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9500000008

第8章 荐才——不避嫌隙,秉公论列

◆原文

李忠武公续宾,统兵巨万,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无不争思倚重。其临阵安闲肃穆,原重强固,凡遇事之难为,而他人所畏怯者,无不毅然引为己任。其驻营处所,百姓欢悦,耕种不辍,万幕无哗,一尘不惊。非其法令之足以禁制诸军,实其明足以察情伪,一本至诚,勇冠三军,屡救弁兵于危难。处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忠武公李续宾统兵上万,号令严肃,所过之地秋毫不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的人民,没有不想依靠他的。李续宾临阵时安详严肃,镇定自若,碰到别人都不愿意去做的难做之事,他都会毅然引为己任。他的军队扎营之处,百姓欢乐,不妨碍耕种,军营不喧哗,不惊扰地方。这不是因为他靠法令来约束部下,而是靠他的明察秋毫。他做什么事都是凭借自己的至诚之心,其勇武冠绝三军,常常从危难中解救士兵。他待人接物时,也平和正直,不骄不矜。

※详解

推荐贤才,说起来简单,实质上是件十分复杂的事,因为它牵涉到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识才,就是要判定你所推荐的确实是贤才;二是有风险,因为一旦你推荐的人在日后工作中出了什么差错,推荐者是脱不了关系的;三是要秉公,因为被推荐者很可能与推荐者存在很大的利益冲突。从中国五千年历史来看,虽然常常有奸党专政、裙带成风的状况,但在荐才问题上还是留下了不少佳话。

唐朝良相房玄龄,自幼好学,博览经史,善写文章,为官时勤勤恳恳,通达政事;审定法令,务在宽平;选才用人,不分贵贱。在辅佐秦王李世民时,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李渊也称他是“深识机宜,足堪委任”。当时,杜如晦在秦王府任兵曹参军,李渊受太子李建成的怂恿,欲削弱秦王李世民的势力,便下诏将秦王府的许多府僚调配各地,其中杜如晦被调任陕州长史。秦王李世民见羽翼被削,内心十分忧虑。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幕僚虽被调走许多,但都不值得惋惜。只是杜如晦聪明识达,乃王佐之才也。如果大王甘心作藩臣,那杜如晦也没什么用处;如果大王您要一统天下,经营四方,那非此人不可。”秦王李世民一听大惊失色,惊呼道:“你要是不说,我险些失去此人哪。”于是,李世民上奏唐高祖李渊,请将杜如晦留在秦王府做事,李渊答应了。杜如晦后来在帮助李世民夺取皇位和辅政治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代名臣。

类似的事件也曾发生在张之洞身上。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十三岁中秀才,十五岁中第一名举人,名噪京师。从政期间,整顿吏治,荐举人才,奖励农工,减免苛税,请洋人讲授科技知识,征聘新式人才创办洋务大业,是当时著名的洋务派官僚。当时,法国侵略者企图吞并越南,张之洞深知前广西提督、老将冯子材是位难得的治军人才,奏请朝廷启用冯子材,协同广西巡抚潘鼎新入越抗法。潘鼎新畏敌不前,不战而退,镇南关陷入敌手,潘鼎新却将败退的罪名加给冯子材。昏庸的清政府不辨真伪,责备冯子材“可恨已极”,并威胁说:“倘再拖延,即照军法处置!”张之洞闻讯,立即上奏朝廷为冯子材辩冤,“并非冯、王不听调度,实由潘抚调度无方而致”,清廷这才再次下旨,剥夺潘鼎新的官职。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军务,统军赴镇南关迎击法军。冯子材到镇南关后,调兵遣将,积极备战。1885年3月24日,法军猛攻清军阵地,冯子材对众将士说:“若法军再入关,我们有何脸面见父老乡亲。”年逾七旬的冯子材持矛杀敌,清军将士无不同仇敌忾,拼死杀敌,法军溃败,清军乘胜收复谅山,扭转了整个中法战争的局势。

而在荐才时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那些“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人。而且,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是经常出现的。

西汉的三杰之一的萧何向来与曹参关系不睦。萧何病重的时候,汉惠帝亲自到相国府邸去探望他,而且问道:“您百年之后,谁可以代替您相国的职务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汉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得到新相国了!我死也没有遗憾了!”曹参代替萧何为相后,凡事都遵从萧何在位时的规定,不做变更。汉惠帝埋怨曹参不治理政务,就找来他的儿子,令他回家探问一下。曹参得知此事十分生气,打了自己儿子二百鞭子,说:“天下大事哪里有你说话的份儿!”汉惠帝知道后对曹参更加不满,当朝责问曹参。曹参免冠谢罪说:“陛下您觉得和高祖皇帝比较,哪一位更圣明?”惠帝说:“我哪里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又说:“陛下您认为我与萧何比起来,谁更贤达?”惠帝说:“你似乎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祖与萧何平定天下,制定了严格的法令。现在陛下得以垂衣拱手而治,像我们这些人谨守职责,遵守旧制而不去破坏它,就完全可以了。”汉惠帝认为曹参说得很对。当时的民谣唱道:“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使汉初政策得以保持和连续,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曾因军营之事被江夏太守蔡遗所举报,但胸襟宽大的吕蒙,对蔡遗并没有怨恨的意思。豫章太守顾邵死后,孙权向吕蒙询问由谁接任,吕蒙就举荐了蔡遗,称他是一位奉公尽职的官吏。吴主孙权笑着说:“你想做祁奚吧?”于是尊重吕蒙的举荐,由蔡遗出任豫章太守。

吴国勇将甘宁,性情火爆,好轻易杀人,而且经常违忤吕蒙的命令,甚至连孙权的命令也时有违犯,孙权对甘宁颇为恼火,而吕蒙却经常开导孙权,说:“天下尚未安定,像甘宁这样能征善战的勇将,实属难得,对他最好能宽容些。”于是,孙权消了怒气,善待甘宁。甘宁在同曹军作战中屡立奇功。有一次,甘宁仅率百人夜闯曹营,斩敌而还,使曹军惊骇鼓噪。孙权对这员勇将备加喜爱,高兴地说:“孟德有张辽,我有甘宁,足以相匹敌了。”

而明代的刘伯温在这方面也存有古贤之风。

朱元璋拜刘伯温为军师之后,得到许多计谋,因此,刘伯温成了朱元璋的信臣,这样就引起了丞相李善长的嫉妒。李善长曾隐藏过一个罪犯,被刘伯温搜出后斩了。于是,李善长更怀恨在心,经常在朱元璋面前诬蔑刘伯温,还密谋除掉他。

李善长自恃功高,专横跋扈,犯了过失,朱元璋决定罢了他的职务。刘伯温听说此事后,急忙劝阻朱元璋说:“李善长虽有过失,但他是个功劳显赫的老臣,在朝廷有很高的威望,为了顾全大局,还是不要罢免他为好。”

朱元璋觉得很奇怪,问他“李善长几次想加害于你,你为何还为他讲情?”

刘伯温坦率地说:“我与李善长不和,那是私人的事,罢免丞相,可是国之大事啊!”

朱元璋听了点头称是,继续任用李善长为相。

李善长年老辞官之后,朱元璋找刘伯温商量说:“你的朋友杨宪很有才干,可以为相。”

刘伯温说:“杨宪的确有丞相之能,但没有做丞相的肚量。作为丞相应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处理国事时,不掺杂个人好恶,这些都是杨宪所不具备的,望另选他人。”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明确地回答:“此人居心叵测,不可为相。”

朱元璋说:“看来,只有先生您才是最好的人选啦。”

刘伯温连忙摆手道:“我也许强些,但我对别人短处看得过于严重,又不善处理复杂事务,勉强担当有恐有负你所委托。人才总是有的,请皇上再留心吧。”

朱元璋没有听刘伯温之言,而让胡惟庸做了丞相。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胡惟庸野心勃勃,阴谋篡位。要不是及早发现,险些吃大亏。事后,朱元璋感慨地说:“伯温知人之深,料事如神,我不如他啊!”

曾国藩在举荐人才方面也继承了先贤的优良传统,能做到不因私废公,直抒己见。咸丰十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在一份《历陈前湖北抚臣胡林翼忠勤勋绩折》中这样向朝廷推荐胡林翼:

前湖北抚臣胡林翼,由翰林起家,历次在京外任职。咸丰五年三月,承蒙先皇帝识才重用,任贵州道员,任期还不到半年,调任湖北巡抚。当时,武汉三镇已三次失陷,湖北的州县也大半沦陷,各路兵勇也溃散殆尽,胡林翼被困于金口、洪山一带,深思熟虑,劳身焦思。不单单无兵无饷,也无官无僚,自两司到州县的佐员,都在远隔北岸数百里之外。一钱一粮,都亲笔书函,向人借贷,情深词恳。然而残破之余,几乎没有响应。于是他就散发他益阳私家的谷子来充济军粮,士卒为之非常感动。正好遇上湘军从江西援助湖北,于是军威日振。咸丰六年十一月,攻克武汉,依次又光复了黄州等郡县。我原以为身为湖北巡抚的他可以稍作休息,而胡林翼并没有一点巩固自己的迹象,他的军队进入越境,围攻九江,又分兵先救下瑞州。于是督抚以全力援剿邻省,从湖北开始了。九江围剿了一年多,双方相持不下,中间石达开从江西窥视湖北,陈玉成从安徽进犯湖北三次,胡林翼也最终不肯撤九江之围来回救本省之急。他或亲自统帅一军,肃清蕲、黄,或分派诸将,收归安徽、河南,最终攻克收复了九江,几乎将乱贼斩尽,使东南局势大为好转,接着又奏明以全湖北的力量惩办安徽北部的乱贼。等到李续宾在三河镇全军覆没,胡林翼因为母亲病故先归故里,百日丧期未满,得到信后急起痛哭,誓师讨贼,不入衙署,直接进驻黄州。论者又认为李续宾良将刚刚逝去,元气没有恢复,只可姑且保住自己的范围,不宜兼顾邻省。胡林翼则不以为然,惊魂未定,即派重兵跨越二千余里援助湖南。援助湖南的军队还没有返回,又计议大举进攻安徽。当时,臣国藩正奉命人蜀,胡林翼挽留臣共商克皖大计,主张先灭乱匪,保住三吴的财富,为天下报仇雪恨。他绘了数十张图纸,分别送到臣和其他诸路将领手里,不分昼夜地询问计策。咸丰十年春天,大战于潜山、太湖,并相继攻克。于是他又制订出围攻安庆的计策,亲自驻守太湖督办剿匪之事。本年五月,又回师援助湖北省,病中还屡次给微臣写信,力陈不要撤去对安徽的包围,而致力于剿灭援贼。所以,安庆的攻克,微臣在前面奏请推胡林翼为首功,这并非微臣的私下计议,而是其丰功伟绩为文武所共知,也是圣上所洞察的。

大凡良将相聚到一块就好发生意见分歧,或者自恃功高,义重气盛,或是自负自大,而不免被人小看,一言不合,就大动干戈。近世的将才,以湖北为最多。如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都兴阿、多隆阿、李续宜、杨载福、彭玉麟、鲍超等,胡林翼都把他们当作国士相待,倾心结纳,使他们人人都能欢心,有时他还分出私财来惠恩他们的家室,寄一些珍贵的药品来安慰他们的父母。身处前敌的诸军,夜以继日地竭力寻求粮饷,寻求支援,信使往来、馈赠物品,不绝于道。自咸丰七年以来,每逢遇到有捷报的奏折,胡林翼都不一一奏来,而推到官文和微臣处主稿。偶有出奏,则盛称诸将的功劳,却不提及自己。他的心时时刻刻都想着推让同僚朋友,扶植忠良。外省都盛传楚军内部非常和谐,亲如骨肉,而这些都是和胡林翼的苦心调理分不开的,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些让微臣自愧现在赶不上,恐怕今后更难继承。

自兴兵以来,各省都焦虑粮饷不足,湖北三次失守,百物涤荡殆尽,乙卯、丙辰之际,已经穷困窘迫非常。自从荆州催盐,各府抽出厘金,湖北中部稍稍可以自存。胡林翼乃绝世的人才,每于理财之时,常常暗中督察百官。咸丰三年,部定漕米变价,每石折合白银一两三钱。可是各省的州县却照旧浮收,加到数倍,湖北省竟有每石十数钱的,上到朝廷下至平民都为此交困。胡林翼于咸丰七年春天,建议漕米减价,严厉裁减冗费。先皇帝批下奖谕,说他不徇私情,不顾情面,摒弃百年来的积弊,实在可嘉。湖北降低漕米价格一项,每年为民间省钱一百四十余万串,为国库增加白银四十二万两,又节省了提存银三十一万余两。利国又利民,但不利于那些中饱私囊之徒。向来各衙门的陈规陋习、浮用的经费被革除殆尽。州县征收赋税不准多收一毫一厘,也不准以催科政诎为名,为奸官滑吏肥私。各卡的官员,每月每日都有训练,批答书函,可以娓娓千言。因为军民共仰,使端贾都能同仇敌忾,他就这样教人们忠诚;多入少出,使局员都知道洁己奉公,他就是这样提倡廉洁的。清白之士,可以得到重用;欺诈矫饰之徒,就要受到重重的谴责。所以,湖北贫瘠地区,养兵六万,月经费达四十万之多,而商民并不疲惫,吏治日益清明。这种精心管理,没有一定能力是很难做到的。

自八月以来,攻克安庆,江、鄂的残匪得以肃清,才庆幸全局振兴,便可长驱东下,大功告成。湖广督臣官文奏请优待抚恤胡林翼部,承蒙圣恩明鉴。微臣与该故抚共事时间长了,相知亦深。咸丰四年,曾奏推胡林翼的才干胜过微臣十倍。近年来遇事询言,尤其叹服其道德的更加高尚。臣不敢夸大陈词,也不敢掩没其功勋。谨将该故抚的大略情形,据实来陈述,恳请付国史馆查照施行。

同类推荐
  • 陆游文集3

    陆游文集3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因为我感到,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也许,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
  • 静如花开

    静如花开

    全书分“写古意” 、“在路上”、 “品人生”、 “寄相思”、 “忆往昔”共五辑,作者用文字记录了她这些年来的生活点滴及所思所想。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本书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最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之语,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
热门推荐
  • 《绝对杀戮——上帝游戏》

    《绝对杀戮——上帝游戏》

    天才科学家的陷阱,将人类逼入绝境,那么就用绝对的杀戮来冲破牢笼吧!
  • 超级神眼系统

    超级神眼系统

    我不过是个没了价值,被抛弃的炉鼎而已。若这样你们都不愿意放过我的话,我并不介意回来,将你们的骄傲粉碎!我只想普普通通地生活,可若是你们想要仗着钱势踩我的话。我并不介意,让你们后悔遇上我!“美女,我顶多算长得不丑吧,你这么对我不依不舍,死缠烂打的,何必呢?”
  • 卿本富豪之寒门嫡妃

    卿本富豪之寒门嫡妃

    一朝穿越,荒田一亩,破屋一栋,外带小奶娃弟弟一个,好不容易凭着一身手段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只待守着万贯家财,领着妖孽弟弟逍遥余生,可偏偏祸,哦不,是福从天降……一道圣旨,她以一民女之身嫁入皇室,成了他的世子妃!“本世子虽为病弱之身,但不喜之人不配为我妻,我爱之人即使不愿连累她一生,亦必护她一世。”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中国摇滚手册

    中国摇滚手册

    本书系统而清楚地记录了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祥过的不一样的歌唱。这些音乐风格和个人性格如此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乐人在一本手册里平静相处,应该视为一个象征。书中除了音乐人的介绍外,还收集了他们的专辑资料,非常全面。摇滚爱好者们可以在这一本手册里查阅到中国所有的摇滚音乐人,是很好的收藏手册。
  • 一用就灵的厨房小窍门

    一用就灵的厨房小窍门

    现代人追求优质生活,却不想被层出不穷的琐事束缚手脚。厨房便是疑难杂症的滋生地,常常让人不知所措。《美食天下(第1辑):一用就灵的厨房小窍门》便是它们的克星,所有您遇到的、已经遇到的或者即将遇到的问题都一一囊括,我们用一个个小小的点子还您一个大大的整洁厨房。最贴心的彩图分步详解,最细致的条目分支讲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在翻阅间轻松领悟,焦头烂额的生活只属于过去。《美食天下(第1辑):一用就灵的厨房小窍门》讲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生活的保障,也是烦琐所在。煎炒烹炸、选购保存、原料处理,每个环节都需要用心学习。
  • 筠气爆棚:逆天仙公主

    筠气爆棚:逆天仙公主

    【全文免费,欢迎跳坑】前世今生她地位尊贵,却不知这从一开始即是注定的。当她面对重重挑战,次次机遇能否使她成功?【某筠:说这么多干嘛,本宫运气好,死不了!某作者:你给我闪一边儿去别破坏气氛……】温润哥哥一路给她保驾护航,魅惑男票对她死缠烂打,贴心姐妹一路甘愿陪她,妖族圣女自愿护她一生……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女子与姐妹一起靠逆天的运气走向世界顶端的故事!
  • 王妃来自东海

    王妃来自东海

    龙卿卿是京城第一富商——龙家大小姐,出生时原本凋谢的梨花重生,在京城中飘飞了三天三夜。因此,龙颜大悦,封为梨落郡主。如今,龙卿卿已到二八年华,正是出嫁的好年龄。龙家主突发奇想,举办选夫大赛。入围者,荣月王。龙卿卿哭干了泪腺,半夜背起家当准备逃。谁不知道东海与月宫是两家人啊!嫁给荣月王,她还不如睡冰箱!荣月王有断袖之癖,性格冷僻,避之不及,还嫁?!【待梨落十里,红妆百里,娶你可好?】
  •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本书精选了包括英雄人物、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在内的55位近代伟人,选取了他们平常生活中的小故事。
  • 轻若鸿羽,荏苒如初

    轻若鸿羽,荏苒如初

    鸿羽太轻,无法承受生命的重量;时光荏苒,是否初心不变?她无心、无情,唯独在面对他时,意乱而心慌;他冷漠、嗜血,唯一的温暖,只是留与她;韶华流逝,谁还在等待着谁;时光尽头,还有谁是谁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