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79000000018

第18章 传奇人物揭秘(6)

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令世界血流成河。1940年7月,茨威格在给托马斯·曼的信中写道:“……我在此(指美国)的时间少得可怜,我利用这屈指可数的日子为拯救苦难中的朋友们,也包括我的前妻,尽点微薄之力……承蒙您的一片诚心。询及我今后的去处,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本想回到英国……我简直没有精力在大使馆的官员们面前为申请逗留或延长逗留期限再折腾了,要么风暴结束,要么自己结束自己。”

这个58岁的老人已经饱受战争之苦了。

这个一向视脑力劳动为最高乐趣的人,在移居巴西期间,尽管物质条件十分优越,却感到精神上的折磨一日比一日难以忍受。而且,二战的爆发使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理想完全破灭。他不再期待“旭日东升”的景象,他已没有耐心去等待和平的来临了。为了摆脱这种等待的折磨,他决定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感到:“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那个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业已日趋毁灭。”

也有人认为:茨威格夫妻双双自杀,也是由茨威格本人的性格造成的。

茨威格从小就不喜欢被颇多的学习生活所束缚,但又不能违抗父亲的命令,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学习。他认为,“……学习就是恐惧、严肃、折磨、压抑和牢狱。世界仿佛一片灰暗,我们凝视着自由,犹如希望的熠熠繁星……可是,这里是网,它束缚着我们的命运,如此严格的纪律禁锢着应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世界,我们从未摆脱那种桎梏,内心深深感到它的约束。”

茨威格天生的性格很适于文学创作,但是在文学上影响他最多的却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受其影响,茨威格在作品中善于进行心理分析,他有意忽略外部世界、客观环境、自然风光、细节描写等琐屑之处,倾注全力将视角对准人物内心,采用内心独白、现身说法、自由联想、书信表白等方式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对灵魂的剖析,对内心的深刻揭露,是心理分析的特征。茨威格的这类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非常让人叹服。而且,从这类作品中也能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家。

茨威格是一位毕生追求人道主义理想与精神自由的作家,出于人道主义立场,他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与宽恕,厌恶金钱社会的尔虞我诈、虚伪、自私与冷酷。

为了让人们理解他自杀这一举动,茨威格在遗言中这样说:“及时地而且以真诚的态度结束生命。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地球上最善良、纯真的欢乐和个人的自由始终是至圣至美的。向我所有的朋友们问好,但愿他们历经长夜后能见到曙光,而我这个惯于性急的人就先他们而去了。”

他的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她忧郁内敛,对丈夫既崇拜又感激,丈夫选择自杀,她也不会独活于世。

由此可见,茨威格夫妇是由于他们的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而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柴可夫斯基死因之谜

柴可夫斯基的身边似乎从来不乏戏剧性。他凭借伟大的音乐作品赢得了国际声誉,却在人气急升的时候突然辞世。是天妒英才,还是自杀身亡?而《第六交响乐》又为他的死增添了一丝神秘……

《第六交响乐》与大师之死

俄国著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于1893年11月6日凌晨,突然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这一年是音乐家的个人声誉急剧提高、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他的溘然长逝使人们对他的神秘死亡充满了好奇。

柴可夫斯基

1893年11月18日,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乐》第二次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被音乐中流露出的悲伤气氛所感动,也因此更加深了对柴可夫斯基内心世界的关注,仿佛从音乐中可以感觉到他死亡的预兆。《第六交响乐》似乎成了柴可夫斯基“自杀”的“预言”。因此,柴可夫斯基的“自杀”,也被传为奇闻。他创作《第六交响乐》,原意是想献给自己的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的。然而,命运却这样捉弄了他,这支交响乐同他自己的死亡联系在一起,显得更加神秘。后来,有人发现一份相传为柴可夫斯基写的“秘密标题”的草稿,上面有这样一句话:这支交响乐的最终本质是生活。第一部分一全是冲动的热情、信心和渴望活动,必须短《终曲:死亡——崩溃的结果》: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失望;第四部分——以死亡为终结(也要短)。所以,人们认为,柴可夫斯基是自杀的,这支交响乐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另有一些人认为,虽然柴可夫斯基确实试图自杀,而且他的《第六交响乐》的主题也是悲剧性的,然而《第六交响乐》却绝不是作者为自己“自杀”所写的“挽歌”。因为,1893年这一年,是作者获得极高荣誉的一年,人们不相信他会在此时选择自杀。5月29日,他到伦敦参加英国剑桥大学音乐社成立50周年纪念大庆。皇家爱乐音乐会于6月1日又演奏了他的《第四交响乐》,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6月13日,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名誉音乐教授称号。正是由于这份喜悦才使他创作出《第六交响乐》,因此不可能日后又选择自杀。

疾病说

有人认为,柴可夫斯基应该是死于急病。11月1日傍晚,他与朋友共进晚餐,并酗酒直至凌晨2时。第二日早晨,他开始失眠,吃不下东西。午后,他喝了一杯生水,就再也没有好转的迹象,最终于11月6日不幸逝世。根据彼得堡的优秀医生——勃廷逊兄弟的诊断,柴可夫斯基确实是死于霍乱。

当然,声名显赫的柴可夫斯基是自杀,还是因为疾病而死,现在我们都无从得知了。后人也只能用哀思来表达对这位大师的怀念之情。

毕加索的死因之谜

毕加索的一生充满争议。他的艺术作品令人啧啧称奇;他那放荡的生活也一直为世人诟病。而这位毁誉参半的艺术大师的死因更是一个谜。画家是死于纵欲,还是抑郁而终呢?

毁誉参半的艺术大师

毕加索是20世纪绘画史上拥有极高声誉的画家,他的作品既继承传统艺术,又具有独创性,成为世界艺术瑰宝。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艺术大师,有着鲜明的个性。为逃避人们的拜访,他长期居住在山顶的一座别墅里,过着隐居生活,从不接见不速之客。在生活中他常常搞些恶作剧,出些小花招,为人怪异。正是这些个性,使得他的死因令人们猜测不已。

希腊女记者阿里亚娜·斯特拉辛奥波洛斯·赫因汤于1988年6月在美国出版了《毕加索——创造和破坏者》,书中向大家揭示了这位艺术大师的一些奇闻逸事。她揭示了毕加索性格中的许多缺点,例如为人专横粗暴、不负责任、自私自利且诡计多端。阿里亚娜还写道:“毕加索在巴黎大街与一名17岁的少女玛丽·特里萨·沃尔特相遇,并对她说:‘我是毕加索,您和我在一起会成为名人的。我们在一起一定会快乐的。’”他和妻子奥尔加科拉瓦度假时,让玛丽也住在附近。白天让玛丽当模特,晚上常常伺机与她约会。后来,玛丽也遭到了无情的抛弃。总之,毕加索是一个行为放纵的人。如果说他死于纵欲,确有根据。

在《住宅与庭院》杂志上,艺术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约翰·查理森曾披露:在1915—1916年间,毕加索曾与一位名叫加布里埃尔·德佩尔·莱斯皮纳斯的巴黎妇女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查理森说,最令人惊奇的是毕加索曾在一张纸上写道:“我已请求善良的上帝允许我向你——莱斯皮纳斯求婚。”此事也为纵欲一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死因难以确定

还有的学者试图从艺术规律、艺术与女性的关系上对毕加索之死进行探讨。毕加索在其一生的创作当中从无数个女人身上获得过灵感。一个艺术家如果其婚恋和家庭都比较幸福的话,他的创作会更顺利,更成功。感情因素在促成艺术家创作力爆发的各种因素中是一根“导火线”,毕加索在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雅克琳结婚之后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在毕加索生命后10年的创作中,一直交织着婚后生活的幸福、妻子的鼓励以及死亡来临的幻影。但是据学者、专家考证,在毕加索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所钟爱的雅克琳患上了精神病,这使他感到无比痛心,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创作。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艺术家在经历创作高峰期后,都会无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毕加索也不能逃脱这种规律。而实际上,毕加索最后几年的创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原因,对毕加索的打击很大,也许他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抑郁而死的。

但是,这一观点仍然缺少根据。因为毕加索生性古怪,很少谈论自己的事情,致使许多生活真相被湮没了,他的死亡报告也并不详尽,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对毕加索的死因无法知道得更多。

同类推荐
  • 历史在女人面前拐弯(外国卷)

    历史在女人面前拐弯(外国卷)

    本书选择了海伦王后、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圣女贞德、白衣天使之祖——南丁格尔等14位影响外国历史的女性,对她们进行了全面地评述。
  • 大宋奸雄

    大宋奸雄

    赵佶:“你为何如此对朕?”傅无双:“你老了,再也把握不住大宋这条船了,我只是不想见它翻了而已!”赵佶:“你这个奸贼!”傅无双:“那又如何?负你一人,可救天下人!”
  • 厨唐

    厨唐

    他先天患有味蕾萎缩症,但父母意外死亡的时候他却又不得不答应父亲继承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厨艺。然而,一次意外却将他送到了隋末唐初,于是,做不出美食的他意欲寻祖。不过人海茫茫要寻个把人却无异于大海捞针,他只能寄望于隋朝快些灭亡……从清水镇顾家到夔州,再到扬州,最后是郢州、太原……他却是遇到了一起又一起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寻祖的真相却也充满了戏曲性,出人意料!【(附)顾四语录:】——“人无性不立,我要立,所以我要泡妞……”——“妞,打个啵呗。啥?嘿咻嘿咻……这不好吧,我不是一个随便的男人……什么?必须要,那好吧,不过可先说好了,一晚上只能来七次,多一次我也不干的……”——“饮水思源,纵使千万银钱我也不会挖了井头……不过,多挖条水渠倒是可以滴……”
  • 东方韵曲

    东方韵曲

    清朝末年,满清政权腐败,内乱纷争,外强侵扰。主人公赵玉林自幼父母双亡,被原为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军中的郎中,后隐姓埋名投身佛门的医侠韩岐池收留带走,辛苦学艺十年后返回家乡保定。先入仁和堂栖身学业,娶仁和堂东家傅山品貌俱佳的千金傅嫣红为妻。后自立门户,开药堂、办诊所,涉足其他商行。此间广交官府要员、江湖豪杰,与日本武士技较武功,与西洋医生切磋医术,尽显我中华之东方神韵。戊戌变法失败后,顺应世界潮流,遣子赴洋留学,以科技救国的理念来振兴我华夏民族……
  • 曹氏亲贵

    曹氏亲贵

    “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天下第一奸雄——曹操,自出道以来,气吞山河,所向披靡在义弟曹培的辅佐下,很快官拜大丞相,后又加封为巍王!什么郭嘉、荀彧;什么许褚、张辽,一个个只是曹家外臣……最终曹氏江山又归何处?2011给力新作《曹氏亲贵》,强势出击!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
热门推荐
  • Grandfather'  s Chair

    Grandfather' s Ch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寒修罗

    不寒修罗

    她不顾一切撕裂空间只为他能继续活下去,她即使为奴也要他这一世只能为祸天下,苏然三次转世,美女冰姬爱了他两世,苏然为了兄弟挡刀重生在崭新的异世大陆,这一世,他愿为修罗。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重生之无敌星际

    重生之无敌星际

    李靖一个普通的少年,因一次意外来到了未来世界,他将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敬请期待。
  • 嫡女若水

    嫡女若水

    杨若水,堂堂嫡女却被庶妹逼的喝下夜水身怀六甲终落个被相公卖入青楼被折磨致死的下场,含恨而终,苍天有眼终让她浴火重生姨娘狠毒害死母亲,便让你一命抵一命庶妹嚣张,打的你落花流水小,她报母之仇,雪自己的恨大,她手持圣旨,安邦定国绝代风华原以为她苦尽甘来,却不想嫁了一个腹黑郎他改名换姓,高中状元。宴席之上公主含情脉脉,誓非君不嫁。他淡然处之,“家有贤妻,蒙公主错爱,臣必当许公主贵妾之位。”众人哗然,公主为妾莫大耻辱,气的公主咬碎一口银牙。传言状元郎爱妻如命,不畏权贵。某女冷哼,“传言都是胡言,明明是他娶不得!”皇后为女做主报复状元夫人,打了她的贴身奴婢状元气恼弃文从武,大闹皇宫,也要为妻寻仇。传言状元郎宠妻入骨,宁做莽夫亦要为妻做主。某女冷然,“传言都是扯淡,明明是他野心勃勃!”
  • 天命的命运

    天命的命运

    一个超普通的人觉醒了一种超神秘的“天命”,加入了一个神秘的组织,并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多彩的天命,高深的武技,太阳的象征,暗影中的猎杀者,高傲的血族,华丽的异术,人造的战士,强悍的妖魔,于世间不断的六道轮回……林平原的多彩都市生活,危险而逗比的隐界生活开始了
  • 公主很忙2反派的烦恼

    公主很忙2反派的烦恼

    幕后黑手被处置后,慕容沅在父皇的宠爱下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甜蜜幸福的日子又生波澜,哥哥睿王居然不是父皇的亲生儿子,而是前朝驸马的遗腹子。而靖惠太子性格懦弱数次被人陷害不能自保,似乎无法成为合格的皇帝,这让睿王心中生出一些不应该有的念头。恰逢傅婕妤的哥哥傅如晦叛乱,睿王最终决定领兵出征,大获全胜后得到了皇帝的嘉奖。与此同时竹马东羌大皇子宇文极被东羌接回去,没过多久,当年陪伴宇文极的大将端木雍容被人陷害,东羌就以燕国占领东羌领土为由攻打燕国,而叛逃到西羌的傅如晦等也参战。国破家亡山河碎,慕容沅面对几乎面目全非的竹马们,该何去何从……
  • 逆转宅男

    逆转宅男

    寨云,一个普通宅男!三流漫画家!一次意外,让他转生到了类似于古代的异界!最最让他痛苦的是,他竞附身在了一个恶名昭彰的败类身体之上!前世老实的宅男今生却成为一个败类!一个状师学院的状师!机缘巧合之下逆转案件!且看寨云如何在云国成为第一逆转状师!更利用他漫画的能力,在异界掀起了娱乐,漫画风云!
  • 五禽术

    五禽术

    年轻的毅辉一次的不经意的发现和随后不断的总结,以虎、豹、猿、鹰、熊为原形基础,最后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修炼功法,并以此快速的得到了发展、立脚,最后改变了整个玄天大陆的修炼界。
  • 不生病的养生智慧

    不生病的养生智慧

    人们总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病,却很少有人想到在生病之前去防病。防病于未然,才是最正确的养生之道。不管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好,还是人体也好,必须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我们自己的身体,可以说就是一台最精密的机器,了解这台机器的功能,知道如何使用这台机器,是创造高效率的先决条件,是得到一生幸福的先决条件。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关键,是在于人们是否能够懂得养生之道。人不可能不死,但是可以通过后天调养,逐渐增强体质,提高康复力、抗衰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