编歌词的。

平话山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传承了20几代人。但是现在平话山歌的传承遭遇了困境。据调查,平西村会唱平话山歌的大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整个村子会唱的不超过10人。梁增启先生说:“那些年轻后生们都不会唱山歌,他们对这个不感冒,宁愿花钱去唱卡拉OK,去跳舞。而且现在的小孩子在学校都是学说普通话,平时嫌弃平话土,讲白话(南宁粤方言),更别说用平话唱歌了。前些日子报纸上说平话山歌恐成绝响,我看再过10来年,我们这帮老家伙不在了,真的就没人会唱了。”

按道理像平话山歌方言民歌,由于方言的障碍比较小,又有参与性,交流效果应该比表演唱的形式要好得多,但实践中的效果并非预期那样好。方言是交流和理解中最突出的障碍。平话山歌虽然是音乐,但它的叙述却以语言为主,方言却把本族群之外的人们挡在了门外。更糟糕的是,平话面对着普通话、粤语等主流语言的冲击,并显露出“劣势”,就连本族群的人也对平话语言的将来缺乏必要的“信心”。而且这种原始状态的民歌,主要用语言来叙述,其音乐比较粗糙,如果没有经过加工提炼,音乐的表现力比较差,在与“打扮”的五光十色,包装的光彩夺目的流行音乐较量中自然会“败下阵来”,很难俘获年轻人的心。

不过2007年平话山歌已被收入《第一批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将继续申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它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平话山歌的价值,把会唱平话山歌当作了一种“本领”,一门“技艺”。为了使这一特色文化后继有人,福建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将经常组织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平话山歌的魅力。下一步,将对平话山歌爱好者进行培训,在春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村民进行唱山歌比赛,让平话山歌传承下去。现在,朝阳花园的“平话山歌对唱”更加火了。据说,平话山歌曾经登上过2007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走进学校进行艺术表演。

四、身份界定与社会认同

随着平西经济文化的变迁,平西人眼中的“身份”、“他人”、“自我”等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要说明这个村庄里的人们身份界定与社会认同的变迁,须事先区分他们对人群划分的几个概念。

通常平西村人的眼里有严格界定的概念区分:在平西人的观念里,有本村人、外村人、本地人、外地人的概念,这些可看作是一种文化的界定,一种文化概念。这些概念不单单是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还表示界定着利益分配的权利,是一种具有实质权利意义的经济概念。这是像平西这样的城中村特有的概念。

村民,指一切有平西村户籍的人口,一般为农业户口,受南宁市江南区平西村村委会管辖。还有相当一部分原来的平西村户口的人,由于去单位上班等等原因而转为非农户口,虽然仍然在平西村居住,但是受江南区福建园居民委员会管辖。“本村人”并不等于村民。村里人的“本村人”的概念里,除了村民,还包括户籍已迁出、在外地生活工作的原平西村居民,甚至包括户籍从未在平西村但祖籍平西村的人。这些户籍不在平西村的“本村人”,与村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即便没有在村子里,也在平西村扩大与外界的联系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当然,这些身份的划分同样具有现实经济意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90年代初期,平西村充分利用征地费收入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势力也迅速膨胀。因为只有具有农业户口的平西村民才有获得“三产分配”的权利,因此年终的分红无疑使这种身份的划分更加突显出来。1986年,全村人均收入2000元,是同期南宁市职工人均收入的2倍。尽管今天平西的产业收入今不如昔,但是相对于一些没有其他收益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种“福利”。这种就极大地刺激了农民保护既得产权和不愿变迁身份的内在冲动。

“外村人”指在平西村附近做生意的当地人,他们来自邻近的村庄或县城,与“本地人”基本属同一范畴。

“外地人”指离村庄距离较远的外省市人,他们包括租房子的学生、外地来的在平西居住的民工等等。“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区别标志主要在语言和口音,本地人与本村人说同一种语言(平话),口音基本相同,而外地人与本地人语言和口音有较大不同。

以上这些人都与平西有关系,无论村民与非村民都有一种业缘(以租房者与出租者之间的关系为主)的关系。还有一种非业缘的外来人口,他们是村里各种工程的建筑队与来村里贩卖瓜果蔬菜和日用品的小商贩。1997年,村里开放了一处“自由贸易市场”,辟有摊位店铺,可以卖服装、农具、电器、化妆品、肉蛋、水果、蔬菜等等。平西村向他们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村民”与“居民”,“平西人”与“外村人”,“本地人”与“外地人”,这重身份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固定不变的,而恰恰相反的是,其最大特征就在于它的动态性和相对性。其对应关系有点类似于努尔人的“裂变支”,只有在“平西人”中才分为“村民”和“居民”;只有“本地人”才分为“平西人”与“外村人”,当他们面对更高一级身份类别时,下一级别的人又以相同的身份出现。费孝通先生面对中国这个“乡土社会”提出的“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如果说差序格局是从私人关系角度出发而提出的,那么社会群体关系与身份认同同样遵循着“差序格局”。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平西在城市化大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它的文化内核仍然是“乡土社会”的文化,这和生活在城市空间中主要靠“业缘”和“私人关系”而建立人生网络,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尽管“业缘”在平西村中社会网络中越来越重要,例如房东与租户、商家与顾客,但是维系这个村落社会关系的仍然这种“差序格局”。

对这些概念进行清理和界定对于研究社会分层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些概念表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社会分层产生的本身就已具有广泛深远的社会意义。

城市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的核心是体制、土地和文化三要素。由农民到商民,由农村人到城市人,许多农民正经历着身份与角色的嬗变。在这个过程中,现代社会文化因子对农民的冲击尤为强烈,但正像有人所说的那样,许多农民虽然“洗脚上田”,但没有“换脑进城”。这就是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对接的问题。可以这样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存在主体成分(城市文化)而具有兼容性、关联性和变异性的整合过程。在整合过程中,文化既有冲突又有融合,既有传承又有断裂。

农民,本身是一种职业身份的介定,专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由于中国城乡二元对立,以及城乡差距,“农民”一词被人为的附加了一层文化意义,许多时候是一种“愚昧落后”的文化象征。然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又植根于农业社会中,加之旧的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性,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文化心态:潜意识中对“农民”身份的认同与外显意识中对“城市人”身份的追求,对农民身份的逃避,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悖论。

这种现象尤其在中青年的平西人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平西没有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所以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农业户口。在采访过程中,许多人强调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或亲戚在市里某比较好的单位上班或者在哪里有生意;许多人都会强调自己的户口已经从平西村迁出去了;有的人说平西已经很“发达”了,比起四周的农村“富裕”多了;有些人以“老南宁”自居,说自己原先的房子或土地在城市的中心附近;有的人则很不耐烦,认为平西几乎没有土地了,已经是“城市”了,已经没有他们以为“难为情”的乡土的落后的东西。而乡土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则自认为自己的知识是三教九流,不登大雅的东西。种种现象表明许多平西人对“农民”身份的逃避,以及对“城市人”身份的追求,但是他们仍然固守着农民的身份。

平西村居于邕江南岸,与市中心的“百货大楼”、“万达商业广场”、“沃尔玛”、“百盛”等等繁华的商业区隔桥相望。从地理位置上说,平西村绝非城市的边缘,而是非常靠近“心脏”。虽然相距不远,但是江北的整洁繁华与江南平西的杂乱与凋敝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谁也不曾想到高楼华厦之间隐藏其中的竟然是如此一个村庄。上年纪的平西人还是喜欢去“和平市场”(一个档次比较低的批发零售市场)去买衣服,他们还是喜欢去石埠、细樟岭、大沙田去寻亲访友,还是喜欢讲他们的“平话”,喜欢喝他们的米酒,吃他们的土制“梅菜”,喜欢唱他们的“山歌”,看他们的“师公戏”……

尽管城市化带给平西人很多很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上,他们还是“边缘”的。有人说“贫穷是一种心态”,那么边缘也是一种心态吧。平西人习惯于生活在这种以“边缘心态”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之中,这也许是一种文化心理的执拗吧。

同类推荐
  • 日下帝京天

    日下帝京天

    历史或是一座有历史的大城,它们都早已习惯了被往高处推崇,自己甚至是故意忘掉了笑容的魅力。可是,一路走过来,我随着这孩子的画语心境,愈加感到轻松和兴奋。她勾描紫城禁苑的恢宏气势、“京街”的幌子酒旗、天桥根儿绚烂的尘杂、自得自在的八旗子弟……我无法再忘掉,北新桥儿底下还收押着一条龙;我们又是如何蛰居仙人腹中。或许因为,小作者用心倾听和发掘了这一切之后,又以一种快乐舒畅的情绪娓娓道来,所以我不能不被感染吧。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将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文明素养要求、当代道德要求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将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中”特色、适合“三中”学生需求的德育之路。多年来,中国传统道德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全校每个学生都接受着系统的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不少学生反映,每节课中能记住一两句有关道德的名言,一辈子受用不尽!这些年来,三中学子中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三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与道德教育,与重视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 2012地球悬念

    2012地球悬念

    中国第一部洞察世界知名预言真意求解人类命运之书。每一次末日论来临之际,总是人类最脆弱之时。2012年12月21日,日益逼近,关于该期末日论狂潮,是新的热点。2012越来越近。从今天开始,从每一件事开始,从每一个人开始,我们真的可以忽视那些可能发生的巨变吗?
热门推荐
  • 万界帝天

    万界帝天

    浩大世界,光怪陆离。皇室宗门,书院蛮族,百家争鸣!少年横空出世,得天命,战诸雄,勇闯天涯!帝路争锋,谁主沉浮?少年无匹,登天梯,踏歌行,只手主天穹!
  • 陆先生的小白兔

    陆先生的小白兔

    她蠢萌,他腹黑。她等着哪天把他吃干抹净,得不到他的心也要睡到他的身。殊不知她早已步入他的圈套。她曾经相信一见钟情,后来她懂了相遇也许并不是机缘巧合,她只是他的借口,心灰意冷的她带球跑又带球归。陆先生摸着两个嫩娃娃,圈住陆夫人说:“还是小白兔吃着嫩。”
  • 咆哮王爷的绝配

    咆哮王爷的绝配

    一块玉龙佩,让李玉瑶这个刚进考古研究所工作不到一天的优秀人才瞬间消失在墓坑中。瞬间消失,神啊,看来自己是穿了穿到一个不怎么太平的陌生国度,进了藏有宝贝的美丽山庄,而这个不太平的天下,将来,到底会属于谁呢?
  •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

    本书撷取了德鲁克毕生作品的精华,向读者提供了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体系的金钥匙。全书从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战略管理、人才管理、团队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等多个方面,全面而翔实地讲述了德鲁克的经典管理思想,相信一定会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问学习和了解一代大师的思想精髓。
  • 嫡女重生:王爷别跑

    嫡女重生:王爷别跑

    她是相府的嫡千金,身份高贵,却因一场背叛,丈夫无情,亲姐狠毒,后母伪善,落个惨死的下场。这些都让她永世难忘!本以为就此怀着怨恨死去,却不想再次醒来。自己居然回到十二岁孩童时,既然上天给她重生的机会,那些害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一世且看她如何改变命运,翻云覆雨,这一世且看何人与她笑傲天下,携手一生。
  • 红鸾倾世:函雪关

    红鸾倾世:函雪关

    红尘一卷函雪关,英雄儿女尽沧澜。用一个悲壮故事,述一段旷世情缘。
  • 锦绣风华之傲世凰妃

    锦绣风华之傲世凰妃

    她是绝世神医兼金牌特工却因意外香消玉殒。异世重生,她成为被赶出相府的落魄大小姐,衣衫简陋,只有妹控哥哥相依为命。不过没事,有她呢~当所有的事情都偏离了航线时,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要知道她沐落晞可不是善茬,遇神杀神,遇鬼杀鬼!不就是异世么,她闯!不就是金财万贯么,她赚!不就是地位权利么,她争!不就是她滴亲人么,她护!不就是暖床男人么,她......等等......这个冒出来的死皮赖脸的家伙到底是谁啊?诶诶诶,你干嘛啊,别躺,那是我的床!某个妖孽躺在某狂燥女的床上:爱妃~钱我有,权我有,姿色我也有包吃包睡包暖床哦!免费打包,简直不要不要的~【简介无能,内容为主哦(≧▽≦)】
  • 诛仙神母之蓝魔泪

    诛仙神母之蓝魔泪

    断肠泪,泪断肠,一把相思惹红豆清风不解愁,愁上愁孤郎恋,幽女忧三千青丝人间殇一渡七世难销恨罢罢罢,情至浓时情转簿
  • 异世神魔之一眼万年

    异世神魔之一眼万年

    她,原本是七界备受宠爱的的小公主;他,是流云仙山掌门尊上;一次瑶池仙会,一场美丽的邂逅,从此再也无法忘怀。舍弃万年神力,舍弃万千宠爱,甘入轮回,只为伴其左右。流云仙山,赐与宫铃;绝情殿上,日夜相伴。一场阴谋,一次意外,魔尊复出,神根被毁;囚困山底,妖王现世,救其脱困,离开流云。万人鲜血,魔神传承,曾经师徒,至此仇敌。阴谋重重,误会重重,流云山下,与魔同陨。为救情敌,自散神魂…★★★★★★★★★★★★★★★★★★★★★★★★★★★★★★★★★★当得知他中毒时,她毫不犹豫地跑去向魔尊求解药,自刺一百零八刀,身重同毒,但解药只有一份,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将解药给他。怕他知晓解药是自己求来的而拒绝服用,她拖着重伤的身体,前往仙界求药神相助,隐瞒真相送上解药…★★★★★★★★★★★★★★★★★★★★★★★★★★★★★★★★★★三世轮回,她的眼里还是只有他。就算轮回之后忘掉了所有人,但她还是记得他,记得他生气的样子,无奈的样子…她仍然记得,“我要拜流云上仙花阡陌为师!”★★★★★★★★★★★★★★★★★★★★★★★★★★★★★★★★★★“和师傅在绝情殿的那段日子是我这一生最快乐的日子!只有在那段日子里我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我不用去隐藏什么,不用去假装什么,更重要的是有师傅陪在我身边!或许,在那个时候,我唯一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隐藏起对师傅真正的感情!”本文为师徒虐恋,不过结局大圆满,先虐后宠,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是我第一次写仙侠文,本故事纯属虚构,文笔不好,请多多见谅!谢谢!)
  • 殇华错:美人如玉

    殇华错:美人如玉

    江南层层如墨画,美人娟娟似流水盛夏时节,入宫选秀,却沦为一介小小侍女,在这吃人的后宫,她将如何前进?步步为营,心机费尽,却败在自己手上;佳人倾心,陷入沼泽无法自拔,却惊现层层迷云,深宫谍影,风华顿现,她将会怎样?是逃出牢笼,躲避现实?还是与命运搏斗,争取生的希望......精彩片段------他伤害了她,也伤害了她,最终落得个孤独终老的下场。“我的晴妃,你看见我的晴妃了吗?不,不是,你看见我的陌陌了吗?”他抓住她的肩膀。“你的晴妃已经不爱你了,至于你的陌陌,她死掉了,她再也回不来了。”“不,不可能!”他怒吼着,“你就是我的陌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