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8200000009

第9章 文化变迁:从高山到平地(2)

高山上要想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1996年以前,武义县还是浙江省的8大贫困县之一,县财政收入并不高,高山上的村民也只能通上电,但要想解决通水和通广播电视还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更何况高山深山上的贫困山村有近500个之多,要全部解决还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九龙山村水利条件较差,天然的蓄水条件没有,日常饮水只能到靠山间的小溪边去提,如果是旱季,饮水就成在大问题。在山上,电视只能收到两个台,而且信号还不太好,无法通过电视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当信息不灵通时,人的思想观念就会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局限。

(5)有病就医难

九龙山村山高路远,村民们生点小病或慢性病之类的一般都不去乡卫生所或县医院,因为他们到乡卫生所需要走2.5公里的山路,到县医院那就更远了,有25公里路程。他们通常只是休息一下,或是吃些家里备用药就行了。一旦得了急性病,有时甚至会因这“山高路远”而断送性命。王宅镇紫溪村就有这样一个例子,老支书30多岁的儿子,一次在田里治虫,因使用农药不当中了毒,因离医院太远,人送到半路便停止了呼吸。

(6)生产生活难

九龙山除了很少的一点山垅田外,全是岩石和毛柴。这里农作物的产量很低,种的田叫做“灯笼田”。当地水利条件很差,在耕作季节,要是傍晚下场雨,村民就把灯笼挂在牛角上照明,边夜到田地里筑水耕作,否则第二天水就没了,田也就种不成了。还有人把山上的田叫做“靠天田”,如果哪年水量充足的话,就可以丰收,如果干旱的话,就没有收成。因为山上没有水利,靠山上的泉水或者是地下渗出来的水来灌溉,要是常常下雨,田里水份不会干掉,那就有收成,哪一年干旱就没收成了。所以叫靠天吃饭。

在山上也养有牛,牛是用来耕地或是赶到山下去卖。羊、鸡、鸭也养有,但这些养起来要比山下的价格低很多。村民李云仙对笔者举例说:

山下一头猪养起来,要卖之前把他喂饱了就可以过磅了,我们山上养的那些,抬到山下后就全部拉出来了,猪都轻了很多。收猪的人一般不会上山去收购,如果要到山上去收购,那价钱也会很低的,我们还要雇人抬下山,那花费就大了。

山上跟山下比起来,生活条件相差是很大的。在山上主要吃玉米、土豆,肉很少吃,而且有钱都难买到,更何况赚不到什么钱。要吃肉还得跑到俞源或陈弄村去买,太远了,所以也很少吃,也没钱吃。山上的家庭收入很少,平时靠砍些柴火去卖增加收放。种的粮基本都是留来吃的,茶叶也种一些,但也不值几个钱。

(7)发展经济难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山里人发展经济十分困难。虽然上级党委、政府也每年济粮济款,村民一年到头也忙忙碌碌,辛勤劳作,到头来还是“今年盼明年好,明年依旧破棉袄”。山上水利条件不太好,作物产量也不太高,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有些家庭够吃,有些家庭却不够吃,需要买一些米来吃。村民们在山上种有机茶,也尝试着种板栗和果树。可是如何销售出去依然是大问题,山上交通不便,没有人愿意到山上去收购。政府为了改善山村的交通条件,开通致富之路而大兴交通工程。但是事与愿违,往往是“修了一条路,毁掉一片林,穷了一个村。”山区的生态环境愈益受到破坏。因此,修一条路不如搬一个村。

2.山下:一个生机蓬勃的新村

新九龙山村时时处处都显示着一个新字。新村建在通往县城省道旁,交通便利,离县城17公里。过去束缚山村发展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了康庄大道,世代困扰着村民的“行路难”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全村房屋整齐排列,前后共五排62幢排屋,通村大道12米,灌木篱夹道两旁。村内所有道路硬化,平坦干净,四周路边杨柳、银杏、桂花、香樟等绿树成荫,村前还建了一个3500m2规划合理的公园,新九龙山村的确是一个花园新村。公园里一条巨龙喜迎八方来客,健身器械使新村的生活更富时代气息。村里相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盏路灯,在黑暗的夜晚,可以照亮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村前的电台广播从早到6点开到晚上10点,村民天天都可以从电台广播中收听到最新的信息。对于现在的生活,村民们高兴的说:“能过上这样的生活,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在村民家的对联中写道:“蜗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真是“山上五百年贫困,下山三五年致富”。

(1)村容村貌大变样

1996年11月11落实宅基地后,村民便开始筹集资金建新房,尽管这个过程非常艰苦,有些家庭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把两层楼建好,还有4户人家到现在也只建了一层,还有近10家庭没有钱对墙体进行粉刷,但在他们看来这种艰苦比起每天爬山的生活要强多了,幸福多了。如今已建好一层以上的家庭有59户,楼房的结构和外观由政府统一规定。2006年武义县实施的“百村整治”活动要求新九龙山村对已建好的楼房进行外墙粉刷,政府给每户补助1500元,自家出3000元左右。目前全村已有40户进行了外墙粉刷,整个村子看起来更有生气。

1997年冬,四川省绵阳卷烟厂看到武义县的送温暖宣传活动情况后,发动全厂职工捐资并拿出本厂的资金,由陈德良厂长亲自带着千里之远的四川省绵阳卷烟厂全厂一千多名职工的深情厚谊,向九龙山村捐赠了十万元人民币。九龙山村人为感谢千里之外的深情,将资金用于通往村口的康庄大道,并命名为绵阳路。1998年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下,投资9.8万元架线通了电,投资11.5万元从3000多米外引进高山泉水,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投资18万元浇筑了3854平方米的水泥路。1999年每一户出25元钱安装一个接收广播的音箱,2003年小音箱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村口的大广播,全村人都能听到,而且每天播放16小时。2000年政府出资3万多元接通了广播电视程控电话;2004年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村办公楼建成,并于2005年将外墙全部粉刷。在百村整治期间,新九龙山村建成了生态公厕、新九龙山公园、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并对垃圾池进行了重修。此外,村里安排一个卫生员,每个月的公资为450元,每天负责打扫村道和处理垃圾,还要维护新九龙山公园的绿化。村里自从配备垃圾箱后,村民的环卫意识比过去提高了,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很多,逐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2)绣球抛进光棍村

下山那年,全村189口人,42个光棍汉,知道九龙山村的人都说那是一个光棍村,7年里没有一户人家娶过亲,6年没有小孩出生,导致村里人口从1989年的232人降至1996年的189人,老支书邓书记担心地对村民们说:九龙山村的女孩一个个往外嫁,光棍汉娶不上媳妇,老人逐渐过逝,九龙山村的人口越来越少,长此下去,九龙山村将会消失掉,自取灭亡。如今,由于有了下山脱贫,九龙山村不会自取来亡了,新九龙山村生机勃勃的生活景象是九龙山村的延续。下山11年来,已有26对新人喜结连理,30个小孩出生,平均起来每年有2~3对新人结婚,约3个小孩出生。刚刚下山才两年时间,新村就在1999年2月9日为村中的6对中青年举办了集体婚礼。过去村里娶媳妇很多都是“肥水不留外人甜”——本村人娶本村人,自下山后,光棍汉不但娶上了媳妇,而且媳妇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据笔者调查统计,新媳妇中,本村有3人;本乡外村人有3人;本县外乡人有12人,其中有1人是县城人;外省人有7人,其中来自云南省的4人,来自江西省的3人。那位来自武义县城的媳妇对这样说道:“我要嫁到这里来时,妈妈有点反对,但我还是坚持要来。其实这里交通也比较方便,在村口乘坐公交车20分钟就到县城了。如果我老公家还住在山上的话,我想家里肯定是坚决反对的,可能我也嫁不来了。”正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使得绣球不断地抛进“光棍村”。2007年新九龙山村一场隆重的婚礼引起了武义媒体和不少武义人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谈论着“花旦嫁进光棍村”的故事:

个案2花旦嫁进光棍村

2007年2月,新九龙山村的一场婚礼现在仍为村民们所津津乐道。新娘赵凤媚今年25岁,是金华市伟业婺剧团的当家花旦。新郎刘昌荣是本村人,因为娶了一个漂亮的新娘而成为村里年轻人的偶像。当然,这场婚礼如果发生在县城,我想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可在新九龙山村,这场婚礼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它喻意着下山后新九龙山的大变化。毕竟,十年前这个村可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刘昌荣谈起此事也喜笑颜开:“我结婚的这一天,搁在前些年,全村没一个人敢想!”他还说:“原来村里在山上,地很少,村里人都很穷,是有名的光棍村。那时候,谁家生男孩谁家不高兴,因为担心将来又多了一个光棍。后来,村里响应政府的号召,下山脱贫,光棍村也从此摘下了这个难听的‘帽子’。“如果大家现在还困在山上,我也许又是一个新添的光棍。”

说起儿子的婚事,刘昌荣的母亲陈莲菊十分满意。儿子和媳妇婚后不久就到外地工作去了,但她每天都要给儿子打扫新房,为新房里的高档家具和家电掸去灰尘,然后对墙上的新婚照看上几眼。陈莲菊说,儿子娶回漂亮媳妇,当母亲的也感到十分骄傲、幸福。以前在山上时,村里光棍越来越多,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自己也愁得发慌,生怕儿子长大了娶不到媳妇。

“山上七载没娶亲,下山四载接连婚”和“山上十年无娶亲,下山年年有新婚”两副对联印证了山下婚姻的大变化。

新九龙山村有着新楼房、新球场、新公园、新道路、新路灯、新广播、新媳妇……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二、搬与不搬

1.政府:宣传与引导

修一条路不如搬一个村。1993年下半年,武义县委、县政府在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下山脱贫”的扶贫工作新思路。1994年5月,县政府在试点的基础上颁布了浙江省第一个专门引导和鼓励农民下山脱贫的县政府令——《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并于1996年11月正式发布了《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办法》,随后又陆续出台《武义县下山脱贫若干问题处理意见》和《武义县下山脱贫有关问题补充处理意见》等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为全县下山脱贫工作顺利实施起到了极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还经常跋山涉水、登峰攀岭,走千家、进万户,深入开展宣传发动,打消群众顾虑。下山脱贫是“民心”工程,老百姓“心头”存有“疙瘩”,政府就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解开他们的疙瘩。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下山前都要亲自到村,亲自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给他们打气、鼓励、解决困难。同时,把下山脱贫工作列为部门、乡镇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使各部门、乡镇和村干部都广泛参与到这项工作中,主动为群众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协调解决一个个具体困难和问题,掀起了一次次下山脱贫工作高潮。

政策出台后,政府对下山脱贫办法和下山脱贫村试点成功进行了大力宣传,1995年,九龙山村支书邓寿明得知了有关下山脱贫的扶贫政策,认为是救星来了,也积极为本村争取下山。当时他只知道给他们深山、高山穷苦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扶贫办主任董春法,于是派人去向董主任说明情况:我们那个村一直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年年都给补助,但是还属于贫困村。董主任听后,马上到九龙山村进行实地考察。回去后不久,1996年4月26日,武义县委书记蒋岩金也来到了九龙山村进行考察,邓书记激动的说:“从盘古开天以来,从来没有县太爷到过我们高山深山,蒋书记真是全县的父母官,老百姓谢谢你!”蒋书记也开门见山的提出了三条意见:第一,邓书记,你要改变这个村,彻底的拔掉穷根,就必须搬迁下山,这一点你一定要虚虚心心做好全村人的思想工作,这个工作由你做;第二,俞源乡党委政府要解决九龙山村下山建房的基地和口粮田问题;第三,董主任,你要做好资金解决问题,对靠资金要你帮助解决。蒋岩金书记回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1996年5月21日再次来到九龙山村,拿着新村规划图对村民们说:“你们的宅基地已经定下来了,规划图都已经搞出来了。”县委书店蒋岩金的两次九龙山之行感动了村民,一部分反对搬迁下山的村民思想开始转变,愿意搬迁下山。蒋书记以自己的行动来宣传和引导村民下山,真是让人敬佩。同样,作为扶贫办的董春法主任也是让人感动和敬佩的,为了九龙山村能够顺利下山,他跑九龙山村十多趟才最终完成搬迁工作。但这仅仅是他对345个下山脱贫村做宣传和引导工作中的一个,由此更觉得他的伟大。他对宣传和引导工作有着自己的看法:

动员、发动这两个词我们从来不用,随便在哪个总结、汇报、报告里,只要有这个两个词都要改成宣传、引导,“宣传县委县政府有关下山脱贫政策,引导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走致富之路”,都要有这几句话去讲,不能用“发动农民下山脱贫,动员农民下山脱贫”这样的说法。“动员、发动”这两个词我就觉得不太好听,有点逼迫性、强迫性,好像是不通也要动员通,不通也要做通那个意思。其实开始政策也是很宽的,比如说我到你那个村,用我的话讲就是宣传、引导下山脱贫,但是你那个村大部分思想是通的,只有极少数人思想不通,如果不通,允许他不通,我跟这些村里的村长、书记也讲:“下山脱贫也跟解放初期和解放以前参加革命一样,革命不分先后,下山脱贫也不分先后,我们先下来的,也要考虑他们终有一天也下来,要给他们考虑好,有些土地什么的,也要给他们准备好。他们下来以后,也不要增加多少钱来给他们增加负担,跟先下来的那些人一样,不要增加他们的费用。”我每一个村都讲,每一个村基本上都这样做的,你今天思想不通,明天通了,要求下来,欢迎;后天想下来也欢迎,就算是过了两三年以后,这里还能够安排,也照样要欢迎,费用也不能提高,都这样做的。但如果是土地自然增高的,就没办法。有些就是今年下来的,一个标准,明天下来的,就突然改成另外一个标准了,那种就不允许那样做,一定要一视同仁。

同类推荐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热门推荐
  • 美人请上轿

    美人请上轿

    青梅竹马,果然是被用来破坏的,不是你不够强大,而是你不是最强大;委屈远嫁,果然是被用来炒作的,不是我不够美丽,而是你看中的是权力;兜兜转转,才忽然发现,原来那人,早在灯火阑珊处,只是你不曾向前,我不曾抬眼。
  • 那年我们17岁

    那年我们17岁

    她,富家小姐,美丽聪慧善良心思缜密。他,官二代,叛逆英俊风流不可一世。
  • 道之风云

    道之风云

    大道茫茫几多求,少年易凡多烦忧,血剑破解无情道,有情天地空悠悠;眼前飞鸟轻曼舞,怀中人儿荡悠悠,共赏落日繁华色,同度白首到九洲。
  • 首席公主很抢手

    首席公主很抢手

    她是普通女孩,爱上了学校的霸王,却又不得以嫁给另一个男人。一年后,他们再一次相遇了,却是以不同的身份。他是叱咤风云的黑道老大,而她早已成为职场总裁的妻子。不堪重负的她遇到了他人生中重要的第三个男人……面对仇恨她换了身份,华丽回归,复仇之路拉开帷幕……
  • 胭脂玉暖

    胭脂玉暖

    养了十八年的童养婿金屋藏娇,气得阮家大小姐一根绳子吊死。穿越来的梁语嫣没来得及耍大小姐威风,就被大魔头童养婿打包,送给大魔王白少帅做姨太太,开启了在【高冷禁欲少帅大魔王VS高智变态残冷大魔头】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故事。梁语嫣:“少帅大大,我是飞机师,我会开飞机。”大魔王:“我会打飞机。”梁语嫣:(⊙﹏⊙)b【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品神相

    一品神相

    他是明星眼中的大师,他是政客背后的幕僚,他是富商供养的上宾,他是刘伯温的传人,他是十二宫们的掌门……他是风水相师姜云凡。天地授命,风水断运。铁口一卦,何止千金。
  • 封魔斩

    封魔斩

    念姑再也板不住脸,她本是一个爱笑的女人,生气的时候她也笑,不是因为她脾气好,也不是温柔,而是她觉得笑容可以掩饰一切,也许她不需要掩饰什么,但人总是喜欢把自己掩饰起来,这是一种本性,一种没有安全感的人性,没有人愿意赤裸着灵魂与人相对,因为伤不起!念姑笑了,并不是为了掩饰什么,她笑得很轻松,一种灵魂上的轻松,源自于一个孩子给她的安全感!
  • 天仙落凡尘

    天仙落凡尘

    李洛,是一个毕业三年的大学生,每日的生活淡然平凡,这是他自认为的平凡,在认识他的人眼中,他就显得有些不平凡了……或许,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不过,李洛这种淡然处世的态度背后,隐藏着一个只有他自己知晓的秘密,他向往古时候的生活……铁骑踏江的豪迈,戎马一生的孤傲,万里奔行的寻觅!也因为这个理由,他喜欢收集古玩古物,因为能从中看见狂野的影子……也因为这样,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或者说是,最不可思议的事……
  • 重生异能:千金崛起

    重生异能:千金崛起

    她沐璃玥,乃全市第二商业人家千金,不小心遗落民间十二年,身价过亿却从小看尽人间黑暗,一朝被寻回却不幸又落入虎口,得知真相更是被残忍杀害。老天有眼,看在她前世积德给予她重生。重生之际,她身携灵兽,武功在身,双眼异能,更有《圣瑰宝典》在手。前世的“好闺蜜”、渣男贱女,统统滚开!本姑娘最讨厌你们这种贩卖人皮面具的了!前世你们说我麻雀攀高枝是吗,那好,今生本姑娘让你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豪门!(加群讨论:165183287,敲门砖书中任意人名)
  • 九焱煅魂

    九焱煅魂

    神魂大陆,每个人天生只有一个灵魂。人们就靠修炼魂之力并将其修至极致,才能在这片弱肉强食的大陆上生存。大唐帝国的小皇子天生封穴锁魂,面对残酷大唐皇室残酷的择君规则,面对未来他将如何作择?是远躲山村做一个无忧无虑的野子?是浑浑噩噩做一个外强内弱的纨绔世子?还是,强突桎梏逆破天道做世之巅峰?修魂之路,逆天之道,重生之灵,逍遥之生!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