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9800000003

第3章 历史何以成为散文(下)

《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它是一部独特的历史著作,与《国语》一样,是国别体史著,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的次序,辑录与十二国有关的史事497条,33卷。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迄于秦并六国之后,约当公元前452年至公元前216年之间,约二百四十年的历史。

它可能是秦汉间编纂的史书,作者及成书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原来可能只是战国时期史官们记录下来的史料和纵横家、策士们用于揣摩、演练口才的文稿。这样的拼盘形式的东西,名称也极多。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名称,后经刘向整理,并定名为《战国策》,这一堆芜杂而错乱的文稿才变得流畅可读。

刘向把该书定名为《战国策》,是极好极准确的。首先,“战国 ”二字说明了这是一部与战国的史事有关的著作;其次,“策”字则兼含二义:策士与策士们的策论。事实上,《战国策》确实有史书与子书的双重特征。

就史书言,它是叙事的,而且所叙的乃是 “史事”,至少它的作者是把它当 “史”来传播的。但它记事不记年月,且往往夸张甚至虚构事件,这就严重损害了它的史学价值。就子书言,它往往有大段纵横捭阖之辞(如“苏秦以连横说秦 ”等),这些说辞或谏辞,可能出自当时策士之手,是他们简练以为揣摩的范本,就其文采、结构、修辞而言,与先秦子书实属同俦。

《战国策》之虚构文章,最有名者莫过于《魏策四》中的 “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 ” 一节: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慧,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

秦王谓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且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这是先秦时期的一场 “不对称战争”,一场在大国的武力与布衣之士的口舌与佩剑上发生的战争。秦王仗势凌人而终于自取其辱自挫于人,唐且不屈不挠气盖强嬴。如果说,秦王的不可一世是因为他背后强大的军事力量,那么,唐且的道义之勇则来自于当时士阶层的自信。当秦王说出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这样视天下如草芥的下流话时,他不是如他所愿,吓住了唐且,而是激怒了唐且,这是 “布衣之怒”,是道义之怒。自“专诸之刺王僚 ”至“挺剑而起”,真是写得如火如荼,杀气腾腾。这段文字根本不是史实(吴师道《战国策校注补正》、林云铭《古文析义》、缪文远《战国策考辨》都考定此事为虚构),文中 “挺剑而起”,使臣上殿而能带剑,更不符合事实。但我们试从文字角度看,在唐且那一段 “俊绝、宕绝、峭绝、快绝”(金圣叹语)的言辞之后,接之以 “挺剑而起 ”的动作,是何等风流、何等英雄,又是何等具有观赏性!

我们还要考虑的是,作者为何要虚构出这样一段充满激情的故事?事实上,它正是激情的体现。这种激情,是作为士阶层的自豪、自信、自尊,甚至自大。是他们道德上的自足与才智上的自信。他们本来是无可凭依的一群,但在战国这样的大时代大风云中,他们发现,正是他们,才是真正的风云人物,才是真正的时代之子,才是真正的当代英雄!他们是策士,是谋士,是侠士,是壮士,他们进取不息,奋斗不止,尚气任侠,轻生重义。他们沽名钓誉,追名逐利,他们藐视传统,粪土王侯,他们杠杆天下,推动历史。他们一怒而天下震,安居而天下息 ———是的,他们就凭借他们的权变、机智、胆略与三寸不烂之舌,把一个时代变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把王侯将相都变成了他们的傀儡 ……《战国策》记事的特点,不仅有夸饰乃至虚构成分,还体现在它对史事的选择上。从《春秋》到《左传》,作为记事(或以记事为主)的历史著作,其所选记之事,必是历史大事或有历史学意义的事件,而《战国策》则站在写人的立场上,所叙写之事,往往与历史意义较远,而与人物形象较近。

如《齐策 ·齐人有冯驩者》一节,叙冯驩愿为孟尝君门客时与孟尝君的对话,及三弹剑铗以求待遇提高事:

齐人有冯驩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 “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君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适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驩不复歌。

《战国策》中的这段文字,作者想夸耀冯驩的才能,所以有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驩之计也 ”之说。但我们感兴趣的,可能更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这篇文章前半部分轻松,后半部分严肃;前半部分游戏,后半部分认真,好看的当然在前半部分。当然这样说只是相对的。若和《左传》、《国语》相比,我们可以说这篇《战国策》的这段文字通篇都是在游戏:前半部分是冯驩在戏弄孟尝君,后半部分则是冯驩导演,与孟尝君一起戏弄齐湣王君臣。

而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要算冯驩弹铗而歌这一段了。这一段戏剧性太强,已经有了一些夸张的味道,但唯其如此,冯驩、孟尝君的性格才尤为突出。冯驩有大自信,所以才会有如此大表演;孟尝君有大胸襟(当然也需要有大家产),所以才有如此大宽容。他连鸡鸣狗盗之徒都能藏污纳垢,为什么不能容忍一个行为有些乖张的冯驩呢?况且他心里也在纳闷:这家伙说不定是真英雄!且忍忍看!

从著史的角度看,这样的事,这样的叙,已与史无关轻重,孔子、左丘明定是弃而不取,而《战国策》作者却于此津津乐道且叙得津津有味。可见《战国策》的作者记事之目的乃不在记史,他的兴趣亦不在探究历史因果;但这样的事,却与凸显人物性格与形象关涉极大,这样的叙,其用意亦在夸饰人物及其成功。可见《战国策》记事之目的乃在写人也。若言先秦历史散文中,《左传》记事,《国语》记言,《战国策》记人,当不为太错。当然,左氏记史事而连类及人,是事终不可离人而独成事,故左氏笔下,春秋之际杰出人物亦能栩栩如生;《战国策》叙人物而自然涉史,是人终为史中之人,并终以其个人活动而影响历史。

就叙事写人的生动性而言,《左传》当然不及《战国策》。因为《左传》有两点限制:一是编年体,这种按时间而编排事件的体例,往往人为地割断了叙事的脉络,只能把事件按时间段拆散零售,从而影响了事件的戏剧性、情节的连贯性和我们阅读的连贯性。二是《左传》的作者是谨遵史学实录精神的老实人,他严格按照真实的历史事件本来面目来记录,他是历史的书记官。历史事件中严肃的偏多,而戏剧性、趣味性并不时时发生,更何况一个戴着道德眼镜去观察历史的老实人,在他的筛汰下,《左传》谨严、厚重,道德意味浓,而艺术趣味仅能次之。

相较之下,《战国策》就不同了,这是不老实人写的,它的作者可能并非史家,职业训练职业修养不够(如记事不记年月),甚至罔顾职业道德,夸饰甚至虚构、编造 “史实”,这就严重损害了该书的史学价值,但却又因此而增加它的文学性 ———我们甚至可以怀疑《战国策》的作者,乃是小说家。记事不记年月,则事可颠倒次序,从而可以倒因为果倒果为因地为人物吹嘘而神其事神其人;务求炫人耳目耸人听闻,夸饰乃至虚构事实,当然可以增加其戏剧性和文学趣味。可以说,《战国策》是以损害史学价值的代价,取得了它极高的文学成就。它的叙事较《左传》更生动,更曲折,更波澜迭起,更扣人心弦。它的结构更巧妙、人物更生动、语言更活泼,它在摆脱史学规范约束之后,自由无碍为所欲为地 “创造历史”,它一扫《左传》的古朴、典雅、厚重,而代之以新鲜、活泼、浪漫。一种新的风格已经形成并将对后来产生影响。

《战国策》不仅是先秦史学著作的重大发展,是先秦历史散文的翘楚,而且它还更直接地影响了《史记》,在很多方面,都是《史记》的先驱。

首先,《战国策》思想通达而不拘束于儒家伦理。通达的、宽容的思想和开放的、欣赏的眼界对一个史学家来说很重要。古人常说《左传》言义,《战国策》言利,并以此批评《战国策》“坏人心术”,但这种评价是明显有偏见的,事实上《左传》何尝不言利?如前所叙,烛之武退秦师,通篇一个 “利”字。《战国策》又何尝不言 “义”?即使冯驩,也讲究知恩图报的,也讲究 “为民父母 ”的。事实上,《战国策》的作者,眼界比《左传》的开阔一些,其所欣赏所赞赏的对象比《左传》更宽泛一些。后来司马迁 “多爱”,显然与《战国策》一样思路,在司马迁笔下,不仅有天子、诸侯、忠臣、孝子、将军、学者,还有商人、医卜、刺客、游侠,有这种眼界与胸襟,才能撰一部通史,囊括天下英雄豪杰,贩夫走卒,而成一人类生活全图。

其二,如果说,《左传》使史学成为了科学,那么,《战国策》就是使史学变成了人学,从而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文学。《战国策》写人,凸显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与《史记》纪传体,以人代史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而《战国策》写人的种种手法,如在矛盾冲突中写人,通过语言、行动写人,通过细节写人,通过对比写人,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凸显人,诸如此类,也为《史记》所继承和发展,历史著作从而兼具了史传文学的特点。所不同者,《战国策》所写的人比较单一,大都为王侯将相、策士豪杰,而《史记》则推而及之于社会各阶层杰出人士。

其三,从文字风格上讲,《战国策》的浪漫气息、恣肆文风也对《史记》产生了很大影响。《左传》、《国语》的文风是古朴而典雅的,而《战国策》的文风则显得华丽而活泼、自由而洒脱。《史记》文风的省净、灵动、自由,是对《战国策》的直接继承。可以说,《战国策》是《左传》、《国语》与《史记》之间的一个桥梁、一个过渡,它标志着古典的、朴实的、带有一定艰涩意味的古典历史散文的衰落,而充满浪漫气息的、文风流畅多变、生动活泼的新型历史散文开始出现,并由《史记》把这种文风发展到空前绝后的高峰,成为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作品,而影响深远,滋溉久远。

同类推荐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 红墙回忆(上)

    红墙回忆(上)

    红墙高大雄阔,红墙阻断了普通百姓的视线。红墙内是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红墙内是共和国领袖的住地。这里,有波澜起伏的政治风云,有领袖人物的真实人生,有领袖们的感情生活。
  • 时差党

    时差党

    本书根据这次活动整理其中的信件联系到当事人做采访,讲诉了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和种种有趣见闻。留学生并非和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过着优越的生活,在留学期间出去游玩、交友,其实真实的生活远非看起来那样轻松美好。诚然他们可以见识到异国风情,开阔眼界认识更多有趣的人,收获一段特殊的经历,但是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真实的爱与恨,悲与喜。
  • 禅的心态

    禅的心态

    你知道这些吗:世上最痛快的事就是了断,最智慧的事也就是了断。内心不觉悟,穿金戴银只是乞丐。越放得下,收获越多。不是别人让你不自由,而是自己让自己不自由。我心不动,就没人动得了我。既然哪里都一样,不如留下来。挖人参要挖根,做学问也要挖根……禅,你可了解,你可理解?!禅不是高不可攀,禅可以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其实,我们活在世上,随缘得缘,随便得便,到处都是禅!
热门推荐
  • 风雨后的阳光

    风雨后的阳光

    本书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和散文,作者用最精致的语言,最幽默的文字,并且用最为调侃的笔调,来诠释生活中的苦涩和平凡。作品从平淡中彰显出雅致与独特,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 佛说内藏百宝经

    佛说内藏百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那张牌

    青春那张牌

    徐文平,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凤凰男”;朱刚,一个没考上大学的县城小子;黄小飞,一个家世显赫的“富二代”;三个不同家庭背影的男生,在不同的求学阶段成为好兄弟,但命运的安排又让他们经历了重重的磨难。徐文平遭遇了三段悲伤的恋情,从此不再相信爱情的他是否会找到最后的幸福?一心一意恋着一个女孩的朱刚,在女孩一次次的拒绝中能否守得云开见月明?而处在花红柳绿中的黄小飞,在家庭发生巨变后能否幡然醒悟,并且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女?三个好兄弟又在命运的安排下能否坚信彼此的友情?从青春年少到风华正茂,从大学步入社会,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在岁月的洗礼下,他们最终能否找到各自的位置?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 逆海狂风

    逆海狂风

    这是一部以历史、军事为主,功夫杀戮为辅的‘写实派’侠义长篇小说,预计最少会写出超过一百万字,故事背景大概是晋朝,在文中尽量不写明。当时的天下即将大乱,中原朝廷腐朽,官民矛盾激化,边疆的胡人部落时常入侵,道教兴旺。以秦风这个社会底层的毛小子从一步步奋斗打杀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将涉及军事、宗教、江湖、政治等多个层面。目前已经写出了十五万字,秦风刚刚从一个任人欺辱的小孩子杀死恶霸,成为当地的捕快,而后押送囚犯去往西凉前线,经历了沙场实战,领略的西域国家的风情,埋下西方魔王教等等伏笔。这只是个开始,我这个长篇的笔记就有十多万字,里面是各种精彩的情节或人物。
  • 起灵传记

    起灵传记

    一名身世神秘的少年,无意间走失在大荒中,历尽艰辛,只为找寻回家的路!只是当他回到那个梦寐以求的村落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森罗神座

    森罗神座

    他的名字叫做胡莱,他有一个赚钱的梦想,为了达成这个梦想,他在一条羊肠小道上不停奔跑,励志成为一名顶尖的全系大师。“快躲开!胡莱又在制作【暴走魔力弹】了!”“你看错了!那是【屠神妖刀】!这家伙太喜欢胡来了!”“你们两个真是太大惊小怪了,昨天我吃了他做的【宇宙无敌大力丸】……”“然后呢?然后你怎么了?”两人异口同声问道。“我…我把…排行榜前面那小子的菊花爆了……”这是一个森罗万象的世界,有着一切不可能的可能。【构思一年,筹备数月,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玄幻世界!】
  • 道门1

    道门1

    一个青年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个和尚,是来自禅宗的高手一个老人,感悟百年人生,一步登天一个老太婆,脸黝黑,抹白粉,诡异莫名一个小伙子,得了不停转圈的怪病一个小姑娘,她说自己见了鬼
  • 健身走 健身跑

    健身走 健身跑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