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08400000043

第43章 参考文献(3)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页

〔40〕参见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3页

〔41〕方军,《论人格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哲学研究》,1992年,第8期,第3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3页

〔43〕吴卫东,《论当代社会生活的意义——人的生存质量说之二》,《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8页

〔44〕王双桥,《人学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8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6页

〔46〕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6页

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4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6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6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2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页

〔16〕《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9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19〕转录自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406页

〔20〕〔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22〕袁贵仁,《人的哲学》,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297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页

〔24〕《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7页

〔25〕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05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页

〔27〕王双桥,《人学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28〕刘敬鲁,《人、社会、文化——时代变革的思想之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29〕〔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第154页

〔31〕同上,第458页

〔32〕同上,第443页

〔33〕参见邬焜,《哲学的比附与哲学的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34〕参见徐梦秋,《融贯形上形下二界以道御学御术御器御万物——再谈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81页

〔35〕邬焜,《哲学的比附与哲学的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5页

〔37〕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6页

〔38〕同上,第89页

〔39〕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47页

〔40〕同上,第460页

〔41〕同上,第515页

〔42〕转引自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99页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5页

〔44〕同上,第234页

〔45〕同上,第243页

〔46〕同上,第244页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4页

〔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94页

〔50〕同上,第108页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页

〔52〕转引自张和平,戴春勤,《一代哲学巨人的足迹:马尔库塞哲学思想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53〕张品兴,乔继堂,《人生哲学宝库》,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226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55〕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3—54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7页

〔58〕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基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5页

〔59〕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4页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页

〔61〕萨特,《存在与虚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05页

〔62〕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15页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79页

〔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3页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3页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72页

〔67〕《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00页

〔68〕王双桥,《人学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69〕戴埃,《你的误区》,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年,第41页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6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2页

〔7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73〕陈章亮,胡近,张玉瑜,《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执政兴国面临重大问题的思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74〕同上,第137页

〔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2页

〔76〕王双桥,《人学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77〕张和平,《‘异化’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概念——试析马尔库塞、弗洛姆的‘异化’观》,《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52页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3—94页

〔79〕同上,第94页

〔8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3页

〔82〕参见徐春,《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辩析》,《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35页

〔83〕参见毛世英,《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第43页

十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19—420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3页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9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29页

〔7〕同上,第131页

〔8〕同上,第129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75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08页

〔14〕同上,第2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8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5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7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页

〔19〕叶险明,《论知识经济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间关系的复杂性》,《哲学动态》,2006年,第1期,第9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页

〔21〕同上,第41页

〔22〕同上,第39—40页

〔23〕同上,第39页

〔24〕〔25〕同上,第42页

〔26〕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27〕转引自张世鹏,《什么上全球化?》,《欧洲》,第2000年,第1期,第5页

〔28〕同上,第6页

〔29〕参见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下的全球化概念考评》,《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45页

〔30〕转引自张世鹏,《什么上全球化?》,《欧洲》,2000年,第1期,第8页

〔31〕同上,第9页

〔32〕蔡拓,《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南开学报》(哲学版)1999年,第6期,第55页

〔33〕参见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8—38页

〔34〕罗伯特·塞缪而逊,《全球化的利弊——为不断发展的市场提供巨大的潜力,但也有风险》,(美)《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月14日

〔35〕李伦,《鼠标下的德性》,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终论参考文献:

〔1〕陈章亮主编,《社会发展与价值观》,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2页

〔2〕边沁,《政府片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15页

〔3〕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2页

〔4〕布可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6页

〔5〕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原理》,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6〕参见赖金良,《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17页

〔7〕同上,第18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26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79页

〔10〕陈章亮主编,《社会发展与价值观》,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

〔12〕参见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5—217页

〔13〕陈章亮主编,《社会发展与价值观》,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6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0页

〔15〕陈章亮主编,《社会发展与价值观》,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8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7页

〔17〕同上,第51页

〔18〕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原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46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页

〔20〕《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68页

〔22〕陈力军,张学军,《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105页

〔23〕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52页

〔24〕〔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3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97页

〔27〕《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20页

〔28〕罗素,《权力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3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2页

〔30〕冯平,《重建价值哲学》,《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7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3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0页

〔33〕同上,第39页

〔34〕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61页

〔35〕同上,第356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29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6页

〔38〕《列宁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97页

同类推荐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世界开始转向

    世界开始转向

    本书旨在探索全球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发展的战略思想。作者基于对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国家竞争、人的自利性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三大基本矛盾等的认识,提出了新的国家竞争理论“自然系统优势论”、“国家寄生主义”、“全球发展十大预言”以及“中国发展十大战略转型”等新锐观点。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强国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加以剖析,根据其中所隐含的规律,预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及所面临的危机。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 毛泽东邓小平民族理论比较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民族理论比较研究

    本文逐一介绍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背景、毛泽东邓小平的民族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民族平等思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等。
热门推荐
  • 翎盗之身后有鬼

    翎盗之身后有鬼

    清朝末期,翎盗后人为寻长生秘籍穿梭于各大古墓。穆锡良在华佗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龙骨杯真的被带出来了吗?人皮汞到底是什么?一段离奇的身世。
  • 覆世纪之新人类进化史

    覆世纪之新人类进化史

    别人是穿越去异界升级装逼,而我是被拐去末日;别人是左拥右抱受尽师生美女关怀,而我是去与僵尸作伴。别人是去打BOSS拯救世界,而我却去帮僵尸打人类。“什么?人类太凶猛!,丧尸抵挡不住了!”“我靠尼玛,我是不是跑错剧场了!”“人类你们的传统呢?说好的丧尸无敌呢?““什么末日小说人类看多了?经验充足?靠!逗我呢?”“我对丧尸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我要叛变!人类你们招吃饭的不?”“系统错误!”“你妹的,”“警告!用户001,若再侮辱系统将取消B键回城功能!”“大爷,你听错了我说的,是我妹的......”“再次警告,出现敏感词.......”“我没妹..........”“查找宿主血亲史中........“
  • 伪娘大宗师

    伪娘大宗师

    神梦大陆有一小门派,名曰‘母毒门’门派内世代皆只有女子母毒门内有条河,名曰‘子母河’喝下可生女婴母毒门有位妇人,喝下‘子母河’河水,十月怀胎,却生下了个‘带把’的女孩!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好吧,其实这就是一个纯爷们穿越到异界当伪娘的故事!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颠峰王者

    颠峰王者

    他,一个杀手,意外踏上黑道征途,率领自己的天龙军荡平黑道,以至于国内外无人能与之争锋!
  • 苏亚的秋天

    苏亚的秋天

    苏亚,一个美丽而乖巧的女孩儿,时间在她的人生轨迹上错了位,令她与众不同,她的童年和校园生活也因此非比寻常。这是苏亚的光阴,也是你我的光阴,当视角变换时,画面又将如何呢?
  • 虚空剑修

    虚空剑修

    沈昊,修真界最强剑修,因为另一半的意外身死而自断其剑,却阴差阳错来到绯红大陆。本以为生无可恋的他,放弃了一切力量,却在偶然间发现,他的另一半竟然也在这个世界转世!为了曾经的约定,沈昊再次拿起手中的长剑,重修虚空劫功法,为了自己的红颜知己,一步步踏上了世界的巅峰!
  • 吟游诗人的弟子

    吟游诗人的弟子

    如果历史没有隐瞒,正义没有龌蹉。真相就只是真相,那么这个世间,应不怕传播者!吟游诗人是传奇的歌颂者,当歌颂者达到了巅峰,本身也是传奇。当黑暗和光明对峙的时候,吟游诗人在这个世间传播着反抗的故事。当半兽人退却北方,战事弭平之后,“曾在神之乐园唱过歌”的传奇吟游诗人再也没有出现。直到有一天,神恩大陆上出现一位黑色头发,黑色瞳孔的少年。
  •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同人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同人

    夏晔慎陽:我的青春恋爱物语真是违心。雪之下雪乃:如果我们的关系破碎了,让它破碎就好了。比企谷八幡:看,没有人受伤的世界完成了。由比滨结衣:对别人的感受多考虑点啊一场错误的恋爱物语。一场错误的恋爱喜剧。
  • 我是祸水

    我是祸水

    讲述一对母子由于长得太过于让人惊艳,再加上不如意的事都发生在他们身边,让身边的人都受伤害,以至被人嫌弃,认为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祸水。。。悲催的命运是否能改变?请关注《我是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