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0600000002

第2章 嬴政称帝

秦朝以前,中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时候,全国各地同时存在着许多诸侯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秦、齐、燕、楚、韩、赵、魏等,号称“战国七雄”。秦王朝就是秦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嬴政建立的。

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他即位的时候,只有13岁,还是一个小孩儿,秦国的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他母亲赵太后和丞相吕不韦的手里。吕不韦不仅在朝廷上专权,而且还和赵太后勾勾搭搭的,名声很不好。嬴政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自然对吕不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他暗暗下了决心,到自己亲自执掌朝政的时候,一定除掉吕不韦,把秦国的朝政大权夺回来。

公元前238年,嬴政已经22岁了。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他在这一年的春天里,到旧都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南)举行了加冕典礼。从此,他就算正式做了国王,可以亲自处理政务了。这对吕不韦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知道,嬴政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国王,并不甘心做傀儡。从前,嬴政年龄小,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由自己做决定;如今,嬴政亲自掌握了朝政大权,可就由不得自己了。他想来想去,总觉得已经陷入了绝境,难以再继续保持以往的地位和权势了。于是,吕不韦便怂恿一个叫做嫪毐的宦官发动武装叛乱,让他除掉嬴政,再另立一个公子做国王。

嬴政得到情报,马上出兵反击。双方的军队在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大战了一场。结果,国王的军队打败了叛军,缪毐和他的死党吓得仓皇出逃。嬴政立即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命令:“生擒缪毐者,赏钱100万,杀死缪毐者,赏钱五十万!”没过几天的功夫,嫪毐和他的20多个死党,就被逮住押解到咸阳来了。嬴政下令“车裂”了嫪毐,灭了他的宗族。同时,还杀了他那二十多个死党,把他们的人头悬挂在大街上示众。

事后,嬴政派人进行调查,发现吕不韦跟嫪毐的叛乱有牵连。本来,嬴政想杀掉吕不韦,但觉得他过去对秦国还有一些功劳,就只罢免了他的相职,打发他回自己的封地洛阳去。可是,吕不韦并不想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到了洛阳,不断派人去拉拢六国的诸侯,企图借助外国的力量东山再起。嬴政听说各国的使者和宾客不断到洛阳去和吕不韦打交道,恐怕他再闹什么乱子,马上下了一道命令,强迫他带着家小迁到蜀郡(今四川成都)去居住。吕不韦眼看着自己大势已去,即便是到了蜀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便喝了一杯毒酒,自杀了。

在嬴政除掉嫪毐、吕不韦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最进步的国家。秦国统治的地方,占据了西半部的大半个中国,包括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四川和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等广大地区。象韩、魏两国,实际上已经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嬴政决心凭借秦国的有利条件,消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嬴政调集千军万马,向东方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首先,他派内史腾率领一支军队灭了韩国,俘虏了韩王安。公元前228年,又派老将王翦率领三路大军会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俘虏了赵王迁。公元前227年,再命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军队占领了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俘虏了魏王假。公元前223年,复令王翦灭楚,俘虏了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又令王贲灭燕,俘虏了燕王喜。公元前221年,王贲又挥师南下,攻破齐国的都城临淄,俘虏了齐王建。就这样,嬴政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等东方六国,结束了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王朝。

嬴政统一了天下,马上提出了更改名号的事。所谓名号,就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早先,不论是夏、商、周三代的“天子”,还是战国后期的诸侯,一般都称做“王”,如夏桀王、商纣王、周武王、齐威王、魏惠王、赵武灵王等等。秦国的最后几代国君,亦概莫例外。如今,赢政统一了全国,总觉得自己干出了一番空前绝后的大事业,因而在称谓上就应该同原来的国王有所区别。于是,他便召集文武百官上朝,对他们说:“寡人如今翦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也应该更换一个名号了。若不更换名号,同原先六国的诸侯没有区别,这怎么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啊?请众大臣议论一下,寡人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号才好啊?”

王绾、冯劫、李斯等大臣听说赢政要更改名号,先召集博士(秦汉宫名,掌管图籍,通晓古今史事,充当皇帝的顾问)商议了一番,然后便一块儿提议说:“从前五帝在位的时候,地方不过一千里,各地的诸侯,有的都不来上朝,作为天子也难统辖。如今陛下兴义兵,除暴乱,平定了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这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即便是五帝也比不上陛下的功德。臣下跟众博士商议:‘古时候的三皇,有天皇、地皇、人皇,其中人皇最为尊贵’。陛下要是想更换名号的话,请改称‘人皇’好了。另外,凡是陛下作的批示可以称作‘制’,命令可以称作‘诏’,陛下的自称可以称作‘朕’。臣等不揣冒昧,谨请陛下裁择而行。”

赢政听了,不由得心中大喜,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人皇”虽说是贵称,但毕竟是因袭旧名,也并不怎么稀奇;我既然功德无量,远远超过了三皇五帝,为什么不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合成名号,岂不比单称“人皇”更美呢?于是,他便对众大臣说:“可以去掉‘人’字,留下‘皇’字,再采用‘五帝’中的‘帝’字,把‘皇’字和‘帝’字合起来,就称作‘皇帝’好了。其他各项,可以按照众大臣说的办。”他还说:“朕是第一个皇帝,就称作‘始皇帝’。今后,朕的子孙做皇帝,可以按照世数排下去,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千世万世,传之无穷。”从此,嬴政就取消了国王的称号,改称为始皇帝,人们都叫他秦始皇。

在更改名号的同时,秦始皇还确定了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主要有廷尉、治粟内史、郎中令、少府等等。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纠察百官和掌管国家的重要文书;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财政;郎中令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和传达皇帝的命令;少府掌管皇帝和整个皇室的财务。这些官员,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全部由皇帝任命,一律不能世袭。这样,皇帝也就成了文武百官的总头目,一手独揽了全国的最高统治权。

但是,对于实行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朝臣之间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的人说,应该继续实行分封制;有的人说,应该实行新兴的郡县制。秦始皇一时拿不定主意,便专门召集宫廷会议,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

丞相王绾是保守派,主张实行分封制。他说:“依我看,还是实行分封制好。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原先齐国、楚国、燕国的许多地方,离都城太远,若不分封诸侯,恐怕很难镇压住那里的老百姓。要是分封几个皇子到那里去做诸侯,事情就好办多了。”廷尉李斯不同意王绾的看法,他说:“依臣下之见,实行分封制不如实行郡县制好。周朝初年,周天子曾经分封了一大批子弟、功臣做诸侯,指望依靠他们来辅助王室,统治天下。可到后来,各国诸侯彼此之间视若仇敌,互相残杀,即便是周天子也禁止不住。如今统一了天下,正应该普遍设立郡县。对于那些皇子和功臣,多赏赐一些钱财也就可以了。如果再分封他们做诸侯,将来恐怕就不容易控制啦!”秦始皇仔细一琢磨,感到还是李斯说得有道理,不由得点了点头,说:“从前天下为什么苦战不休,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缘故。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再分封诸侯,就会重新引起战乱。到那个时候,再想天下安定,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李廷尉的意见是对的。”大臣们见秦始皇也主张实行郡县制,也就不再发表什么意见了。

于是,秦始皇便委派李斯等人制定规划,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郡设郡守一人,负责全郡的政务。另外,还设有郡尉和郡监,辅助郡守,分管全郡的军事、治安和司法工作。一郡之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县。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负责全县的政务。另外还设有县尉和县丞,辅助县令或县长分管全县的军事和司法工作。一县之内,又划分若干个乡。乡官设三老,掌管一乡的事务。另外,还设有亭长,负责乡村的治安。从郡守到亭长,全部由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任免,也不能世袭。

针对原先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的种种差异,秦始皇还采取了许多统一措施。第一,是统一文字,规定以一种叫做小篆的文字作为标准,通行全国。第二,是统一货币,规定全国只能使用两种货币,一种以黄金作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重20两;另一种以铜钱作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第三,是规定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要求全国实行同一的尺寸、斤两、斗升等等,并且还颁发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另外,秦始皇还下令拆除了战国时代遍布各地的堡垒和关塞,统一了“车轨”,兴修了驰道。原先,各国的车辆有大有小,道路也有宽有窄。秦始皇规定,车轨一律为6尺,驰道一律宽50步。路旁,每隔3丈种1棵青松。这样的驰道有两条,一条由咸阳往东,直达燕齐地区,另一条由咸阳往南,直达吴楚地区。后来,又兴修了直道、新道和五尺道,分别由咸阳通向北方、西南和岭南等广大边远地区。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往来,也就大大地密切和便利了。

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还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打败了匈奴,收复了战国末期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区。与此同时,又调集大军征服了百越(我国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在那里增设了桂林(今广西桂平西南)、南海(今广东广州)、象郡(今广西崇左境内)三个郡。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御,秦始皇还下令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民工,让蒙恬指挥着修筑了一道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辽宁辽阳)的长达五千多里的长城,号称万里长城。修筑长城,虽然耗费了无数的钱财,加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起到了阻挡匈奴人南侵的作用。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结晶。一直到今天,万里长城仍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以及修筑万里长城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和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是秦始皇的巨大历史贡献。

同类推荐
  • 华夏之初——追寻祖先的足迹

    华夏之初——追寻祖先的足迹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追寻祖先的足迹、多源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走进神秘的原始社会、原始宗教的发轫与兴盛、不朽的史前艺术、神话传说时代等。
  • 大明之我儿为皇

    大明之我儿为皇

    我的儿子注定要让万族跪拜我的儿子注定要威服四海我的儿子注定要称雄宇内
  • 士志于道

    士志于道

    本书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和情怀,关注当下的经济热点和社会问题,交织着理性主义的冷静思考和关注天下未来的人文情怀。本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精神探究的角度阐述了制度经济学家的定位。后面五个部分讨论了中国改革、地方事件、国际关系、学者情谊、思想市场和土地制度等问题。
  • 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的新的故事,有武松、有梁山、有蔡京童贯、有红袖刀挽留剑;更有金瓶梅;还有西夏、吐蕃、更有燕云十六州。各种有..还有那一剑的风情。
  • 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

    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

    本书内容包括:太阳山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概说,太阳山历代兵事探微,忆当年寻找温泉的经过,趣话太阳山的地名等。
热门推荐
  • 徐徐不如回望

    徐徐不如回望

    她真的会幸福快乐么?他又是否平安的度过这一生?相爱不如怀念,怀念不如不见。六界剑能诛所有六界圣灵,但又怎么斩断情丝万缕。爱却不能说出那三个字,如此的痛苦。
  • 一只长不大的羊

    一只长不大的羊

    一位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与羊为伍,在野外练的一身力气,偶然的一个机会,救了一位领导的女儿,领导为了报答他,让他去机关看大门,准备以后给他转正,但是有一次,他竟把一位上访户背到了领导办公室……
  • No Thoroughfare

    No Thoroughfa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位诸神的世界

    上位诸神的世界

    天地间魔法精灵的数量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像潮汐一样有涨有落。“智慧神预言所在,就是你们的宿命!你身上有他的气息,我必须这样选择。魔法大潮将至,大时代快要来临,任何种族都无法独善其身。我的孩子,我希望它能跟随一个真正的骑士,在乱世中立足。”大时代,缓缓开启······
  • 僵尸天师

    僵尸天师

    僵尸,集天地怨气秽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但是物性相克,既有僵尸遗祸,亦有正义之士守正辟邪。一代僵尸天师,方天,奉承师傅之命,下山驱魔除妖,斩地僵,灭天僵,最后与那…………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伐兽

    伐兽

    白衣青年紧紧搂着绝美少女,片刻衣物尽褪,青年满脸急切与贪婪~“啊”青年一声惊吼,怀中绝美少女的身体从中间竖着扯开,缝隙处嫩白皮肉瞬间坚硬,一条条透明的浓稠液体挂在分开的皮肉上,青年半个身子已经在少女体内。“基因觉醒六阶,昆虫变,戮兽抢,出来!”“嘶”绝美少女身体重新结合,怨毒地看了一眼王辉。捂着背上抢洞,跳入一条空间裂缝,只留下满地浓稠液体。地上青年只剩一颗带着诧异表情的头颅。。“欧洲学院负责的异兽果然诡异!地球上空间裂缝也越来越多了,但我肯定不会让悲剧重演!人类纪元绝对不能被这些异兽终结!”王辉同样一身白衣,背上四只透明翅膀微震,手持一炳黑色长枪立在空中,看着消失的空间裂缝喃喃道!
  • 鹿晗,你与我约定

    鹿晗,你与我约定

    【暂且断更一段时间,请见谅~】夏悠悠一个拥有逗比,女汉子以及软妹子性格的女孩纸。与鹿不羁在高中,俩人之间会发生什么奇葩之事or..(请自行脑补)大大发誓这介绍与作品无多大关系。
  • 仰望梧桐

    仰望梧桐

    一群在为大学梦奋斗的青少年,高考大军中特殊的一群孩子。在稚嫩与成熟的边缘,书写自己的青春年少
  • 遵命老公:傲娇养成记

    遵命老公:傲娇养成记

    “老婆,我饿了。”“冰箱里有东西。”“可我不想吃那些。”“那吃什么?”“吃你……”原来,真的有一个人能改变你所有计划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