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9500000007

第7章 德才——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

◆原文

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舟楫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世人多不甘以愚人自居,故自命每愿为有才者;世人多不欲与小人为缘,故观人每好有德者。大较然也。二者既不可兼,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观人之术,皆从此为冲可矣。

——引自《曹文正公全集》

●解读

我认为才与德,两者不可有偏颇。用水来比喻,它的品德是润下,它的才就是浮载物品、灌溉田地;用木头来比喻,曲直是它的品德,作为舟楫和栋梁之用就是它的才。如果德是水的根源,那么才就是水的波澜;如果德是树木的根,枝叶就是树木的才。一个人有德而无才,就与愚笨之人相近;一个人有才而没有德,则与小人一样。世上的人大多不愿承认自己愚笨,所以常常自称愿意成为有才的人;世上的人大多不希望自己成为小人,所以常常以德取人。大致情况就是如此。既然两者不可兼得,那么与其没有品德而归于小人,还不如没有才能而归为愚人。自我修养的方法,识人的办法,都可从此入手。

◆原文

大抵人材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较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言语无妨此碍彼之弊。其失也,奄奄无气,乃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验一番。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知人,言语则顾前不顾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议先腾,两者之失,厥咎惟均。人非大贤,亦断难出此两失之外。吾欲以“劳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赵广汉好用新进少年,刘晏好用士人理财,窃愿师之。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人才大体上说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较多的人,喜欢讲资格,摆架子。这种人办事不求惊世骇俗的现象,说话也不出格,不会有什么弊病。不足之处是太没有朝气,遇到一事,只让身边亲近的人传递自己的意思,或者写在书信中,不能做到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其是不能苦下功夫,亲自去实际体察一番。乡气多的人,好表现自己的才能,喜欢出新花样,做事时光考虑自己,不顾别人,说话时只知顾前而不顾后。其缺陷是一事还没办成,就引起大家的非议。因此官气较多与乡气较多这两种人的不足之处都差不多。若不是非常贤德的人,也很难避免这两种短处。我打算用“劳苦忍辱”四个字教人,所以暂时戒绝官气较多之人而用乡气较多的人。必用遇事亲自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的人。赵广汉喜欢用刚提拔起来的年轻人,刘晏喜欢用读书人来理财,我愿意向他们学习。

※详解

关于人才的德与才的关系,历代都有争论。人们当然希望一个人德才兼备,但当两者不可兼得时,又该怎么办呢?曹操采取的办法是以才为主,以德为次。他说:“古时候的伊挚,传说出身低贱,管仲曾是齐桓公的政敌,但国君都重用他们,使国家兴盛起来。萧何、曹参是县吏出身,韩信、陈平曾有不好的名声,被人嘲笑过,他们终于能成就大业,扬名千古。吴起为了当大将,杀掉妻子来取得国君的信任,还散尽家产求官做,母亲死了也不回来。然而,他在魏国做官时,秦人不敢向东侵犯;在楚围任相时,三晋不敢向南图谋。我想现在天下肯定有品德很高的人埋没在民间,还有果敢勇猛、奋不顾身、迎敌死战以及被人看不起的小官小吏却有奇异才能的,或者可以胜任大将郡守的人;对负有不好名声,行为被人嘲笑的,或者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本领的,这样的人,你们各自所知道的都要推荐给我,不能有所遗漏。”

而元朝的廉希宪,则把德看得比才重要。廉希宪在元世祖时官任中书平章政事。有一次,南宋降将、中书左丞刘整前来拜访,廉希宪十分冷淡,竟然没让他坐下。刘整离去后,有一位南宋的书生,衣衫褴褛,拿着自己写的诗求见。廉希宪听说后,马上将他请到里面,请他坐下交谈,两人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海阔天空地聊了半天。廉希宪还十分关心这位书生,对他就像对待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书生走后,廉希宪的弟弟问他:“刘整身居高官,兄长却对他十分简薄;书生乃一介寒土,兄长却对他优礼相待。您为什么这么做呢?”廉希宪回答说:“这就不是你所知道的了。身为朝廷大臣,我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刘整虽尊贵,却是背国叛主之人;而那名书生有什么罪过呢?我朝是从沙漠中崛起的,我如果对待儒者文人不尊敬,那儒术势必便会衰落下去,这便会影响到国家的统治了。”

明代的朱元璋则强调德与才的统一性。1376年2月,朱元璋在便殿与太子及诸臣谈论君子之道。他说:你们听说过进德修业的道理吗?服饰华丽只是外表,而恭逊温良才是德行卓越的表观。古代的君子,德行高洁,充于内而著于外。所以他们目光远大而道德日臻完善,达到很高的境界,不仅不染恶行,而且远离邪僻。自己的德行修养达到一定程度,自然能服众人。这样,贤德之人便汇集求进,而不肖之人便羞愧自去。能修德进业,国家就会治理好,否则,必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货财声色,是戕德的斧斤;馋佞谄谀,是妨贤的荆棘。应该拒之如虎狼,畏之如蛇虺。如果沉溺于货财声色,没有不深受其害的。

结合历史上关于德才关系的典型论述,再回头来看看曾国藩的观点,我们发现,他的论述还是比较公允的,而且切近实际。尤其是他把人才分为官气较多和乡气较多两种,较为符合当时的实际。

同类推荐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本书以纳兰容若的词为线索,在解读其作品的同时介绍了纳兰容若短暂而辉煌的人生。书中包括少年游、英雄泪、佳人笑、沧海水、忘年交等内容。
  •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1620~1692),字藏夫,号石庵,系盂县西小坪村人,后授陕西省平凉府崇信县知县。七年间,引水灌田,创造水磨;整顿治安,兴办教育;移风易俗,兴农促商;改革吏治,釐纲饬纪,提出“上合法意,下慰民情”、“不扰良民,不长奸恶”的治理思想,取得良好政绩。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热门推荐
  • 满巴扎仓

    满巴扎仓

    在一种探秘解密的氛围里,手头阔绰而又神情专注地打开故事的宝盒。小说情节引人入胜,哈森的译笔也精到流畅。作品意境如高原般深远,叙事质地则似草海般温润:任凭粗暴的风沙袭向无辜的秘境,那珍贵的遗产也必然坚韧地造福于大众民间。作品展现了十九世纪末鄂尔多斯高原上的社会生活图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众多、性格鲜明,塑造了一群为保卫蒙古族文化遗产而舍生取义的医生喇嘛形象。小说结尾设计巧妙、浩然大气,将珍藏几代的蒙古族药典以手抄经卷的方式广布天下,治病度人,既有提倡各民族和平和谐的政治高度,又有仁爱天下的宗教情怀。
  • 执掌巅峰

    执掌巅峰

    人不风流枉少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混在社会最低层的主角,身体被侵入九大强者的灵魂金丹,从此逢美必泡见强必欺,走上了一条叱咤风云成为众枭至尊的王者之路…英雄乱世而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翻云覆雨,唯我独王!
  • 一糯黎明

    一糯黎明

    当记者询问许黎明的择偶标准时,许黎明淡淡说了句“粗鲁的抠脚大汉!”惹的无数粉丝痛哭并排除了他和南糯的绯闻。然而,躺在家里带着戒的南糯冷哼一声,默默把家里的门锁换了“我天!谁还没点小脾气!”
  • 文艺至上

    文艺至上

    韩城重生了,他发誓这一世不再留下任何遗憾,朝着梦想高歌猛进。ps:“作为一个20世纪底层的龙套,在这个世界将卷起怎样的风雨呢?”敬请期待...入坑谨慎!!!
  • 狂血魔神

    狂血魔神

    得血珠,现魔神。诞生嗜血的意识,血,是香的。要突破,就必须要嗜血。不嗜血就无法突破。
  •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本书在众多的皇帝中选择了一百多位。他们并非都是最具特色,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贤明,有的昏庸;有的雄才大略,有的鼠目寸光;有的功勋卓着,有的庸碌无能;有的绝妙文才,有的情思万种;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勤俭执政,有的荒淫败国……形形色色,我们从各“色”的皇帝中,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登基、执政、立储、立后、死因等多个层面,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他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以及朝代更迭、家国兴衰的种种秘闻轶事。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名门厚爱:帝少的神秘宠儿

    名门厚爱:帝少的神秘宠儿

    乔小歌原本以为这个男人真是外界所说的高冷范。婚后才发现,这个男人不要脸的程度绝对是世界第一!说好晚上分房,这男人却总有理由来霸占她房间,步步将她逼到死角,互相纠缠!于是,一连串夫妻的爆笑斗争开场…“找到少奶奶了,她在教堂结婚!刑少掀桌:“抄家伙!阉新郎,夺新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妙臂菩萨所问经

    妙臂菩萨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剑典

    傲世剑典

    剑者,乃百兵之首,百兵之皇!剑修者,心怀一点浩然气,御剑千里快哉风,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英雄男儿生如是,手持三尺青锋剑,一怒血染三千里,剑风不留人,光寒照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